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80-01
《品德与社会》学科,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一、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思品》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自主选题,自主展开学习过程,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中教学行为来体现的,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思品》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教师的"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时,教师首先呈现这样一个范例:一同学在公园里玩耍,只见他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跳上长条椅,一会儿又像野马在草坪上奔跑,围观的人惊讶的看着他。起初同学们开始小声指责,最后有的同学简直是愤怒,教师要求同学们谈感受时,由于受此启发同学们提出诸如"什么是公共设施?""怎样爱护公共设施?""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我们今后怎么办?"等许多问题。由此开展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地发挥。由于我对学生不熟悉,组建小组时先让学生自然搭配,让小组自发地推举一位小组长。实验一段时间后,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在讲话……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小组重组。在重组过程中我让学生4人一组,选择学习较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担任记录员,其他同学分别担任1号、2号、3号发言员,在小组汇报时,组员轮流发言,小组长做补充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地发现弱势,不断地转化弱势,小组交流合作生机勃勃。
《品德与社会》学科,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一、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思品》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自主选题,自主展开学习过程,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中教学行为来体现的,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运用身边一切可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他们进一步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启发学生质疑解难。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思品》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教师的"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时,教师首先呈现这样一个范例:一同学在公园里玩耍,只见他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跳上长条椅,一会儿又像野马在草坪上奔跑,围观的人惊讶的看着他。起初同学们开始小声指责,最后有的同学简直是愤怒,教师要求同学们谈感受时,由于受此启发同学们提出诸如"什么是公共设施?""怎样爱护公共设施?""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我们今后怎么办?"等许多问题。由此开展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地发挥。由于我对学生不熟悉,组建小组时先让学生自然搭配,让小组自发地推举一位小组长。实验一段时间后,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在讲话……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小组重组。在重组过程中我让学生4人一组,选择学习较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组长担任记录员,其他同学分别担任1号、2号、3号发言员,在小组汇报时,组员轮流发言,小组长做补充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地发现弱势,不断地转化弱势,小组交流合作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