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遮盖对弱视患儿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3~10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患者100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5岁,22例)、低年级组(6~8岁43例)和高年级组(9~11岁37例)。初始治疗仅予屈光矫正,3个月后每组内按遮盖方式治疗,分别于遮盖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观察弱视眼视力情况。结果 经过6个月的屈光矫正,3个年龄组的弱视眼视力均有明显进步(学龄前组平均提高2.3行;低年级组平均提高1.6行,;高年级组平均提高1.6行。在此后的遮蓋治疗過程中,弱视眼视力继续提高,结论 在屈光矫正基础上,采用每天部分遮盖或传统的全天遮盖均可明显提升弱视眼视力。
【关键词】:弱视 遮盖 视力恢复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屆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单眼或双眼最佳 矫正视力下降的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据统计,患病率为学龄前儿童的1.3%-3.0%,一般人群的2.0%-2.5%[1]。弱视的治疗方法虽多,但遮盖疗法是其中最主要的经济有效以及沿用最久的方法,而其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患儿依从性,我们对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我科门诊二年随访观察记录弱视儿童。选择3~10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患者100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5岁,22例)、低年级组(6~8岁43例)和高年级组(9~11岁37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总计100例184只眼。
1.1眼科常规检查
Snellen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矫正远视力;眼位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注视性质;验光方法:采用电脑验光及人工客观检影进行准确主客观验光后配镜(12岁以下者,采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连用3d后初次检影验光,3周后复验给方配镜;大于等于12岁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验光后次日复验给方配镜)1月~2月复诊1次,可试镜调整屈光度,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复查视力、眼位、注视性质、双眼视觉。
1.2治疗
弱视配镜原则:单纯远视给予足矫,单纯近视者可按最佳矫正视力低矫配镜;内斜合并低/中度远视者给予足量矫正(观察眼位至交替遮盖不动为止),合并近视者选择最佳视力、最低度数;外斜合并中、远视给予最佳视力最低度数,合并近视者给予足量矫正;遮盖疗法:配戴全矫眼镜,所谓健眼每日遮盖(注:遮盖要求使用眼贴将遮盖眼全部遮蔽以抑制形觉及光觉的刺激),遮盖量分别为:小量(2h/d)遮盖,中量(6h/d)遮盖,全日遮盖;复诊时间:1月~2月复诊1次,可试镜调整屈光度,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复查视力、眼位、注视性质、双眼视觉。每1年重新散瞳验光。
2.结果
遮盖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弱视达基本治愈后弱视眼视力的变化趋势 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弱视眼视力呈逐渐升高趋势,平均每次复查视力均提高0.19±0.06,全日遮盖组在弱视治疗中平均视力提高幅度较6h/d遮盖组高,但与2h/d遮盖组幅度相似。在阶段性复查中,2h/d遮盖组治疗起始时视力高于其他两组,在治疗前、复诊第1、2次时,视力提高幅度高于全日遮盖组和6h/d遮盖组;通过治疗后,视力逐渐提高,当复诊第3次~5次时,3组间提高幅度相似;当弱视眼基本达治愈时,6h/d遮盖组平均视力提高幅度低于其他两组;2h/d遮盖组与全日遮盖组提高幅度相似,对视力的疗效相似。
3.讨论:弱视是一种眼球发育性紊乱,并伴有斜视或高度屈光不正,纠正视力≤0.8,无器质性病变的眼病。其危害不仅在于视力低下,还在于缺乏完善的立体感[2]。因此有效治疗对提高弱视患儿的生活、学习质量有积极意义。经临床分析结果示,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传统的遮盖疗法被视为最为普遍的有效治疗方法[3]。
参考文献:
[1] 胡桂芬.儿童弱视综合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0):1188.
[2] 许天华.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护理 [J] .护理学杂志,1997,12(2):101 102.
[3] 马珊陵.戴镜传统遮盖加精细作业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J].眼视光学杂志,1999,1(4):208 209.
【关键词】:弱视 遮盖 视力恢复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屆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单眼或双眼最佳 矫正视力下降的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据统计,患病率为学龄前儿童的1.3%-3.0%,一般人群的2.0%-2.5%[1]。弱视的治疗方法虽多,但遮盖疗法是其中最主要的经济有效以及沿用最久的方法,而其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患儿依从性,我们对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我科门诊二年随访观察记录弱视儿童。选择3~10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患者100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5岁,22例)、低年级组(6~8岁43例)和高年级组(9~11岁37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总计100例184只眼。
1.1眼科常规检查
Snellen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裸眼、矫正远视力;眼位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注视性质;验光方法:采用电脑验光及人工客观检影进行准确主客观验光后配镜(12岁以下者,采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连用3d后初次检影验光,3周后复验给方配镜;大于等于12岁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验光后次日复验给方配镜)1月~2月复诊1次,可试镜调整屈光度,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复查视力、眼位、注视性质、双眼视觉。
1.2治疗
弱视配镜原则:单纯远视给予足矫,单纯近视者可按最佳矫正视力低矫配镜;内斜合并低/中度远视者给予足量矫正(观察眼位至交替遮盖不动为止),合并近视者选择最佳视力、最低度数;外斜合并中、远视给予最佳视力最低度数,合并近视者给予足量矫正;遮盖疗法:配戴全矫眼镜,所谓健眼每日遮盖(注:遮盖要求使用眼贴将遮盖眼全部遮蔽以抑制形觉及光觉的刺激),遮盖量分别为:小量(2h/d)遮盖,中量(6h/d)遮盖,全日遮盖;复诊时间:1月~2月复诊1次,可试镜调整屈光度,酌情调整治疗方案,复查视力、眼位、注视性质、双眼视觉。每1年重新散瞳验光。
2.结果
遮盖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弱视达基本治愈后弱视眼视力的变化趋势 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弱视眼视力呈逐渐升高趋势,平均每次复查视力均提高0.19±0.06,全日遮盖组在弱视治疗中平均视力提高幅度较6h/d遮盖组高,但与2h/d遮盖组幅度相似。在阶段性复查中,2h/d遮盖组治疗起始时视力高于其他两组,在治疗前、复诊第1、2次时,视力提高幅度高于全日遮盖组和6h/d遮盖组;通过治疗后,视力逐渐提高,当复诊第3次~5次时,3组间提高幅度相似;当弱视眼基本达治愈时,6h/d遮盖组平均视力提高幅度低于其他两组;2h/d遮盖组与全日遮盖组提高幅度相似,对视力的疗效相似。
3.讨论:弱视是一种眼球发育性紊乱,并伴有斜视或高度屈光不正,纠正视力≤0.8,无器质性病变的眼病。其危害不仅在于视力低下,还在于缺乏完善的立体感[2]。因此有效治疗对提高弱视患儿的生活、学习质量有积极意义。经临床分析结果示,儿童弱视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传统的遮盖疗法被视为最为普遍的有效治疗方法[3]。
参考文献:
[1] 胡桂芬.儿童弱视综合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0):1188.
[2] 许天华.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护理 [J] .护理学杂志,1997,12(2):101 102.
[3] 马珊陵.戴镜传统遮盖加精细作业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J].眼视光学杂志,1999,1(4):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