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能力;四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想象 标新立异 质疑思辨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现代人智力的开发仅占大脑全部能量的30%,未开发的创造性思维占70%。这一结论为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立了科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创造性意识,能够驾驭教材,深入挖掘与教材联系的未知领域,展开扑捉信息的思维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隐含的思维训练因素,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如笔者上《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典范的戏剧时,里面隐含着大量的潜台词,就引导学生结合人物形象分析,剖析每个人物性格,如鲁侍萍的几处“岔话”、周朴圆对侍萍的“怀念”、王利发在茶馆的应酬、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情表白,生动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鲁侍萍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周朴圆残忍、冷酷、自私、虚伪;王利发精明、干练、谨小慎微;罗密欧对爱情忠贞不渝。通过剖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并达到了跃跃欲试的地步。
二、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如笔者在教鲁迅的小说《祝福》时设计了三道问答题:1.请同学开一张祥林嫂的“经济账单”。(提示:根据小说所给的信息,①富兴楼的清炖鱼翅1元一大盆;②注解说1元=1000文钱;③祥林嫂在鲁家做工每月500文即0.5元;④婆婆抢走第一次在鲁家做三个半月的工钱1750文即1.75元;⑤婆婆卖祥林嫂给贺老六得80千;⑥婆婆给小儿子娶亲用去50千,剩下10多千;⑦第二次到鲁家做工两年得12千即12元,捐门槛整整去了12元。即:0.5元—1.75元—80元—12元。)2.请写下“祥林嫂的年谱”。(提示:初到鲁家做工时27岁 做了三个半月的短工 被卖到贺家5年左右 再次到鲁镇做工2年=35岁左右。)3.祥林嫂有没有春天?(提示: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时被迫改嫁;暮春之际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所以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挖掘教材,积极引导。
三、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能力
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本身就是创新。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立体地、多方面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如讲授《陈奂生上城》时,笔者引导学生阅读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读完后,让学生写《陈奂生——三中全会后的阿Q》。这个题目不仅标新立异,而又隐含着强迫学生去读鲁迅的《阿Q正传》,写出比较性的文章来。高考辅导在即,如何培养学生写出标新立异的高考作文来,笔者做了三种尝试:一是让学生编故事,编得越奇越好;二是写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举一例,议一事,看谁的见解精辟;三是写证论文,提出问题(绪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每次训练先让学生评价,这种做法不脱离实际。
四、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思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学会把一个个疑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有位老师讲授《木兰诗》时很有趣,还有一分钟时间才下课,他说道:“这首诗我们上完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一位同学问:“木兰从军十二年,伙伴们不知道她是女郎,我不相信,因为她总要脱鞋洗脚,封建社会的女子是裹脚的。”这么一问,把老师问倒了,这时下课铃刚好响。老师巧妙地说:这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请同学们查一查资料或问问你们的父母,封建社会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这不仅鼓励学生去思考,也给老师自己下了一个台阶。第二节课老师查了资料,给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女子是从唐朝开始裹脚的。可见给学生学会质疑何等重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想象 标新立异 质疑思辨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现代人智力的开发仅占大脑全部能量的30%,未开发的创造性思维占70%。这一结论为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立了科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创造性意识,能够驾驭教材,深入挖掘与教材联系的未知领域,展开扑捉信息的思维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隐含的思维训练因素,从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如笔者上《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典范的戏剧时,里面隐含着大量的潜台词,就引导学生结合人物形象分析,剖析每个人物性格,如鲁侍萍的几处“岔话”、周朴圆对侍萍的“怀念”、王利发在茶馆的应酬、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情表白,生动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鲁侍萍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周朴圆残忍、冷酷、自私、虚伪;王利发精明、干练、谨小慎微;罗密欧对爱情忠贞不渝。通过剖析,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并达到了跃跃欲试的地步。
二、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如笔者在教鲁迅的小说《祝福》时设计了三道问答题:1.请同学开一张祥林嫂的“经济账单”。(提示:根据小说所给的信息,①富兴楼的清炖鱼翅1元一大盆;②注解说1元=1000文钱;③祥林嫂在鲁家做工每月500文即0.5元;④婆婆抢走第一次在鲁家做三个半月的工钱1750文即1.75元;⑤婆婆卖祥林嫂给贺老六得80千;⑥婆婆给小儿子娶亲用去50千,剩下10多千;⑦第二次到鲁家做工两年得12千即12元,捐门槛整整去了12元。即:0.5元—1.75元—80元—12元。)2.请写下“祥林嫂的年谱”。(提示:初到鲁家做工时27岁 做了三个半月的短工 被卖到贺家5年左右 再次到鲁镇做工2年=35岁左右。)3.祥林嫂有没有春天?(提示: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时被迫改嫁;暮春之际痛失爱子;迎春之时一命归天。所以祥林嫂没有春天。)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挖掘教材,积极引导。
三、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能力
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本身就是创新。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立体地、多方面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如讲授《陈奂生上城》时,笔者引导学生阅读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读完后,让学生写《陈奂生——三中全会后的阿Q》。这个题目不仅标新立异,而又隐含着强迫学生去读鲁迅的《阿Q正传》,写出比较性的文章来。高考辅导在即,如何培养学生写出标新立异的高考作文来,笔者做了三种尝试:一是让学生编故事,编得越奇越好;二是写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举一例,议一事,看谁的见解精辟;三是写证论文,提出问题(绪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每次训练先让学生评价,这种做法不脱离实际。
四、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思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学会把一个个疑提出来,又一个个解决,从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有位老师讲授《木兰诗》时很有趣,还有一分钟时间才下课,他说道:“这首诗我们上完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一位同学问:“木兰从军十二年,伙伴们不知道她是女郎,我不相信,因为她总要脱鞋洗脚,封建社会的女子是裹脚的。”这么一问,把老师问倒了,这时下课铃刚好响。老师巧妙地说:这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请同学们查一查资料或问问你们的父母,封建社会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这不仅鼓励学生去思考,也给老师自己下了一个台阶。第二节课老师查了资料,给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女子是从唐朝开始裹脚的。可见给学生学会质疑何等重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