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爱陪伴孩子心灵成长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但何为真爱?我们又该如何去爱?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告诉我们: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真爱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是的,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教育没有爱不行,只有爱不够,还要懂得如何去爱。怎样的爱才是孩子理解、接纳的爱?
  一、以爱育爱,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反之,学生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有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连同他所讲的一切。由此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孩子的个性与人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甚至出现一些让老师头疼的“捣蛋”的行为,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真爱育真情,用真情换真爱!当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善意与信心,在真爱的感召下,因亲师而自发地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教师拥有真爱就能时时刻刻让学生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以自己丰富而深邃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滋养学生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品格。
  二、尊重为本,用心聆听孩子内在的声音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真爱,真爱的核心价值是尊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也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孩子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对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只有当我们以欣赏的态度来迎接每一个不同的孩子,以欣赏的态度来发现与赏识不同孩子独特的个性与智慧,才赋予教育真正的意义。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淘气的、成绩不理想的“另类”孩子,我们只有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個体,尊重他们,和他们心灵相通,我们的教育才能游刃有余。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们放下架子,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聆听孩子内在的声音。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孩子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时间,当你觉得孩子成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不着急,不灰心,更不轻言放弃,在耐心等待中有效帮助孩子成长!
  三、摒弃惩罚,宽容更具有力量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由于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难免会犯错,“制造”出惹人生气的事来,甚至反复犯错。这时,换种心境,换个角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揣测他们的心理,再去处理问题,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孩子犯错时,他也担心、害怕,担心老师责备,害怕老师批评。如果这时我们以一种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坏习惯和错误,创设条件让孩子下台阶,巧妙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改错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给孩子提出希望,帮助孩子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过失乃非恶意,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宽容孩子的过失,孩子一定心存感激,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平等对待的幸福。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我们用言传身教引领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
  四、允许差异,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适当的任务。孩子做得好,给予适当的鼓励;孩子做错了,耐心地引导他走出误区,让孩子能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减少对师长的依赖,孩子的发展空间也会相应的变大。我们应尽量避免无缘无故地剥夺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给他们一点权利,适当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思考事情,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生活与交往。
  五、赋予“重要感”,提升孩子的责任与使命
  “每个孩子,都很重要!”这是教师应有的责任与情怀。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重要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成功,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竭力践行的教育!当一个孩子感觉他的行为对其他人有影响的时候,他便会在内心深处产生“重要感”,拥有“自我价值感”。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责任感”,有效满足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在这种“重要感”的基础上产生“自律”,而“自律”就意味着“主动”,这就诞生自我责任感与使命感。人一旦被赋予责任与使命,就马上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变得自律,从而变得伟大起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产生“重要感”是教师培育孩子的正确途径。当一个孩子得到师长高度信任,并为之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他就能展现出惊人的才华,甚至成为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契机。
  六、高质量陪伴,当好孩子心灵成长的守护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高质量陪伴孩子,从心灵出发,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切的姿势,一种换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谈话,都能开启曾经关闭的心扉,化解一些纠缠不清的纷争与矛盾,在通往孩子的心灵的道路上架起微妙教育的桥梁。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起于爱心,运作于鼓励、平等、尊重等措施,最终成就孩子的心灵成长。
  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全然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润物细无声”的陪伴,能让渺小的生命变得强大,能让脆弱的灵魂充满阳光。……孩子因教师高质量的陪伴,拥有蓬勃向上的动力源,拥有执着坚强的追寻力,拥有共同的合作默契,让爱得以传承……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爱是教育的唯一秘诀,让我们用真爱浇灌,用敬业耕耘,用执着守护,用宽容修复。教育还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期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份成功;用宽容的心态理解孩子们的每一次过失;用真爱和责任去点燃孩子们心灵的火花,引导孩子们追求人生的理想和高尚的美德!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囿于教材,重灌输轻体验,学生被动接受,枯燥记忆,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从而实现兴趣的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历史中的意义、应用策略,以及应用流程。  【关键词】 初中历史;体验教学;以生为本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探索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手段,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对于WebQuest课程模式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尝试WebQuest课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WebQuest教学模式;高中;英语;融合  WebQuest课程模式是一种以教学情景,为学生活动设置一个场景,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它主要是以网络为协作平台进行专题探究学习的模式,它的主
[摘要]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既需要依靠企业内部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时更需要外部环境体制的变革。其中,体制的转变涉及到多种社会关系,最为关键的是改革过程中以及改革之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问题。概括来讲,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政府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两个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过程。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着手,介
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组织光学检测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该技术在信噪比和成像对比度方面存在不足.在超声调制光学成像技术的基础上,
在胡氏宗祠数字化展示设计中导入叙事性,会呈现出叙事主题的文化性、叙事结构的多样性和叙事语境的传播性等特征。从祠堂文化基因的叙事性表达和数字展示的互动叙事建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