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安保运动与大江健三郎的中国之行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江健三郎于1960年安保运动期间访问中国,这段经历对处于写作转型期的大江具有特殊意义。对有志于突破文坛封闭性、克服日本人去政治化状态的大江而言,1960年的安保斗争为他提供了介入现实的契机,中国则成为他反观日本的透镜,他藉此对安保运动做出定位,以第三世界为参照系来构想日本的未来。但大江在内化这种政治意识时所遇到的困难,也反映出冷战中日本文学的结构性问题。本文尝试探讨大江介入安保运动的内在逻辑,同时也考察中国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由此思考中国及亚非拉世界对于战后日本文学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如画"美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英格兰北部湖区成了十九世纪英国"诗与远方"的代表。约翰·罗斯金生于伦敦,多次北上游览湖区,晚年也选择定居湖区,可以说,湖区是他风景思想的起点和终点。罗斯金反对铁路进入湖区,不仅因为铁路会破坏风景,还因为铁路会改变风景的观看方式,是对美和审美的双重破坏。铁路在把乡村同化为城市的同时,也把旅客异化为"包裹",加剧了现代生活的机械化倾向及其对心灵的奴役。罗斯金关于湖区铁路的言论不仅重新定义了风景,强调了风景的功用,还体现了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忧虑。他眼中的"风
《仙后》第二卷第七章中该恩勇闯玛门地狱的宗教图示并非破碎无序的动态空间乱象,而是伦理学与宗教地图学相得益彰的艺术结晶。在节制伦理的航图引领及信仰的北极星和英勇罗盘的宗教导引系统的协助下,该恩在航行中成功跨越了玛门地狱中的黄金屋、大金链和金苹果三大欲望障碍,重述了《圣经》三大考验及三次渡海异象的基督教经典母题。依靠寓意深刻的宗教空间叙事,斯宾塞不仅深入探究了英西新大陆角力、利用节制德性武器丑化敌手与放纵自我物欲的伦理悖论、天主教与新教事关财富获取及自由意志的重大教义之争等时代议题,而且构建了"基督精兵"
《巴托罗缪市集》中有关烟草的书写是本·琼森关于弗吉尼亚殖民经济对母国经济影响的观察和反思。受西班牙等重商国家的影响,英格兰都铎王朝晚期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开启了国家地理战略转向,希望通过殖民实现母国经济提振,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弗吉尼亚屡遭失利后终因烟草崛起。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剧作置于当时有关烟草纷争的语境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中,探讨剧中英格兰殖民话语与国内烟草消费的勾连。本文认为该剧指出了弗吉尼亚视烟草为拯救母国经济的良药并试图以其成就自身"神话"的荒谬性,探讨了烟草消费对个人、国家和经济产
英国国家身份在十九世纪的建构得益于对苏格兰和维京文化等欧洲边缘文化的吸纳,这一过程中既有对异族浪漫化的表现,也有刻板化的描写,在司各特的《海盗》中则体现为对挪威人充满矛盾的书写。一方面他让苏格兰站在英格兰一方,以设得兰岛为对立面,强制将"进步观念"推销给设得兰岛上的挪威原住民,凸显了包含苏格兰的英国国家主义;另一方面,苏格兰"内部殖民"启蒙事业的失败又暗含着对英帝国的批判。司各特在小说中塑造的"英格兰-苏格兰-野蛮的外圈"这一文化结构将苏格兰置于一个独特的"中间位置",揭示了英国海外殖民与
虽然《变形记》中的大部分素材源于希腊,但奥维德在诗中却表现出贬抑希腊、尊崇罗马的倾向。通过对神话的取舍、置换、植入和改写,这首长诗暗中介入了由来已久的希腊与罗马的文化之争。奥维德一方面抹除了希腊民族的集体起源,淡化了以雅典和忒拜为代表的城邦历史,回溯性地消解了希腊文化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又将罗马细节渗透入希腊场景和仪式,以潜文本的罗马情节置换表面的希腊神话,回溯性地确立了罗马文化的优先性。诗中神话角色和历史人物的西迁叙事也映射出文化主导权从希腊向罗马的转移。奥维德逆转罗马文化的亲希腊进程,既可视为其文学反叛
波德莱尔曾被一些象征主义者批评是"无能的",这表面看来是因为波德莱尔是理性的、而非情感的诗人,但其真正原因是波德莱尔被视为保守的、封闭的诗人。一些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接受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后,希望将面向现实的态度以及针对资产阶级权威机关的反抗精神引入文学,这种做法形成了象征主义的整体生活观和自由诗理论,而他们批评波德莱尔的真正用意就是摆脱波德莱尔开启的颓废文学传统,让法国文学走上开放的、自由主义的道路。年轻的象征主义诗人利用无政府主义思想实现了对象征主义的价值改造,这一方面促成了颓废派的解体和象征
歌德的《化装舞会》是奉魏玛宫廷之命而创作的系列诗歌。这些看似边缘化的作品并非应景之作,由歌德担任总设计师的化装舞会也不只是在公共场域举行的颂扬君主的宫廷文化仪式,而是歌德对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艺术与科技发展的"诗性回应"。本文结合《化装舞会》诗歌文本的具体内容,将视角聚焦于话语建构,分析歌德作为仪式总设计师的极具主观性的话语策略,探讨诗歌的内涵和歌德的真正意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的诗歌诵读会作为新兴的文艺模式在美国蔚然成风,主张扬弃"新批评"旧传统的"新诗"诗人是其中的主力军,而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以其对舞台语言的自觉追寻被学者视为诗歌表演研究的最佳个案。塞克斯顿对五十年代"新批评"统御下的诗歌表演模式具有辩证性的认知,以"新批评"贫弱的舞台表现力为鉴,一方面借助摇滚乐的启示,重新凸显诗歌的声音属性以使之成为唤起观众共情的有效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方法派"戏剧表演理论,在诗歌诵读时诉诸身体与道具等物体质感,使其表演现场不仅是分享个人主
元末明初,华夷交替,出现了两个不同族群背景的“中国”。面对元明鼎革这一“用夏变夷”的历史转折,高丽文人李穑陷入了认同困境。这种认同困境既由他的“中国”认知所引起,也因他脱离民众与社会而造成。高丽精英阶层的这种心理与观念状态,使得高丽政权在外交上摇摆于元明之间,在内部涣散了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契诃夫1890年前往西伯利亚的旅行既是个人创作危机驱动的结果,也是俄国知识分子意图在科学和意识形态层面将西伯利亚作为一种概念纳入俄罗斯总体文化的实践。作为受过欧洲自然科学教育的俄国旅行者,契诃夫倡导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西伯利亚的社会问题积累数据和经验。在契诃夫记述西伯利亚旅行的系列特写中,“西伯利亚-俄罗斯”这一对立的空间模型贯穿始终。他特意疏漏和压缩了“人”在西伯利亚的存在,而以俄罗斯欧洲部分为标准确立了西伯利亚空间的“反常”特征,即寒冷与野蛮。旅途中,契诃夫笔下的旅行者-叙事者对西伯利亚的妇女和邮差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