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08-02
第一次知道“萧红”这名字是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没看过萧红的任何一部作品,但深深地被她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和着迷。有着文学洛神美誉的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最苦命的,在11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忍受着男人也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她追求自由的天性注定了她从异乡到异乡的流浪生活,在七座漂泊不定的城市的窘迫和对爱的执着使他遇见生命中的五位男人。她在生命最困顿的时候接触到了文学,发掘了天赋找到了寄托,尽管她的人生只有短短的31年,却实如大海一般波澜壮阔。许鞍华导演的这部艺术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萧红”在《黄金时代》有了不一样的讲述。
随着影片的上映,各种评论的声音也风起云涌般出现,其中持批判意见的居多,似乎在众多媒体眼中市场成了检验一部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在2014年11月11日《北青报》对北大教授戴静华的访谈——《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一文中,戴教授对《黄金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众媒体及电影人只以票房论英雄的舆论声中,戴教授反其道而思之,认为正是《黄金时代》这样的“失败”电影,检验了我们的文化生态。
一、间离式的叙事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萧红的电影作品有两部:《萧红》和《黄金时代》,然而这两部题材相同的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影片《萧红》的整体叙事结构是倒叙式的,表演上采用的是较为常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而《黄金时代》则大胆尝试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时空也在多个维度上不断穿梭,与影史上经典的人物传记类影片《公民凯恩》中的多视点叙述类似。
在访谈中戴锦华老师用“环绕”一词生动地形容出《黄金时代》的叙事特点——围绕萧红,以对萧红的记忆和讲述去勾勒她的形象和所在。影片开场由汤唯饰演的萧红面对镜头进行自我介绍,之后,这种剧中人物面对镜头直接和观众对话的间离处理手法共出现了三十五次,其中包括萧红自己一次、萧红弟弟张秀珂两次、陆哲舜一次(面对镜头笑)、舒群两次、白朗与罗烽一起八次、聂绀弩六次、胡风与梅志两次、鲁迅妻子许先生一次、蒋锡金四次、张梅林两次、丁玲一次、周鲸文两次、骆宾基两次,萧红的生命故事在他人的叙述中进行着。这种“间离”式的叙事方式使观众很易出戏,中国的许多传纪片如《阮玲玉》、《梅兰芳》等都是以传统或者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带着观众入戏,而使用布莱希特“一进一出”的间离方式可以促使和提醒观影者去思考,让观影者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观众身份和影片中故事的虚构性,这种叙事方式的创新使得影片和普通受众之间伫立起了一堵坚实的墙壁。
笔者认为《黄金时代》采用的叙事结构是一次大胆的实验,一次中国传纪片中的创新。延用《萧红》的方式去拍《黄金时代》,那就是重复,新的方式让观众与作品产生陌生感,不创新会让市场只是在观影上接受而它本身的价值就没了。《黄金时代》创新式的打破了第四面墙直接与观众对话,电影里萧红一开场对着银幕,对着观众说“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生于……死于……”很直接告诉大家这个电影就是讲述我萧红的。打破第四面墙,这在话剧艺术里并非罕见,全剧通常贯穿有一个旁白角色,这个角色能直接与观众交流,引领情节,提示戏剧高潮。看莎士比亚的剧本,如电影版的《李尔王》也采用话剧手法直接与银幕对话,实用“戏中戏”等技巧来打破了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坚壁。在影片《黄金时代》中萧红的身世是被一件一件的事拼凑起来,整个电影用一种强势的手法,让剧中人物纷纷出来谈论萧红的方式,打破银幕给我们讲述,不论你相信还是怀疑他们就是要说,所以电影是有很强的预设立场的。不由分说的,这种尝试的讲述使影片与观众造成的隔膜和不快感,因为你让一些人来说萧红伟大,可是这些人是谁,观众都不认识,打了字幕也不认识,也许回家还得去翻文学史,信息量大会让普通观众很不易理解。而影片《萧红》整个故事是被萧红本人讲述给观众听的,是主观、简洁、和谐的,她的命运感比《黄金时代》温和的多。
二、“高门槛”的受众定位
戴锦华老师说《黄金时代》接受门槛有点高,那我们从受众上分析“高门槛”。我们大家都知道进影院看电影八成都是为了获得一种放松的生活消遣方式,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有了3D、4D、IMAX、32位声道的出现,进影院更是一种寻找视觉盛宴、听觉刺激的体验,所以影院是娱乐终端。观影者偏年轻化,而这些观影者面对与《黄金时代》同档上映的两部点映口碑甚好《心花路放》、《亲爱的》及《绝命逃亡》、《黄金时代》、《痞子英雄2》、《喵星少年漂流记》(中日合作)、《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电影中也有八成会选择“票房帝黄渤”片,过节寻乐的想法会让大多数观影者选择《心花路放》。《心花路放》从合作团队“宁浩黄渤徐峥”三人组就是喜剧的代表,从这个期待值出发这就可以理解,很多艺术电影上映之后,即便票价低也得不到观影者的光顾,而娱乐影片即使票价再高也照样愿意买账,是由观影人群的消费理念和娱乐观决定的。
黄金时代》从宣传片、海报、合作团队看影片的定位是文艺片,那《黄金时代》的观影者们是谁呢?我们从《小时代》看受众者的关键性,一部没情节、没演技、没故事、没深度人文内泽的片子能过亿,是因为郭敬明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读者是谁,也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观众的是谁,并且明白可能受众者的期待值。那买票入场看《黄金时代》群体应该有这几个可能性——喜欢文艺片,可接受多种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对现代当文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略知道萧红一二。那《黄金时代》又可以被定为小众文艺片。如果说换话题讲述另外一名女作家,比如民国时代的“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况且不说对张爱玲作品的阅读量,但是得承认在大众面前张爱玲比萧红的知名度高。笔者很赞成戴锦华老师所提到的“观众们民国想象没有被满足”的这一说。张爱玲和萧红的文学作品有个共同点都给读者给种悲凉的感受,但是不同是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古典的意象、情调、氛围,《红楼梦》式家具设施,民国洋派小资生活——认为这都就是观众眼里的民国,但在《黄金时代》是大相径庭,表现了社会动荡、生活苦难下的民国女作家。有评论者说《黄金时代》是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式电影,需要观众自己去解读,导演是用自己想表达方式去展现真实萧红的同时,也抛弃了市场和大众的需求。 三、“中空”的电影文化
戴教授的这篇访谈中“坍塌”和“中空”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坍塌”指的是历史的坍塌,“中空”则是说“成功”电影所表现出的非价值化和纯感官化。对于“坍塌”这一概念,因涉及诸多史学问题,本人知之不多,就不展开论述。在“中空”电影文化横行的今天,《黄金时代》票房的失利也许正是源于其文化的“饱满”。
2014年上半年,雄踞票房收入前五名的国产影片依次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同桌的你》和《北京爱情故事》。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其中唯一看似和文学有关系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早已被“解构”得不堪入目。在这种文化生态中,许鞍华导演的以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为题材的传记片未免带有太过不合时宜的文艺气息。抛开受众对许鞍华导演及萧红的印象不谈,《黄金时代》在宣传过程中的策略及物料发布进一步奠定了它文艺片的定位。如下文中海报所示:
在与同档期电影相比《黄金时代》文化内涵是深厚的,所以它成为了“论文式电影”。有些文艺片为了艺术而艺术,用毫无意义的手法来营造文艺氛围,影片《后会无期》在人物外型、人物独特的生活习惯、说话语调上下功夫,而在艺术文化表现是空洞的。在《电影批评》书中王志敏老师写道“艺术在试图表达真实的时候只不过是在处理真实与虚假的关系,说形象一点,追求艺术真实就好像是一种走钢丝的表演。”《黄金时代》团队就是非常完美的表演了一场走钢丝秀,但是它的欣赏者少。中国没有区分商业影院与艺术影院,当文艺片有适合场合,那电影的“中空”会在文艺片发展中得以弥补,那看“钢丝秀”的观众会越来越多。
《黄金时代》是反电影语法的,而萧红就是反时代的,她说她不懂政治,不懂战争,她只会写东西,只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写写东西——或许这才是许鞍华为什么选择她。“黄金时代”出自萧红在日本时给些萧军一份信里,那什么是真的黄金时代呢?
对于作家的来说,在那些被时代裹挟,被时代身不由己,他们所创作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黄金时代。就乱世出英雄一样,社会的动荡激发了他们文学灵感,经济匮乏但精神满足。
而对于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电影产业进入了中国高票房时代,许鞍华导演说“中国电影可以说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可是从电影的艺术文化水准来看,可能还没达到。”
在萧红的一生中,有过短暂的“黄金时代”——与萧军贫苦而坚定的短暂的真爱,享受写作中精神解脱,因鲁迅先生活跃于上海文坛,与端木她人生中第一次的婚礼。而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没有“黄金”可言,但那时代所留下成绩是这时代的“黄金”。
作者简介:热比亚·哈帕尔,女,1989.5,新疆,硕士研究生,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第一次知道“萧红”这名字是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没看过萧红的任何一部作品,但深深地被她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和着迷。有着文学洛神美誉的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最苦命的,在11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忍受着男人也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她追求自由的天性注定了她从异乡到异乡的流浪生活,在七座漂泊不定的城市的窘迫和对爱的执着使他遇见生命中的五位男人。她在生命最困顿的时候接触到了文学,发掘了天赋找到了寄托,尽管她的人生只有短短的31年,却实如大海一般波澜壮阔。许鞍华导演的这部艺术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萧红”在《黄金时代》有了不一样的讲述。
随着影片的上映,各种评论的声音也风起云涌般出现,其中持批判意见的居多,似乎在众多媒体眼中市场成了检验一部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在2014年11月11日《北青报》对北大教授戴静华的访谈——《社会文化面临整体坍塌》一文中,戴教授对《黄金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众媒体及电影人只以票房论英雄的舆论声中,戴教授反其道而思之,认为正是《黄金时代》这样的“失败”电影,检验了我们的文化生态。
一、间离式的叙事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萧红的电影作品有两部:《萧红》和《黄金时代》,然而这两部题材相同的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影片《萧红》的整体叙事结构是倒叙式的,表演上采用的是较为常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而《黄金时代》则大胆尝试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时空也在多个维度上不断穿梭,与影史上经典的人物传记类影片《公民凯恩》中的多视点叙述类似。
在访谈中戴锦华老师用“环绕”一词生动地形容出《黄金时代》的叙事特点——围绕萧红,以对萧红的记忆和讲述去勾勒她的形象和所在。影片开场由汤唯饰演的萧红面对镜头进行自我介绍,之后,这种剧中人物面对镜头直接和观众对话的间离处理手法共出现了三十五次,其中包括萧红自己一次、萧红弟弟张秀珂两次、陆哲舜一次(面对镜头笑)、舒群两次、白朗与罗烽一起八次、聂绀弩六次、胡风与梅志两次、鲁迅妻子许先生一次、蒋锡金四次、张梅林两次、丁玲一次、周鲸文两次、骆宾基两次,萧红的生命故事在他人的叙述中进行着。这种“间离”式的叙事方式使观众很易出戏,中国的许多传纪片如《阮玲玉》、《梅兰芳》等都是以传统或者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带着观众入戏,而使用布莱希特“一进一出”的间离方式可以促使和提醒观影者去思考,让观影者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观众身份和影片中故事的虚构性,这种叙事方式的创新使得影片和普通受众之间伫立起了一堵坚实的墙壁。
笔者认为《黄金时代》采用的叙事结构是一次大胆的实验,一次中国传纪片中的创新。延用《萧红》的方式去拍《黄金时代》,那就是重复,新的方式让观众与作品产生陌生感,不创新会让市场只是在观影上接受而它本身的价值就没了。《黄金时代》创新式的打破了第四面墙直接与观众对话,电影里萧红一开场对着银幕,对着观众说“我叫萧红,原名张乃莹,生于……死于……”很直接告诉大家这个电影就是讲述我萧红的。打破第四面墙,这在话剧艺术里并非罕见,全剧通常贯穿有一个旁白角色,这个角色能直接与观众交流,引领情节,提示戏剧高潮。看莎士比亚的剧本,如电影版的《李尔王》也采用话剧手法直接与银幕对话,实用“戏中戏”等技巧来打破了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坚壁。在影片《黄金时代》中萧红的身世是被一件一件的事拼凑起来,整个电影用一种强势的手法,让剧中人物纷纷出来谈论萧红的方式,打破银幕给我们讲述,不论你相信还是怀疑他们就是要说,所以电影是有很强的预设立场的。不由分说的,这种尝试的讲述使影片与观众造成的隔膜和不快感,因为你让一些人来说萧红伟大,可是这些人是谁,观众都不认识,打了字幕也不认识,也许回家还得去翻文学史,信息量大会让普通观众很不易理解。而影片《萧红》整个故事是被萧红本人讲述给观众听的,是主观、简洁、和谐的,她的命运感比《黄金时代》温和的多。
二、“高门槛”的受众定位
戴锦华老师说《黄金时代》接受门槛有点高,那我们从受众上分析“高门槛”。我们大家都知道进影院看电影八成都是为了获得一种放松的生活消遣方式,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有了3D、4D、IMAX、32位声道的出现,进影院更是一种寻找视觉盛宴、听觉刺激的体验,所以影院是娱乐终端。观影者偏年轻化,而这些观影者面对与《黄金时代》同档上映的两部点映口碑甚好《心花路放》、《亲爱的》及《绝命逃亡》、《黄金时代》、《痞子英雄2》、《喵星少年漂流记》(中日合作)、《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电影中也有八成会选择“票房帝黄渤”片,过节寻乐的想法会让大多数观影者选择《心花路放》。《心花路放》从合作团队“宁浩黄渤徐峥”三人组就是喜剧的代表,从这个期待值出发这就可以理解,很多艺术电影上映之后,即便票价低也得不到观影者的光顾,而娱乐影片即使票价再高也照样愿意买账,是由观影人群的消费理念和娱乐观决定的。
黄金时代》从宣传片、海报、合作团队看影片的定位是文艺片,那《黄金时代》的观影者们是谁呢?我们从《小时代》看受众者的关键性,一部没情节、没演技、没故事、没深度人文内泽的片子能过亿,是因为郭敬明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读者是谁,也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观众的是谁,并且明白可能受众者的期待值。那买票入场看《黄金时代》群体应该有这几个可能性——喜欢文艺片,可接受多种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对现代当文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略知道萧红一二。那《黄金时代》又可以被定为小众文艺片。如果说换话题讲述另外一名女作家,比如民国时代的“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况且不说对张爱玲作品的阅读量,但是得承认在大众面前张爱玲比萧红的知名度高。笔者很赞成戴锦华老师所提到的“观众们民国想象没有被满足”的这一说。张爱玲和萧红的文学作品有个共同点都给读者给种悲凉的感受,但是不同是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古典的意象、情调、氛围,《红楼梦》式家具设施,民国洋派小资生活——认为这都就是观众眼里的民国,但在《黄金时代》是大相径庭,表现了社会动荡、生活苦难下的民国女作家。有评论者说《黄金时代》是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式电影,需要观众自己去解读,导演是用自己想表达方式去展现真实萧红的同时,也抛弃了市场和大众的需求。 三、“中空”的电影文化
戴教授的这篇访谈中“坍塌”和“中空”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坍塌”指的是历史的坍塌,“中空”则是说“成功”电影所表现出的非价值化和纯感官化。对于“坍塌”这一概念,因涉及诸多史学问题,本人知之不多,就不展开论述。在“中空”电影文化横行的今天,《黄金时代》票房的失利也许正是源于其文化的“饱满”。
2014年上半年,雄踞票房收入前五名的国产影片依次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同桌的你》和《北京爱情故事》。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其中唯一看似和文学有关系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早已被“解构”得不堪入目。在这种文化生态中,许鞍华导演的以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为题材的传记片未免带有太过不合时宜的文艺气息。抛开受众对许鞍华导演及萧红的印象不谈,《黄金时代》在宣传过程中的策略及物料发布进一步奠定了它文艺片的定位。如下文中海报所示:
在与同档期电影相比《黄金时代》文化内涵是深厚的,所以它成为了“论文式电影”。有些文艺片为了艺术而艺术,用毫无意义的手法来营造文艺氛围,影片《后会无期》在人物外型、人物独特的生活习惯、说话语调上下功夫,而在艺术文化表现是空洞的。在《电影批评》书中王志敏老师写道“艺术在试图表达真实的时候只不过是在处理真实与虚假的关系,说形象一点,追求艺术真实就好像是一种走钢丝的表演。”《黄金时代》团队就是非常完美的表演了一场走钢丝秀,但是它的欣赏者少。中国没有区分商业影院与艺术影院,当文艺片有适合场合,那电影的“中空”会在文艺片发展中得以弥补,那看“钢丝秀”的观众会越来越多。
《黄金时代》是反电影语法的,而萧红就是反时代的,她说她不懂政治,不懂战争,她只会写东西,只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写写东西——或许这才是许鞍华为什么选择她。“黄金时代”出自萧红在日本时给些萧军一份信里,那什么是真的黄金时代呢?
对于作家的来说,在那些被时代裹挟,被时代身不由己,他们所创作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黄金时代。就乱世出英雄一样,社会的动荡激发了他们文学灵感,经济匮乏但精神满足。
而对于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电影产业进入了中国高票房时代,许鞍华导演说“中国电影可以说已经进入黄金时代,可是从电影的艺术文化水准来看,可能还没达到。”
在萧红的一生中,有过短暂的“黄金时代”——与萧军贫苦而坚定的短暂的真爱,享受写作中精神解脱,因鲁迅先生活跃于上海文坛,与端木她人生中第一次的婚礼。而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没有“黄金”可言,但那时代所留下成绩是这时代的“黄金”。
作者简介:热比亚·哈帕尔,女,1989.5,新疆,硕士研究生,戏剧与影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