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见刘峰,已经相隔十几年。
但是这次重逢却使我感到分外亲切。
这种亲切并非老友重逢后的那种亲切,而是来自对于他的油画风景画《一个人的风景系列》的感受。
2002年,我辞去公职,继续校园里的读书生涯。这种生存样式,说的好听点是“求学”,说的不好听则是“逃避”。值此时代大潮将一切形上之思打得支离破碎之际,我的选择多少令人不解。有时,我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在逃避着什么,但是在心里却又不服输式地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着什么,最不济也是在朦朦胧胧地等待着什么。十年的书海徜徉,并没有滋生苦作舟、勤为径的感叹,不经意间竟不知从哪里得来了一种悠闲与自得。那种活泼泼、富有蕴藉的生命感使我对这个置身其中的世界充满了兴趣。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我读到了刘峰的画。
我在《泳者》面前驻足,我手里拿着它的印刷品把玩,我一觉醒来打开放在枕畔的画册看了又看。
《泳者》的构图以我不专业的眼光来看大概可分三层。最上一层浅浅的绿色是丛林的顶端簇拥着一片天空,阳光从这里向下俯射;中间一层深绿色衬托出许多株蜷曲向上努力伸展的树干;底下一层墨绿色映衬着杂草丛生、间有野花点缀的溪岸,自上而下不停倾泻、落差渐小的溪流以及身体除头部之外全都没入水面正在畅游的泳者。这三层形成了一种正面向上略有仰视的透视关系,与泳者的视角基本平行。丛林所蕴含的旺盛的生命力与溪流的动感表现得恰到好处,含蓄而不外露。近处溪面、溪岸和泳者溅起的涟漪的反光,对画面上部光源产生应和。构图、色彩以及对细节的刻画使画面非常饱满,富有张力。
如果这幅画作给予我的仅止于此,那么它将与其他我所见过的风景画一样,只是作为一幅风景画而存在。而这幅作品则向我显示了它不只是一幅风景画,存在的真理在其中向我显现!
泳者置身其中且迎面而对的逐级而下的溪流作为一种自然力在他面前形成了一种冲击和压迫,畅游带来的当下的欢愉即将为他显然无法克服的重力规律所中断,他无法进一步游向画面深处的可能作为Dasein存在的一种筹划已初见端倪。泳者的当下的单向维度已经被打开,他所面对的“即将”借助这种当下正喷薄而出。
传统画作往往遵循“再当下”(represent,通常译为“表现”)化的规则,表现的是时间之流的一个截面。而现象学的时间观念与物理时间不同,它始终意味着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只有当下一个维度,而是同时具有过去、当下与即将等三个维度。也正是在这种“时间”构成的视域下,Dasein作为一种能够对自身“存在”有所思的存在者,思出自身的“存在”。《泳者》这幅画作不是一个瞬间的“再当下化”,它已经将泳者本身的“即将”与其当下一同呈现给我们。
综观刘峰“一个人的风景”系列画作,基本上与《泳者》相同,跳出了传统美术“再当下化”的窠臼,为平面美术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做出了尝试。我迷恋于此,迷恋于在“再当下化”中所展示的那种存在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无法通过我们的语言而成为我们把握的对象,但其迷人之处也正在于此。
但是这次重逢却使我感到分外亲切。
这种亲切并非老友重逢后的那种亲切,而是来自对于他的油画风景画《一个人的风景系列》的感受。
2002年,我辞去公职,继续校园里的读书生涯。这种生存样式,说的好听点是“求学”,说的不好听则是“逃避”。值此时代大潮将一切形上之思打得支离破碎之际,我的选择多少令人不解。有时,我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在逃避着什么,但是在心里却又不服输式地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着什么,最不济也是在朦朦胧胧地等待着什么。十年的书海徜徉,并没有滋生苦作舟、勤为径的感叹,不经意间竟不知从哪里得来了一种悠闲与自得。那种活泼泼、富有蕴藉的生命感使我对这个置身其中的世界充满了兴趣。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我读到了刘峰的画。
我在《泳者》面前驻足,我手里拿着它的印刷品把玩,我一觉醒来打开放在枕畔的画册看了又看。
《泳者》的构图以我不专业的眼光来看大概可分三层。最上一层浅浅的绿色是丛林的顶端簇拥着一片天空,阳光从这里向下俯射;中间一层深绿色衬托出许多株蜷曲向上努力伸展的树干;底下一层墨绿色映衬着杂草丛生、间有野花点缀的溪岸,自上而下不停倾泻、落差渐小的溪流以及身体除头部之外全都没入水面正在畅游的泳者。这三层形成了一种正面向上略有仰视的透视关系,与泳者的视角基本平行。丛林所蕴含的旺盛的生命力与溪流的动感表现得恰到好处,含蓄而不外露。近处溪面、溪岸和泳者溅起的涟漪的反光,对画面上部光源产生应和。构图、色彩以及对细节的刻画使画面非常饱满,富有张力。
如果这幅画作给予我的仅止于此,那么它将与其他我所见过的风景画一样,只是作为一幅风景画而存在。而这幅作品则向我显示了它不只是一幅风景画,存在的真理在其中向我显现!
泳者置身其中且迎面而对的逐级而下的溪流作为一种自然力在他面前形成了一种冲击和压迫,畅游带来的当下的欢愉即将为他显然无法克服的重力规律所中断,他无法进一步游向画面深处的可能作为Dasein存在的一种筹划已初见端倪。泳者的当下的单向维度已经被打开,他所面对的“即将”借助这种当下正喷薄而出。
传统画作往往遵循“再当下”(represent,通常译为“表现”)化的规则,表现的是时间之流的一个截面。而现象学的时间观念与物理时间不同,它始终意味着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只有当下一个维度,而是同时具有过去、当下与即将等三个维度。也正是在这种“时间”构成的视域下,Dasein作为一种能够对自身“存在”有所思的存在者,思出自身的“存在”。《泳者》这幅画作不是一个瞬间的“再当下化”,它已经将泳者本身的“即将”与其当下一同呈现给我们。
综观刘峰“一个人的风景”系列画作,基本上与《泳者》相同,跳出了传统美术“再当下化”的窠臼,为平面美术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做出了尝试。我迷恋于此,迷恋于在“再当下化”中所展示的那种存在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无法通过我们的语言而成为我们把握的对象,但其迷人之处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