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学生完成《科学》学习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实验操作必需规范。
【关键词】规范;实验;仪器;过程;数据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57-01
但是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由于受新课程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理念的片面影响,认为科学课堂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学生喜欢怎样进行实验探究就让他们怎样进行实验探究,把实验过程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随意操作,自由发挥。结果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改革初衷相违背的现象:老师一说开始实验,学生就同时动手,不管仪器怎样使用。实验需要的数据,不到最后阶段测不出来,而且很多数据是自己“加工”的:有的是从别的小组听来的,有的是没有经过严密的观测得来的,有的数据甚至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而编造出来的。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初衷完全相背。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科学课堂上的实验能做到规范化的开展呢?
一、材料摆放,位置确定
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载体。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每节课都有大量的材料供学生使用。比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教科版四下第一单元《电》第5课)一课,学生要利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情况。假如满满的一堆物体散落在桌子上,一方面看上去显得比较零乱,另一方面学生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某些物体重复检测而某些物体遗漏检测的现象。又如在教学《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溶解》第7课)这一课时,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材料有烧杯、酒精灯、蒸发皿等危险、易碎的物品。假如摆放位置不恰当,如桌子的边缘,学生容易碰到的地方等,很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如打碎烧杯,打翻酒精灯造成失火等。对此,我们有必要向学生明确提出,实验探究的材料,都必需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摆放在桌子的中间。
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假如要依次使用材料的,必需把还要使用的材料放在右边,把不再使用的材料放在左边。就如前面讲的《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如果学生都能做到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桌子中间的右边,检测完一个物体后就把它放到左边去。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复检测和遗漏检测的现象了。不但可以节约实验探究的时间,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仪器使用,按规进行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很多实验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如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利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等等。像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和玻璃棒等这些仪器都是为了解决某种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仪器本身的功能与特点,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使用。
例如,在教学《测量水的温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2课)一课时,要求学生利用温度计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和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在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温度计的选择,第二是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出上述四种不同温度的水的温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正确选择温度计。对于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具体规范是:(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利用温度计测量四种不同的水的温度的过程中,却花样百出:有的学生手拿温度计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中温度计碰到烧杯的杯壁和杯底,照样进行读数;有的学生则把温度计拿出水面来进行读数;有的学生甚至是温度计放入水中不久,听到别的小组在读数了,不等自己手中的温度计的液面停下来就急着读数,至于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更是很少有学生做到,如此种种。虽说最后每个学生都能报出一个水温的具体数字,也能比较出四种水温的区别(毕竟四种水的温度相差较大,而学生的误差不是很大),但是学生测量的结果却是错误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实在这一课中,教师只要对温度计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示范,并要求学生严格按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去操作,学生还是能做到正确测量水的温度的。
三、仪器组装,按规操作
在科学教学中,每一个实验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该项操作的规范要求,都是为实现实验目的服务的。在明确实验基本操作目的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规范操作的意义,分清操作要领的主次,在全面把握操作要求的同时,集中理解和掌握实现该项基本操作中的重点与关键,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只有在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强化训练,才能高效地提高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溶解》第1课)一课时,要指导学生做过滤面粉和水混合液体的实验,可是在课堂上,学生过滤的结果并不理想,面粉还是会流到滤纸的下面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实验前,不按规范去组装过滤装置。过滤作为一种除去液体中混有不溶解固体物质的一种分离方法,其目的是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主要是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等仪器来组装。我们在组装过滤装置时,其操作要领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能有气泡(用水润湿后,用手压实)。“二低”是指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要低于濾纸的边缘;“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靠在玻璃棒上;引流的玻璃棒要靠在过滤器三层滤纸那一侧;漏斗下端管口要靠在烧杯的内壁上。以上的六个要领,都是是从过滤的总体目的:“分离液体与混有不溶解固体物质去”理解的。“一贴”旨在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二低”旨在保证被过滤的物质全部接触滤纸,液体经过滤纸成为滤液,不溶解固体留在滤纸上,从而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反之,则可能有的被过滤物质直接进入滤液,使分离不完全甚至失败;“三靠”是通过安全、有序地向过滤器中转移物质,形成连续水流加快过滤速度,以及防止滤液溅失,确保分离的效率和效果。假如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按照上面的规范去操作、去组装,就不会出现开始所说的现象了。对此,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把组装的要领明白的告诉学生,让学生按规范去操作,实验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只要我们让学生做到规范操作,我们的实验一定会高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践提出的科学课程的宗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规范;实验;仪器;过程;数据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57-01
但是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由于受新课程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理念的片面影响,认为科学课堂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自主进行科学实验,学生喜欢怎样进行实验探究就让他们怎样进行实验探究,把实验过程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随意操作,自由发挥。结果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改革初衷相违背的现象:老师一说开始实验,学生就同时动手,不管仪器怎样使用。实验需要的数据,不到最后阶段测不出来,而且很多数据是自己“加工”的:有的是从别的小组听来的,有的是没有经过严密的观测得来的,有的数据甚至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而编造出来的。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初衷完全相背。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科学课堂上的实验能做到规范化的开展呢?
一、材料摆放,位置确定
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载体。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每节课都有大量的材料供学生使用。比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教科版四下第一单元《电》第5课)一课,学生要利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情况。假如满满的一堆物体散落在桌子上,一方面看上去显得比较零乱,另一方面学生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某些物体重复检测而某些物体遗漏检测的现象。又如在教学《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溶解》第7课)这一课时,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材料有烧杯、酒精灯、蒸发皿等危险、易碎的物品。假如摆放位置不恰当,如桌子的边缘,学生容易碰到的地方等,很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如打碎烧杯,打翻酒精灯造成失火等。对此,我们有必要向学生明确提出,实验探究的材料,都必需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摆放在桌子的中间。
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假如要依次使用材料的,必需把还要使用的材料放在右边,把不再使用的材料放在左边。就如前面讲的《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如果学生都能做到把所有的材料放在桌子中间的右边,检测完一个物体后就把它放到左边去。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复检测和遗漏检测的现象了。不但可以节约实验探究的时间,提高实验探究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仪器使用,按规进行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很多实验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如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利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利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等等。像温度计、量筒、酒精灯和玻璃棒等这些仪器都是为了解决某种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仪器本身的功能与特点,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使用。
例如,在教学《测量水的温度》(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2课)一课时,要求学生利用温度计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和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在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温度计的选择,第二是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出上述四种不同温度的水的温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正确选择温度计。对于利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具体规范是:(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利用温度计测量四种不同的水的温度的过程中,却花样百出:有的学生手拿温度计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中温度计碰到烧杯的杯壁和杯底,照样进行读数;有的学生则把温度计拿出水面来进行读数;有的学生甚至是温度计放入水中不久,听到别的小组在读数了,不等自己手中的温度计的液面停下来就急着读数,至于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更是很少有学生做到,如此种种。虽说最后每个学生都能报出一个水温的具体数字,也能比较出四种水温的区别(毕竟四种水的温度相差较大,而学生的误差不是很大),但是学生测量的结果却是错误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实在这一课中,教师只要对温度计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示范,并要求学生严格按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去操作,学生还是能做到正确测量水的温度的。
三、仪器组装,按规操作
在科学教学中,每一个实验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该项操作的规范要求,都是为实现实验目的服务的。在明确实验基本操作目的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规范操作的意义,分清操作要领的主次,在全面把握操作要求的同时,集中理解和掌握实现该项基本操作中的重点与关键,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只有在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强化训练,才能高效地提高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溶解》第1课)一课时,要指导学生做过滤面粉和水混合液体的实验,可是在课堂上,学生过滤的结果并不理想,面粉还是会流到滤纸的下面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实验前,不按规范去组装过滤装置。过滤作为一种除去液体中混有不溶解固体物质的一种分离方法,其目的是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主要是用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等仪器来组装。我们在组装过滤装置时,其操作要领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能有气泡(用水润湿后,用手压实)。“二低”是指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要低于濾纸的边缘;“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靠在玻璃棒上;引流的玻璃棒要靠在过滤器三层滤纸那一侧;漏斗下端管口要靠在烧杯的内壁上。以上的六个要领,都是是从过滤的总体目的:“分离液体与混有不溶解固体物质去”理解的。“一贴”旨在赶走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气泡,以利于提高过滤速度。“二低”旨在保证被过滤的物质全部接触滤纸,液体经过滤纸成为滤液,不溶解固体留在滤纸上,从而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反之,则可能有的被过滤物质直接进入滤液,使分离不完全甚至失败;“三靠”是通过安全、有序地向过滤器中转移物质,形成连续水流加快过滤速度,以及防止滤液溅失,确保分离的效率和效果。假如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按照上面的规范去操作、去组装,就不会出现开始所说的现象了。对此,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把组装的要领明白的告诉学生,让学生按规范去操作,实验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只要我们让学生做到规范操作,我们的实验一定会高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践提出的科学课程的宗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