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非常重要,尤其在语言教学领域,提问的有效性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体现教育目的,突出教学重点,促进活动有效的开展,并能培养幼儿分析、验证、推理等思维品質。本文对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以及策略两方面进行了探索,积极建构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性提问的要素结构。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 提问 现状 有效性
从教多年来,观摩过很多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总会发现提问上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教学,提问更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可见提问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因教师提问不当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屡见不鲜,提问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罗列有以下几点:
1.提问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
回忆日常教学中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纯粹地问:秋天美丽吗?今天你开心吗等类似问题,幼儿不假思索就能直接回答,缺少了动脑思索的过程。
2.问题多,频率密,缺乏目的性。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预设了很多问题,而问题又缺乏目的性,只把提问当作一种教学手段,这样不仅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还会将原本的教学复杂化。
3.提问缺乏层次性
有些教师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提问不遵循从易到难的过程,只追求课堂气氛,有孩子回答问题就可以,以致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得不到更大的发展,能力弱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节奏。
4.提问的回应事先没有预设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孩子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更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于是就按部就班的上课,所以常常出现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明确肯定的回应,用“请坐”“你说的真好”等来回馈孩子,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不到满足,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经验得不到提升。
5. 提问后思考时间短,忽略孩子的主体性。
常态下孩子都是在教师提问后马上举手回答问题,但其实孩子的思维是缓慢的,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此外,教师也经常把自己的定位强加给孩子,如果最接近答案,就会大大赞许,但不符合的就会赶紧让他们坐下换另一个人,根本不会等待孩子。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听起来简单,但它却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灵活的运用,参照幼儿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提问的应有之效。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
(一)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在观摩名师课堂的过程中,总是发现他们的提问非常开放,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话说,有机会说,这就有别于单一的提问方式。很多一线教师常常按照教参提一些孩子并不需要多加思考的问题,往往以“看见了谁”“在干什么”等问题为主,对此,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活动枯燥、乏味,造成课堂的哄闹,效果的不理想。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提问的开放性。
(二)提问要有层次,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提问。
班内孩子的能力有差异,我们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幼儿,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跳一跳够得着。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啪啦啪啦嘭》,让能力弱的孩子回答简单的问题:“萝卜是什么味道的?”只要有一定经验的孩子一定能回答出来。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则回答稍微有挑战性的问题:“小鼹鼠碰到了好朋友,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呢?”这样对于班内的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更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如在《小兔找太阳》的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哪些是又圆又红的?这样有递进性的提问,最终让幼儿明白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一次系统地思考和梳理能力。
(四)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语言教学《狮王拔牙》中“会请谁来帮忙”改为“这可怎么办?”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打开,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更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五)提问和回应要准确科学,不宜过长。
教师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提前对每个问题有所预设,可以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模拟上课,大家一起探讨出有价值的回应,而回应孩子答案的时候也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孩子们在我们的反馈中习得更有价值的经验。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科学的提问式教学可有效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组织与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提高教育机智、顺应孩子的发展,把孩子们带到适应社会的轨道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著《幼儿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蒋晨 《浅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 早期教育 2000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 提问 现状 有效性
从教多年来,观摩过很多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总会发现提问上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教学,提问更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巧妙设问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原有经验,可见提问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因教师提问不当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屡见不鲜,提问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罗列有以下几点:
1.提问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
回忆日常教学中对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纯粹地问:秋天美丽吗?今天你开心吗等类似问题,幼儿不假思索就能直接回答,缺少了动脑思索的过程。
2.问题多,频率密,缺乏目的性。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预设了很多问题,而问题又缺乏目的性,只把提问当作一种教学手段,这样不仅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还会将原本的教学复杂化。
3.提问缺乏层次性
有些教师忽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提问不遵循从易到难的过程,只追求课堂气氛,有孩子回答问题就可以,以致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得不到更大的发展,能力弱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节奏。
4.提问的回应事先没有预设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孩子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更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于是就按部就班的上课,所以常常出现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明确肯定的回应,用“请坐”“你说的真好”等来回馈孩子,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不到满足,积极性得不到调动,经验得不到提升。
5. 提问后思考时间短,忽略孩子的主体性。
常态下孩子都是在教师提问后马上举手回答问题,但其实孩子的思维是缓慢的,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此外,教师也经常把自己的定位强加给孩子,如果最接近答案,就会大大赞许,但不符合的就会赶紧让他们坐下换另一个人,根本不会等待孩子。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听起来简单,但它却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灵活的运用,参照幼儿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提问的应有之效。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
(一)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给幼儿思考的空间。
在观摩名师课堂的过程中,总是发现他们的提问非常开放,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话说,有机会说,这就有别于单一的提问方式。很多一线教师常常按照教参提一些孩子并不需要多加思考的问题,往往以“看见了谁”“在干什么”等问题为主,对此,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活动枯燥、乏味,造成课堂的哄闹,效果的不理想。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提问的开放性。
(二)提问要有层次,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提问。
班内孩子的能力有差异,我们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幼儿,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能跳一跳够得着。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啪啦啪啦嘭》,让能力弱的孩子回答简单的问题:“萝卜是什么味道的?”只要有一定经验的孩子一定能回答出来。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则回答稍微有挑战性的问题:“小鼹鼠碰到了好朋友,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呢?”这样对于班内的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更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如在《小兔找太阳》的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哪些是又圆又红的?这样有递进性的提问,最终让幼儿明白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一次系统地思考和梳理能力。
(四)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语言教学《狮王拔牙》中“会请谁来帮忙”改为“这可怎么办?”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打开,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更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五)提问和回应要准确科学,不宜过长。
教师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提前对每个问题有所预设,可以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模拟上课,大家一起探讨出有价值的回应,而回应孩子答案的时候也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孩子们在我们的反馈中习得更有价值的经验。
由此可见,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科学的提问式教学可有效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组织与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提高教育机智、顺应孩子的发展,把孩子们带到适应社会的轨道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著《幼儿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蒋晨 《浅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 早期教育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