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阴谋论的必备条件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最近是不是也中了《Pok mon GO》的毒?现 在告诉你,《Pok mon GO》结合Google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检测出玩家的GPS移动轨迹。等游戏风靡全国,大家都上街去抓小精灵,那些从来没有人抓过小精灵的地方就可能是日本和美国要找的秘密基地。他们的目的是找出中国大多数秘密基地,然后向它们发射导弹。《Pok mon GO》其实是日本和美国对中国的游戏侵略!所以作为一名爱国好青年,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个游戏!(翻白眼.jpg)
  好啦,以上内容只是朋友圈的一则笑谈。只能说群众想象力太丰富,玩个游戏都能脑补出一部谍战大片。不过这么扯的剧情,居然还真有人一本正经地问:是真的吗?
  对《Pok mon GO》的这样的演绎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阴谋论。看似一本正经,但实在经不起推敲。然而相信的人在朋友圈、微博及各种社交网络集结成军,以各种刷屏洗脑的方式让大家相信这是真的。
  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让大家连两个小时的电影都恨不得浓缩成3分钟看完,又有多少人会就一个问题看书看报收集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呢?所以也不难理解,当有人为你不能解释的现象编造了一套煞有介事的说法,又刚好和你立场相符时,就算故事逻辑漏洞百出,你也可能相信。几亿网友同时证据凿凿指责戴立忍,他一定不会是好人,必须群起而攻之;南海问题上美国人支持菲律宾,所以抵制美国人开的肯德基就是大家最力所能及的爱国表达。这些网络事件大多是顺着这个套路发生的。
  这个套路还有后续。如果这些正义的表达受到阻挠,那一定是因为触犯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动用神秘力量阻挠你。这股神秘力量,背后肯定是政治家、财阀或是神秘宗教这些我们普通人斗不过的力量,只手遮天的能耐搞不好还能安排早晨5点的日出。
  再往深了想,这个世界可能都是个阴谋也不一定哦。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身边所有人都可能是某股力量安排的临时演员。电影结尾楚门回到了现实世界,但看电影的我们,或许永远都逃不出来。说到阴谋论,就不得不提著名的“缸中之脑”实验。假设把一个人的大脑从身体上切下来,放进一个盛有营养液的缸中,大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按照程序向大脑传送信息,使他像正常的人脑一样运转。这个大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它自己正在阅读这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而做这个假设的你,如何担保自己不在这种困境之中?
  老实说,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还真有点被唬住。但也可以这么想,反正连自己都不是真的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啦。
  艺术和科学太深奥,离生活太远,那让我们来聊点轻松的。现实生活中,家长算得上是阴谋论最积极的传播者。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被父母教育过,玩火会尿床,指月亮耳朵会掉。这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编造的谎言,可以算是一种善意的阴谋论。不过家长有时也容易过分紧张。前些天就有上万名家长联名要求葛优拍一张端坐照,理由是网上流行的“葛优躺”带坏了孩子。连为艺术而躺也是错,葛大爷也是有点无辜哦。
  说这是阴谋未免有些夸张,却能由此看出导致阴谋论传播的另一个因素,关心则乱。看来有时间培养培养思辨能力还是挺有必要的。即使大多数阴谋论都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也要注意别一不小心成为谣言的帮凶。



  合格的阴谋论的必备条件
  总是和宗教等神秘力量沾边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能被人信服,总要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如果实在找不到理由时,宗教信仰什么的就派上用场了。比如许多政客富商和名人都加入了××教、××会,而这些教和会一直都妄图通过有影响力的信众统治世界。同样管用的还有外星人,看看有史以来的科幻电影就知道了,简直可以组一队外星人联盟来占领地球了。
  背后操纵者一定是大财阀或者政治家
  总想搞个大新闻,缺钱怎么办?这时候大财阀就该登场了。在金融科幻小说《货币战争》中,几乎每一场全球重大变故的背后,都有金融资本势力主导。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人想要控制局势简直易如反掌。全球变暖可能是发达国家瞎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说不定是美国人的YY,图啥?
  搞不好还有个神秘组织
  熊孩子对神秘组织最早的理解可能是丐帮。小时候只要晚上哭闹,家长就会说有犯罪团伙在晚上专门抓爱哭的小孩。再大一点,就是什么斧头帮、黑手党。这类组织大多是大财阀的雇佣兵,成员个个身怀绝技,而且绝对忠诚。对了,首领必须是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性角色,或者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或小孩。
  半真半假才能忽悠人
  借用某科普栏目的套路,前2/3的时间,画外音会用一种低沉的声音介绍各种神秘事物或者村民的离奇遭遇。等你真的以为他们发现了外星人或者水怪,画外音会告诉你,形状不明的怪物只是漂浮在水面的树桩,因为雾气太重被无辜的村民看错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遇大多都是梦游、精神疾病甚至撒谎。我们要相信世上没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事物。明白了吧,一眼看上去就是假的的东西骗不了人,真亦假时假亦真,这可是个哲学问题啊。
  脸谱化的坏人永远不过时
  所谓阴谋,一定不是好人会做的事。大阴谋家曹操几乎成了奸邪的代名词。按他的形象塑造一个脸谱化的角色,绝对是阴谋论主角的不二人选。他最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这样才有执行阴谋的能力,但又不能太有影响力,这决定了他实施阴谋的动机。按这个标准,过气明星再适合不过了。
  有一个逻辑严密的讲述人
  这个讲述人是整个阴谋论能否得到承认的关键。首先,他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最好是面瘫患者,就算故事再离谱也不能笑场。其次,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把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充满细节铺垫,面对质疑还要反应迅速。最后,这个讲述人一定是正义的化身,和广大群众一起站在黑暗势力的对立面。   这里有一个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例子。一名英国女子曾发帖说人类早就预言了9·11事件的发生。证据是一张名为《美国早餐》的专辑封面。图片上一名女子手托一杯桔汁,站在飞机的一扇窗户前,而窗外就是楼群林立的纽约。她是怎么预言的呢?专辑名称对应着事件发生在早餐时间,飞机和建筑物暗示两者相撞,橘汁对应火球,而把封面上的字母翻转过来后,字迹模糊的“Supertramp”中的“u”和“p”看上去很像“11”和“9”。由此得出结论,人们早就预知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是不是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你为什么会中招?
  对未知的恐惧
  人们对于未知,要么期待,要么恐惧,而这两种情绪都会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况且老祖宗还有训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网络大大增加了每个人接收的信息量,同时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知道的越多,意味着未知的也越多。网络还把分散的人群聚集到了一起,加快了恐惧产生、传递、积累的速度。
  被害妄想症作祟
  幻想过自己被伤害的人远比想象的多。来检验一下症状,有没有幻想过夏天电风扇掉下来的场面?挖耳朵的时候是不是总觉得有人会推你一下?和室友吵完架会不会脑补一套剧情?全都躺枪?不要担心,受害者心理其实是一种公主病。
  推理小说、影视剧看多了
  在虚构世界里讲阴谋不用负责,编剧和作家可就脑洞大开了。最常见的莫过于皇帝昏庸无能一定是受到了美丽却恶毒的妃子的蛊惑。小说、影视剧讲阴谋阳谋是为了丰富剧情,多少带点夸张成分。就像偶像剧女主的傻白甜人设,要是搬到现实里,这样的人恐怕没什么好日子过吧。小说就更离谱了。好好的《西游记》非要倒过来读,硬生生把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拗成了惊天大阴谋。有闲工夫把小说里面的隐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不如花点时间体验一下真正的职场。
  社会新闻耳濡目染,不太平感骤增
  其实有些事情也不能怪我们,毕竟这世道有时确实不太安宁。室友之间一言不合就下毒、大好青年在家门口离奇死亡的事情的确真实发生过。社会新闻每天的推送,可比杜撰的故事精彩多了。普通市民战战兢兢过日子不容易,逮到个机会窥视上流社会的明争暗斗,看多了难免会心有戚戚焉。
  人人都喜欢上帝视角
  知道一切的感觉总比被人操控来得爽。这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属于一种心理胜利法:我虽然斗不过你,但是我意识觉醒了呀。你们呐,还都蒙在鼓里呢!
  面对这种论调如何保持清醒头脑
  多看书,特别是逻辑学
  几乎所有阴谋论的逻辑都经不起推敲。平时多看点逻辑学的书,不失为防身的好办法。必要时使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剃除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要知道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很容易,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就要难多了。如果对于同一现象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假说,就选比较简单或者可证伪的那一种。
  自己的生活都一团糟,没事就别想太多了
  悲观一点看,就算外星人真的要入侵地球了,你的班还是要上,车贷房贷还是要还,早高峰的地铁还是那么挤,昨天跟你说分手的情人也不会回来。这世界被谁控制好像也没什么大的不同。就算真觉得自己肩负着拯救地球的使命,也得先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吧。
  关注点正经媒体
  看看手机里的客户端、公众号,每天会推送多少谣言。是时候和那些僵尸信息源来一次断舍离了。远离唯恐天下不乱的标题党,多关注点正经媒体。
  要知道,真正的阴谋都是密不透风的
  这个道理看影视剧也能懂。真正的阴谋家往往深藏不露。聪明如神探夏洛克追查凶手都要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偶尔还得冒个生命危险才能接近真相。如果关于赵薇的阴谋论是真的,那都动用了财阀势力还能走漏消息,保密工作未免也做得太差了吧。再说,能被大家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讨论的阴谋,也不值得恐慌吧。
其他文献
他们宁愿过苦行僧的生活:忍受每天不足6小时的睡眠—那意味着每天要连续工作14个小时—周末也要加班,没有休假,即便休假时也无法忘记工作……  我指的可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忙族,而是一群被视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人:教育背景良好,简历漂亮,也是消费品品牌商最在意的群体。我们身边从不乏“拼命三郎”—学霸和电影里的科学家不都这样嘛—当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或理想,就会变得奋不顾身。不过,如同本期封面故事《
期刊
6月30日,英国脱欧派领军人物、伦敦市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不参加角逐英国首相的竞争。约翰逊和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同属保守党,在卡梅伦宣布因脱欧派胜出而辞职后,他一度被认为是下任首相的热门人选。在伦敦的记者会上,约翰逊表示,“已经咨询过同僚的意见,从目前国会的生态来看,我断言那个人不会是我。”  马克·帕克  耐克集团7月1日宣布,现任总裁及CEO马克·帕克接替菲尔·耐特兼任耐克集团董事会主席,而
期刊
许久不见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棱镜”监听项目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又露面了。这一次他选择出现的场所是6月底的丹麦罗斯基勒音乐节现场。通过卫星转播,他在参加音乐节的数万名年轻人面前做了45分钟的演讲。和往常一样,他依旧和人们谈了谈保护人权和隐私的重要性。音乐节发言人Christina Bilde说,请来斯诺登做演讲,是因为他的立场于今年音乐节的主题不谋而合。“斯诺登比任何人都更能让我们意识到人权
期刊
根据7月初债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债券市场2016年上半年已经发生18家发行主体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债券数量36只,涉及违约本金超过200亿元。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2015年中国的公司债、企业债和债务融资工具中共有18起违约事件,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公司债12起,涉及债券本金35.3亿元;企业债2起,涉及债券本金23亿元;债务融资工具4起,涉及债券
期刊
英国以微弱多数的公投票数脱欧并不是世界末日,但是这件事告诉世人,再这么下去离末日也不远了。  作为欧洲主要大国,英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元社会和自由市场的捍卫者,如今却受到少数愤世嫉俗的政客影响。这些人看到了利用公众对移民恐慌的机会,借此拓展自己的仕途。他们在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上摆出一个简单的二元选择—留在或退出欧盟,而很少有人了解事情的全貌。  这些政客认为,狗是永远追不上汽车的,而且他
期刊
“Netflix上最近有个新剧,特别好看。”如果不是在朋友家看到她十几岁的儿子盯着屏幕说出这番话,还一直咯咯地发出笑声,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和这些美国青少年终于有了些共同语言。  这部所谓的“新剧”就是《老友记》。它当然不是什么新剧,而是诞生在20多年前。只不过从今年的1月1日起,这部236集、总时长差不多88个小时的美剧能够在Netflix上观看了。它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人共同的成长记忆,无论他
期刊
C=CBNweekly P=Jussi Pesonen  芬兰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说:“苹果手机杀死了诺基亚,iPad杀死了造纸业。”数字化把一大批技术企业推向浪潮之巅,对于传统的造纸工业也产生了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市场低迷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影响。在UPM的首席执行官贝松宁(Jussi Pesonen)看来,数字化对于文化用纸需求的冲击并不影响纸业的创新。森林是宝矿,除开传统用纸,在标签用纸、胶
期刊
一年一度的秋招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步。  每年的这个时间,铺天盖地的各种“面经”就开始在网上出现。这些面经当然不能说完全没用,它们能为你虚拟出一个面试场景,让你有代入感,对于一些HR们常用的面试形式有所准备,不过如果你指望光靠面经就顺利通过面试,那就真的too naive了。  如今大公司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从筛选简历的标准,到面试的形式和内容,都不拘一格,HR都在动脑
期刊
一个市值600亿美元的大公司的UE(用户体验)总监,在一个活动上做了一次糟糕的演讲,3天之后这位总监被公司从管理团队中除名了。  这不是美剧,也不是某个小说的开头,而是7月初发生在北京的一个真实事件。事件的主角是百度的UE总监刘超。  7月1日,百度原UE总监刘超在2016年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做了演讲,由于被认为PPT的内容和设计过于简单,以及演讲的内容太过口语化,引发了很多人的批评。据说演讲还因
期刊
C=CBNweekly H=Peter Henley  与酒店不同,服务式公寓一般面向有中期居住需求的商务住客。由于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独立、具有自助式服务功能的住宿环境,服务式公寓深受商务住客欢迎。在ONYX酒店集团行政总裁Peter Henley看来,面对激烈的竞争,服务式公寓可以另辟蹊径,走轻奢型的中端路线。  C:轻奢型的中端服务式公寓和高端的服务式公寓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H:主要有3个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