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初,我们来到位于“湘西门户”的慈利县,在巍巍青山中,在款款碧水间,深切地感受到,这方景色秀丽、山佳水美之地,绿色是鲜活的生态名片,更是真真切切的发展福利。
生态建设如火如荼
走进零阳镇楠竹村,眼前是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中美景,这里是慈利县中德造林项目实施地之一,2007年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国际监测专家卡尔先生在此监测时连声称赞“Very very good!”。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是慈利县第一个国际合作造林项目,于2005年开始实施,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开展了用材防护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建设内容。2013年,慈利县实施了3770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这个项目施工环节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此,慈利县安排24个乡镇林业站参与了项目建设,投入了100多个技术人员,年轻的女同志也一样爬高山钻密林进行野外作业,终于在当年10月完美收官顺利通过德方验收。
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行走在慈利大地上,湾湾流水拥着座座青山,讲述着山水相依的故事。慈利水资源丰富,溇、澧二水纵贯全境,溪流遍布,修筑有江垭、赵家垭等大中型水库。但慈利也是一个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岩溶地区土地占了全县总面积的56.3%。因而,以往的慈利,在大雨过后,山上的泥沙就冲入河中,河流变得浑浊不堪,被老百姓戏称为“黄河”。2008年,慈利县开始实施岩溶区域石漠化治理工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渐渐地,石头山被青青的树苗遮住,变为了满目青山,雨后的河流也清澈起来。数据显示,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慈利县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300多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5万多吨。目前,慈利石漠化治理工程已完成人工造林1070公顷,封山育林5460公顷。
与中德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样给力的还有巩固退耕还林、油茶造林、森林抚育等工程项目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慈利县共区划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12.864万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2.1%),它们一同改善了慈利的生态环境,绘就了慈利的国土丹青。2013年,慈利各项工程项目共营造林7746公顷;2014年春,慈利又绿化了1300多公顷荒山。
山青了,水绿了,林子里的野生动植物也多了起来,绿色慈利名副其实。
特色产业蓄势待发
慈利杜仲,天下闻名。作为“中国杜仲之乡”,慈利县有着1000多年的杜仲栽培历史,江垭林场更是我国第一个杜仲林场。上世纪90年代,全县杜仲总面积达2.67万公顷。由于多种原因,慈利的杜仲产业一度衰落,到现在仅保存1万多公顷。虽然种植面积仍在湖南独占鳌头,却远不及高峰时期的辉煌。如何让杜仲再度绽放异彩,慈利县开始了新的探索。
2010年,慈利县启动杜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县政府的牵头下,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项目实施组,以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为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育苗科研、低产林改造、丰产林培育、环剥再生、密植矮化等试验。全县由此推广应用杜仲更新复壮技术成果3000多公顷,建立杜仲速生丰产示范基地1300多公顷,杜仲矮化密植试验6.67公顷。
杜仲全身是宝,其皮、茎、叶、花、籽都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但早期的慈利杜仲开发,主要是采用砍树剥皮方式供应国防橡胶的需求,产品开发多停留在制作按摩器、筷子等粗放产品的层面。而今天,慈利人却希望在杜仲制药、杜仲茶、杜仲饮料、杜仲酒、杜仲油、杜仲胶甚至是杜仲旅游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慈利县本土企业天润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杜仲上大作文章,研发出新型保健茶“心武杜仲茶”——杜仲金银花茶,于2013年获得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其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外来企业也相中了慈利杜仲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资源,广东爱奇实业有限公司、吉首老爹集团、哈尔滨君辉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向慈利杜仲伸出了橄榄枝。
绿色经济蓬勃兴起
慈利县苗市镇界溪村的山林中,出产一种绿壳的鸡蛋,虽然价格高达3元/枚,却依然备受城里人青睐,不仅销往省会长沙,还运往北京等大城市。它就是连续三年荣获国际(湖南)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的“丛林绿壳蛋”。“丛林绿壳蛋”出自慈利县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林“养”鸡、鸡“育”林的方式,带动200余农户在20多公顷山林中养殖丛林山鸡,年出栏土鸡12万羽,年产蛋144吨,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
在慈利,像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林下专业合作社有43个,林下经济相关企业有15家。这其中,佼佼者众多:景龙桥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玉竹达160多公顷,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钟山四季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在杜仲林下套种金银花及七叶胶股蓝,发展基地达130多公顷,带动农户620余户;张家界长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山林330多公顷,正大力发展油茶项目及林下养殖。目前,慈利县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到4000多公顷,林下经济总产值在2013年达到了1.88亿元。
慈利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2009年慈利县被纳入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县,以此为契机,多家民间资本进军慈利县油茶产业。全县现已建成6个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油茶基地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同时,卓粤集团年计划投资1.72亿元,将在5年内建成1300多公顷原料基地及年产5000吨的油茶加工厂。
在慈利林业经济这盘棋中,生态旅游的份量越来越重。近年来,慈利县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旅游直接收入上亿元。张家界大峡谷、朝阳地缝、五雷山、江垭生态温泉……像粒粒珍珠,洒落在慈利这个物华天宝的玉盘之中,弹奏出生态旅游的美妙音符。其中张家界大峡谷日均游客量达到了2000多人,2013年的利润达到了1800万元。 慈利人长袖善舞,依托生态旅游又开发出休闲旅游业,全县现已发展休闲山庄及农家乐50余家,实现农家生态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
生态建设如火如荼
走进零阳镇楠竹村,眼前是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中美景,这里是慈利县中德造林项目实施地之一,2007年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国际监测专家卡尔先生在此监测时连声称赞“Very very good!”。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是慈利县第一个国际合作造林项目,于2005年开始实施,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开展了用材防护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建设内容。2013年,慈利县实施了3770公顷森林可持续经营。这个项目施工环节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为此,慈利县安排24个乡镇林业站参与了项目建设,投入了100多个技术人员,年轻的女同志也一样爬高山钻密林进行野外作业,终于在当年10月完美收官顺利通过德方验收。
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行走在慈利大地上,湾湾流水拥着座座青山,讲述着山水相依的故事。慈利水资源丰富,溇、澧二水纵贯全境,溪流遍布,修筑有江垭、赵家垭等大中型水库。但慈利也是一个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岩溶地区土地占了全县总面积的56.3%。因而,以往的慈利,在大雨过后,山上的泥沙就冲入河中,河流变得浑浊不堪,被老百姓戏称为“黄河”。2008年,慈利县开始实施岩溶区域石漠化治理工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渐渐地,石头山被青青的树苗遮住,变为了满目青山,雨后的河流也清澈起来。数据显示,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慈利县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300多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5万多吨。目前,慈利石漠化治理工程已完成人工造林1070公顷,封山育林5460公顷。
与中德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样给力的还有巩固退耕还林、油茶造林、森林抚育等工程项目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慈利县共区划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12.864万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2.1%),它们一同改善了慈利的生态环境,绘就了慈利的国土丹青。2013年,慈利各项工程项目共营造林7746公顷;2014年春,慈利又绿化了1300多公顷荒山。
山青了,水绿了,林子里的野生动植物也多了起来,绿色慈利名副其实。
特色产业蓄势待发
慈利杜仲,天下闻名。作为“中国杜仲之乡”,慈利县有着1000多年的杜仲栽培历史,江垭林场更是我国第一个杜仲林场。上世纪90年代,全县杜仲总面积达2.67万公顷。由于多种原因,慈利的杜仲产业一度衰落,到现在仅保存1万多公顷。虽然种植面积仍在湖南独占鳌头,却远不及高峰时期的辉煌。如何让杜仲再度绽放异彩,慈利县开始了新的探索。
2010年,慈利县启动杜仲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县政府的牵头下,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项目实施组,以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为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育苗科研、低产林改造、丰产林培育、环剥再生、密植矮化等试验。全县由此推广应用杜仲更新复壮技术成果3000多公顷,建立杜仲速生丰产示范基地1300多公顷,杜仲矮化密植试验6.67公顷。
杜仲全身是宝,其皮、茎、叶、花、籽都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但早期的慈利杜仲开发,主要是采用砍树剥皮方式供应国防橡胶的需求,产品开发多停留在制作按摩器、筷子等粗放产品的层面。而今天,慈利人却希望在杜仲制药、杜仲茶、杜仲饮料、杜仲酒、杜仲油、杜仲胶甚至是杜仲旅游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慈利县本土企业天润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杜仲上大作文章,研发出新型保健茶“心武杜仲茶”——杜仲金银花茶,于2013年获得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其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外来企业也相中了慈利杜仲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资源,广东爱奇实业有限公司、吉首老爹集团、哈尔滨君辉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向慈利杜仲伸出了橄榄枝。
绿色经济蓬勃兴起
慈利县苗市镇界溪村的山林中,出产一种绿壳的鸡蛋,虽然价格高达3元/枚,却依然备受城里人青睐,不仅销往省会长沙,还运往北京等大城市。它就是连续三年荣获国际(湖南)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的“丛林绿壳蛋”。“丛林绿壳蛋”出自慈利县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林“养”鸡、鸡“育”林的方式,带动200余农户在20多公顷山林中养殖丛林山鸡,年出栏土鸡12万羽,年产蛋144吨,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
在慈利,像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林下专业合作社有43个,林下经济相关企业有15家。这其中,佼佼者众多:景龙桥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玉竹达160多公顷,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钟山四季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在杜仲林下套种金银花及七叶胶股蓝,发展基地达130多公顷,带动农户620余户;张家界长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山林330多公顷,正大力发展油茶项目及林下养殖。目前,慈利县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到4000多公顷,林下经济总产值在2013年达到了1.88亿元。
慈利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2009年慈利县被纳入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县,以此为契机,多家民间资本进军慈利县油茶产业。全县现已建成6个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油茶基地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同时,卓粤集团年计划投资1.72亿元,将在5年内建成1300多公顷原料基地及年产5000吨的油茶加工厂。
在慈利林业经济这盘棋中,生态旅游的份量越来越重。近年来,慈利县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旅游直接收入上亿元。张家界大峡谷、朝阳地缝、五雷山、江垭生态温泉……像粒粒珍珠,洒落在慈利这个物华天宝的玉盘之中,弹奏出生态旅游的美妙音符。其中张家界大峡谷日均游客量达到了2000多人,2013年的利润达到了1800万元。 慈利人长袖善舞,依托生态旅游又开发出休闲旅游业,全县现已发展休闲山庄及农家乐50余家,实现农家生态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