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旧居在台州黄岩城关花园巷,巷的南端转弯处有一口墨砚似的池塘,该池塘是在明代中叶为官宦人家花园之地,清光绪年间大户林家建新宅时加建塘岸石栏杆,砚池巷就因该池而得名。砚池呈长方形,它长60米,宽20米。池东池北沿边筑有石护栏,池西头有两棵大树,若似墨砚边上插着两支毛笔。
池的南岸有一堵爬满青藤的砖墙,墙和池塘间有一米多宽的石板路,可供人们在池边洗涤。那时虽然有水井,但砚池更是家庭主妇洗涤的好地方,他们不约而同地提来满篮的衣服或蔬菜,边洗边家长里短地闲聊,那捣衣声和着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小时候,我经常带着自制的钓鱼竿去池边钓鱼。那鲫鱼是我们孩子最喜欢钓也最喜欢吃的鱼,把穿着蚯蚓或饭粒的鱼钩沉入水底,当鱼咬着诱饵往下拉,浮在水面的白色浮标下沉时,你可不能急着将鱼竿往上提。等鱼咬定了诱饵想摆脱,浮标向上浮时鱼竿才可往上提,这时钓住鱼的把握是十拿九稳。我们将鱼钩扎上苍蝇专钓浮在水面上昂头待食、鱼身狭长的“长昂”鱼,这种鱼虽狭小,晒成鱼干味儿可香了。钓鱼时最可气的是受到一种既机警而又刁钻的叫“偷饭翁”的小鱼的骚扰。它总捷足先登在鱼钩旁蹭来蹭去,就是不将鱼钩咬实,等你一提竿,诱饵又不知什么时候被它偷食了,搞得你因频换诱饵而烦恼。当有诱饵的鱼钩一旦被“偷饭翁”咬实,它就会拼命地往下拉而浮标并不会像其他鱼一样往上送,这时你误以为是大鱼上钩了,高兴得急着将鱼竿往上提,结果一看原来是不足一寸长且又丑又小的“偷饭翁”。扫兴之余,气得我狠狠地将它掼在地上,再踩上一脚,置之死地而后快。
有的时候,我常将身体卧在池边,提着小虾钩钓在清澈池壁上爬游的小虾。由于抓虾心切,我卧着的重心失衡滚入池中,好在池边一位大叔及时将我救起。
我家有个聋哑叔叔,他是一个游泳“高手”,跟着哑叔去游泳,我的父母可放心了。我的泳技都是哑叔一手教会的,他虽“讲”不出游泳的知识,但水平却是一流的,他首先教我如何屏住气把头潜入水下的基本功,教我学“狗刨式”、“蛙式”等一些泳姿,最后教我站在护栏柱上向池中跳水。我初学时难免喝上几口水,可哑叔都目不转睛、寸步不离地盯着我,生怕我出事。有一次我自以为有点本领了就逞能,在哑叔不注意时游得较远,结果没了力气,当我在挣扎时,只觉得一只有力的大手将我拽回。待拖到岸边时,哑叔又急又累,也精疲力竭,平时一直和颜悦色的他脸上也给了我一点颜色,以示警告。现在,哑叔早已作古,每当我路过砚池时,眼前都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哑叔来。
往事已经过去50年了,如今的城市天天在“拔高”,日日在“膨胀”,可砚池由于污染,原本清澈的池水早已成了污水池,鱼虾也早已不复存在,石栏杆所剩无几,两支毛笔般的大树已杳无踪迹……
责任编辑:黄艳秋
池的南岸有一堵爬满青藤的砖墙,墙和池塘间有一米多宽的石板路,可供人们在池边洗涤。那时虽然有水井,但砚池更是家庭主妇洗涤的好地方,他们不约而同地提来满篮的衣服或蔬菜,边洗边家长里短地闲聊,那捣衣声和着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小时候,我经常带着自制的钓鱼竿去池边钓鱼。那鲫鱼是我们孩子最喜欢钓也最喜欢吃的鱼,把穿着蚯蚓或饭粒的鱼钩沉入水底,当鱼咬着诱饵往下拉,浮在水面的白色浮标下沉时,你可不能急着将鱼竿往上提。等鱼咬定了诱饵想摆脱,浮标向上浮时鱼竿才可往上提,这时钓住鱼的把握是十拿九稳。我们将鱼钩扎上苍蝇专钓浮在水面上昂头待食、鱼身狭长的“长昂”鱼,这种鱼虽狭小,晒成鱼干味儿可香了。钓鱼时最可气的是受到一种既机警而又刁钻的叫“偷饭翁”的小鱼的骚扰。它总捷足先登在鱼钩旁蹭来蹭去,就是不将鱼钩咬实,等你一提竿,诱饵又不知什么时候被它偷食了,搞得你因频换诱饵而烦恼。当有诱饵的鱼钩一旦被“偷饭翁”咬实,它就会拼命地往下拉而浮标并不会像其他鱼一样往上送,这时你误以为是大鱼上钩了,高兴得急着将鱼竿往上提,结果一看原来是不足一寸长且又丑又小的“偷饭翁”。扫兴之余,气得我狠狠地将它掼在地上,再踩上一脚,置之死地而后快。
有的时候,我常将身体卧在池边,提着小虾钩钓在清澈池壁上爬游的小虾。由于抓虾心切,我卧着的重心失衡滚入池中,好在池边一位大叔及时将我救起。
我家有个聋哑叔叔,他是一个游泳“高手”,跟着哑叔去游泳,我的父母可放心了。我的泳技都是哑叔一手教会的,他虽“讲”不出游泳的知识,但水平却是一流的,他首先教我如何屏住气把头潜入水下的基本功,教我学“狗刨式”、“蛙式”等一些泳姿,最后教我站在护栏柱上向池中跳水。我初学时难免喝上几口水,可哑叔都目不转睛、寸步不离地盯着我,生怕我出事。有一次我自以为有点本领了就逞能,在哑叔不注意时游得较远,结果没了力气,当我在挣扎时,只觉得一只有力的大手将我拽回。待拖到岸边时,哑叔又急又累,也精疲力竭,平时一直和颜悦色的他脸上也给了我一点颜色,以示警告。现在,哑叔早已作古,每当我路过砚池时,眼前都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哑叔来。
往事已经过去50年了,如今的城市天天在“拔高”,日日在“膨胀”,可砚池由于污染,原本清澈的池水早已成了污水池,鱼虾也早已不复存在,石栏杆所剩无几,两支毛笔般的大树已杳无踪迹……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