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其精义。从哲学意义上说,也就是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读书上,特别是在文科的学习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以政治学科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为例,谈一谈如何提要钩玄——理清“理”和“序”。
一、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善于从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抓住单元名称进行解读是关键。“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这一名称就已帮助我们揭示了第一单元应掌握的内容。“生活的智慧”揭示的是哲学的作用,“时代精神”揭示的是什么是哲学,而时代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还必须了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就使我们明确了第一单元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有两个:一是哲学的作用,一是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二、注意教材内容编排的等级结构,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一单元下设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内容的编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方向排列的。哲学的作用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但哲学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并非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只有“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哲学才能够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这就帮助我们理清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理清其“理”和“序”。
三个课的内容下各设两个框题,其内容的编排同样存在其内在逻辑。
第一课下设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生活处处有哲学”主要在于揭示哲学的产生——源于实践。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认识世界,因此,基于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哲学思想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下设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时代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在“关于世界观学说”的问题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但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都是真正的哲学,这就要求我们对哲学的各种派别及其主要观点或特征进行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框题的学习就为我们区分哲学的基本派别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和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题的学习则为我们介绍了两大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及其发展过程。
第三课下设两个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认识判断基础上,第三课两个框题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这一框题的学习,就在于告诉我们:只有成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才能够成为“生活智慧”,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题的学习则在于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具有其它哲学派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注重教材知识之间的迁移、渗透,提升教材运用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提到“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建立在前面从三个不同角度——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哲学与时代精神,回答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的。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把握什么是哲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又为下一框题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作了知识上的准备。
第二课关于哲学各种基本形态及其特征的认识则为第三课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其科学性作了知识准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这两个特征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合理成分,又有效地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割裂开来,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弊端,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一特征则有效地克服了唯心主义哲学把革命性和科学性割裂开来的弊端。而这三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哲学各种基本形态及其特征,深化对各种哲学学派的认识。
责任编辑 罗峰
下面以政治学科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为例,谈一谈如何提要钩玄——理清“理”和“序”。
一、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善于从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要做到这一点,抓住单元名称进行解读是关键。“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这一名称就已帮助我们揭示了第一单元应掌握的内容。“生活的智慧”揭示的是哲学的作用,“时代精神”揭示的是什么是哲学,而时代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还必须了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就使我们明确了第一单元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有两个:一是哲学的作用,一是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二、注意教材内容编排的等级结构,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一单元下设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内容的编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方向排列的。哲学的作用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但哲学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并非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只有“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哲学才能够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这就帮助我们理清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理清其“理”和“序”。
三个课的内容下各设两个框题,其内容的编排同样存在其内在逻辑。
第一课下设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生活处处有哲学”主要在于揭示哲学的产生——源于实践。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类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认识世界,因此,基于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哲学思想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下设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时代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在“关于世界观学说”的问题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但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都是真正的哲学,这就要求我们对哲学的各种派别及其主要观点或特征进行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框题的学习就为我们区分哲学的基本派别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和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框题的学习则为我们介绍了两大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及其发展过程。
第三课下设两个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的认识判断基础上,第三课两个框题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这一框题的学习,就在于告诉我们:只有成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才能够成为“生活智慧”,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题的学习则在于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真正哲学,具有其它哲学派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注重教材知识之间的迁移、渗透,提升教材运用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提到“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建立在前面从三个不同角度——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哲学与时代精神,回答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的。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把握什么是哲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又为下一框题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作了知识上的准备。
第二课关于哲学各种基本形态及其特征的认识则为第三课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其科学性作了知识准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这两个特征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合理成分,又有效地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割裂开来,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弊端,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一特征则有效地克服了唯心主义哲学把革命性和科学性割裂开来的弊端。而这三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哲学各种基本形态及其特征,深化对各种哲学学派的认识。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