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带养者对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质量与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自行设计言语刺激质量调查问卷,由听觉言语教师、集体教师分别从听障儿童带养者参加家长培训的积极程度、使用普通话参与日常作业完成与督导时间、听觉言语训练亲子课程的学习与参与程度以及听障儿童带养者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的配合程度等四方面进行一个学期2次跟踪调查,于学期初和学期末开展评估测试,进行言语刺激质量与康复效果相关性统计与分析;结论 听障儿童带养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和使用语系都直接影响对听障儿童言语刺激质量,从而导致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康复周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因此,作为康复机构应该对听障儿童带养者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培训。更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加强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培训与辅导,以便帮助听障儿童更快、更好的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其尽早的融入主流社会!
【关键词】听障儿童;带养者;言语刺激质量;康复效果
在目前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广泛推广普通话进行教学,然而受到地域方言限制、家长文化程度、带养人年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有效的语言输入,即言语刺激质量。本文通过观察研究阐述了提高言语刺激质量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与效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了部分影响提高言语刺激质量的因素,并尝试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基本资料
1.1对象 调查在训听障儿童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其中听障儿童的父亲7例,母亲70例,祖父母2例,其他亲属1例;家庭日常使用语系中使用普通话25例,粤语39例,其它16例;家长文化程度:小学程度8例,初中程度55例,高中程度11例,大专及以上程度5例。
1.2 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合格率100%。
2.方法
2.1设计问卷:自行设计言语刺激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有家长培训的积极程度、使用普通话参与日常作业完成与督导时间、听觉言语训练亲子课程的学习与参与程度以及听障儿童带养者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的配合程度。
2.2调查者:分别由听觉言语教师、集体教师承担每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2.3调查次数:1个学期的2次跟踪调查。
2.4效果评估:康复效果评估项目有《听觉能力评估》和《语言能力评估》,根据教学要求由评估老师于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评估。
3.结果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0—20%的为62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0—0.5岁的为55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20%—40%的为16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0.5—1岁的为17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40%—50%的为1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1—1.5岁的为6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50%及以上的为1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1.5—2岁的为2人
4.讨论
以正常儿童与听障儿童每日接收信息的时间进行比较对照。科学实验曾证明,即使在睡眠状态中,人体大脑的听觉中枢依然正常工作。那么正常儿童每天接收有效言语刺激的时间为20小时左右,而听障儿童由于听损的程度不同,需要佩戴不同的助听设备,例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而由于是电子设备,每天睡眠的时间和洗澡的时间,家长们出于对助听设备的保护都不会让幼儿佩戴,那么听障儿童每天接收信息的时间仅为8-10小时左右。又受其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效的言语刺激时间更为短少。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的主要语言为粤语,其中还有客家话、潮汕话等不同分支。虽然所有康复机构教学中统一使用普通话,但听障儿童回到家中的大的语言环境仍以粤语为主,听障儿童便失去了自由聆听和无意思聆听的机会。
因此,如何讓家庭康复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质量来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结果可得出,在家庭环境中除去进行教学辅导的时间以外,应尽可能的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包括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听障儿童才能在有意注意以及无意思状态下都得到有效的语言输入,快速的增加对字、词、句子等各种信息的积累。部分听障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养,而老年人只会说方言不会说甚至不会听普通话。这对也是影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部分老年人能够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但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强、对听障儿童的过分溺爱,都会影响到听障儿童对有效言语信息的接收,从而导致听障儿童康复效果不明显。
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质量,建议建立相应对策。1、康复机构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展开相应的培训。明确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时的任务,如:语言输入方式、内容等。在注重提高康复知识学习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家长进行康复教育时对普通话的使用和重视,并通过考核了解家长实际掌握的程度。做到培训有所学,学有所用。2、康复机构应建立家长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的监督机制。由于家长受地域方言的限制和惯性使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时时为听障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康复机构应对家长进行跟踪随访,监督家长在日常康复、教育、生活中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康复质量。3、教师应教会家长在参与教学中发挥出如下作用:①示范作用——家长要为听障儿童塑造“言语范形”,让自己成为听障儿童可模仿的榜样。②交际作用——共同构建一个交际平台,让听与说交替进行。③支架作用——成为听障儿童获得成功的阶梯。④“反面角色”的作用——让家长为听障儿童创造更多主动表达的机会,使听障儿童在与人的交流中更加自信。
5.结论
听障儿童带养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和使用语系都直接影响对听障儿童言语刺激质量,从而导致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康复周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而普通话参与康复教学的范围越广,就越能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量,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就越明显。相对照,学历处于中等水平的带养者康复效能更高,而并非学历高者效能高。因此,作为康复机构应该对听障儿童带养者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培训。更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加强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培训与辅导,以便帮助听障儿童更快、更好的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其尽早的融入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昭明,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黄昭明,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关键词】听障儿童;带养者;言语刺激质量;康复效果
在目前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广泛推广普通话进行教学,然而受到地域方言限制、家长文化程度、带养人年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有效的语言输入,即言语刺激质量。本文通过观察研究阐述了提高言语刺激质量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与效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了部分影响提高言语刺激质量的因素,并尝试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基本资料
1.1对象 调查在训听障儿童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其中听障儿童的父亲7例,母亲70例,祖父母2例,其他亲属1例;家庭日常使用语系中使用普通话25例,粤语39例,其它16例;家长文化程度:小学程度8例,初中程度55例,高中程度11例,大专及以上程度5例。
1.2 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合格率100%。
2.方法
2.1设计问卷:自行设计言语刺激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有家长培训的积极程度、使用普通话参与日常作业完成与督导时间、听觉言语训练亲子课程的学习与参与程度以及听障儿童带养者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的配合程度。
2.2调查者:分别由听觉言语教师、集体教师承担每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
2.3调查次数:1个学期的2次跟踪调查。
2.4效果评估:康复效果评估项目有《听觉能力评估》和《语言能力评估》,根据教学要求由评估老师于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评估。
3.结果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0—20%的为62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0—0.5岁的为55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20%—40%的为16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0.5—1岁的为17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40%—50%的为1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1—1.5岁的为6人
听觉能力评估提升50%及以上的为1人 语言能力评估提升1.5—2岁的为2人
4.讨论
以正常儿童与听障儿童每日接收信息的时间进行比较对照。科学实验曾证明,即使在睡眠状态中,人体大脑的听觉中枢依然正常工作。那么正常儿童每天接收有效言语刺激的时间为20小时左右,而听障儿童由于听损的程度不同,需要佩戴不同的助听设备,例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而由于是电子设备,每天睡眠的时间和洗澡的时间,家长们出于对助听设备的保护都不会让幼儿佩戴,那么听障儿童每天接收信息的时间仅为8-10小时左右。又受其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效的言语刺激时间更为短少。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的主要语言为粤语,其中还有客家话、潮汕话等不同分支。虽然所有康复机构教学中统一使用普通话,但听障儿童回到家中的大的语言环境仍以粤语为主,听障儿童便失去了自由聆听和无意思聆听的机会。
因此,如何讓家庭康复发挥真正的作用,通过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质量来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结果可得出,在家庭环境中除去进行教学辅导的时间以外,应尽可能的都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包括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听障儿童才能在有意注意以及无意思状态下都得到有效的语言输入,快速的增加对字、词、句子等各种信息的积累。部分听障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养,而老年人只会说方言不会说甚至不会听普通话。这对也是影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部分老年人能够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但指导方式单一、随意性强、对听障儿童的过分溺爱,都会影响到听障儿童对有效言语信息的接收,从而导致听障儿童康复效果不明显。
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质量,建议建立相应对策。1、康复机构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展开相应的培训。明确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时的任务,如:语言输入方式、内容等。在注重提高康复知识学习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家长进行康复教育时对普通话的使用和重视,并通过考核了解家长实际掌握的程度。做到培训有所学,学有所用。2、康复机构应建立家长使用普通话参与教学的监督机制。由于家长受地域方言的限制和惯性使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能否真正做到时时为听障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康复机构应对家长进行跟踪随访,监督家长在日常康复、教育、生活中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康复质量。3、教师应教会家长在参与教学中发挥出如下作用:①示范作用——家长要为听障儿童塑造“言语范形”,让自己成为听障儿童可模仿的榜样。②交际作用——共同构建一个交际平台,让听与说交替进行。③支架作用——成为听障儿童获得成功的阶梯。④“反面角色”的作用——让家长为听障儿童创造更多主动表达的机会,使听障儿童在与人的交流中更加自信。
5.结论
听障儿童带养者的文化程度、性别和使用语系都直接影响对听障儿童言语刺激质量,从而导致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康复周期延长等现象的发生。而普通话参与康复教学的范围越广,就越能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刺激量,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就越明显。相对照,学历处于中等水平的带养者康复效能更高,而并非学历高者效能高。因此,作为康复机构应该对听障儿童带养者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培训。更应该根据地方特色,加强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培训与辅导,以便帮助听障儿童更快、更好的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其尽早的融入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昭明,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黄昭明,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