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述文写作,常常少不了用事实论据证明观点,事实论据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性的事实、数据、亲身经历等等。在讨论事实论据如何使用的时候,一般比较强调在叙述事例之后要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运用事实论据最重要的不是对事例如何分析,而是事例本身的真实性。通过不真实的事例得出结论不是严谨的写作态度,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就论证效果而言,因为事例不真实,得出的结论也会让人觉得靠不住,即使事例看上去不真实(实际是真实的),也会大大削弱论证效果。所以,学会评估事例的真实性是十分必要的。经过评估,去掉了错误信息,正确的信息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经过评估的痕迹,这就大大提高了论述的说服力。下面就事实论据中具体事例的运用说说如何评估事例的真实性。
在武则天当政的年代,当时宰相带头发动了让武则天归还政权于李氏的政变,成功后,有几个忠心的大臣,想要灭除武氏的力量,把一支射入李唐王朝的利箭削去,但最后这些清醒之人却死于非命。这是为何?这些自命不凡、十分清醒的人还不够清醒,自认为可以达成目的、救国救民,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英年早逝。所以装睡,必要体现睡,不可让别人认为你太醒了,只有“睡”,才有时间与机会成功。
这是题为《为何清醒》的学生作文的一个片段,观点妥当与否我们暂且撇在一边,主要讨论其中的例子。如果相信文中所写的基本上是历史的真实,那么,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来的?里面涉及的人物叫什么?说的事情与历史完全吻合吗?如果知道这样去评估,写出来的文段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试着把叙述例子部分修改如下:
据史书记载,大臣张柬之带头发动了让武则天归还政权于李氏的神龙政变,成功后,有几个忠心的大臣,想要灭除武氏的力量,把一支射入李唐王朝的利箭拔去,但最后这些清醒之人却被武三思陷害,遭到流放,后被杀害。
这样叙述事例,让人觉得可靠得多。当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实际上,可能需要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写好。在我们对事实不怎么清楚的时候懂得去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最基本的学术意识。
再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老人,在他晚年的时候,靠蹬三轮赚得的钱,不断向贫困学生捐款,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后来三轮车蹬不动了,他便靠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分地挣钱,给贫困学生捐款。他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
的确有这样的事例,但凭着模糊的记忆,很容易把事例叙述得这样笼统、不确切。读者读到这样的事例,如果对事实不了解(不要寄希望于读者什么都知道),对其真实性自然会产生怀疑。如果作者具有这样的评估意识,就应该想到查找一下事例的来源(当然这个来源要有可靠性),对事例进行核对,了解充分,然后根据需要截取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指导,写作者把这个文段修改如下:
1986年,那一年他74岁,在接下来的20年间,靠蹬三轮先后向贫困学生捐款35万元。后来啊,他蹬不动了,便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分地挣钱。在一个飘雪的冬日,他捐出了生命中最后一笔款——他就是白方礼,那个在烈日下昏倒,在雪地里摔进沟,却只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上学的老人!他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了整整三十年。
修改后的文段更加生动了。论述文写作,生动是难得的;但我们主要看它的真实性。显而易见,修改后的文段除了指出老人的姓名、删去“‘感动中国’的人物”这个错误信息外,还加进了不少数据。有了这些明确的数据,读者会感觉到这件事是真实可靠的。以此来证明观点,是可以让读者信服的。当然,有时候对这些数据也有进一步核实的必要。
下面的例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写作者自己弄不清楚事例的来源,无法查找出自哪里,面对质问,也说不清楚。这种情况在学生的论述文写作中经常发生,尤其要引起注意。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学校门口开了个小书店,他理解学生们的零花钱不多又喜欢看书,就允许同学们把书借走,只收点小费用。后来有一次,他偶然听见一些人偷偷地议论:“那个人真傻,上次我把两本书拿走了他都没发现。”书店主人很信任那些來借书的同学们,听到这话,他便下决心关了书店。
为什么如此愤然又失望地关了书店呢?我想,是因为他的信任被人无情地亵渎。而现在,在社会中,信任之风也并不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东西,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不可逾越。
只从事例和观点的关系看,这两段话可以作为学习的参照。前一段举了一个事例,事例包含着诚信问题;后一段结合事例进行延伸式分析,分析时围绕诚信话题,通过事例和对事例的分析,表达“要讲诚信”的中心。但对这个故事,读者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书店主人听到了议论就把书店关了吗?“下决心”,是书店主人一直想关了书店吗?书店的书被拿走很普遍吗?书店的书外借不用登记的吗?书店主人仅仅因为少了两本书就把店关了吗……这些问题对这个事例的真实性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对事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那写作者“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也未必可靠了,因此,读者就有理由觉得这样的事例是不可以拿来证明观点的。
写论述文,如果单从写作角度看,我们要学会为文章所述的事实负责,不做错误信息的俘虏,使用事实做论据,要确切而真实;如果从做人的角度看,真假难辨的认识使我们的思考变得模糊,思考一旦模糊,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就会捉摸不定。因此,论述文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训练,也是一种思考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不可不慎。
在武则天当政的年代,当时宰相带头发动了让武则天归还政权于李氏的政变,成功后,有几个忠心的大臣,想要灭除武氏的力量,把一支射入李唐王朝的利箭削去,但最后这些清醒之人却死于非命。这是为何?这些自命不凡、十分清醒的人还不够清醒,自认为可以达成目的、救国救民,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英年早逝。所以装睡,必要体现睡,不可让别人认为你太醒了,只有“睡”,才有时间与机会成功。
这是题为《为何清醒》的学生作文的一个片段,观点妥当与否我们暂且撇在一边,主要讨论其中的例子。如果相信文中所写的基本上是历史的真实,那么,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来的?里面涉及的人物叫什么?说的事情与历史完全吻合吗?如果知道这样去评估,写出来的文段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试着把叙述例子部分修改如下:
据史书记载,大臣张柬之带头发动了让武则天归还政权于李氏的神龙政变,成功后,有几个忠心的大臣,想要灭除武氏的力量,把一支射入李唐王朝的利箭拔去,但最后这些清醒之人却被武三思陷害,遭到流放,后被杀害。
这样叙述事例,让人觉得可靠得多。当然,表面上看只是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实际上,可能需要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写好。在我们对事实不怎么清楚的时候懂得去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最基本的学术意识。
再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老人,在他晚年的时候,靠蹬三轮赚得的钱,不断向贫困学生捐款,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后来三轮车蹬不动了,他便靠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分地挣钱,给贫困学生捐款。他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
的确有这样的事例,但凭着模糊的记忆,很容易把事例叙述得这样笼统、不确切。读者读到这样的事例,如果对事实不了解(不要寄希望于读者什么都知道),对其真实性自然会产生怀疑。如果作者具有这样的评估意识,就应该想到查找一下事例的来源(当然这个来源要有可靠性),对事例进行核对,了解充分,然后根据需要截取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指导,写作者把这个文段修改如下:
1986年,那一年他74岁,在接下来的20年间,靠蹬三轮先后向贫困学生捐款35万元。后来啊,他蹬不动了,便在自行车棚看车,一角一分地挣钱。在一个飘雪的冬日,他捐出了生命中最后一笔款——他就是白方礼,那个在烈日下昏倒,在雪地里摔进沟,却只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上学的老人!他有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了整整三十年。
修改后的文段更加生动了。论述文写作,生动是难得的;但我们主要看它的真实性。显而易见,修改后的文段除了指出老人的姓名、删去“‘感动中国’的人物”这个错误信息外,还加进了不少数据。有了这些明确的数据,读者会感觉到这件事是真实可靠的。以此来证明观点,是可以让读者信服的。当然,有时候对这些数据也有进一步核实的必要。
下面的例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写作者自己弄不清楚事例的来源,无法查找出自哪里,面对质问,也说不清楚。这种情况在学生的论述文写作中经常发生,尤其要引起注意。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学校门口开了个小书店,他理解学生们的零花钱不多又喜欢看书,就允许同学们把书借走,只收点小费用。后来有一次,他偶然听见一些人偷偷地议论:“那个人真傻,上次我把两本书拿走了他都没发现。”书店主人很信任那些來借书的同学们,听到这话,他便下决心关了书店。
为什么如此愤然又失望地关了书店呢?我想,是因为他的信任被人无情地亵渎。而现在,在社会中,信任之风也并不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东西,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不可逾越。
只从事例和观点的关系看,这两段话可以作为学习的参照。前一段举了一个事例,事例包含着诚信问题;后一段结合事例进行延伸式分析,分析时围绕诚信话题,通过事例和对事例的分析,表达“要讲诚信”的中心。但对这个故事,读者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书店主人听到了议论就把书店关了吗?“下决心”,是书店主人一直想关了书店吗?书店的书被拿走很普遍吗?书店的书外借不用登记的吗?书店主人仅仅因为少了两本书就把店关了吗……这些问题对这个事例的真实性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对事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那写作者“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也未必可靠了,因此,读者就有理由觉得这样的事例是不可以拿来证明观点的。
写论述文,如果单从写作角度看,我们要学会为文章所述的事实负责,不做错误信息的俘虏,使用事实做论据,要确切而真实;如果从做人的角度看,真假难辨的认识使我们的思考变得模糊,思考一旦模糊,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就会捉摸不定。因此,论述文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训练,也是一种思考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