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发展历史
茅草屋——茅草屋又称茅屋,是雷州半岛“俚僚文化”时期流传下来的原始民居形式。
最原始的茅屋民居,相传为古老的架空船形屋。据史书记载:“俚居处皆棚屋,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方舆志》上也记载:“生俚……结茅为屋,如覆盖状,上居民,下居畜。”可见,这种“棚屋”、“干阑”就是雷州俚人的原始住宅。它是一种竹木为架、茅草为盖、底下架空、上部住人的房屋。俚人干阑建筑的外形是墙壁与屋顶不分,统一构成半圆形的桶状茅草盖,状如船篷,仅在前后设门,四周无窗,门外并设有船头(晒台),上下用小梯。有的干阑屋低矮,其半圆形的茅顶边缘可以垂到地面,更像一个扣在地上的船篷,故又称这种房屋为“船形屋”。船形屋的形成可以说明雷州先民是渔业民族,以船为家,上岸农耕以后,人民仍然依恋原来的渔船式住屋,所以这种形式就延续下来了。同时这也反映了建筑形式的滞后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汉族文化不断进入雷州半岛,船形屋也逐渐起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再变为屋盖垂伸到地。正如古书《崖县现况》所记载:“俚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土。余则两檐垂地,开门两端。岐人屋式,湾拱到地,一如船篷”。遂后,屋盖起了变化,用了人字顶,茅屋升高,两檐垂地也高了一些,离地约50厘米。有的屋盖更高,前后或檐旁用柱廊,以上就是茅草屋的演变过程。
2)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形式与空间组织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其平面形式主要为“一明两暗”型。
“一明两暗”是在建筑史上属于最早阶段的建筑类型,在整个中国是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模式。
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当人类农业社会早期,其居住模式普遍的采用“一明两暗”类型及衍化形式淅川下王岗的长形房屋、印第安人的长形房屋、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的诸多民族的长形房屋在布局模式上均采用“一明两暗”格局。“一明兩暗”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原型,其扩展演化,也称为“一条龙式”,即通常多位三开间或五开间组合,其中较大的可达七间或十一间等。
从居住建筑模式的发展衍化过程来看,“一条龙式”的布局模式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衍化而成的,它的形成是由于居住生活内容的扩充而将居住用房向横扩方向扩展而成。对于完整的把握东南系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一明两暗”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这种布局模式较为简便的解决了人类早期社会居住生活基本要求,因而得到普遍应用。也正是由于他能满足居住生活的最低要求,所以世界上有些地区直至现代仍采用这种模式。从发展衍化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条件和历史轨迹中,这种非常古老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中的发展衍化可能是不太相同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明两暗”类型主要有两种基型。
2-1单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可称作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条龙式”,它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以正中的“明”空间——堂屋为中心,左右的“暗”空间——居住用房横阔方向扩展而形成的。闽粤地区的山区大多数民居普遍采用这种布局模式。其典型平面是堂屋一间居中,居室分列左右,形成线式组合。“一条龙式”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条形,堂屋平面也多为矩形,其他的平面形式基本上都是在长条形平面的基础上衍化出来的,可称之为“变异式”。闽粤地区的“厝”,就是典型的单列型排屋布局模式。
2-2并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是“一明两暗”模式的进一步衍化而形成的累世“前堂后室”的并列性“一条龙式”,亦即每开间有两个分别从前后入口的房间,其典型平面是堂屋居中,并以屏门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居室分别左右,居室也同样被一列纵墙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并分别从前后入口,并列型排屋式的平面形状多为长条形,堂屋和居室的平面也为矩形。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的建筑平面多采用这种“分心”模式。并列型排屋式建筑的进深一般很大,在浙、闽、赣边区的民居建筑中,这种“基型”是被普遍采用,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居住模式。莆仙民居与潮汕民居在平面形制上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两种基型的区别上。
而在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主要形式为“单列型排屋式”。
茅草屋的平面基本上是长方形,它由厅、房、厨房和粮仓等组成。
厅是公共活动场所,是进行副业生产的地方,所占面积较大。它无固定的开间或面积大小,与其他房间亦无严格划分。诸如起居、睡觉、吃饭、储藏等都在一起,很多还和厨房合在一起,一屋多用。
居室平面多长方形或方形,自由划分,一般只有晚间就寝才使用它,故面积较小。居室不开窗,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单列型排屋式茅草屋空间组织特点:
提供适宜的使用面积一般的三开间房舍,每间面阔3.2米左右,进深4.0米至6.4米左右,三间共折合面积大约40平方米-60平方米,作为起居用房,空间大小都是较为适宜的。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这样的三开间房舍,有一间堂屋,两间内室,分室合理,很适合一般大家庭或单独的五口之家的起居重要。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一明两暗”的三间组合,堂屋居中,处于轴线位置,内室分处两侧,有良好的私密性。室内空间完整,间架分明,分合合理,主从关系明确。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三开间的格局堂屋和内室都可以在前后檐的自由开窗,可取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也便于组织穿堂风。
可用规模的梁架结构这种规则的三开间平面,为采用规整统一的梁架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整体构件的统一。在进深方向,还可以方便地选择不同的架数,采用4架、5架、6架、7架等不同深度,对面积的控制具有较灵活的弹性。
“单列型排屋式”的茅草屋,是原始建筑类型的传承,一直延续下来,存在与雷州闽海系沿海地区。而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类型除了原始的传承的“一明两暗”形式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型,“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
“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平面形式是受到闽海系移民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建筑外部形式却是原始茅草屋的形式。产生这种形式的原因是经济问题,茅草屋的材料与构造简单,建造成本低,所以很多相对小户会选择平面形式为“合院式”,外部形式采用成本较低
3)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很简单、原始。主要是屋面采用的是人字型的坡屋面,称之为“金字屋“。金子屋的墙壁多以竹木为构架,抹以稻草泥,茅草顶。
4)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与材料选择与搭建构造
茅草屋的搭建是非常有趣且十分原始的。首先,以竹木捆扎的方式,搭成屋的框架。
然后,把选好的稻草根放在水里泡三天,等到腐烂以后与有黏度的红土掺和在一起,再把它一块块捞出来,糊在搭好的竹架上。当墙修好后,就开始搭建屋顶。
屋顶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条。
先用竹条把晒干的茅草一捆一捆夹好,运上屋顶后,再把一捆一捆的茅草间用竹条捆扎联结,这样屋顶就非常结实。即使是倾盆大雨,还是台风,都没有被风吹到和漏雨的现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茅草屋——茅草屋又称茅屋,是雷州半岛“俚僚文化”时期流传下来的原始民居形式。
最原始的茅屋民居,相传为古老的架空船形屋。据史书记载:“俚居处皆棚屋,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方舆志》上也记载:“生俚……结茅为屋,如覆盖状,上居民,下居畜。”可见,这种“棚屋”、“干阑”就是雷州俚人的原始住宅。它是一种竹木为架、茅草为盖、底下架空、上部住人的房屋。俚人干阑建筑的外形是墙壁与屋顶不分,统一构成半圆形的桶状茅草盖,状如船篷,仅在前后设门,四周无窗,门外并设有船头(晒台),上下用小梯。有的干阑屋低矮,其半圆形的茅顶边缘可以垂到地面,更像一个扣在地上的船篷,故又称这种房屋为“船形屋”。船形屋的形成可以说明雷州先民是渔业民族,以船为家,上岸农耕以后,人民仍然依恋原来的渔船式住屋,所以这种形式就延续下来了。同时这也反映了建筑形式的滞后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汉族文化不断进入雷州半岛,船形屋也逐渐起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再变为屋盖垂伸到地。正如古书《崖县现况》所记载:“俚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土。余则两檐垂地,开门两端。岐人屋式,湾拱到地,一如船篷”。遂后,屋盖起了变化,用了人字顶,茅屋升高,两檐垂地也高了一些,离地约50厘米。有的屋盖更高,前后或檐旁用柱廊,以上就是茅草屋的演变过程。
2)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形式与空间组织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其平面形式主要为“一明两暗”型。
“一明两暗”是在建筑史上属于最早阶段的建筑类型,在整个中国是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模式。
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当人类农业社会早期,其居住模式普遍的采用“一明两暗”类型及衍化形式淅川下王岗的长形房屋、印第安人的长形房屋、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的诸多民族的长形房屋在布局模式上均采用“一明两暗”格局。“一明兩暗”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原型,其扩展演化,也称为“一条龙式”,即通常多位三开间或五开间组合,其中较大的可达七间或十一间等。
从居住建筑模式的发展衍化过程来看,“一条龙式”的布局模式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衍化而成的,它的形成是由于居住生活内容的扩充而将居住用房向横扩方向扩展而成。对于完整的把握东南系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一明两暗”是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这种布局模式较为简便的解决了人类早期社会居住生活基本要求,因而得到普遍应用。也正是由于他能满足居住生活的最低要求,所以世界上有些地区直至现代仍采用这种模式。从发展衍化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条件和历史轨迹中,这种非常古老的模式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中的发展衍化可能是不太相同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明两暗”类型主要有两种基型。
2-1单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可称作是严格意义上的“一条龙式”,它是在“一明两暗”的原型基础上,以正中的“明”空间——堂屋为中心,左右的“暗”空间——居住用房横阔方向扩展而形成的。闽粤地区的山区大多数民居普遍采用这种布局模式。其典型平面是堂屋一间居中,居室分列左右,形成线式组合。“一条龙式”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条形,堂屋平面也多为矩形,其他的平面形式基本上都是在长条形平面的基础上衍化出来的,可称之为“变异式”。闽粤地区的“厝”,就是典型的单列型排屋布局模式。
2-2并列型排屋式
这种“基型”是“一明两暗”模式的进一步衍化而形成的累世“前堂后室”的并列性“一条龙式”,亦即每开间有两个分别从前后入口的房间,其典型平面是堂屋居中,并以屏门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居室分别左右,居室也同样被一列纵墙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并分别从前后入口,并列型排屋式的平面形状多为长条形,堂屋和居室的平面也为矩形。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的部分地区的建筑平面多采用这种“分心”模式。并列型排屋式建筑的进深一般很大,在浙、闽、赣边区的民居建筑中,这种“基型”是被普遍采用,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居住模式。莆仙民居与潮汕民居在平面形制上的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两种基型的区别上。
而在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主要形式为“单列型排屋式”。
茅草屋的平面基本上是长方形,它由厅、房、厨房和粮仓等组成。
厅是公共活动场所,是进行副业生产的地方,所占面积较大。它无固定的开间或面积大小,与其他房间亦无严格划分。诸如起居、睡觉、吃饭、储藏等都在一起,很多还和厨房合在一起,一屋多用。
居室平面多长方形或方形,自由划分,一般只有晚间就寝才使用它,故面积较小。居室不开窗,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
单列型排屋式茅草屋空间组织特点:
提供适宜的使用面积一般的三开间房舍,每间面阔3.2米左右,进深4.0米至6.4米左右,三间共折合面积大约40平方米-60平方米,作为起居用房,空间大小都是较为适宜的。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这样的三开间房舍,有一间堂屋,两间内室,分室合理,很适合一般大家庭或单独的五口之家的起居重要。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一明两暗”的三间组合,堂屋居中,处于轴线位置,内室分处两侧,有良好的私密性。室内空间完整,间架分明,分合合理,主从关系明确。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三开间的格局堂屋和内室都可以在前后檐的自由开窗,可取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也便于组织穿堂风。
可用规模的梁架结构这种规则的三开间平面,为采用规整统一的梁架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整体构件的统一。在进深方向,还可以方便地选择不同的架数,采用4架、5架、6架、7架等不同深度,对面积的控制具有较灵活的弹性。
“单列型排屋式”的茅草屋,是原始建筑类型的传承,一直延续下来,存在与雷州闽海系沿海地区。而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平面类型除了原始的传承的“一明两暗”形式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型,“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
“合院式”类型的茅草屋平面形式是受到闽海系移民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建筑外部形式却是原始茅草屋的形式。产生这种形式的原因是经济问题,茅草屋的材料与构造简单,建造成本低,所以很多相对小户会选择平面形式为“合院式”,外部形式采用成本较低
3)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
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外部造型很简单、原始。主要是屋面采用的是人字型的坡屋面,称之为“金字屋“。金子屋的墙壁多以竹木为构架,抹以稻草泥,茅草顶。
4)雷州闽海系地区茅草屋的与材料选择与搭建构造
茅草屋的搭建是非常有趣且十分原始的。首先,以竹木捆扎的方式,搭成屋的框架。
然后,把选好的稻草根放在水里泡三天,等到腐烂以后与有黏度的红土掺和在一起,再把它一块块捞出来,糊在搭好的竹架上。当墙修好后,就开始搭建屋顶。
屋顶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条。
先用竹条把晒干的茅草一捆一捆夹好,运上屋顶后,再把一捆一捆的茅草间用竹条捆扎联结,这样屋顶就非常结实。即使是倾盆大雨,还是台风,都没有被风吹到和漏雨的现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