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闽海系原始生态型传统民居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发展历史
   茅草屋——茅草屋又称茅屋,是雷州半岛“俚僚文化”时期流传下来的原始民居形式。
  
  
  
   最原始的茅屋民居,相传为古老的架空船形屋。据史书记载:“俚居处皆棚屋,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方舆志》上也记载:“生俚……结茅为屋,如覆盖状,上居民,下居畜。”可见,这种“棚屋”、“干阑”就是雷州俚人的原始住宅。它是一种竹木为架、茅草为盖、底下架空、上部住人的房屋。俚人干阑建筑的外形是墙壁与屋顶不分,统一构成半圆形的桶状茅草盖,状如船篷,仅在前后设门,四周无窗,门外并设有船头(晒台),上下用小梯。有的干阑屋低矮,其半圆形的茅顶边缘可以垂到地面,更像一个扣在地上的船篷,故又称这种房屋为“船形屋”。船形屋的形成可以说明雷州先民是渔业民族,以船为家,上岸农耕以后,人民仍然依恋原来的渔船式住屋,所以这种形式就延续下来了。同时这也反映了建筑形式的滞后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汉族文化不断进入雷州半岛,船形屋也逐渐起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再变为屋盖垂伸到地。正如古书《崖县现况》所记载:“俚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土。余则两檐垂地,开门两端。岐人屋式,湾拱到地,一如船篷”。遂后,屋盖起了变化,用了人字顶,茅屋升高,两檐垂地也高了一些,离地约50厘米。有的屋盖更高,前后或檐旁用柱廊,以上就是茅草屋的演变过程。
  2)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形式与空间组织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其平面形式主要为“一明两暗”型。
   “一明两暗”是在建筑史上属于最早阶段的建筑类型,在整个中国是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模式。
   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当人类农业社会早期,其居住模式普遍的采用“一明两暗”类型及衍化形式淅川下王岗的长形房屋、印第安人的长形房屋、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的诸多民族的长形房屋在布局模式上均采用“一明两暗”格局。“一明兩暗”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原型,其扩展演化,也称为“一条龙式”,即通常多位三开间或五开间组合,其中较大的可达七间或十一间等。
   从居住建筑模式的发展衍化过程来看,“一条龙式”的布局模式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衍化而成的,它的形成是由于居住生活内容的扩充而将居住用房向横扩方向扩展而成。对于完整的把握东南系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一明两暗”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这种布局模式较为简便的解决了人类早期社会居住生活基本要求,因而得到普遍应用。也正是由于他能满足居住生活的最低要求,所以世界上有些地区直至现代仍采用这种模式。从发展衍化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条件和历史轨迹中,这种非常古老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中的发展衍化可能是不太相同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明两暗”类型主要有两种基型。
  2-1单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可称作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条龙式”,它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以正中的“明”空间——堂屋为中心,左右的“暗”空间——居住用房横阔方向扩展而形成的。闽粤地区的山区大多数民居普遍采用这种布局模式。其典型平面是堂屋一间居中,居室分列左右,形成线式组合。“一条龙式”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条形,堂屋平面也多为矩形,其他的平面形式基本上都是在长条形平面的基础上衍化出来的,可称之为“变异式”。闽粤地区的“厝”,就是典型的单列型排屋布局模式。
  2-2并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是“一明两暗”模式的进一步衍化而形成的累世“前堂后室”的并列性“一条龙式”,亦即每开间有两个分别从前后入口的房间,其典型平面是堂屋居中,并以屏门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居室分别左右,居室也同样被一列纵墙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并分别从前后入口,并列型排屋式的平面形状多为长条形,堂屋和居室的平面也为矩形。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的建筑平面多采用这种“分心”模式。并列型排屋式建筑的进深一般很大,在浙、闽、赣边区的民居建筑中,这种“基型”是被普遍采用,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居住模式。莆仙民居与潮汕民居在平面形制上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两种基型的区别上。
   而在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主要形式为“单列型排屋式”。
   茅草屋的平面基本上是长方形,它由厅、房、厨房和粮仓等组成。
   厅是公共活动场所,是进行副业生产的地方,所占面积较大。它无固定的开间或面积大小,与其他房间亦无严格划分。诸如起居、睡觉、吃饭、储藏等都在一起,很多还和厨房合在一起,一屋多用。
   居室平面多长方形或方形,自由划分,一般只有晚间就寝才使用它,故面积较小。居室不开窗,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单列型排屋式茅草屋空间组织特点:
   提供适宜的使用面积一般的三开间房舍,每间面阔3.2米左右,进深4.0米至6.4米左右,三间共折合面积大约40平方米-60平方米,作为起居用房,空间大小都是较为适宜的。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这样的三开间房舍,有一间堂屋,两间内室,分室合理,很适合一般大家庭或单独的五口之家的起居重要。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一明两暗”的三间组合,堂屋居中,处于轴线位置,内室分处两侧,有良好的私密性。室内空间完整,间架分明,分合合理,主从关系明确。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三开间的格局堂屋和内室都可以在前后檐的自由开窗,可取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也便于组织穿堂风。
   可用规模的梁架结构这种规则的三开间平面,为采用规整统一的梁架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整体构件的统一。在进深方向,还可以方便地选择不同的架数,采用4架、5架、6架、7架等不同深度,对面积的控制具有较灵活的弹性。
   “单列型排屋式”的茅草屋,是原始建筑类型的传承,一直延续下来,存在与雷州闽海系沿海地区。而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类型除了原始的传承的“一明两暗”形式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型,“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
  “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平面形式是受到闽海系移民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建筑外部形式却是原始茅草屋的形式。产生这种形式的原因是经济问题,茅草屋的材料与构造简单,建造成本低,所以很多相对小户会选择平面形式为“合院式”,外部形式采用成本较低
  3)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很简单、原始。主要是屋面采用的是人字型的坡屋面,称之为“金字屋“。金子屋的墙壁多以竹木为构架,抹以稻草泥,茅草顶。
  4)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与材料选择与搭建构造
   茅草屋的搭建是非常有趣且十分原始的。首先,以竹木捆扎的方式,搭成屋的框架。
   然后,把选好的稻草根放在水里泡三天,等到腐烂以后与有黏度的红土掺和在一起,再把它一块块捞出来,糊在搭好的竹架上。当墙修好后,就开始搭建屋顶。
   屋顶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条。
   先用竹条把晒干的茅草一捆一捆夹好,运上屋顶后,再把一捆一捆的茅草间用竹条捆扎联结,这样屋顶就非常结实。即使是倾盆大雨,还是台风,都没有被风吹到和漏雨的现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独立的质疑、分析、探索、实践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当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
期刊
摘要:企业以人为本,有效沟通成为平衡和调节员工心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目前企业在沟通过程存在的问题,有效沟通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忽视沟通对企业的后果,结合多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针对企业与员工建立有效沟通,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深刻探讨。  关键词:有效沟通促进 发展  前言  企业每一个职能的实现都要借助于沟通工具,沟通与企业管理相伴而行,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有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沟
期刊
摘要:辽宁东部山区存在多处高句丽遗址,这些遗址大多处于自然消损状态,没有得到切实保护。它们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高句丽遗址数量庞大,分布极广,除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无女山山城之外,其他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遗址很难从整体上把握保护的模式。本文意在将这些为数众多的遗址进行评估分级,并根据级别由高到低来区分对待各个遗址的保护方法及程度,以实现最合理的保护资源分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提出从城市街道的引入、室外广场和立体化交通等几个方面探讨底部空间与城市有机的融合,创造一个有魅力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正确合理的运用底部架空设计手法有所启迪。  关键词 开放性设计 建筑底部空间 意义    建筑底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一般是指将建筑物底部的整体或局部空间纳入城市广场、城市交通、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 把内外空间和内外活动联系起来, 并将城
期刊
课堂用语是指教师为了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英语课堂用语因其学科的特殊性,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课堂用语负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发出的每个音说出的每句话都应该为某个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所服务。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  小学阶段, 英
期刊
【摘要】: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进行,小城镇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开发与发展的时期,规划出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将是其未来发展战略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城镇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坚持和谐,人本,特色的理念,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既有利于改善小城镇的景观风貌,又将有利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建设;生态;人本;文化内涵  一.引言  小城镇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角色,随着小城镇的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课标在教学和教育中的进一步实施,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已成为全体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适时因材施教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是很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方城的历史沿革,现状特点等,通过现场实地调研,综合分析,指出方城保护现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保护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方城 历史街区 保护研究   前言   “历史街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诸方面,包含着城市历史特色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城市历史活的见证。  沈阳方城地区是由东南西北顺城路围合而成的面积约1.7平方公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在夏季时的热湿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水体对校园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建立苏州大学的数学模型,利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出夏季校园内人行高度1.5m处的温度、相对湿度(RH)、预测平均评价(Predicted Mean Vote-PMV)与不满意百分比(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PPD)以及平均空气龄(MAA)的分布,从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理念赋予课堂教学全新的内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