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阅读,习作能力不高,但是“读书破万卷”,就一定能“下笔如有神”吗?不尽然。有的孩子喜欢阅读,可是懒于动笔,不善思考、归纳,作文水平依然低下。究其原因是阅读的文本质量不高,“泛读十本不如精读一本”;二是练笔少抑或不得法,习作水平才一直低下。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提出了“指向习作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选取适合的文本,进行多文本阅读指导,在指向习作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路上慢慢前行。
一、文本的选取:“海纳百川”
1.成熟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多文本的教材问题。信息时代,资料丰富,合适的文本,我们信奉“拿来主义”。
比如特级教师蒋军晶编著的《小学生群文读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每一本分上下编,每一编有8-10组文章。每一组文章都有一个“议题”。这一组一组的文章,是编者精心挑选后组合在一起的,前面有“导语”,后面有“问题”。成熟的教材,“拿来”方便有效。
还有王尚文、曹文轩、方卫平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一套12本,六个年级,一个年级上下两个学期各一本。每一本有十來个主题,围绕着一个主题,选择4-6篇文章。这些选文真的是“人文性”和“语文性”并重的好文章,并且每一篇后面都有阅读建议。这一套教材,先后四次修订,倾注了编者的心血,我们使用起来更是方便。
另外,河南省教研室编写的一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群文教材,小学六本,我们随读随用,自主选取能指导学生练笔的点,适时展开习作训练。
2.自由组合:“万紫千红总是春”
成熟的教材,随读随用,确实方便。可是,我们的学生各个不同,各班的学情也不一样,现有的教材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实际教学的需要。比如,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仅仅一篇文章就能引起学生对萧红作品的兴趣吗?如果学生兴趣不浓,老师可以做进一步的导引,这个时候,自由组合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萧红童年还有哪些快乐?她又遇到哪些让她难忘的人?她童年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老师提前细细阅读《呼兰河传》,分选出一个个故事,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萧红,走近她的童年。
再比如,学习伊索寓言,我们发现大都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故事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狐狸、大灰狼、狮子等动物。而其中,狼和小羊之间故事多又多。能不能选取几篇,组成一个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后再习作呢?可以选取狼性贪婪、狡诈的相关故事;可以组合几篇性格完全不同的狼故事……总之,只要老师愿意思考,愿意行动,组合再创造的空间是无限大的。
二、教学的策略:“因文而异”
1.“千篇一律”,寻“律”
指向习作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应该根据所选文本而定。一组同类型的文章,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寻找规律,归纳出一定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小试牛刀,依“律”练笔。
比如“故事里面有‘相反’”这一议题,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组文章,首先从题目里找“玄机”:《好脾气姑娘和坏脾气姑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你大我小》《长腿七和短腿八》。
学生一比较会发现,每一个题目里都含有一对反义词。
紧接着阅读第一个故事《好脾气姑娘和坏脾气姑娘》,完成表格:
接下来的阅读依然以完成表格的形式完成。五篇文章读完,我们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相反的人或事放在一起,方便做比较,会引发思考。故事里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让人很容易判断出好坏。这样,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就特别容易为人们接受。
一组文章阅读完毕,总结规律之后,小练笔水到渠成(三选一):
①想出一对相反的词语,并编写一个故事。
②同学、老师、亲人、朋友中有没有性格态度等截然相反的?可以写写他们的故事。
2.“异彩纷呈”,求“异”
一组选文,可以是不同角度的文章,比如同样描写声音,可以选取童话故事,可以是一首现代诗,可以选一首古诗,也可以是一篇散文,不同角度,展现的是同一主题。因为选文的异彩纷呈,老师在教学这一组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发现其“异”处,启发思维后再进行练笔。
就以“狼和小羊”的故事为例,在《狼和七只小羊》里,狼狡猾、凶残;英国斯莫曼的《特别的客人》里的狼温情、善良;网络版的《独木桥上的狼和羊》故事里,狼蛮横无理……都是讲述狼的故事,不同之处在哪呢?带领学生注意阅读故事,完成下面的表格:
同样是狼和小羊的故事,有的小羊被吃掉,有的小羊却得到狼的照顾,这和什么相关?讨论后,大家总结得出:作者笔下的狼凶残、狡猾,那柔弱的小羊必然会惨遭毒手;作者如果塑造了一只善良、热心的老狼,那小羊自然会安然无恙。几篇文章之“异”在于狼性格的设定,也即“性格决定命运”。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自然就可牛刀小试,进入练笔环节:
【创编狼和小羊的故事,确定性格特点——预设结局——始创编。】
阅读总结之后,学生动笔再创作不是什么难事,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也从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
习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没有点石成金的妙技,有的只能是我们认认真真地读书,扎扎实实地练笔。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文章千古事,一个‘练’字得。”借助于多文本阅读课题研究,坚持阅读,坚持练笔,假以时日,我们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习作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指向习作的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立项编号:dwbyd18021502)研究成果。】
一、文本的选取:“海纳百川”
1.成熟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多文本的教材问题。信息时代,资料丰富,合适的文本,我们信奉“拿来主义”。
比如特级教师蒋军晶编著的《小学生群文读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每一本分上下编,每一编有8-10组文章。每一组文章都有一个“议题”。这一组一组的文章,是编者精心挑选后组合在一起的,前面有“导语”,后面有“问题”。成熟的教材,“拿来”方便有效。
还有王尚文、曹文轩、方卫平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一套12本,六个年级,一个年级上下两个学期各一本。每一本有十來个主题,围绕着一个主题,选择4-6篇文章。这些选文真的是“人文性”和“语文性”并重的好文章,并且每一篇后面都有阅读建议。这一套教材,先后四次修订,倾注了编者的心血,我们使用起来更是方便。
另外,河南省教研室编写的一套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群文教材,小学六本,我们随读随用,自主选取能指导学生练笔的点,适时展开习作训练。
2.自由组合:“万紫千红总是春”
成熟的教材,随读随用,确实方便。可是,我们的学生各个不同,各班的学情也不一样,现有的教材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实际教学的需要。比如,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仅仅一篇文章就能引起学生对萧红作品的兴趣吗?如果学生兴趣不浓,老师可以做进一步的导引,这个时候,自由组合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萧红童年还有哪些快乐?她又遇到哪些让她难忘的人?她童年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老师提前细细阅读《呼兰河传》,分选出一个个故事,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萧红,走近她的童年。
再比如,学习伊索寓言,我们发现大都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故事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有狐狸、大灰狼、狮子等动物。而其中,狼和小羊之间故事多又多。能不能选取几篇,组成一个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后再习作呢?可以选取狼性贪婪、狡诈的相关故事;可以组合几篇性格完全不同的狼故事……总之,只要老师愿意思考,愿意行动,组合再创造的空间是无限大的。
二、教学的策略:“因文而异”
1.“千篇一律”,寻“律”
指向习作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应该根据所选文本而定。一组同类型的文章,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寻找规律,归纳出一定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小试牛刀,依“律”练笔。
比如“故事里面有‘相反’”这一议题,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组文章,首先从题目里找“玄机”:《好脾气姑娘和坏脾气姑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你大我小》《长腿七和短腿八》。
学生一比较会发现,每一个题目里都含有一对反义词。
紧接着阅读第一个故事《好脾气姑娘和坏脾气姑娘》,完成表格:
接下来的阅读依然以完成表格的形式完成。五篇文章读完,我们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相反的人或事放在一起,方便做比较,会引发思考。故事里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让人很容易判断出好坏。这样,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就特别容易为人们接受。
一组文章阅读完毕,总结规律之后,小练笔水到渠成(三选一):
①想出一对相反的词语,并编写一个故事。
②同学、老师、亲人、朋友中有没有性格态度等截然相反的?可以写写他们的故事。
2.“异彩纷呈”,求“异”
一组选文,可以是不同角度的文章,比如同样描写声音,可以选取童话故事,可以是一首现代诗,可以选一首古诗,也可以是一篇散文,不同角度,展现的是同一主题。因为选文的异彩纷呈,老师在教学这一组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发现其“异”处,启发思维后再进行练笔。
就以“狼和小羊”的故事为例,在《狼和七只小羊》里,狼狡猾、凶残;英国斯莫曼的《特别的客人》里的狼温情、善良;网络版的《独木桥上的狼和羊》故事里,狼蛮横无理……都是讲述狼的故事,不同之处在哪呢?带领学生注意阅读故事,完成下面的表格:
同样是狼和小羊的故事,有的小羊被吃掉,有的小羊却得到狼的照顾,这和什么相关?讨论后,大家总结得出:作者笔下的狼凶残、狡猾,那柔弱的小羊必然会惨遭毒手;作者如果塑造了一只善良、热心的老狼,那小羊自然会安然无恙。几篇文章之“异”在于狼性格的设定,也即“性格决定命运”。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自然就可牛刀小试,进入练笔环节:
【创编狼和小羊的故事,确定性格特点——预设结局——始创编。】
阅读总结之后,学生动笔再创作不是什么难事,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也从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
习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没有点石成金的妙技,有的只能是我们认认真真地读书,扎扎实实地练笔。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文章千古事,一个‘练’字得。”借助于多文本阅读课题研究,坚持阅读,坚持练笔,假以时日,我们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习作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指向习作的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研究》(立项编号:dwbyd180215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