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我们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善导”,培养学生“会学”的一剂灵丹妙药。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阅读 导学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凭借例文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善导”,培养学生“会学”的一剂灵丹妙药。下面就通过阅读教学学法的指导方面,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学法指导要讲究灵活性,体现多样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悉心钻研语文教学方法,积极研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阅读理解的方法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富于变化,学法指导必须讲究灵活性,形式要新,手段要巧。
(一)学法的设计要灵活多样,形式新颖。根据阅读理解的需要,学法提示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提示,也可以是学习要求或学习步骤的提示,还可以是学习要点和学习符号等的提示。学法设计要因课而异,因文定法,不能千篇一律。结合教学需要,有的侧重于“问”,有的侧重于“读”,有的侧重于“思”;有的以引导为主,有的以启发为主,有的以自学、合作、探究为主;还有的着眼于“篇”“段”“题”。展示学法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用文字提示的,可以用符号的,也可以用板书设计的;读一读,比一比,看一看,讲一讲,唱一唱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指导方法要富于变化。学法指导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 使之恰到好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具体地讲,要坚持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学前提示与学后归纳相结合,学前提示与学后归纳各有功用,教学时可结合具体内容灵活适用。二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面对灵活多变的考试卷,教师应该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由封闭式阅读转向开放式阅读,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三是直接指导与相机渗透相结合,直接指导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相机渗透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多感知、多领悟。四是集中展示与分步出示相结合,可根据训练的需要将相关学法一次性全部展示或分步逐步展示。
(三)拓宽领域,激发想象力。除了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学法指导外,还应该在读书的技巧方面、听说方面、写作技巧的训练方面、语文文字基本训练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研究与指导,我们更应该把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放飞联想的翅膀,大胆想象。
二、学法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在“阅读理解”的微观领域实施学法指导,一定要讲究“渗透”。学法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在训练操作中渗透。操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应渗透每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之中,训练有一定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使学生易于接受。例如:通过《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导读课文第二部分时,我教给学生阅读操作方法“读—划—思—写”。具体要求是:a. 轻声朗读课文数遍,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b. 用“△△△△”划出有关动词说明阮恒为什么举起小手?c. 深入思考,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这样痛苦?d. 用一两句话写出阮恒当时的心情。从上述教学可知,只要学法提示具体明确,操作程度清楚明确,学生的阅读理解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在设问解答中渗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花一些功夫。比如教学《登山》时,我出示一幅悬崖绝壁,下面是万丈深渊的图画,问学生:“看到图画你们有什么感受?”再把剪贴的人物图,自峭壁边缘移动过来,随后问学生:“如果这个人是你,你会怎么想?是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想办法从上面掉下绳索?”当学生思考之时,我接着说:“可是这个人毅然决然走过来,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胃口一下被吊起来,一个接一个说出答案。最后,我便趁热说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经过及时反馈调节,更重要的是能让其他同学从解答中受到学法方面的启发,便于学生学到阅读分析正确思维方式法。
(三)在自学理解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使学生的阅读能够“自能通解,自求得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拔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方法让学生受到“顿捂”的喜悦。这样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自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学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验。因此,学法指导需要在“渗透”二字中下工夫,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的溶进学法,让学生懂得课文的同时,自然学得牢,记得住,会运用。
三、学法指导要沟通学路
阅读理解中的学法指导,不能拘泥呆板,墨守成规,要善于更新手段,拓宽领域,体现指导与训练的灵活性,多样性。要深化理解,要强化训练,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注重学生之间学路的沟通。
(一)从不同的角度沟通学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学生的正确答问,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分析理解,不能只终结于学生的准确答案上,而应让发言者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
(二)转换角度沟通学路。根据阅读训练的需要,同时以增强指导与训练的效果,学法的指导要另辟蹊径,转换角度。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疑,带领他们知疑而进,启发他们通过设疑去解疑、释疑、破疑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这样的指导,旨在沟通学路,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形成“互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学法,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之,阅读学法指导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但萬变不离其“宗”:以训练为核心,授之以方,让学生掌握规律,导之以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用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阅读 导学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凭借例文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善导”,培养学生“会学”的一剂灵丹妙药。下面就通过阅读教学学法的指导方面,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学法指导要讲究灵活性,体现多样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悉心钻研语文教学方法,积极研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阅读理解的方法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富于变化,学法指导必须讲究灵活性,形式要新,手段要巧。
(一)学法的设计要灵活多样,形式新颖。根据阅读理解的需要,学法提示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提示,也可以是学习要求或学习步骤的提示,还可以是学习要点和学习符号等的提示。学法设计要因课而异,因文定法,不能千篇一律。结合教学需要,有的侧重于“问”,有的侧重于“读”,有的侧重于“思”;有的以引导为主,有的以启发为主,有的以自学、合作、探究为主;还有的着眼于“篇”“段”“题”。展示学法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用文字提示的,可以用符号的,也可以用板书设计的;读一读,比一比,看一看,讲一讲,唱一唱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指导方法要富于变化。学法指导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 使之恰到好处。指导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具体地讲,要坚持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学前提示与学后归纳相结合,学前提示与学后归纳各有功用,教学时可结合具体内容灵活适用。二是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面对灵活多变的考试卷,教师应该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由封闭式阅读转向开放式阅读,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三是直接指导与相机渗透相结合,直接指导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相机渗透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多感知、多领悟。四是集中展示与分步出示相结合,可根据训练的需要将相关学法一次性全部展示或分步逐步展示。
(三)拓宽领域,激发想象力。除了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学法指导外,还应该在读书的技巧方面、听说方面、写作技巧的训练方面、语文文字基本训练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研究与指导,我们更应该把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放飞联想的翅膀,大胆想象。
二、学法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在“阅读理解”的微观领域实施学法指导,一定要讲究“渗透”。学法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在训练操作中渗透。操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应渗透每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之中,训练有一定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使学生易于接受。例如:通过《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导读课文第二部分时,我教给学生阅读操作方法“读—划—思—写”。具体要求是:a. 轻声朗读课文数遍,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b. 用“△△△△”划出有关动词说明阮恒为什么举起小手?c. 深入思考,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这样痛苦?d. 用一两句话写出阮恒当时的心情。从上述教学可知,只要学法提示具体明确,操作程度清楚明确,学生的阅读理解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在设问解答中渗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花一些功夫。比如教学《登山》时,我出示一幅悬崖绝壁,下面是万丈深渊的图画,问学生:“看到图画你们有什么感受?”再把剪贴的人物图,自峭壁边缘移动过来,随后问学生:“如果这个人是你,你会怎么想?是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想办法从上面掉下绳索?”当学生思考之时,我接着说:“可是这个人毅然决然走过来,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胃口一下被吊起来,一个接一个说出答案。最后,我便趁热说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经过及时反馈调节,更重要的是能让其他同学从解答中受到学法方面的启发,便于学生学到阅读分析正确思维方式法。
(三)在自学理解中渗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使学生的阅读能够“自能通解,自求得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拔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方法让学生受到“顿捂”的喜悦。这样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自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学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验。因此,学法指导需要在“渗透”二字中下工夫,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的溶进学法,让学生懂得课文的同时,自然学得牢,记得住,会运用。
三、学法指导要沟通学路
阅读理解中的学法指导,不能拘泥呆板,墨守成规,要善于更新手段,拓宽领域,体现指导与训练的灵活性,多样性。要深化理解,要强化训练,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注重学生之间学路的沟通。
(一)从不同的角度沟通学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学生的正确答问,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分析理解,不能只终结于学生的准确答案上,而应让发言者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
(二)转换角度沟通学路。根据阅读训练的需要,同时以增强指导与训练的效果,学法的指导要另辟蹊径,转换角度。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疑,带领他们知疑而进,启发他们通过设疑去解疑、释疑、破疑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这样的指导,旨在沟通学路,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形成“互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学法,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之,阅读学法指导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但萬变不离其“宗”:以训练为核心,授之以方,让学生掌握规律,导之以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用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