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与“散文诗”,两者仅一字之差,看起来就像同卵双胞胎,而实际上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某些方面两者甚至背道而驰。所以,当一本集合了散文和散文诗的作品,比如吴长忠先生的《知了》,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好自信的冒险。
但是,读完《知了》,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世事无绝对,能写好散文同时也能写好散文诗的人,毕竟还是有的。《知了》便是明证。
《知了》中的散文,最动人的当是那些“忆旧”之作,如《母亲的眼泪》《拉煤记》《穷家之乐》《三位大嫂》《给爷爷祝寿》等。作为一种紧贴生活和情感的写作,忆旧散文似乎更能通过文心昭示人心,因而最能体现散文排斥虚假、反对矫饰的文体特征,也最能显现散文自身所达到的境界。吴长忠先生的这一组忆旧散文,不仅写得淳朴生动、真诚感人,也写出了自然大方的风度和自在清澈的心境,读起来贴心入肺,令人难忘。它们的动人首先来自于作者独特的笔调。吴长忠先生是以一种质朴、宽厚的话语方式,从日常的细节入手,回顾生活里的真实事件、抒发人生中的独特感受,在娓娓道来之时暗藏淡定从容,又尽显平实亲切。而这些散文更为深入也更为持久的力量,则来自于文字所呈现的心性和情怀。作者不仅是在用心观察世界、用情体悟人生,还是在以内心的省察和精神的升华,将经验与感受加以反刍和提炼,在表达真心真情、呈现真意真我的基础之上,构建、衍生出自身的意境与气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管苦难还是欢欣、亲情抑或“人情”,在他写来都是温情而不泛滥、乐观而不虚夸、通达而不矫饰。从这些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我们读到了一种豁达本真的胸怀,以及一颗淳厚的赤子之心。。
《知了》中的散文诗则呈现了另一种面貌,更确切地说是另一种风采。作者用优雅的语言和悠深的意象,辅以深切的情感,来赞美故乡、雪原、月光和炊烟,来咏叹布谷鸟、石头、河流和湖泊,来叙写向日葵、蒲公英、樱花与荷。而在所有这些诗意而深情的美好之上,是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终极追问,对那些关于永恒与无限、实在和虚无、个体和偶在,关于价值和意义、自由与孤独、美和爱的问题的索问与思考。因此,这些散文诗,不单是诗意盎然的描写、情思绵长的表达,也是生命哲理的探求与思辨。作者把抽象的精神性的思索和感悟,自然地具象于有灵且美的万物之中,深情地完成了对思想的诗性表达,由此成就了这些融诗意、情感、哲思于一体的散文诗。如果说散文最能体现写作者的胸襟与心性,那么,散文诗在彰显写作者的才思和文采之时,更能清晰标示出他的思想刻度和心灵深度,所以,一个敏锐深刻的灵魂就从《知了》的散文诗中显影而出。
也由此,我想,一旦完成对《知了》的阅读,我们可能会更加相信,文字通向的是人的心灵。(任瑜,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
但是,读完《知了》,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世事无绝对,能写好散文同时也能写好散文诗的人,毕竟还是有的。《知了》便是明证。
《知了》中的散文,最动人的当是那些“忆旧”之作,如《母亲的眼泪》《拉煤记》《穷家之乐》《三位大嫂》《给爷爷祝寿》等。作为一种紧贴生活和情感的写作,忆旧散文似乎更能通过文心昭示人心,因而最能体现散文排斥虚假、反对矫饰的文体特征,也最能显现散文自身所达到的境界。吴长忠先生的这一组忆旧散文,不仅写得淳朴生动、真诚感人,也写出了自然大方的风度和自在清澈的心境,读起来贴心入肺,令人难忘。它们的动人首先来自于作者独特的笔调。吴长忠先生是以一种质朴、宽厚的话语方式,从日常的细节入手,回顾生活里的真实事件、抒发人生中的独特感受,在娓娓道来之时暗藏淡定从容,又尽显平实亲切。而这些散文更为深入也更为持久的力量,则来自于文字所呈现的心性和情怀。作者不仅是在用心观察世界、用情体悟人生,还是在以内心的省察和精神的升华,将经验与感受加以反刍和提炼,在表达真心真情、呈现真意真我的基础之上,构建、衍生出自身的意境与气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管苦难还是欢欣、亲情抑或“人情”,在他写来都是温情而不泛滥、乐观而不虚夸、通达而不矫饰。从这些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我们读到了一种豁达本真的胸怀,以及一颗淳厚的赤子之心。。
《知了》中的散文诗则呈现了另一种面貌,更确切地说是另一种风采。作者用优雅的语言和悠深的意象,辅以深切的情感,来赞美故乡、雪原、月光和炊烟,来咏叹布谷鸟、石头、河流和湖泊,来叙写向日葵、蒲公英、樱花与荷。而在所有这些诗意而深情的美好之上,是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终极追问,对那些关于永恒与无限、实在和虚无、个体和偶在,关于价值和意义、自由与孤独、美和爱的问题的索问与思考。因此,这些散文诗,不单是诗意盎然的描写、情思绵长的表达,也是生命哲理的探求与思辨。作者把抽象的精神性的思索和感悟,自然地具象于有灵且美的万物之中,深情地完成了对思想的诗性表达,由此成就了这些融诗意、情感、哲思于一体的散文诗。如果说散文最能体现写作者的胸襟与心性,那么,散文诗在彰显写作者的才思和文采之时,更能清晰标示出他的思想刻度和心灵深度,所以,一个敏锐深刻的灵魂就从《知了》的散文诗中显影而出。
也由此,我想,一旦完成对《知了》的阅读,我们可能会更加相信,文字通向的是人的心灵。(任瑜,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