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何谓新闻的客观性?能否让新闻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一些?媒体和记者能否用优美的文笔写出“诗意的新闻”?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 客观性 诗意 再认识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说:“我历来主张新闻记者应该是美的使者,要向人民传播美,展示美。”这里的“美”,不仅仅指新闻的主客观统一,同时包括新闻报道应该给广大群众美的享受,即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关于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的简述
所谓新闻的客观性,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准确地陈述事实,在报道中不添加任何主观创作成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脱离客观性的“真实”只是一种片面的真实。西方新闻界把不表达记者任何评论、只陈述事实的报道方式称为“纯客观”方式,而我国新闻界历来认为“绝对客观”的新闻是没有的。因为新闻可选择,报道这,不报道那,尽管都是以客观的方式报道,却蕴含着记者强烈的主观意图。而正是由于它是以客观的面目出现,丝毫没有强加于人之感,更能令人信服,也就是常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要使新闻报道保持客观性,可采取用事实说话,使用春秋笔法,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叙述、描写传达报道的情调和语境等,这里非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此略过。
诗意的新闻,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冒冒失失地写下这个标题,才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怎能、怎敢去碰如此庞大精深且注定说不清的命题呢?无奈之中,只得耍‘无赖’——设定‘诗意’是先验自明的。就是说,各位对‘诗意’早有成竹在胸的理解——‘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好;‘风雅颂赋比兴’也好;‘兴观群怨’也罢;‘缘情绮靡’也罢,总之,各位对‘诗’和‘诗意’的领会已然清晰而丰富,往下的事,只需把这种‘诗意’贯注入现代新闻报道就是了”。
我们知道,新闻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二者兼而有之。社会效益也好,经济效益也罢,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要想得到实现,首先就要有能吸引广大群众“眼球”的资本,而广大群众关注的目光,则需要媒体不断给受众“制造”更多诗意的新闻作品,要获得美的享受,才能提高其阅读(收看、收听)兴趣。
二、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的必要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学生,写出的新闻作品只是叙述清楚事实真相,“干巴巴”、“冷冰冰”,毫无生趣可言,这固然是许多刚“入门”者常见的现象,但目前大量新闻作品的传统写法无形中对初学写作者也或多或少有所影响。
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能相互融合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事例:1996年4月,庄贵生先生在《金陵晚报》上发表了《紫金山探宝系列》一组稿子。原文的标题分别为《茁壮成长的“混血”丛林》、《密林里的舞蹈仙子:蝴蝶》、《树林的忠实卫士:鸟类》及《请爱护南京的“摇钱树”》,发表时该报编辑刘炜亮将标题分别修改如下:《一夜东风满山春,半是新绿半重翠》(植物);《林间彩翼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蝴蝶);《关关啾啾鸣春晴,此间不可无我吟》(鸟类);《只把青山好颜色,绘作江南烂漫春》(环保)。
据庄贵生说:“很多人和我谈起这组稿子时,首先读及的、印象最深的是标题而不是主体。”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编辑制作的这组标题生动形象。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尚且如此充满诗意,主体部分在交代清楚事件真相的同时,为什么不可以诗意一点呢?
北宋文学家苏轼评论王维诗画特色时这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这种将诗与画有机结合起来,使作品富于诗情画意的创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试想,如果我们在写一篇新闻稿子时,让其亦有画之境界、诗之意境,自然可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不难看出,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下,新闻报道适当地发现诗意、传达诗意是必要的,正如穆青所言,要向人民传播美、展示美。
首先,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现代人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像大观园里的哥儿姐们那样组织“海棠诗社”(当然诗人除外),大众传播则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一重任,在新闻报道中“佐入”一点“诗意”,能无形中给广大群众一点美的熏陶。
其次,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加拿大文艺批评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年提出“地球村概念”,在这个地球村中,全球经济、文化、生活走向整合,时空所形成的阻隔在网络面前,轰然坍塌,世界结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闻竞争已由国内走向国际,各家媒体要想在新闻大战中争得一席之地,打破传统报道样式,开创新的充满诗意的报道方法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再次,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受众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必然要求。受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导致的结果是:受众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开始从审美角度对媒体评头论足,以此作为衡量媒体优劣的标准之一。美国传播学家卡兹曾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需求得到满足与否,将影响人们下一次的接触行为。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获得美的享受是众多需求中的一部分,这就促使媒体必然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在保持严肃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把新闻写得更好看、更富于情趣一些,即适当加入一点“诗意”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诗意的新闻”的表现手法
海德格尔说:人们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现代新闻报道怎样才能使新闻充满“诗意”呢?笔者在此作简略探讨。
1、借用散文创作笔法
这就是说借助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富有情趣的笔触进行新闻报道。它要求保持新闻的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强调创作个性化但不能违背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在改变“干巴巴”、“冷冰冰”的说话方式的同时,强调朴素典雅的文风。一句话,散文化笔调是借鉴散文化的表现手法为新闻报道服务,并非把新闻变成文学。
散文之“散”,主要表现在取材广泛自由,不拘形式,信笔挥洒,行文自如,撷取某一事件、某一现象,随意点染。例如在一篇题为《买缸记》的新闻报道中,作者通过写丰收农民买缸这一典型事件,集中刻画了三婶这个典型人物,其中这样写道:
三婶不让地说:“为买这缸,我已经跑了两趟空腿了!这回要不是起了个大五更,又找了个帮忙的,恐怕还抢不到手咧!再说我十三个也还不够哩。大妮还托我买四个,二妮叫买五个,未过门的媳妇要四个。”三婶将手里的票子抖得“哗哗”响。
上面这段话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使三婶这个人物立体化了,也使这篇报道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欢乐情趣,读来趣味盎然。
传统新闻笔法主张减少记者在报道中的感情色彩,但散文化笔调则允许记者在报道中融入更多情调。其实,散文化笔法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情调化手法,正如梅臣尧的一句名言:“状难言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在《沉绿湖上英雄谱》一文中,作者报道了抢救落水儿童而奋不顾身的群众后,有一段直接的情感抒发:
河北春来早,省城春潮涌。沉绿湖上的壮举,像一簇娇艳的报春花,在新的一年中,将引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花,在滹沱河畔,在燕赵大地,争相开放。
短短的几十个字,是作者情感的迸发,是对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舍己救人的英雄的美好赞扬,让读者情感也为之荡漾。
2、合理展开想象
一提及“想象”一词,我们本能地会想到诗歌,把它与“虚构”等同。其实,“想象”与“虚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心理学中,想象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之分,“创造想象”是虚构的,而“再造想象”则是依据别人的叙述、有关的文字或图表、将自己当时并没见过的事物具体生动、如见如闻地再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新闻报道中,在坚持客观真实的前提下,为避开抽象的说教,形象地表达新闻事件的积极意义或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采用再造想象对新闻事件做一种“往后”或“超前”的推想。
再造想象在新闻报道中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作者运用再造想象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属于它的过去或未来的推想。例如:
1998年4月12日央视在早间新闻里播发了一条《鱼荒》的报道:往年在这个时候,在长江是能捕到许多鱽鱼的,但是今年几乎捞不到了,如果渔政再不治理竭泽而渔式的捕捞现象,用不了许多时间,我们的后人只能看照片和标本认识什么是鱽鱼了。“鱽鱼绝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这种推想的前提是渔政对滥捕乱捞任其下去,不对其进行合理治理,鱽鱼灭绝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时,在这则报道里,作者一改传统的说教的方式,而采用想象——“任其发展,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的后人只能看照片和标本认识什么是鱽鱼了”——形象地说明渔政刻不容缓。
一种是作者不“再造”事实,而是旨在生动形象地叙述新闻事实。例如:1998年10月21日《文汇报》上刊登的消息,作者在导语中这样表述:上虞百官镇40户农民种的水稻抽不出穗,原因是公路上彻夜不灭的路灯使得两旁的水稻通宵难“眠”,从而导致了43.5亩晚稻减产。在这里,作者将水稻想象成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指出水稻减产的原因——“通宵难眠”所致。
可见,在新闻报道中,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原则的前提下,是可以把新闻写出一点诗意来的。
3、适当使用修辞手法
新闻主实,这是无庸质疑的。修辞手法中的夸张、象征等感情色彩较强的手法一定要禁用,一些带中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比拟、对偶等则可以适当使用,从而将新闻写得妙趣横生,既高雅、富有文采,又通俗易懂,好念好记。例如:有一条关于天气预报的消息,其导语这样写道:“大雪躲过天气预报,于今天凌晨光顾本城。”作者将大雪拟人化,形象地报道了当天天气情况,既让读者看罢会心一笑,又诙谐幽默。
再看看这样一个标题:
(引题)“织女”安卧“广寒宫”
(主题)四棉设置恒温休息室解决女工休息问题
在这则标题中,作者把四棉厂的女工比作“织女”,把“恒温休息室”比作“广寒宫”,既符合文章中人物身份和所写内容,又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我国民间美丽的神话传说,形象贴切。
引用名人名句,是增添文章诗意的又一技巧。看这则标题:
(引题)知否,知否,绿肥红瘦
(主题)连绵阴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
作者在引题中妙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式,虽有改动,但音韵、语势基本未受影响,表意新颖别致,既为主题出场作了烘托,又使读者易懂易记。
新闻毕竟是“生活的真实”,而非“艺术的真实”,在使用修辞手法时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文章的“诗味”而牵强附会,不能故意舞文弄墨,给人“掉书袋”之嫌,更不可使用读者生疏或艰涩难懂的成语,否则会弄巧成拙。
老子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在现代新闻报道中,这种“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说法已被越来越多力求推陈出新的新闻媒体打破,在务实与审美之间努力找到一个切合点,使广大群众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获得美的享受,也是我们今后写作教学革新的方向。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如同“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趣味盎然。
【参考文献】
[1]郑思礼、郑宇:《现代新闻报道——理解与表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吴 飞:《新闻编辑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王锡军:《新闻也可写出点诗味来》,新闻写作,1999年第12期
【关键词】新闻 客观性 诗意 再认识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说:“我历来主张新闻记者应该是美的使者,要向人民传播美,展示美。”这里的“美”,不仅仅指新闻的主客观统一,同时包括新闻报道应该给广大群众美的享受,即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关于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的简述
所谓新闻的客观性,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准确地陈述事实,在报道中不添加任何主观创作成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脱离客观性的“真实”只是一种片面的真实。西方新闻界把不表达记者任何评论、只陈述事实的报道方式称为“纯客观”方式,而我国新闻界历来认为“绝对客观”的新闻是没有的。因为新闻可选择,报道这,不报道那,尽管都是以客观的方式报道,却蕴含着记者强烈的主观意图。而正是由于它是以客观的面目出现,丝毫没有强加于人之感,更能令人信服,也就是常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要使新闻报道保持客观性,可采取用事实说话,使用春秋笔法,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叙述、描写传达报道的情调和语境等,这里非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此略过。
诗意的新闻,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冒冒失失地写下这个标题,才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怎能、怎敢去碰如此庞大精深且注定说不清的命题呢?无奈之中,只得耍‘无赖’——设定‘诗意’是先验自明的。就是说,各位对‘诗意’早有成竹在胸的理解——‘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好;‘风雅颂赋比兴’也好;‘兴观群怨’也罢;‘缘情绮靡’也罢,总之,各位对‘诗’和‘诗意’的领会已然清晰而丰富,往下的事,只需把这种‘诗意’贯注入现代新闻报道就是了”。
我们知道,新闻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二者兼而有之。社会效益也好,经济效益也罢,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要想得到实现,首先就要有能吸引广大群众“眼球”的资本,而广大群众关注的目光,则需要媒体不断给受众“制造”更多诗意的新闻作品,要获得美的享受,才能提高其阅读(收看、收听)兴趣。
二、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的必要性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学生,写出的新闻作品只是叙述清楚事实真相,“干巴巴”、“冷冰冰”,毫无生趣可言,这固然是许多刚“入门”者常见的现象,但目前大量新闻作品的传统写法无形中对初学写作者也或多或少有所影响。
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能相互融合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个事例:1996年4月,庄贵生先生在《金陵晚报》上发表了《紫金山探宝系列》一组稿子。原文的标题分别为《茁壮成长的“混血”丛林》、《密林里的舞蹈仙子:蝴蝶》、《树林的忠实卫士:鸟类》及《请爱护南京的“摇钱树”》,发表时该报编辑刘炜亮将标题分别修改如下:《一夜东风满山春,半是新绿半重翠》(植物);《林间彩翼浑无辩,飞去方知不是花》(蝴蝶);《关关啾啾鸣春晴,此间不可无我吟》(鸟类);《只把青山好颜色,绘作江南烂漫春》(环保)。
据庄贵生说:“很多人和我谈起这组稿子时,首先读及的、印象最深的是标题而不是主体。”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编辑制作的这组标题生动形象。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尚且如此充满诗意,主体部分在交代清楚事件真相的同时,为什么不可以诗意一点呢?
北宋文学家苏轼评论王维诗画特色时这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这种将诗与画有机结合起来,使作品富于诗情画意的创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试想,如果我们在写一篇新闻稿子时,让其亦有画之境界、诗之意境,自然可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不难看出,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下,新闻报道适当地发现诗意、传达诗意是必要的,正如穆青所言,要向人民传播美、展示美。
首先,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现代人很难有专门的时间像大观园里的哥儿姐们那样组织“海棠诗社”(当然诗人除外),大众传播则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一重任,在新闻报道中“佐入”一点“诗意”,能无形中给广大群众一点美的熏陶。
其次,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加拿大文艺批评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年提出“地球村概念”,在这个地球村中,全球经济、文化、生活走向整合,时空所形成的阻隔在网络面前,轰然坍塌,世界结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闻竞争已由国内走向国际,各家媒体要想在新闻大战中争得一席之地,打破传统报道样式,开创新的充满诗意的报道方法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再次,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相结合是受众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必然要求。受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导致的结果是:受众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开始从审美角度对媒体评头论足,以此作为衡量媒体优劣的标准之一。美国传播学家卡兹曾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需求得到满足与否,将影响人们下一次的接触行为。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获得美的享受是众多需求中的一部分,这就促使媒体必然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在保持严肃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把新闻写得更好看、更富于情趣一些,即适当加入一点“诗意”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诗意的新闻”的表现手法
海德格尔说:人们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现代新闻报道怎样才能使新闻充满“诗意”呢?笔者在此作简略探讨。
1、借用散文创作笔法
这就是说借助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富有情趣的笔触进行新闻报道。它要求保持新闻的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强调创作个性化但不能违背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在改变“干巴巴”、“冷冰冰”的说话方式的同时,强调朴素典雅的文风。一句话,散文化笔调是借鉴散文化的表现手法为新闻报道服务,并非把新闻变成文学。
散文之“散”,主要表现在取材广泛自由,不拘形式,信笔挥洒,行文自如,撷取某一事件、某一现象,随意点染。例如在一篇题为《买缸记》的新闻报道中,作者通过写丰收农民买缸这一典型事件,集中刻画了三婶这个典型人物,其中这样写道:
三婶不让地说:“为买这缸,我已经跑了两趟空腿了!这回要不是起了个大五更,又找了个帮忙的,恐怕还抢不到手咧!再说我十三个也还不够哩。大妮还托我买四个,二妮叫买五个,未过门的媳妇要四个。”三婶将手里的票子抖得“哗哗”响。
上面这段话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使三婶这个人物立体化了,也使这篇报道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欢乐情趣,读来趣味盎然。
传统新闻笔法主张减少记者在报道中的感情色彩,但散文化笔调则允许记者在报道中融入更多情调。其实,散文化笔法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情调化手法,正如梅臣尧的一句名言:“状难言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如在《沉绿湖上英雄谱》一文中,作者报道了抢救落水儿童而奋不顾身的群众后,有一段直接的情感抒发:
河北春来早,省城春潮涌。沉绿湖上的壮举,像一簇娇艳的报春花,在新的一年中,将引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花,在滹沱河畔,在燕赵大地,争相开放。
短短的几十个字,是作者情感的迸发,是对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舍己救人的英雄的美好赞扬,让读者情感也为之荡漾。
2、合理展开想象
一提及“想象”一词,我们本能地会想到诗歌,把它与“虚构”等同。其实,“想象”与“虚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心理学中,想象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之分,“创造想象”是虚构的,而“再造想象”则是依据别人的叙述、有关的文字或图表、将自己当时并没见过的事物具体生动、如见如闻地再现出来的心理过程。
新闻报道中,在坚持客观真实的前提下,为避开抽象的说教,形象地表达新闻事件的积极意义或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采用再造想象对新闻事件做一种“往后”或“超前”的推想。
再造想象在新闻报道中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作者运用再造想象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属于它的过去或未来的推想。例如:
1998年4月12日央视在早间新闻里播发了一条《鱼荒》的报道:往年在这个时候,在长江是能捕到许多鱽鱼的,但是今年几乎捞不到了,如果渔政再不治理竭泽而渔式的捕捞现象,用不了许多时间,我们的后人只能看照片和标本认识什么是鱽鱼了。“鱽鱼绝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这种推想的前提是渔政对滥捕乱捞任其下去,不对其进行合理治理,鱽鱼灭绝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时,在这则报道里,作者一改传统的说教的方式,而采用想象——“任其发展,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的后人只能看照片和标本认识什么是鱽鱼了”——形象地说明渔政刻不容缓。
一种是作者不“再造”事实,而是旨在生动形象地叙述新闻事实。例如:1998年10月21日《文汇报》上刊登的消息,作者在导语中这样表述:上虞百官镇40户农民种的水稻抽不出穗,原因是公路上彻夜不灭的路灯使得两旁的水稻通宵难“眠”,从而导致了43.5亩晚稻减产。在这里,作者将水稻想象成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指出水稻减产的原因——“通宵难眠”所致。
可见,在新闻报道中,在坚持新闻客观真实原则的前提下,是可以把新闻写出一点诗意来的。
3、适当使用修辞手法
新闻主实,这是无庸质疑的。修辞手法中的夸张、象征等感情色彩较强的手法一定要禁用,一些带中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比拟、对偶等则可以适当使用,从而将新闻写得妙趣横生,既高雅、富有文采,又通俗易懂,好念好记。例如:有一条关于天气预报的消息,其导语这样写道:“大雪躲过天气预报,于今天凌晨光顾本城。”作者将大雪拟人化,形象地报道了当天天气情况,既让读者看罢会心一笑,又诙谐幽默。
再看看这样一个标题:
(引题)“织女”安卧“广寒宫”
(主题)四棉设置恒温休息室解决女工休息问题
在这则标题中,作者把四棉厂的女工比作“织女”,把“恒温休息室”比作“广寒宫”,既符合文章中人物身份和所写内容,又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我国民间美丽的神话传说,形象贴切。
引用名人名句,是增添文章诗意的又一技巧。看这则标题:
(引题)知否,知否,绿肥红瘦
(主题)连绵阴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
作者在引题中妙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式,虽有改动,但音韵、语势基本未受影响,表意新颖别致,既为主题出场作了烘托,又使读者易懂易记。
新闻毕竟是“生活的真实”,而非“艺术的真实”,在使用修辞手法时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文章的“诗味”而牵强附会,不能故意舞文弄墨,给人“掉书袋”之嫌,更不可使用读者生疏或艰涩难懂的成语,否则会弄巧成拙。
老子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在现代新闻报道中,这种“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说法已被越来越多力求推陈出新的新闻媒体打破,在务实与审美之间努力找到一个切合点,使广大群众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基础上,获得美的享受,也是我们今后写作教学革新的方向。新闻的客观性与诗意的新闻,如同“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趣味盎然。
【参考文献】
[1]郑思礼、郑宇:《现代新闻报道——理解与表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吴 飞:《新闻编辑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王锡军:《新闻也可写出点诗味来》,新闻写作,199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