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必胜说:“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所以说散文是美的心灵写出的美的情感。美,是散文的灵魂;情,是散文的精神。巴乌斯托夫斯基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包含着果汁一样。”所以散文又是充满意蕴的。虽说法不一,但大家对散文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散文阅读对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以追求分数为核心目标的应试教育,催生了阅读低效而无用的观念,甚至有同学提出有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帮助解决阅读问题。于是,语文教学变得急功近利,越来越脱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因此,如何让学生领略并鉴赏散文之美,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审美鉴赏力就成了散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力,首先要让阅读回归它的本质——读。
一、初读——品味语言之美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或优美,或质朴,或清新,或凝练,充满诗意。
《荷塘月色》就是优美清新的语言范本。“粒粒明珠”“缕缕清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等大量叠词的使用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擅用修辞也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
《故都的秋》在语言上同样也见作家功夫。文中使用比喻、排比,具有工整、雅致的美,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如:“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虽是说理性的语句,却用大量具体的家常事物作比,构成排比,既生动形象,又连贯整齐。
二、范读——体会情感之美
散文虽美,但变幻多姿,难以把握。加上我们的学生阅历较浅,文学底蕴不够,因此,很难准确地读出它真正的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聆听名家示范读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划分节奏,找准重音,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并借助这些朗读技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
《目送》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散文集中的同名作。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平常的故事,常见的镜头,写出了人世间最无奈的两种离别——孩子的成长、远行,父母的衰老、逝去。
文章第一部分在机场送儿子去留学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教师在范读这一部分时,可以将“一寸一寸”“闪入”“倏忽”“一次”等词用重音去读,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以及面对儿子长大独立难以释怀的落寞。而文章第九段和十六段是完全重复的两个段落:“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两段语言虽然平淡,却饱含无数深情。作为子女的我们,很少看着父母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承受着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那不舍和牵挂的目送。我们从未想过,看着别人的背影消失在眼前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所以这部分可以放慢语速,让学生去思考和体会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的角色转换——目送成长,目送永别。
三、赏读——领略意境之美
《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常在一种美学意义上。它们成为画,一幅一幅的画,镶嵌在整个行文中间,既可以供我们将它们与整个行文融为一体欣赏,也可以供我们将它们孤立出来加以欣赏。小说家是一个不用画笔的画家。画家用颜色、线条去勾勒、涂抹画面,小说家则是用文字去描绘。”其实不只是小说家,散文家同样善于用温和细腻的笔触营造诗意般的意境。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散文细细读来就像是一幅幅慢慢展开的画卷,读到最后,画中美景尽收眼底。所以学习散文,最重要的是学会领略意境,让学生在文本中沉浸,在意境中陶醉。
以《故都的秋》为例,作者从秋声、秋色、秋味等角度紧扣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给我们选取了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几个场景,描绘了五幅秋景图。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破屋”,草是“衰草”,牵牛花是“蓝、白色为佳”,写槐树不写生气勃勃的槐花,却选取快要干枯的“落蕊”,蝉声也是“衰弱的残声”。这些景,既有视觉描写又有触觉感受,还有听觉形象。朗诵时我们可以选择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或神秘园乐队的《神秘园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再精心选择配图,烘托诵读氛围,让音乐和图画带领学生进入一个闲适、寂寞而又萧条、冷清的特定情境中,进而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美读——领略文字背后的多重美
当学生通过以上环节真正领略到了散文所体现的美以后,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首先,我们要挑选合适的文本作为朗诵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或者视频,再根据感情基调确定背景音乐,最后借助重音、节奏、语气、语调以及发音方法等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诵并录制成视频。完成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品评,也可交给老师评价鉴赏,有不完美的地方互相讨论并改进,争取达到美读境界,读出个性,读出共鸣。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提到:“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所以,散文是最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的。通过反复的读,多形式的读,我们的身心会感到愉悦,心灵也会受到的感染与净化,觉得自己也因这些文字而變得格调高雅。
“声音裹挟着意义,语言包含着和谐,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美感。”《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的节目,用最平实的感情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让我们领略到了朗读的魅力。文字之美,必有一美是朗读。让我们把朗读还给散文课堂,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段段动人的朗读,去打动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领略文字背后的多重美感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散文阅读对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以追求分数为核心目标的应试教育,催生了阅读低效而无用的观念,甚至有同学提出有没有一个公式可以帮助解决阅读问题。于是,语文教学变得急功近利,越来越脱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因此,如何让学生领略并鉴赏散文之美,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审美鉴赏力就成了散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力,首先要让阅读回归它的本质——读。
一、初读——品味语言之美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或优美,或质朴,或清新,或凝练,充满诗意。
《荷塘月色》就是优美清新的语言范本。“粒粒明珠”“缕缕清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等大量叠词的使用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擅用修辞也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
《故都的秋》在语言上同样也见作家功夫。文中使用比喻、排比,具有工整、雅致的美,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如:“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虽是说理性的语句,却用大量具体的家常事物作比,构成排比,既生动形象,又连贯整齐。
二、范读——体会情感之美
散文虽美,但变幻多姿,难以把握。加上我们的学生阅历较浅,文学底蕴不够,因此,很难准确地读出它真正的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聆听名家示范读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划分节奏,找准重音,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并借助这些朗读技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
《目送》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散文集中的同名作。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平常的故事,常见的镜头,写出了人世间最无奈的两种离别——孩子的成长、远行,父母的衰老、逝去。
文章第一部分在机场送儿子去留学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教师在范读这一部分时,可以将“一寸一寸”“闪入”“倏忽”“一次”等词用重音去读,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以及面对儿子长大独立难以释怀的落寞。而文章第九段和十六段是完全重复的两个段落:“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两段语言虽然平淡,却饱含无数深情。作为子女的我们,很少看着父母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承受着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那不舍和牵挂的目送。我们从未想过,看着别人的背影消失在眼前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所以这部分可以放慢语速,让学生去思考和体会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的角色转换——目送成长,目送永别。
三、赏读——领略意境之美
《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常在一种美学意义上。它们成为画,一幅一幅的画,镶嵌在整个行文中间,既可以供我们将它们与整个行文融为一体欣赏,也可以供我们将它们孤立出来加以欣赏。小说家是一个不用画笔的画家。画家用颜色、线条去勾勒、涂抹画面,小说家则是用文字去描绘。”其实不只是小说家,散文家同样善于用温和细腻的笔触营造诗意般的意境。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散文细细读来就像是一幅幅慢慢展开的画卷,读到最后,画中美景尽收眼底。所以学习散文,最重要的是学会领略意境,让学生在文本中沉浸,在意境中陶醉。
以《故都的秋》为例,作者从秋声、秋色、秋味等角度紧扣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给我们选取了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几个场景,描绘了五幅秋景图。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破屋”,草是“衰草”,牵牛花是“蓝、白色为佳”,写槐树不写生气勃勃的槐花,却选取快要干枯的“落蕊”,蝉声也是“衰弱的残声”。这些景,既有视觉描写又有触觉感受,还有听觉形象。朗诵时我们可以选择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或神秘园乐队的《神秘园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再精心选择配图,烘托诵读氛围,让音乐和图画带领学生进入一个闲适、寂寞而又萧条、冷清的特定情境中,进而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美读——领略文字背后的多重美
当学生通过以上环节真正领略到了散文所体现的美以后,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首先,我们要挑选合适的文本作为朗诵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或者视频,再根据感情基调确定背景音乐,最后借助重音、节奏、语气、语调以及发音方法等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诵并录制成视频。完成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品评,也可交给老师评价鉴赏,有不完美的地方互相讨论并改进,争取达到美读境界,读出个性,读出共鸣。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提到:“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所以,散文是最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的。通过反复的读,多形式的读,我们的身心会感到愉悦,心灵也会受到的感染与净化,觉得自己也因这些文字而變得格调高雅。
“声音裹挟着意义,语言包含着和谐,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美感。”《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的节目,用最平实的感情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让我们领略到了朗读的魅力。文字之美,必有一美是朗读。让我们把朗读还给散文课堂,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段段动人的朗读,去打动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领略文字背后的多重美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