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BA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市场,而CBA则是东施效颦。
“姚老板”入主CBA,给中国职业篮球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激情和活力。圣诞节那天,当北京球迷得知姚明将前来督战,比赛门票一下子被抢购一空。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中国CBA联赛毕竟不能只靠姚明一个人,未来的CBA球队究竟应该如何生存?
CBA球队只亏不赚
“中国CBA要向美国NBA看齐”,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几年了。组织者从赛场“篮球宝贝”美女拉拉队的包装,到总冠军戒指和奖杯的制作,一切都让人多多少少嗅到NBA的味道。可是从各CBA球队经营运作情况看,目前还没有一家俱乐部能够盈利。
从上赛季CBA的现状看,总冠军广东宏远俱乐部无疑是经营最成功的一家,他们拥有出众的成绩(六个赛季五夺总冠军),球市还算火爆,又背靠宏远集团大企业的赞助,尽管如此,广东宏远每个赛季的经营最多也仅是勉强收支平衡,指望“挣大钱”根本谈不上。
除了广东宏远外,CBA其他诸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俱乐部能收支平衡。作为广东宏远的同省对手,广东东莞男篮从2005年获得CBA参赛资格以来,由于成绩逐步提高,收益也随之增长,但每年也只能收入千万元左右,根本不能支撑俱乐部一年运作所需的费用。
作为上赛季第三名,江苏南钢俱乐部本来还算是比较有钱的,毕竟他们身后有着大企业支撑,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本赛季开赛前却曝出了部分主力球员因薪水太低拒绝与俱乐部签约。相关人士称,新赛季俱乐部支出比上个赛季已多出了50%,可球员还是不满意。
相比之下,在CBA联赛中下游徘徊的球队,经营更为惨淡,即使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队也不例外。在姚老板入主球队前,上海大鲨鱼的成绩一路下滑,经营也随之恶化,球队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直到新赛季开赛前,姚明成为球队老板后,上海男篮才完成新赛季资格的注册。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东北虎吉林队身上,记者曾多次赴长春采访,亲身感受到球迷对吉林男篮的支持,尤其是前几年因为比赛太火爆了,赛会组织者甚至把记者席的座位票都给卖了,记者只能在一个小角落站着看比赛。可是就是这样的一支球队,依然深受资金困扰,每个赛季都是入不敷出。据传,本赛季吉林男篮凭借华人老板黄健华帮忙,才勉强渡过难关。
此外,很多俱乐部因为无法承受巨大开支,不得不将球队转让。比如陕西男篮和浙江男篮都在本赛季前换了东家,才能保证新赛季的参赛资格。更为窘迫的要算云南男篮了,因为没有钱,只能欠着球员薪水,结果篮协不干了,上个月底中国篮协对外宣布,云南红河男篮被剥夺参加下赛季CBA联赛的资格,有条件保留2010-2011赛季的准入资格。这是CBA球队由于经营不善所受到的最严重处罚,这也直接导致新赛季CBA只有17支(奇数)球队参加。
在CBA历史上,球队被剥夺参赛资格的事并不罕见,2004年,由于奥神拒绝放孙悦参加国青队集训,篮协剥夺了奥神参加2004-2005赛季CBA联赛的资格,随后奥神宣布退出,前往美国征战ABA联赛,也就是美国篮球小联盟比赛。不过由于拖欠工资而对球队禁赛,这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举步维艰源于体制
中国CBA只赔不赚,归根到底还在于体制的限制和管理的混乱。
在近几年CBA联赛中,联赛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凌驾于CBA联赛办公室和俱乐部之上,可是联赛委员会终究是篮管中心的下属部门,说到底一切还要听上面说了算。如今,中国篮协把几乎所有的经营权力回收,各俱乐部的经营权力微乎其微,甚至有俱乐部老板说,我的企业要想给球队冠名,还必须要给篮协交钱,同时我还要养着我的球队。此前篮协给各家俱乐部的费用是100万人民币,前三年实行篮协统一经营后,各俱乐部更不抱有太多的期望。某俱乐部人士表示,一直以来篮协就从联赛费用里面扣除各种费用,到俱乐部自己手里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统一经营后也不要抱太多的期望,因为,篮协从场地器材到其他硬件上,一直不断“供给”,这些费用到最后还是要从各个俱乐部费用里扣除的。
实际上,CBA各俱乐部的预算并不多,因为国内球员的收入并不高,所以,各个俱乐部并不需要在这方面有多少投入,他们的费用主要还是花在联赛竞赛费用,如主客场比赛来回的差旅费、主场招待费用,另外就是外援的工资。前几个赛季CBA规定外援工资每个月最多为2万美元,新赛季上调为2.5万。这样,两个外援在一个赛季的支出大约在150万左右。一个俱乐部一年的平均费用在500万左右,这与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差异相当大。至于收入,宏远男篮曾标榜100万元利润,这个数字其实带来的更多的是尴尬。另外值得CBA“炫耀”的是辽宁男篮,前个赛季他们通过拍卖主场曾获得100多万的收入。实际上,现在不少俱乐部是在出卖自己的出场费,每场比赛大约能有几千元或者一万多元收入,这是对CBA一个巨大的讽刺。
本来,各俱乐部成立之初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从目前收益情况来看,俱乐部更多是通过球队对所属公司进行广告宣传,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盈利。他们的经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场内广告(盈方公司规定的两块广告,且限时段)、球衣广告。
按照篮管中心的规定,俱乐部不能使用俱乐部标志用于盈利,没有任何制造和销售纪念品的权利。俱乐部招商范围之外的广告业务均由中国篮协指定的管理运营商盈方公司运作。中国篮协每年从中收取利益,并按照俱乐部每年联赛的排名情况给予一定广告回报(冠军球队在350万-400万元之间,一般球队在200万元左右),但是这点钱根本无法应付俱乐部的浩大开支。
相比之下,NBA联盟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俱乐部是联盟中的成员,只需要为联盟支付管理费和管理人员工资。
NBA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关系,契约限制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不认可这个契约,就必须退出。联盟中有一个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一切是谈判的基础。条文规定: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全球推广活动如NBA中国赛等。目前,联盟收入的51%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另外还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自身费用的支出。
另外,为了平衡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差异,避免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观赏性和市场受到影响,NBA联盟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由于排名较高、有大牌明星的球队,收益会和成绩不济、缺乏明星的球队差距明显,为此,NBA联盟将转播权、赞助商、广告和NBA专卖店的收入平分给每支球队,即使俱乐部实力再弱,也会有一个基本收入确保俱乐部的基本运营。换句话说,绝不会像CBA联赛中的陕西男篮和浙江男篮一样,经济困难到要“卖队”。
该向NBA学什么?
近几年,NBA联盟商业运作的先进理念和俱乐部运营的巨大成功,时刻刺激着中国篮协,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经营策略和理念来改变中国篮协的现状,推进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
以电视转播为例,前年联赛电视观众达到4.2亿人次,现场观众达到100万人次。然而在4.2亿观众的浮华背后,却是各个俱乐部的哀叹和抱怨。首先,中国CBA的转播权不但卖不了钱,反而要请CCTV转播,还要向对方付钱。另外俱乐部经营权限狭窄,虽然看起来和NBA的几個经营权限科目相同,可是条条框框都有约束,运作方面经常会受到限制,致使大多数俱乐部很难摆脱经营困境。
有专家指出,多年来俱乐部头上有两座大山。一座是盈方公司商业广告侵占,另一座则是中国篮协压在俱乐部之上的权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官方手册明确划分出盈方公司和俱乐部广告权益归属。共计17个招商项目,属于俱乐部的只有6个,而且其中还有1个形同虚设。“其实,盈方仅把一个广告牌给了俱乐部,而且还规定必须是银行、房产两类。广告牌是转动的,只有两分钟展示时间,得到的利益还必须与盈方平分。据了解现在没有一家俱乐部动用这个转动广告牌。俱乐部在夹缝中生存难啊!”谈及此事,某俱乐部工作人员非常无奈。
目前俱乐部运行比较成功的,广东宏远可以算一个,然而俱乐部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宏远副总经理刘宏疆不无忧虑地表示,广东宏远的球票和冠名在俱乐部的经营收入中占有80%以上的比重,这是不合理的,这一收入在NBA俱乐部的经营性收入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NBA的经营模式则非常完善。据了解,NBA经营体制由两部分构成:俱乐部和联盟。在联盟中,各俱乐部是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法人,属于公司,他们经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6%的收益上缴给联盟、季后赛上缴税后45%利润)、场内广告、球衣广告、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这些收入都归俱乐部所有)。另外,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费用”。当然,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70英里,同时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上缴联盟。
目前,NBA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是否能进季后赛?大牌球星的号召力如何?(比如76人队光艾佛森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20万件)以及球场上拉到的广告等。说到底,NBA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市场,而CBA则是东施效颦,只学表面,难及精髓。所以说,对于“姚老板”和很多志在打造中国的成功CBA俱乐部的老板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盈利,绝非易事。
“姚老板”入主CBA,给中国职业篮球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激情和活力。圣诞节那天,当北京球迷得知姚明将前来督战,比赛门票一下子被抢购一空。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中国CBA联赛毕竟不能只靠姚明一个人,未来的CBA球队究竟应该如何生存?
CBA球队只亏不赚
“中国CBA要向美国NBA看齐”,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几年了。组织者从赛场“篮球宝贝”美女拉拉队的包装,到总冠军戒指和奖杯的制作,一切都让人多多少少嗅到NBA的味道。可是从各CBA球队经营运作情况看,目前还没有一家俱乐部能够盈利。
从上赛季CBA的现状看,总冠军广东宏远俱乐部无疑是经营最成功的一家,他们拥有出众的成绩(六个赛季五夺总冠军),球市还算火爆,又背靠宏远集团大企业的赞助,尽管如此,广东宏远每个赛季的经营最多也仅是勉强收支平衡,指望“挣大钱”根本谈不上。
除了广东宏远外,CBA其他诸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俱乐部能收支平衡。作为广东宏远的同省对手,广东东莞男篮从2005年获得CBA参赛资格以来,由于成绩逐步提高,收益也随之增长,但每年也只能收入千万元左右,根本不能支撑俱乐部一年运作所需的费用。
作为上赛季第三名,江苏南钢俱乐部本来还算是比较有钱的,毕竟他们身后有着大企业支撑,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本赛季开赛前却曝出了部分主力球员因薪水太低拒绝与俱乐部签约。相关人士称,新赛季俱乐部支出比上个赛季已多出了50%,可球员还是不满意。
相比之下,在CBA联赛中下游徘徊的球队,经营更为惨淡,即使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队也不例外。在姚老板入主球队前,上海大鲨鱼的成绩一路下滑,经营也随之恶化,球队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直到新赛季开赛前,姚明成为球队老板后,上海男篮才完成新赛季资格的注册。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东北虎吉林队身上,记者曾多次赴长春采访,亲身感受到球迷对吉林男篮的支持,尤其是前几年因为比赛太火爆了,赛会组织者甚至把记者席的座位票都给卖了,记者只能在一个小角落站着看比赛。可是就是这样的一支球队,依然深受资金困扰,每个赛季都是入不敷出。据传,本赛季吉林男篮凭借华人老板黄健华帮忙,才勉强渡过难关。
此外,很多俱乐部因为无法承受巨大开支,不得不将球队转让。比如陕西男篮和浙江男篮都在本赛季前换了东家,才能保证新赛季的参赛资格。更为窘迫的要算云南男篮了,因为没有钱,只能欠着球员薪水,结果篮协不干了,上个月底中国篮协对外宣布,云南红河男篮被剥夺参加下赛季CBA联赛的资格,有条件保留2010-2011赛季的准入资格。这是CBA球队由于经营不善所受到的最严重处罚,这也直接导致新赛季CBA只有17支(奇数)球队参加。
在CBA历史上,球队被剥夺参赛资格的事并不罕见,2004年,由于奥神拒绝放孙悦参加国青队集训,篮协剥夺了奥神参加2004-2005赛季CBA联赛的资格,随后奥神宣布退出,前往美国征战ABA联赛,也就是美国篮球小联盟比赛。不过由于拖欠工资而对球队禁赛,这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举步维艰源于体制
中国CBA只赔不赚,归根到底还在于体制的限制和管理的混乱。
在近几年CBA联赛中,联赛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凌驾于CBA联赛办公室和俱乐部之上,可是联赛委员会终究是篮管中心的下属部门,说到底一切还要听上面说了算。如今,中国篮协把几乎所有的经营权力回收,各俱乐部的经营权力微乎其微,甚至有俱乐部老板说,我的企业要想给球队冠名,还必须要给篮协交钱,同时我还要养着我的球队。此前篮协给各家俱乐部的费用是100万人民币,前三年实行篮协统一经营后,各俱乐部更不抱有太多的期望。某俱乐部人士表示,一直以来篮协就从联赛费用里面扣除各种费用,到俱乐部自己手里的时候,已经所剩不多,统一经营后也不要抱太多的期望,因为,篮协从场地器材到其他硬件上,一直不断“供给”,这些费用到最后还是要从各个俱乐部费用里扣除的。
实际上,CBA各俱乐部的预算并不多,因为国内球员的收入并不高,所以,各个俱乐部并不需要在这方面有多少投入,他们的费用主要还是花在联赛竞赛费用,如主客场比赛来回的差旅费、主场招待费用,另外就是外援的工资。前几个赛季CBA规定外援工资每个月最多为2万美元,新赛季上调为2.5万。这样,两个外援在一个赛季的支出大约在150万左右。一个俱乐部一年的平均费用在500万左右,这与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差异相当大。至于收入,宏远男篮曾标榜100万元利润,这个数字其实带来的更多的是尴尬。另外值得CBA“炫耀”的是辽宁男篮,前个赛季他们通过拍卖主场曾获得100多万的收入。实际上,现在不少俱乐部是在出卖自己的出场费,每场比赛大约能有几千元或者一万多元收入,这是对CBA一个巨大的讽刺。
本来,各俱乐部成立之初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从目前收益情况来看,俱乐部更多是通过球队对所属公司进行广告宣传,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盈利。他们的经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场内广告(盈方公司规定的两块广告,且限时段)、球衣广告。
按照篮管中心的规定,俱乐部不能使用俱乐部标志用于盈利,没有任何制造和销售纪念品的权利。俱乐部招商范围之外的广告业务均由中国篮协指定的管理运营商盈方公司运作。中国篮协每年从中收取利益,并按照俱乐部每年联赛的排名情况给予一定广告回报(冠军球队在350万-400万元之间,一般球队在200万元左右),但是这点钱根本无法应付俱乐部的浩大开支。
相比之下,NBA联盟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俱乐部是联盟中的成员,只需要为联盟支付管理费和管理人员工资。
NBA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关系,契约限制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不认可这个契约,就必须退出。联盟中有一个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一切是谈判的基础。条文规定: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全球推广活动如NBA中国赛等。目前,联盟收入的51%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另外还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自身费用的支出。
另外,为了平衡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差异,避免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观赏性和市场受到影响,NBA联盟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由于排名较高、有大牌明星的球队,收益会和成绩不济、缺乏明星的球队差距明显,为此,NBA联盟将转播权、赞助商、广告和NBA专卖店的收入平分给每支球队,即使俱乐部实力再弱,也会有一个基本收入确保俱乐部的基本运营。换句话说,绝不会像CBA联赛中的陕西男篮和浙江男篮一样,经济困难到要“卖队”。
该向NBA学什么?
近几年,NBA联盟商业运作的先进理念和俱乐部运营的巨大成功,时刻刺激着中国篮协,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经营策略和理念来改变中国篮协的现状,推进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
以电视转播为例,前年联赛电视观众达到4.2亿人次,现场观众达到100万人次。然而在4.2亿观众的浮华背后,却是各个俱乐部的哀叹和抱怨。首先,中国CBA的转播权不但卖不了钱,反而要请CCTV转播,还要向对方付钱。另外俱乐部经营权限狭窄,虽然看起来和NBA的几個经营权限科目相同,可是条条框框都有约束,运作方面经常会受到限制,致使大多数俱乐部很难摆脱经营困境。
有专家指出,多年来俱乐部头上有两座大山。一座是盈方公司商业广告侵占,另一座则是中国篮协压在俱乐部之上的权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官方手册明确划分出盈方公司和俱乐部广告权益归属。共计17个招商项目,属于俱乐部的只有6个,而且其中还有1个形同虚设。“其实,盈方仅把一个广告牌给了俱乐部,而且还规定必须是银行、房产两类。广告牌是转动的,只有两分钟展示时间,得到的利益还必须与盈方平分。据了解现在没有一家俱乐部动用这个转动广告牌。俱乐部在夹缝中生存难啊!”谈及此事,某俱乐部工作人员非常无奈。
目前俱乐部运行比较成功的,广东宏远可以算一个,然而俱乐部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宏远副总经理刘宏疆不无忧虑地表示,广东宏远的球票和冠名在俱乐部的经营收入中占有80%以上的比重,这是不合理的,这一收入在NBA俱乐部的经营性收入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NBA的经营模式则非常完善。据了解,NBA经营体制由两部分构成:俱乐部和联盟。在联盟中,各俱乐部是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法人,属于公司,他们经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6%的收益上缴给联盟、季后赛上缴税后45%利润)、场内广告、球衣广告、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这些收入都归俱乐部所有)。另外,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费用”。当然,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70英里,同时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上缴联盟。
目前,NBA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是否能进季后赛?大牌球星的号召力如何?(比如76人队光艾佛森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20万件)以及球场上拉到的广告等。说到底,NBA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市场,而CBA则是东施效颦,只学表面,难及精髓。所以说,对于“姚老板”和很多志在打造中国的成功CBA俱乐部的老板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盈利,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