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优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即时评价是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一些课堂即时评价的效果却不容乐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价 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课程理念。 但是,传统的数学评价比较单一,往往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为最主要的目的,一般采用一张试卷判断学生的优劣和等级。 这种评价的弊端是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过程、心理和动机,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不利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落实,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应体现发展的观点,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
  一、改变“权威式”评价
  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是评价的权威,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这无疑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 因此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学习活动的有机部分。此时,教师就应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作好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如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和教师的导评,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例如,教完“读数、写数”总结时,我走到上课时一向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一名同学旁边问:“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老师,我懂得了应先分级再进行读数写数。”当他一说完,有几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上课好动,经常不注意听讲”,“他不遵守纪律”。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负面评价, 这名同学刚才的自信劲一下子没了,一脸的不高兴,刚才的成就感仿佛一下子就没有了。 这时, 我及时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评价:“我认为这名同学很聪明,他在上课好动的情况下还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如果他改掉了好动的习惯,是不是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呢?”听到这些,他便站起来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下次上课我一定会克服这些毛病。正是这三方面的评价使他达到了一个完善自我的目的。在这个例子中, 我还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他们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不要片面地去评价一个人,要做到评价恰到好处。
  二、改变“知识为本位”的评价
  封闭的课堂教学评价以知识为本位,往往着眼于课堂上学生学懂了什么知识。 至于学生能力发展了没有, 是怎么学的,愿不愿意学等问题很少顾及。 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复制”知识,学习也变得被动,一切都得按着教师的安排去做。 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 例如,在学习“煎饼问题”时,直接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操作去发现规律比较困难, 于是我让他们分组亲自模拟煎饼的过程。 在这个时候,我不管哪个组合作好,找出规律快,还是操作失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评价。 这样,学生们信心十足,享受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在这个例子中,我从多种角度去全面评价学生, 努力去实现评价的单一性与多样性统一。当学生回答问题只有部分正确时,我首先要肯定其正确部分,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 因为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而且有的思路基本正确,只是一步之差,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思路,在障碍处让大家帮助解决。 这样的评价对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是有好处的。
  三、改变单一方式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 例如,我们可以用语言夸奖:声音真甜、说得很流利、很勇敢、表达得很清晰、有进步、好棒啊……也可以用动作夸奖: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学生有独特见解时教师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等。 另外, 根据学生想象思维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巧用有形鼓励,即用象征物对学生作鼓励性评价。 例如,我会在上完一节课,对全班学生广泛性地“评星”,贴在每名学生的数学存折上(用数学存折上的星数多少作为期末评优秀的重要参考依据),只有极个别没评上,这些做法很简单,但坚持做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我班的孩子具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四、改变单一的关注点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 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 同样的评价,对于这名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名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
  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用一般方法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 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 我们要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 挑战书本, 勇于超越自我。 解决问题要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能满足于一种方法,要追求独特的创见,发展自己的潜能。 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 同时,实行“弹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规定,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之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惠瑞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困惑与优化[J].新校园:理论版,2010(2).
  [2]徐美义.优化教师课堂评价丰富学生学习体验[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制度范畴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已成为研究的主流,而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演进,制度研究就不应当仅仅研究个体均衡的结果,还应当研究制度的演化过程。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各阶段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学术界把中国经济转型分为经济体制转型和后转型[1]两阶段,本文用趋势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后转型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后转型内涵进行界定。  【关键词】后转型;趋势分析;逻辑分析  1.转型研究的趋势性分析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现就我的具体教学阐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在教学实践中的现状,如何适应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学习习惯.教师该如何与90后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教学沟通,如何准备相关专业课程的
网络环境既能使网络资源和工具发生作用,又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氛围,教学策略和人际关系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的特点是师生互动性强、自主性、广泛性、可选择性及学习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效课堂的风暴席卷而来,滋润着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田,我们老师为之雀跃,学生为之欢呼.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
通过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问题的分析,论述课程建设必须围绕职业属性和专业特点而展开,课程建设必须加强的几个方面,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创新能力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或社会目的,具有的能够产出和获得一定新技术、新经验或新思想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保持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专门人才,发展科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我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才会让学生有更多的
【摘 要】“语数外”三门科目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科目,而数学这门科目在这三门科目的学习之中又是最为讲究技巧性和逻辑性的一门科目。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因为该科目的一些特点导致当前的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不少问题。那么,该如何扭转当前已经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提升呢? 关于这些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举一反三  数学这门科目是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一
【摘 要】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网络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传统的根据流量特征来检测拒绝服务攻击的方法,无法适用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文章介绍了一种DDos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关键词】拒绝服务攻击;攻击检测;网络安全  0.引言  拒绝服务攻击(Deny of Service,DoS)曾经使得世界上几家著名电子商务提供商的站点(如雅虎、eBay、亚马逊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