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用卡 理财消费两不误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作为一个可用来经营个人信用的工具,消费者应充分发掘每一张卡的功能,掌握更多的信用卡知识和使用技巧,使用信用卡时可实现消费和理财两不误。]
  
  信用篇
  
  用信用卡经营个人信用
  据悉,银行一般根据个人资信,对信用卡设定5000元至5万元之间的信用额度,刷卡消费时,信用卡免息期,持卡人按时偿还所使用的限额资金,银行不收利息。但不少人认为,反正自己不缺钱,用借记卡刷卡也很方便,省得去银行还款。
  建行深圳分行信用卡部总经理何广南说,我国近两年的信用体系正在逐渐完善,银行的很多业务比如房贷、车贷的审批开始与个人信用挂钩,一个人的信用分低,在银行申请贷款时可能会遭到银行拒绝。一个人没有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那么在银行的信用记录为零,而经常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人,就会逐渐增加信用积分。“透支和还款记录均会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用卡并准时还款越多,信用分就会逐渐增多。”
  据介绍,信用卡还款渠道很多,银行柜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及ATM机均可转账还款,消费者还可将自己的借记卡账户作为信用卡的还款账户,银行会在信用卡还款日从个人的借记卡账户中扣款,持卡人不用担心还款问题,这样平时消费用信用卡花银行的钱,自己的钱留在银行里生利息。
  一些粗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少还一个零头,何广南称,建行首家推出信用卡还款的“容差服务”。持卡人在还款日如果比应还款项少还金额在10元以下,银行还是视其为足额还款,当期的透支款同样享受免息待遇。
  此外,信用卡还设有一个“最低还款额”,也就是刷卡透支消费金额的10%。到了还款日,持卡人可只还给银行最低还款额,虽然还欠银行的钱,但银行并不视作预期还款,也不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但银行则要按照万分之五的日利率收取利息。
  
  技巧篇
  
  信用卡使用有讲究
  尽管信用卡发行量越来越大,但真正了解信用卡如何正确使用的人还不多。
  
  ◎信用卡存钱没利息
  信用卡账户内的存款是没有任何利息的,因此信用卡最好不要用来存款。信用卡提取存款时需要支付提现手续费,境内提现手续费为取现金额的1%至3%不等,最低2元,最高50元。持信用卡取款时,应坚持“用多少取多少”的原则,如果持卡人透支取现,不仅要支付提现手续费,而且还需要每天万分之五的透支利息。
  
  ◎算准最长免息期
  银行信用卡都有50天以上的免息期,但这并不是说每次消费的免息期都有这么长。免息期的长短跟个人的消费日期、银行的账单日以及还款日相关。如果银行以每月20日为账单日,10日为还款日,假设持卡人8月20日刷卡,那么到9月10日为止,只有20天免息期,如果你是8月21日刷卡,那么则享有50天的免息期。
  
  ◎香港刷卡宜用银联POS
  持双币信用卡的人如果在香港刷卡支付时,最好是使用有银联标识的POS机刷卡,这样不仅可节省一笔刷卡手续费,而且还可减少汇率损失。在香港,如果走银联POS机结算,系统可自动按照当天汇率,将需要支付的港币换为人民币,最终用人民币结算。如果走VISA或万事达网络,要支付一定手续费,回来后还得购汇还款。
  
  理财篇
  
  分期付款来装修
  买房按揭、买车按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现在连住房装修也能分期付款了。据介绍,建行与海大联合推出信用卡住房装修分期付款业务,龙卡持卡人均可通过专用快速申请通道,申请建行免息装修分期付款。这种业务具有双重信用额度保证,最高15万元,日常的刷卡消费的信用额度不受影响,只要持卡人按时还款,无需承担任何利息,刘先生刚买了一套60多万的房子,由于夫妻两人均是工薪阶层,付了首期后,余款所剩无几。一次,刘先生到建行办理房屋按揭手续,建行的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此项业务,随后便到海大装饰公司谈好装修方案,申请10万元信用卡住房装修分期付款,顺利完成装修,大大减轻了财务压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组合预测方法,用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与K-最近邻法(KNN)的组合预测方法:以均方误差(MSE)最小为择优准则,对SVR
[目的]研究室内观赏植物对苯气体的胁迫。[方法]用移液枪在密封仓中分别注入102、04、0和80μl的苯溶液对4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胁迫处理。[结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净化苯污染的
[目的]研制丁草胺微乳液以用于开发农药新剂型。[方法]采用灯法绘制拟三元相图,确定丁草胺微乳液的配方。通过电导率测定,明确了丁草胺/乳化剂/水三元体系中乳液区的W/O、O/W类型,并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能否持续、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关系极大。据专家预测,不仅是2005年存在煤炭供需缺口,2010年、2020年煤炭市场需求分别在20.5及24亿吨,煤炭生产企业包括在建矿井规模在内实际生产能力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缺口增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通过挖掘现有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