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时间:2013年7月21日
受访地点:陈静工作室
受访人:陈 静
采访人:李 恺
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物我统一,物我两忘”……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
SHMJ: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在艺术研究院学习、创作的情况?
陈静:决定来到艺术研究院读博士是因为十分敬仰杜滋龄先生,很早以前就得知杜先生是为人低调而踏实的学者,随着对杜先生及他的艺术主张深入的了解,也就越发的下定决心来到北京,向他求教。博士阶段可能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段学生生涯了,我很珍惜,现在我的生活很简单,我一直都让自己保持在“学生的状态”里,大部分时间是在上课,余下的时间自己画画、看书,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SHMJ:据我所知,杜滋龄先生曾经多年投身于艺术媒体的工作,除了创作以外他对于理论的梳理和积累非常丰富。他对你专业上有什么要求吗?
陈静:在理论方面,因为博士阶段理论课已经很多了,杜老师除了希望我多看些书之外,更多的是对我绘画上的要求,他提倡多写生,要求我保持画速写的习惯,在宿舍、或者在公车上等等,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这段时间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常常去住处附近的一处菜市场写生,有时候也会住到农村去,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画了不少的速写。有了速写的积累,最大的体会就是创作的时候感觉更自如,人物形象也会更生动。
SHMJ:“写生”的训练对于近代中国“写意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陈静:不仅仅是现在,古代的画家们也非常重视写生,或者面对面直接写生,或者目识心记。绘画从来就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艺术家不能脱离生活,石涛曾经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自古以来画家们就在利用写生的方式搜集素材,写生不是照搬绘画对象,而是“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主客体统一的创作过程。艺术既要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又要在头脑中进行艺术加工,并用笔墨加以表现,去粗存精。写生跟临摹前人的作品不同,临摹名家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中的构图、笔墨和意境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营过的,但是自己写生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去构思、布局,因为你不能把现实中看到的全部照搬到画面上,所以必须删繁就简,作出取舍,这个过程里是有画家的思考和主观处理的。近代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引进的西方造型体系,这就更需要写生的练习,写生是训练造型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写意人物画来讲,要通过写生的训练,学习熟练用“线”来概括形象的能力。
SHMJ:对于写生和创作的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
陈静:刚才讲过,写生不是生搬硬套,除去技法层面,绘画的灵魂还是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在画面上作技法的展示。人物写生的时候,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主观意识,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所表现的的人物上去,进入“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过程——这时候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这就是创作了。在我看来,绘画是一个“从心”的过程,石涛说“笔受墨,墨受腕,腕受心”,我们常说画如其人,抛开技法层面不讲,创作的时候你不必刻意摹仿前人,你只需跟随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你的作品就会与众不同。
SHMJ:人们一般称这样的状态为“境界”。目前阶段你的创作有什么想法吗?
陈静:这段时间我的想法特别多,之前绘画技巧也算有了一些积累,我觉得过分注重绘画技巧可能是优势,但也可能成为创作上的阻碍,往往竭尽全力去表现的时候,反而技术成为了某种束缚。我设想能摆脱掉一些东西,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传说中的“南禅”祖师“六祖慧能”法师本身不识字,于是就不去读文字形式的经文典籍,他的理论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首先他是“怀疑主义者”,他怀疑那些经书在翻译、讨论、引申过程里偏离初衷成为了某种束缚,于是“六祖慧能”主张打破文字的束缚,去直指人心。我认为绘画也是这样的,那些笔墨、造型的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会成为束缚,我想有必要再去打破这个束缚,反思我们的初衷。
当代水墨画家们在表现语言上有很多探索,写意画的趣味性、形式感倾向与传统的表现形式已大大不同,我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
SHMJ:你是如何看待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关系的呢?
陈静:一切视觉艺术都有的共性是:“有意味的形式”,这话是克莱夫·贝尔说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艺术》那本书,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一件艺术品中,每一个形式的形状都是由艺术家的灵感确定的。”如何在作品中处理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我想从反面来说,情感和形式的关系中哪怕是一个环节出了错,整个作品就失败了。既不能用做作的情感去组成形式,也不能用东拼西凑的形式去表达情感。克莱夫·贝尔说:“那些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搞出的形式,那些仅仅在于阐明事实的形式,那些按照制图理论搞出来的形式,那些摹仿自然客体或摹仿其他艺术品的形式,那些只是为了填充空间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补丁的形式,因而都是一文不值的形式。好的绘画必须是由灵感完成的,必须是伴随着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白。”我想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解释了画家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
SHMJ:绘画中的“笔墨”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体会呢,还是一种“语言”方式,你对于它又是怎么看待的?
陈静:从技法的角度去理解“笔墨”,它是构成水墨画的基础,是画家表达绘画的媒介。吴冠中曾说,“抄袭老的笔墨,抄袭人家的感情,虚假的感情,这就是笔墨等于零”,他的意思是说当一个画家自己不知道要去表现什么的时候,笔墨是没有价值的。他强调,“程式化的笔墨准则等于零”,其实他总结的很精辟。吴冠中并不反对笔墨,他自己也用笔墨,事实上他反对的是束缚,反对脱离一切条件和指向性去空谈笔墨。中国古代绘画到了文人画的鼎盛时期画面上几乎没有色彩,仅仅存留“笔墨”,一笔之间浓、淡、干、湿的变化必须要有味道,其实就是“黑、白、灰”的关系,再探究下去就是对于“绘画构成元素”的玩味与组织,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所要表述对象的内容。中国古人在很早之前对于绘画语言本体就展开了探索,绘画艺术一定程度上从叙事对象中解放了出来,抛开叙事内容或者不要过多的被叙述内容所束缚,也许更能接近于绘画本体。抛开叙事性、故事性,不再画某个情节,某个内容性的东西,而是更关注作品的形式感、意境。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它本身的形式去打动人,而不是通过作品的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再说到笔墨技法,中国的绘画的技法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形成了很多程式化,比方说,皴法、十八描等等,这往往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但是如果后人一直持守则容易形成僵化、程式化的东西。我赞成画家依据表现对象的直接感受来作画。当你的技法积累到了很高的层次,不管画什么,怎么去表现,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SHMJ:艺术研究院的学习已经不再涉及技法的训练,那么你更注重那些方面探索和积累呢?
陈静:技法并不是说到了一定阶段就不用再去考虑它,是贯穿你一辈子的事情。画家的成长让他(她)不停地变,同样表达精神世界的方法(技法)相应也会起变化。博士阶段我想解决的是关于创作的一些问题,目前有很多思考,自己也想做一些尝试,这些我的画的选题、笔墨和构思上都会有体现。除了加强自己创作方面的训练,我也想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写博士论文是一个吸收多方面理论,增强专业理论素养的过程和机会。想要画出好的作品,理论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研究院里的老师们视野比较开阔,理论方面的素养齐备,这些正是我们实践类学生相对欠缺的,他们等于是帮我们打开许多的窗户,使我们在艺术视野和理论素养上有很大提升。
SHMJ: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中是否形成自己的主题、脉络?
陈静:我的绘画是偏写实的风格,接近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但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主义,我的初衷是去关怀现实生活,却不一定是依靠写实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关注。现实主义并不是对于再现技法的强调,是对艺术家视角、初衷的强调。创作写意画的过程相对很快,其中有很多感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另外,带有感性色彩的书、电影、音乐我都会关注。关于绘画的主题,我常画一些农民形象,因为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质朴、憨厚的农民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对农民怀有深切的热爱,希望表现出他们倔强、坚毅的性格特点,能画出泥土味儿来。同时,我作为一个80后的女孩,也喜欢画一些跟自己生活状态相关的作品,我的硕士导师张望先生经常以都市女孩为主题创作,传统的笔墨和时尚的都市题材相结合,通过现代女性这样一种意象化的符号,表达出对生命和美的探索和思考。目前我也在做各种题材和各种材料的尝试,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主题,画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画,关于个人风格,画画当然是要张扬个性,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追求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画风也会不断的变化,吴冠中说:“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我想,个人风格的形成不应该是刻意为之的,画画不是制作,个人风格也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幸运的是总在我人生的关键时期遇到好的导师,他们都是很感性的人,会尊重自己的学生,不具体的限制他们,虽然已经是长者的年龄,但都保有赤子之心,而这方面对于我的影响比较大。我曾经临摹过我老师的一幅画,然后给他看,他的建议是不要临摹他的东西,可以看,但不要刻意的模仿,包括之前的老师也是这样,希望我画能打动自己的题材,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形式才能打动别人,引起看画人的感动。杜老师画过很多西部题材的作品,我从来没去过那些地方,如果硬要去学杜老师的画,其实仅仅能学到的范围只在技法上,感情怎么能抄袭呢?
SHMJ:水墨绘画遭遇当下语境后,从客观上呈现出怎样的现象呢?
陈静:我就具体谈一谈写意人物绘画吧,它并不像山水画、花鸟画、工笔人物画那样,唐代之前人物绘画盛极一时,它主要承担教化、记录社会等功能的。“两宋”以后文人绘画兴盛,特别是元代,由于是异族统治,所以文人们怀着压抑的心理寄情于山水,寻找心灵归宿;另一方面他们垄断了知识阶层,拥有话语权,也因此山水画大兴。历史上可以供参考的写意人物画作品相对于其他题材的绘画还是少一些的。反过来想,这也给予当下画家更多的发挥空间,不仅仅是“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表现的内容也是随时代的。在我个人的实践上,我更注重水墨材质本身的形式感和趣味感,每个艺术家的个性不同,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和表达方式就不同,现在各种的新水墨、水墨实验很多,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方式,为中国画的发展寻找到更广阔的出路。还是那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SHMJ:当下人的视觉经验大多都不是来自绘画,在大的视觉气候环境下,“写意绘画”怎样找的自己的支点?
陈静:所以我不选择走简单再现的路子,古代绘画的论画标准分逸、神、妙、能四品,现在也是通用的,“能”永远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视觉媒体很多,这样更丰富了我们绘画的取材,比如带着相机去写生,记录下很多瞬间的影像。写意绘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从内容上从表现形式上从材料创新上都有可以拓展的空间。但是要做的真正的直指人心,作品一定要“情动于中”,这个永远是艺术的最基本宗旨。
SHMJ:我有个不成熟的猜想,中国的“写意绘画”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可否相互对应呢?
陈静:我觉得情感上可以对应,写意画和表现主义绘画都是重情感的表达,弱化写实性的造型,但它们本质上是两个体系,当然近代它们相互有过一些借鉴。有感情的文艺作品都是能打动人的,这和什么样的表现形态没有关系,艺术表现的是某种深刻和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个时代,包括音乐也是如此,它激发的是我们最美好的感情的形式。
SHMJ: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商业化运作和艺术创作之间可否存在间接的良性互动关系呢?
陈静:我觉得艺术家还是应该活的单纯些,谈到艺术市场,我想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艺术交易的繁荣;另一方面,资本的参与也给艺术创作的可能带性来了不可避免的损伤,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一切的核心价值是资本本身,它同艺术的价值会产生位移和疏远。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教给我们超然于物外的人生态度,无为和虚静的人生境界。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在这个全球消费化的时代,我们都在为物所役,很难做到真正的“游于物之外”。
艺术家的职责是画好画,更多的去关注艺术本身。尽量的少被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安静吧。
SHMJ:从古到今,是否有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家?
陈静:有很多,中国画要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立足当下,观看古人和前人的优秀作品是一个方面,也包括国外的大师作品,多看优秀作品、博取众家之长,提高眼界,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作品的时候体会艺术家的内心,而不只是学习他们的技法,所以我们说学习古人的作品是要“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如果透过作品看不到艺术家本人的情感,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不算是成功的作品。“当代艺术”中有很多理念是这样的,作品作为物质性实体的作用是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观赏者接受了艺术家传达的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艺术,而非局限在物质形态的作品上。
SHMJ:“当代艺术”有人解释它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它是对应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概念,假如,将它强加于中国的语境会显得不够严谨和恰当。
陈静:目前,西方的哲学界在争论“当代”的时候,尚没有形成公允的答案,也没有给于“当代艺术”准确的概念。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把“能做到的”做到更好,立足自身此时此地的真实。
受访地点:陈静工作室
受访人:陈 静
采访人:李 恺
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物我统一,物我两忘”……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
SHMJ: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在艺术研究院学习、创作的情况?
陈静:决定来到艺术研究院读博士是因为十分敬仰杜滋龄先生,很早以前就得知杜先生是为人低调而踏实的学者,随着对杜先生及他的艺术主张深入的了解,也就越发的下定决心来到北京,向他求教。博士阶段可能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段学生生涯了,我很珍惜,现在我的生活很简单,我一直都让自己保持在“学生的状态”里,大部分时间是在上课,余下的时间自己画画、看书,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SHMJ:据我所知,杜滋龄先生曾经多年投身于艺术媒体的工作,除了创作以外他对于理论的梳理和积累非常丰富。他对你专业上有什么要求吗?
陈静:在理论方面,因为博士阶段理论课已经很多了,杜老师除了希望我多看些书之外,更多的是对我绘画上的要求,他提倡多写生,要求我保持画速写的习惯,在宿舍、或者在公车上等等,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这段时间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常常去住处附近的一处菜市场写生,有时候也会住到农村去,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画了不少的速写。有了速写的积累,最大的体会就是创作的时候感觉更自如,人物形象也会更生动。
SHMJ:“写生”的训练对于近代中国“写意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陈静:不仅仅是现在,古代的画家们也非常重视写生,或者面对面直接写生,或者目识心记。绘画从来就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艺术家不能脱离生活,石涛曾经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自古以来画家们就在利用写生的方式搜集素材,写生不是照搬绘画对象,而是“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主客体统一的创作过程。艺术既要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又要在头脑中进行艺术加工,并用笔墨加以表现,去粗存精。写生跟临摹前人的作品不同,临摹名家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中的构图、笔墨和意境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营过的,但是自己写生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去构思、布局,因为你不能把现实中看到的全部照搬到画面上,所以必须删繁就简,作出取舍,这个过程里是有画家的思考和主观处理的。近代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引进的西方造型体系,这就更需要写生的练习,写生是训练造型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写意人物画来讲,要通过写生的训练,学习熟练用“线”来概括形象的能力。
SHMJ:对于写生和创作的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
陈静:刚才讲过,写生不是生搬硬套,除去技法层面,绘画的灵魂还是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在画面上作技法的展示。人物写生的时候,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主观意识,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所表现的的人物上去,进入“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过程——这时候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这就是创作了。在我看来,绘画是一个“从心”的过程,石涛说“笔受墨,墨受腕,腕受心”,我们常说画如其人,抛开技法层面不讲,创作的时候你不必刻意摹仿前人,你只需跟随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你的作品就会与众不同。
SHMJ:人们一般称这样的状态为“境界”。目前阶段你的创作有什么想法吗?
陈静:这段时间我的想法特别多,之前绘画技巧也算有了一些积累,我觉得过分注重绘画技巧可能是优势,但也可能成为创作上的阻碍,往往竭尽全力去表现的时候,反而技术成为了某种束缚。我设想能摆脱掉一些东西,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传说中的“南禅”祖师“六祖慧能”法师本身不识字,于是就不去读文字形式的经文典籍,他的理论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首先他是“怀疑主义者”,他怀疑那些经书在翻译、讨论、引申过程里偏离初衷成为了某种束缚,于是“六祖慧能”主张打破文字的束缚,去直指人心。我认为绘画也是这样的,那些笔墨、造型的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会成为束缚,我想有必要再去打破这个束缚,反思我们的初衷。
当代水墨画家们在表现语言上有很多探索,写意画的趣味性、形式感倾向与传统的表现形式已大大不同,我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
SHMJ:你是如何看待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关系的呢?
陈静:一切视觉艺术都有的共性是:“有意味的形式”,这话是克莱夫·贝尔说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艺术》那本书,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一件艺术品中,每一个形式的形状都是由艺术家的灵感确定的。”如何在作品中处理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我想从反面来说,情感和形式的关系中哪怕是一个环节出了错,整个作品就失败了。既不能用做作的情感去组成形式,也不能用东拼西凑的形式去表达情感。克莱夫·贝尔说:“那些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搞出的形式,那些仅仅在于阐明事实的形式,那些按照制图理论搞出来的形式,那些摹仿自然客体或摹仿其他艺术品的形式,那些只是为了填充空间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补丁的形式,因而都是一文不值的形式。好的绘画必须是由灵感完成的,必须是伴随着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白。”我想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解释了画家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
SHMJ:绘画中的“笔墨”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体会呢,还是一种“语言”方式,你对于它又是怎么看待的?
陈静:从技法的角度去理解“笔墨”,它是构成水墨画的基础,是画家表达绘画的媒介。吴冠中曾说,“抄袭老的笔墨,抄袭人家的感情,虚假的感情,这就是笔墨等于零”,他的意思是说当一个画家自己不知道要去表现什么的时候,笔墨是没有价值的。他强调,“程式化的笔墨准则等于零”,其实他总结的很精辟。吴冠中并不反对笔墨,他自己也用笔墨,事实上他反对的是束缚,反对脱离一切条件和指向性去空谈笔墨。中国古代绘画到了文人画的鼎盛时期画面上几乎没有色彩,仅仅存留“笔墨”,一笔之间浓、淡、干、湿的变化必须要有味道,其实就是“黑、白、灰”的关系,再探究下去就是对于“绘画构成元素”的玩味与组织,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所要表述对象的内容。中国古人在很早之前对于绘画语言本体就展开了探索,绘画艺术一定程度上从叙事对象中解放了出来,抛开叙事内容或者不要过多的被叙述内容所束缚,也许更能接近于绘画本体。抛开叙事性、故事性,不再画某个情节,某个内容性的东西,而是更关注作品的形式感、意境。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它本身的形式去打动人,而不是通过作品的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再说到笔墨技法,中国的绘画的技法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形成了很多程式化,比方说,皴法、十八描等等,这往往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但是如果后人一直持守则容易形成僵化、程式化的东西。我赞成画家依据表现对象的直接感受来作画。当你的技法积累到了很高的层次,不管画什么,怎么去表现,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SHMJ:艺术研究院的学习已经不再涉及技法的训练,那么你更注重那些方面探索和积累呢?
陈静:技法并不是说到了一定阶段就不用再去考虑它,是贯穿你一辈子的事情。画家的成长让他(她)不停地变,同样表达精神世界的方法(技法)相应也会起变化。博士阶段我想解决的是关于创作的一些问题,目前有很多思考,自己也想做一些尝试,这些我的画的选题、笔墨和构思上都会有体现。除了加强自己创作方面的训练,我也想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写博士论文是一个吸收多方面理论,增强专业理论素养的过程和机会。想要画出好的作品,理论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研究院里的老师们视野比较开阔,理论方面的素养齐备,这些正是我们实践类学生相对欠缺的,他们等于是帮我们打开许多的窗户,使我们在艺术视野和理论素养上有很大提升。
SHMJ: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中是否形成自己的主题、脉络?
陈静:我的绘画是偏写实的风格,接近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但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主义,我的初衷是去关怀现实生活,却不一定是依靠写实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关注。现实主义并不是对于再现技法的强调,是对艺术家视角、初衷的强调。创作写意画的过程相对很快,其中有很多感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另外,带有感性色彩的书、电影、音乐我都会关注。关于绘画的主题,我常画一些农民形象,因为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质朴、憨厚的农民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对农民怀有深切的热爱,希望表现出他们倔强、坚毅的性格特点,能画出泥土味儿来。同时,我作为一个80后的女孩,也喜欢画一些跟自己生活状态相关的作品,我的硕士导师张望先生经常以都市女孩为主题创作,传统的笔墨和时尚的都市题材相结合,通过现代女性这样一种意象化的符号,表达出对生命和美的探索和思考。目前我也在做各种题材和各种材料的尝试,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主题,画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画,关于个人风格,画画当然是要张扬个性,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追求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画风也会不断的变化,吴冠中说:“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我想,个人风格的形成不应该是刻意为之的,画画不是制作,个人风格也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幸运的是总在我人生的关键时期遇到好的导师,他们都是很感性的人,会尊重自己的学生,不具体的限制他们,虽然已经是长者的年龄,但都保有赤子之心,而这方面对于我的影响比较大。我曾经临摹过我老师的一幅画,然后给他看,他的建议是不要临摹他的东西,可以看,但不要刻意的模仿,包括之前的老师也是这样,希望我画能打动自己的题材,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形式才能打动别人,引起看画人的感动。杜老师画过很多西部题材的作品,我从来没去过那些地方,如果硬要去学杜老师的画,其实仅仅能学到的范围只在技法上,感情怎么能抄袭呢?
SHMJ:水墨绘画遭遇当下语境后,从客观上呈现出怎样的现象呢?
陈静:我就具体谈一谈写意人物绘画吧,它并不像山水画、花鸟画、工笔人物画那样,唐代之前人物绘画盛极一时,它主要承担教化、记录社会等功能的。“两宋”以后文人绘画兴盛,特别是元代,由于是异族统治,所以文人们怀着压抑的心理寄情于山水,寻找心灵归宿;另一方面他们垄断了知识阶层,拥有话语权,也因此山水画大兴。历史上可以供参考的写意人物画作品相对于其他题材的绘画还是少一些的。反过来想,这也给予当下画家更多的发挥空间,不仅仅是“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表现的内容也是随时代的。在我个人的实践上,我更注重水墨材质本身的形式感和趣味感,每个艺术家的个性不同,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和表达方式就不同,现在各种的新水墨、水墨实验很多,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方式,为中国画的发展寻找到更广阔的出路。还是那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SHMJ:当下人的视觉经验大多都不是来自绘画,在大的视觉气候环境下,“写意绘画”怎样找的自己的支点?
陈静:所以我不选择走简单再现的路子,古代绘画的论画标准分逸、神、妙、能四品,现在也是通用的,“能”永远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视觉媒体很多,这样更丰富了我们绘画的取材,比如带着相机去写生,记录下很多瞬间的影像。写意绘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从内容上从表现形式上从材料创新上都有可以拓展的空间。但是要做的真正的直指人心,作品一定要“情动于中”,这个永远是艺术的最基本宗旨。
SHMJ:我有个不成熟的猜想,中国的“写意绘画”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可否相互对应呢?
陈静:我觉得情感上可以对应,写意画和表现主义绘画都是重情感的表达,弱化写实性的造型,但它们本质上是两个体系,当然近代它们相互有过一些借鉴。有感情的文艺作品都是能打动人的,这和什么样的表现形态没有关系,艺术表现的是某种深刻和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个时代,包括音乐也是如此,它激发的是我们最美好的感情的形式。
SHMJ: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商业化运作和艺术创作之间可否存在间接的良性互动关系呢?
陈静:我觉得艺术家还是应该活的单纯些,谈到艺术市场,我想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艺术交易的繁荣;另一方面,资本的参与也给艺术创作的可能带性来了不可避免的损伤,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一切的核心价值是资本本身,它同艺术的价值会产生位移和疏远。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教给我们超然于物外的人生态度,无为和虚静的人生境界。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在这个全球消费化的时代,我们都在为物所役,很难做到真正的“游于物之外”。
艺术家的职责是画好画,更多的去关注艺术本身。尽量的少被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安静吧。
SHMJ:从古到今,是否有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家?
陈静:有很多,中国画要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立足当下,观看古人和前人的优秀作品是一个方面,也包括国外的大师作品,多看优秀作品、博取众家之长,提高眼界,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作品的时候体会艺术家的内心,而不只是学习他们的技法,所以我们说学习古人的作品是要“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如果透过作品看不到艺术家本人的情感,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不算是成功的作品。“当代艺术”中有很多理念是这样的,作品作为物质性实体的作用是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观赏者接受了艺术家传达的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艺术,而非局限在物质形态的作品上。
SHMJ:“当代艺术”有人解释它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它是对应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概念,假如,将它强加于中国的语境会显得不够严谨和恰当。
陈静:目前,西方的哲学界在争论“当代”的时候,尚没有形成公允的答案,也没有给于“当代艺术”准确的概念。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把“能做到的”做到更好,立足自身此时此地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