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良行为及其成因
学生经常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之为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损坏公物、不诚实、小偷小摸、聚众赌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无礼貌、爱骂人等。
正是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及时的纠正,任其发展,则容易产生道德品质败坏,甚至使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
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如下:
(1)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①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并不是智商差,而是受其家庭的影响,主要有:家庭自然结构差,父母离异,缺父或缺母;家庭意识不好,小孩耳闻目睹家庭的错误思想,不良恶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
②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的教育条件与水平、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的时间少,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不了解孩子等;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有的娇生惯养,重养轻教,有的粗暴或忽视放纵等。总之,家庭教育功能不健全,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都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不当的影响
有的学校办学思路不端正,抱着“一肥遮百丑”的办学思想,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学缺乏针对性,搞形式主义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过高,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以及心理需要;有的教师不去了解学生,不去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对学生强制命令,采用体罚;有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对学生违规违纪视而不见,导致学生任之放之;学校的各种压力,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等,常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和挫折心理,从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主要有: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影响;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人的影响,尤其是不法的教唆;青少年不良品德与同学之间的影响,使其相互教唆,如道德败坏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唆与影响等。
2、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有其主观方面的心理原因如下: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需要。健康的需要可以导致良好品德形成。不健康的需要则会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良品德。例如:学会追求不符合实际的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合理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不仅首先需要得不到发展,而且会盲目地寻求补偿、生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形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就会澎胀起来,最终导致不良品德行为的产生。
(2)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一些学生道德上无知,善恶不分,是非不分;一些学生形成错误道德观念,黑白颠倒;这些都是产生不良行为,形成道德败坏的基本原因。
有的学生虽然了解道德规范,但是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认识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而是受个人欲望支配,不能抵抗“诱惑”,因此出现“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情况,一些品质不良学生在意志特征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即正确方向上的自卑,良好品德上的意志薄弱,在某些方面错误方向上的自负,畸形发展的意力。
(3)不正常的人际关系
有的学生缺少家庭温暖;有的因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有的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立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寻“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是可能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4)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最初是偶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反而侥幸得逞,这种不良行为多次重复,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
二、不良品德的教育策略
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弄清每件事情的原因,采取恰如其当的方法,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纠正。
1、关爱学生,营造良好情境
品格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或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有恶意或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教师们的关心爱护和同学们的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当着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自己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第二、教育同学们要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品格不良学生,使其体会到教师善意和用心,体会到大家温暖,才能乐意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才能积极投身于集体的活动并从中得到健康成长。
2、抓教育时机,提高道德认识
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一般地谈话、劝说、批评都不太见效。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触动其心灵,继而启发诱导,帮助其解决问题,促使思想醒悟,提高思想认识,将会成为品德不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例如,在初二某班丢了3支钢笔和两本书,一个曾经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受到了同学们的猜疑和嘲讽,他委屈、不安。作为班主任的我并没有立即下断语,而是在学生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事情弄清楚后,一方面要求大家要相信同学,不能胡猜乱疑;另一方面进行个别谈话,充分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进步,并指出:同学们的猜疑是不对,但也说明一个人的不良行会造成一定的坏影响,只有自己坚持进步,不仅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而且自己也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学生。这名学生经过说服教育,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指导,后来的确成为了先进学生,考上了五年制大专。教育机会较多,只有我们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利用,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3、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他人和集体尊重的感情。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是青少年学生努力向上的重要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多数缺乏集体荣誉感,而其中屡受批评或惩戒的学生还可能有自卑心。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向上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积极因素,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称赞,就会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个人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荣辱和责任的感情,它促使学生为争取或保护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行动,改正不符合集体要求的错误或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热爱祖国的感情。例如,一个学生学习懒惰,讲脏话,爱打架斗殴,我找该生谈话对他说:“你的画,画得很好,很有创意”。这个学生听了我称赞他的画后很高兴,并说:“从来没有老师说我的好,我从现在起一定要刻苦用功,争取画出成绩来”。后来该生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县中学生书面竞赛,荣获二等奖,为学校争了光,从此该生的自尊心很快发展为集体荣誉感,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他再也不打架斗殴了,开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考了师范艺体班,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行正面的疏导教育,也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养成。
4、锻炼意志力,养成新习惯
转变品德不良行为是一个曲折、反复、艰苦的过程,在此期间,不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其行为转变,要采取几点做法:(1)榜样引导法,榜样法对纠正不良品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榜样人物的亲切性、可学性和感染性,以便增强学生对榜样的理解和效仿。(2)行为强化法。运用多种强化手段,促进新的道德行为形成,既要重视外部强化,又要重视内部强化;既要对正确行为给予一定奖赏,又要对错误行为给予批评。(3)环境调整法。环境的适当调整更换,有利用学生去掉坏习惯,形成良好的新习惯。(4)行为考验法。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一种尊严感。成功的考验会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力求改正平常生活中的坏习惯,但考验应该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要有适当的监督,争取成功。不然其结果反而更糟。
5、考虑学生差异,因事制宜
不同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不同,要想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就必须考虑这些差异,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方法,其方法的正面诱导法,榜样示范法,集体讨论法等。一般地说,年龄小的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都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准则,由于好奇或是一时的冲动以及不良行为习惯而产生的,而又是比较容易纠正的,所以更多地采取正面诱导的办法较易奏效。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品德不良表现,可以采取较为严厉的教育措施,但必须根据其错误的严重程度与学生性格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对初犯与自尊心很弱的学生可采取谈话法;而对于初犯但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则可采取警告法;对于惯犯又不虚心接受意见的则可采取家访法;对于顽固不化的必要时采用孤立的方法使感到失去大家信任的苦恼,从而鞭策自己改正错误恢复原来的地位。总之,只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实行针对性的教育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学生经常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之为不良行为。通常表现为损坏公物、不诚实、小偷小摸、聚众赌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考试作弊、无礼貌、爱骂人等。
正是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及时的纠正,任其发展,则容易产生道德品质败坏,甚至使少数人走上犯罪道路。
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如下:
(1)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①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表现,并不是智商差,而是受其家庭的影响,主要有:家庭自然结构差,父母离异,缺父或缺母;家庭意识不好,小孩耳闻目睹家庭的错误思想,不良恶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
②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的教育条件与水平、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的时间少,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不了解孩子等;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有的娇生惯养,重养轻教,有的粗暴或忽视放纵等。总之,家庭教育功能不健全,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都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不当的影响
有的学校办学思路不端正,抱着“一肥遮百丑”的办学思想,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学缺乏针对性,搞形式主义等,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有: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过高,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以及心理需要;有的教师不去了解学生,不去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对学生强制命令,采用体罚;有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对学生违规违纪视而不见,导致学生任之放之;学校的各种压力,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压力等,常常会引起学生过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和挫折心理,从而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主要有: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影响;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人的影响,尤其是不法的教唆;青少年不良品德与同学之间的影响,使其相互教唆,如道德败坏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唆与影响等。
2、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有其主观方面的心理原因如下: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需要。健康的需要可以导致良好品德形成。不健康的需要则会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良品德。例如:学会追求不符合实际的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合理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不仅首先需要得不到发展,而且会盲目地寻求补偿、生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形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就会澎胀起来,最终导致不良品德行为的产生。
(2)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一些学生道德上无知,善恶不分,是非不分;一些学生形成错误道德观念,黑白颠倒;这些都是产生不良行为,形成道德败坏的基本原因。
有的学生虽然了解道德规范,但是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认识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而是受个人欲望支配,不能抵抗“诱惑”,因此出现“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情况,一些品质不良学生在意志特征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即正确方向上的自卑,良好品德上的意志薄弱,在某些方面错误方向上的自负,畸形发展的意力。
(3)不正常的人际关系
有的学生缺少家庭温暖;有的因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有的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立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寻“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是可能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4)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最初是偶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反而侥幸得逞,这种不良行为多次重复,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
二、不良品德的教育策略
中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弄清每件事情的原因,采取恰如其当的方法,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纠正。
1、关爱学生,营造良好情境
品格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或歧视,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的同学有恶意或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教师们的关心爱护和同学们的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当着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自己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第二、教育同学们要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品格不良学生,使其体会到教师善意和用心,体会到大家温暖,才能乐意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才能积极投身于集体的活动并从中得到健康成长。
2、抓教育时机,提高道德认识
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一般地谈话、劝说、批评都不太见效。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触动其心灵,继而启发诱导,帮助其解决问题,促使思想醒悟,提高思想认识,将会成为品德不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例如,在初二某班丢了3支钢笔和两本书,一个曾经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受到了同学们的猜疑和嘲讽,他委屈、不安。作为班主任的我并没有立即下断语,而是在学生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事情弄清楚后,一方面要求大家要相信同学,不能胡猜乱疑;另一方面进行个别谈话,充分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进步,并指出:同学们的猜疑是不对,但也说明一个人的不良行会造成一定的坏影响,只有自己坚持进步,不仅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而且自己也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学生。这名学生经过说服教育,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指导,后来的确成为了先进学生,考上了五年制大专。教育机会较多,只有我们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利用,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3、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得到他人和集体尊重的感情。自尊心与集体荣誉是青少年学生努力向上的重要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多数缺乏集体荣誉感,而其中屡受批评或惩戒的学生还可能有自卑心。学生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向上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积极因素,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称赞,就会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个人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荣辱和责任的感情,它促使学生为争取或保护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行动,改正不符合集体要求的错误或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热爱祖国的感情。例如,一个学生学习懒惰,讲脏话,爱打架斗殴,我找该生谈话对他说:“你的画,画得很好,很有创意”。这个学生听了我称赞他的画后很高兴,并说:“从来没有老师说我的好,我从现在起一定要刻苦用功,争取画出成绩来”。后来该生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县中学生书面竞赛,荣获二等奖,为学校争了光,从此该生的自尊心很快发展为集体荣誉感,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他再也不打架斗殴了,开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考了师范艺体班,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行正面的疏导教育,也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养成。
4、锻炼意志力,养成新习惯
转变品德不良行为是一个曲折、反复、艰苦的过程,在此期间,不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其行为转变,要采取几点做法:(1)榜样引导法,榜样法对纠正不良品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榜样人物的亲切性、可学性和感染性,以便增强学生对榜样的理解和效仿。(2)行为强化法。运用多种强化手段,促进新的道德行为形成,既要重视外部强化,又要重视内部强化;既要对正确行为给予一定奖赏,又要对错误行为给予批评。(3)环境调整法。环境的适当调整更换,有利用学生去掉坏习惯,形成良好的新习惯。(4)行为考验法。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一种尊严感。成功的考验会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力求改正平常生活中的坏习惯,但考验应该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要有适当的监督,争取成功。不然其结果反而更糟。
5、考虑学生差异,因事制宜
不同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不同,要想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就必须考虑这些差异,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方法,其方法的正面诱导法,榜样示范法,集体讨论法等。一般地说,年龄小的孩子出现不良行为都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准则,由于好奇或是一时的冲动以及不良行为习惯而产生的,而又是比较容易纠正的,所以更多地采取正面诱导的办法较易奏效。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品德不良表现,可以采取较为严厉的教育措施,但必须根据其错误的严重程度与学生性格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对初犯与自尊心很弱的学生可采取谈话法;而对于初犯但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则可采取警告法;对于惯犯又不虚心接受意见的则可采取家访法;对于顽固不化的必要时采用孤立的方法使感到失去大家信任的苦恼,从而鞭策自己改正错误恢复原来的地位。总之,只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实行针对性的教育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