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当今比较流行的话来说,谭仲池的诗是充满“正能量”的。这种正能量体现在他对民族、对国家赤诚的热爱,体现在对社会发展、进步、正义的讴歌,也体现为对良善、和谐、自然、美好等品质的坚持与礼赞。在当今这个礼崩乐坏、价值混乱、标准匮乏的时代,谭仲池堪称是一个异数,他有他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进行着自己的坚守与创造,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许多人将这种正能量与“主流”“政治化”相等同,并进而打上“概念化”“符号化”的标签,认为其价值不大,这种认识其实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任何一个社会、一个人,都是需要正能量的,否则,如果整个社会、整个人身上充斥混乱不堪、阴暗污浊的负面能量,那无疑是不可想象,没有希望可言的。在这方面,应该说谭仲池作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探索。总体来看,谭仲池的写作构成了一个较为丰富的艺术世界,既有豪放、壮阔、阳刚的一面,又有婉约、柔和、温情的一面,有金戈铁马,也有儿女情长,有长歌当哭,也有吟风咏月,其中有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
谭仲池的短诗与长诗风格差异较大,他似乎在有意进行某种分工,长诗侧重重大题材、宏大叙事,而短诗则主要书写日常、生活化、个体性的题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他的长诗与短诗风格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分野,短诗写得较为活泼、生动、自然,于寻常处见新奇,颇有意趣。如果说他的长诗更多是写“大我”的话,他的短诗则主要是在写“小我”,他更多是以一个普通人来写身边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轻松、有趣,颇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逐渐疏远、淡漠,种种现代科技的便利反而阻隔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人类变成了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温室里的花朵”,感受力、“免疫力”都急剧下降,这大概也是一种“现代病”。而在谭仲池这里却没有这一问题,他的诗很大一部分便是写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游历山水、春夏秋冬、晨昏雨雪、一草一木,每每成为他诗歌书写的对象,有着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意味,其主体态度也是平和安宁、怡然自得的。在《花月》中,他写道:“月下花影/花影映月/花月春宵恋情切//莫怨鸟啼蛙闹/吵醒了/多情的夜//河湾摇过送肥的扁舟/望吐金的时节/水中蹦出一轮圆月”,全诗颇具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但其语言、其形式又是现代的,处理和结合得非常好。在《雨》中写,他如此写“雨”:“悠悠地飘洒/在绿叶青枝上轻轻亲吻/把你美丽的梦/绽开在湿润的初春//我撑着一柄旧伞/走过寂寞的篱笆/弯腰拾起一串/青春的泪痕”,这里面同样也有一种古典诗的意境,亦有戴望舒《雨巷》之神采,余韵悠长。诸如此类的书写有很多,“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谭仲池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即在于,他并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善于发现、捕捉生活、自然中的美,哪怕是眼前身边的寻常事物,经他的观照也能见出另外一种状貌,打开新的诗意空间:
夏之夜,轻轻的歌吟/托起一个银色的故事//满树的青光,泻在窗台上/照耀一抹苦涩的笑//真想生出双翼/飞出浩瀚的时空/把一颗渴望的心/播进荒芜的土地
——《蝉鸣》
照耀着凝固的石影/照耀着宁静/照耀着碧绿/照耀着骏马和风尘/一夜复一夜/款款来去/让圣洁的炽热和温柔/从心底流出
——《塞外月》
木船在悠扬的琴声里/摇晃/桨叶划破水中柳姿的绿梦/缠绵的小曲/在波浪上飘飞/坐在水边的栏杆下品茶/肩上扛着桥影/脚下流着柔情/从远方捎来的尘土和疲倦/会在水镇的风里/沉淀成明日的风景
——《木船》
谭仲池的诗有很多是游历诗,这其中一部分是自然景观,更多的则是人文景观,他对人文景观的观照更见其情怀与境界。通过对这些历史古迹、人文景点的书写,他往往发幽古之思、辨文明之路,能够在古、今、中、外的坐标体系中进行复杂的文化观照与思考,作品的内涵非常丰富。他的诗所写的景点,有聂耳墓、华清池、大雁塔、杜甫草堂、妈祖庙、炎帝陵、岳麓山、沈从文故宅等,也有国外的如莱茵河、歌德故宅、贝多芬故宅、科隆教堂、海德堡古城堡、泰姬陵、普希金故居、赫尔辛基岩石教堂、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塑等,景点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加之写作主体宽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深沉而多元的关切,两者形成了一种化学反应般的遇合,往往能够由此及彼、抚今追昔、互相生发,很有张力。在《世博会》中,充满了对“前现代”与“现代”的反思:“世界有时变小 变玲珑 变妩媚/整个大自然的梦想 神奇 壮美 诗意/都一齐在这里汇聚/萧萧铁马驰过的古道夕阳/已化作锦绣楼台的灯笼/彝族山寨黑夜的火把/已点燃古老大地上的七彩星光//不要再说文明现代的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不要再问山外的世界有多精彩/这剪不尽的眼前风景/是载着今天的春城驶向明天灿烂岁月的火车”。而《杜甫草堂》中,既写了对作为个体的诗人杜甫的,同时也是普遍性的、对天下诗人的一种认同与期许:“诗人的心没有被花影陶醉/诗人的情不曾在西窗徘徊/诗人的血伴着冻死骨流泣/诗人的泪望断天边归雁/诗人的笑不闻寒士风雨苦/诗人的歌语不惊人死不休//道是诗真人当哭/道是草堂春不尽/点点秋色缕缕虫鸣/依然润物无限意/碧水绕园不复回/湖边兰草翠微微”。如此的诗写都可谓小中见大,具象中见普遍,有限中见无限。
谭仲池的诗有较强的抒情性,情感表达细腻、沉静、柔和,睹物思人、借景抒情,看似并不用力,却有丰富的情感容量。《桃花》中写道:“这般纤细、淡雅/染一袭殷红的霞晖/是太多太重的炽情/把你燃烧得如此璀瑰/你说,记忆永远青翠/相知的歌仍在唇边徘徊/为了找回弦上失落的那个音符/浪迹天涯也无怨无悔”。《柳湖》中则写道:“一湖涟漪/荡绿了/十里柳堤//弯弯银镰/勾住了/春光万缕//刈青姑娘数柳叶/夹一片知心话/留在柳湖里”,分别是借客观外物“桃花”与“柳树”而写个人的情感记忆,可谓异曲同工。《春思》中写道:“那年,我们在山城相见/枝头的花朵/燃烧着殷红的火焰/你没有很多的言语/只愿低头走过小巷弯曲的石板路//今日,我们天各一方/屋边的竹林/涂染着浓重的绿色/尾梢在风里拥抱阳光的温暖/落叶在地上守着枯黄的寂寞/远方的人啊”,朦胧的情愫,欲言又止,欲语还休,真挚而深沉,有一种古典之美在其中。写给爱人、恋人的诗以情感之“美”动人,写给亲人的诗则以伦理之“善”感人,他写给父亲、母亲、儿子、孙女的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如此写《母亲的梳子》:“在我向远方跋涉的日子/母亲沉默着/含着眷恋的泪光也走了/我无法再唤回她的背影/给我梳理被旅途尘风/吹乱的头发//早晨醒来,凝望着母亲/搁在古铜色樟木桌上的梳子/我看见窗格上闪过一双慈祥的眼睛/母亲那双不知疲倦的手/正晃动在春天的青青菜叶间”。他如此写《永远的父亲》:“他拉得一手好二胡/悠扬的琴声曾唤醒荒村的黎明/犁铧在寒风里破开冻土/牛儿在春野上咀嚼阳光/青鸟在烈日下呼唤丰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乡邻围着父亲听他讲《三国》/孩童们缠着父亲听他说《西游》/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和庆贺生日/都少不了请他书写贺词、对联”,在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回忆中表达着深沉、沉痛的感情。而《我和小孙女》则充满了童趣,轻松诙谐:“一天 我家来了一个与孙女同龄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后脑勺留了一撮小头发/这是一抹象征聪明伶俐的头发/小孙女惊奇地望着这一撮头发/突然 她跑到我身边说/爷爷 小弟弟的头上长了小胡子”。此种书写中情感的表达温和、细腻、隽永,将情感之真、伦理之善、艺术之美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总体来看,谭仲池的诸多短诗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倾向,体现着一种“乡愁”。这种乡愁既是现实的、地理意义上的乡愁,也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乡愁。他的诗娓娓道来、心有所依,有一种淡淡的、似无还有、似有还无的忧伤,如其《望月》中所写:“淡淡的夜,沉沉的时光/墨绿色的竹盖上/浮着一把弯角镰//在轻轻地收割/梦的幽远,梦的迷茫/心的船在晚风里飘荡/哪儿是停泊的岸/竹盖上的镰影啊/可割得断眼前那片忧伤”。这种“忧伤”在谭仲池的诗中其实并不是个别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有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却是内在的、挥之不去的,这构成了其诗歌的一种独特气质,也保证了其诗歌写作的情感内涵。《山里望月》所写,也包含这种“忧伤”,同时也体现着一种“乡愁”:“梦,依然是湿润而美丽的梦/人生的橹,却这样摇摇晃晃/山间月,定不是那搁浅的船吧/不然,真会把我的心撞伤……”《竹筏》中写道:“像绿色的小溪/流出大围山的怀抱/带着大山对未来的向往/向着建设工地纵情奔跑//河岸筒车吹一曲笛声/深山鸟雀赠几串问好/太阳站在高山顶上/送它离别玫瑰色的山坳……”这里面同样有一种“离别—归来”的模式,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的“忧伤”。作为诗人的谭仲池,他的心是沉静、安闲的,他在寻找着日常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他抵抗着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而思考、探寻着生活的本质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正如其在《幽谷月光》中所写:
我在城堡的岩道口静坐
心在体味僧敲月下门的情境
任没有喧闹和尘染的轻风
一次又一次
洗礼我浮躁和困惑的灵魂
二
谭仲池有许多宏大叙事的长诗作品,他在长诗方面所倾注的心力大概比短诗要更多,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大。这些宏大叙事的作品多为重大题材,关涉的是民族、国家、历史、未来、战争、和平、发展等的宏大议题,风格上也是以大气磅礴、大开大合、雄浑壮阔为主。对这种宏大叙事的题材有的人评价不高,认为它是外在的、外生于诗歌的,比较主流、离政治比较近,等等。 当今的宏大叙事的诗歌确实存在很不少的问题,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辨析,更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比如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不需要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的存在还有没有其意义与合法性?显然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有人关注这些社会的主流、宏大的问题的,它是人的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重要的一部分,不应该受到忽略。宏大叙事在历史上有其合法性与必要性,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产生了若干的弊端,而对于当下而言,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有什么样的宏大叙事的问题,是宏大叙事的作品写得好不好、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在这方面谭仲池作出了自己不无独特性的探索,他的长诗作品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回应了当今时代的若干重大关切。
《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是写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作品。在书的自序中,他自述,地震发生后自己“每天都读报、剪报、写诗。写心中的悲情,心中的震撼,心中的感动,心中的振奋,心中的祈祷,心中的思考,心中的祝福!就这样写着,写了一大本。这本名叫《敬礼,以生命的名义》的诗集初稿上滴下了我的眼泪,那是我一生中真正的诗的心声。这心声是带泪带血,沉重而理性的。我要将它们编织成一首悲歌唱给汶川灾区的父老乡亲,远去的遇难同胞;唱给我们无限崇敬的救援大军;唱给党和共和国的领袖和祖国人民!”?譹?訛这基本道出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和主要特色。这部作品书写了震后救灾的诸多方面,既有国家、军队、社会层面的救援、动员、应对,又有诸多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个体事件,更有自我情感的投射与生命本体的反思。《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是作者面对巨大灾难性事件,感同身受,全身心投入,与众多的当事人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而发出的声音。这里面确实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体现着“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在祖国和同胞遭受如此磨难的时候,作者表现出了诗人的激情、赤子的情怀、知识者的良知和思想者的睿智。”“作者彰显的不仅仅是诗歌的力量,更是诗歌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譺?訛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凸显出了人的意志、生命尊严之可贵,能够让人更好的体悟生命的本质与命运之无常,同时也能够凸显出国家、民族、集体、社会等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他自己,而同时是群体中的一员,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一面在此得到鲜明的体现。这首诗从最高层的政治领袖、最广泛的灾情救援,写到灾区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大处极大,小处极小,均有丰富的情感投入,真切而动人。《悲壮吟》中写道:“悲壮 悲壮/中南海的灯光彻夜不眠/北京城的钟在敲响/雄壮的集结号声震撼神州/潮水般的意志 温暖 坚定/和旗帜般的手一齐涌向汶川/大地震 大救援/全中国筑起血肉长城”。《全国哀悼日》则写道:“这一刻 祖国心脏天安门低垂的半旗/呼喊着神州大地江河的汽笛齐鸣/是中华民族抒发巨大悲痛的壮阔表达/是古老中国灿烂文明的理性传承/是当代世界关怀珍爱生命的无愧典范”。这是宏观视角的观照,悲壮而磅礴。而下面的两首则主要是从小的、个体的角度来进行书写的:《守望亲人》中,“她柱着拐杖 站在交叉路口/凝望着前面左右的路/一天又多了几许白发 已经是/古稀之年了 仍在等待丈夫出现”“等待呵 揪心地等待/眼前走过了多少痛苦的身影/等待呵 失望的等待/就没有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整整7天的等待 这个叫张海英/的老人 她自己也倒下了/她依然在乡亲的怀抱里等待/等待那个伴随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身影”,一个“等待”的意象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性内涵。而在《你能给我时间吗》中,“他见人就救 不声不响/他用手从废墟里刨出了12条生命/可自己的儿子 却埋在那片废墟里/他不是不去救儿子/他知道儿子已经走得很远//他仍在飞石走沙的险境中奔跑/他又朝着儿子走远的方向奔跑/他知道自己追不上儿子/但他知道一定要追上时间/他在奔跑呵”,同样是“以人为本”,以对“人”的关注、关怀为中心的,也正因此,作品才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长诗《东方的太阳》是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之作,其实质是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和发生的历史巨变,抒发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自豪之感。《东方的太阳》实际上是以诗写史,其主题是非常社会化和宏大的,这种写作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政治化、罗列事件而使得诗意不足、概念化、空洞化。谭仲池的探索有其特殊之处,如诗歌评论家谢冕所指出的:“许多同类的作品,往往因‘史’而忘‘诗’,他们满足于罗列现象,忙于说事,而往往忘了诗的根本。诗的根本是什么?是‘情’,而不是‘事’,尽管那些事构成了史。但这是诗的史,诗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谭仲池落笔之初就紧紧抓住这个根本。他重视的不是那些事件的过程,而是岁月中飘撒的那些花瓣。是这些美丽的花瓣构成了历史的诗意和美。而这,正是催动和产生阅读愉悦的根本。”“《东方的太阳》生动地汇聚了雄浑而壮阔的历史的脚步声,这些脚步声弥散在征途中、烽烟里,盛开成了色彩斑斓的胜利之花。这是中国民众所珍惜和深爱的岁月中的花瓣。”?譻?訛《东方的太阳》一诗写得可谓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具有极为宏阔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将中国的百年历史放在古代/现代以及世界/中国的坐标体系中进行观照,既有历史的厚度和社会的丰富性,又有思考的深度和人文关怀的复杂性,极见功力。在该诗第一章《东方之梦》的序言中,谭仲池写道:“太遥远太遥远的昨天,太多太多的传说,中国文明史上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会让我们久远的记忆变得黯淡模糊,变得飘然轻薄。然而对于一个古老的国家,一个古老的民族,伫立历史的河岸,望着黄河、长江的滚滚逝水,我相信从古到今乃至未来,它曾经的辉煌、沉浮、悲壮、雄奇,它曾经的古典、雅致、风华、文化,它曾经的磨难、担当、寻觅、探索,却永远都应是世世代代国人拂之不去的梦。”?譼?訛《东方的太阳》所写的确是一个国家、民族寻梦的过程,这个梦是一个恢弘、壮阔的梦,同时又是一个个人的梦,谭仲池将两者做了较好的结合,较好地规避了同类写作经常出现的空洞、匠气等的问题。
三
谭仲池的长诗与短诗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差别较大,但内在又是统一、一致的。或宏大,或细微,或豪放,或婉约,这一切,皆源于“热爱”: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谭仲池的爱是一种赤诚、热烈、通透,如阳光般明丽的爱。他自己在《东方的太阳》的“后记”中说:“我明白自己没有诗人的基因和天赋,只是因为爱,爱我所爱,爱我所忧,爱我所恋,爱我所敬,爱我所亲,爱我所梦。才如此长久不弃地爬着格子,播种着诗的花籽。至于诗之花,诗之树,是何等景况,全是随其自然,而终不怨悔。”?譽?訛他在另外的文章中曾阐释道:“而如此这般的爱我所爱,就其本质上讲是诗人的对自然之爱,生灵之爱,人性之爱。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自然的温馨,不可虚拟,不可代替,不可交换,不可欺骗。其崇高过山,深极胜海。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和背叛,她会始终陪伴你,成为生命的光芒,信仰的灯塔,情感的依恋,像雨露一样滋润你的梦想和渴望。而对于诗人,这一切的真爱圣爱挚爱全在纯洁而诚实的爱之理性升华中,迸发着爱的灵感火花进而点燃爱的激情火焰,铸造成诗歌的精灵。”?譾?訛可以说,“爱”是谭仲池诗歌的核心,这种爱既包括人间大爱、民族国家之爱,又包括个体化、个人化的爱,既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又包括对自由、公平、和谐的坚守,它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表现,但归根结底,它们又是共通的。“爱”构成了谭仲池诗歌的出发点、动力与归宿。
谭仲池的诗歌体现着一种宽阔、儒雅、淡泊、高远的情怀,他是一位有大关怀、大情怀的诗人,举凡宇宙、世界、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现实,无不在他的诗歌视野之内,同时,他又是一位充满感情、充满仁爱的人,所有的外在性的关怀无不是发自内心的,是充满人情、人性内涵的,因而也是具有丰富的诗意生成可能的。谭仲池的诗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当今这个价值混乱、标准匮乏的时代,正能量的写作并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的,优秀的正能量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谭仲池所进行的诗歌创造有其独特之处,虽然,他的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仍留有一些瑕疵和遗憾,但应该说,谭仲池的写作的确为我们时代“正能量”的写作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其可能性,这种写作的价值意义值得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注释:
①谭仲池:《悲歌一曲动地来——致读者》,《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罗成琰:《抒写 以生命的名义——谭仲池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读后》,《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4期。
③谢冕:《岁月中的那些花瓣——谭仲池长诗<东方的太阳>读感》,《出版广角》2011年第8期。
④谭仲池:《东方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⑤谭仲池:《东方的太阳》(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⑥谭仲池:《爱与灵感激情的共振和飞扬》,《创作与评论》2013年1月号上半月刊。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马新亚
一
谭仲池的短诗与长诗风格差异较大,他似乎在有意进行某种分工,长诗侧重重大题材、宏大叙事,而短诗则主要书写日常、生活化、个体性的题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他的长诗与短诗风格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分野,短诗写得较为活泼、生动、自然,于寻常处见新奇,颇有意趣。如果说他的长诗更多是写“大我”的话,他的短诗则主要是在写“小我”,他更多是以一个普通人来写身边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轻松、有趣,颇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逐渐疏远、淡漠,种种现代科技的便利反而阻隔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人类变成了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温室里的花朵”,感受力、“免疫力”都急剧下降,这大概也是一种“现代病”。而在谭仲池这里却没有这一问题,他的诗很大一部分便是写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游历山水、春夏秋冬、晨昏雨雪、一草一木,每每成为他诗歌书写的对象,有着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意味,其主体态度也是平和安宁、怡然自得的。在《花月》中,他写道:“月下花影/花影映月/花月春宵恋情切//莫怨鸟啼蛙闹/吵醒了/多情的夜//河湾摇过送肥的扁舟/望吐金的时节/水中蹦出一轮圆月”,全诗颇具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但其语言、其形式又是现代的,处理和结合得非常好。在《雨》中写,他如此写“雨”:“悠悠地飘洒/在绿叶青枝上轻轻亲吻/把你美丽的梦/绽开在湿润的初春//我撑着一柄旧伞/走过寂寞的篱笆/弯腰拾起一串/青春的泪痕”,这里面同样也有一种古典诗的意境,亦有戴望舒《雨巷》之神采,余韵悠长。诸如此类的书写有很多,“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谭仲池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即在于,他并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善于发现、捕捉生活、自然中的美,哪怕是眼前身边的寻常事物,经他的观照也能见出另外一种状貌,打开新的诗意空间:
夏之夜,轻轻的歌吟/托起一个银色的故事//满树的青光,泻在窗台上/照耀一抹苦涩的笑//真想生出双翼/飞出浩瀚的时空/把一颗渴望的心/播进荒芜的土地
——《蝉鸣》
照耀着凝固的石影/照耀着宁静/照耀着碧绿/照耀着骏马和风尘/一夜复一夜/款款来去/让圣洁的炽热和温柔/从心底流出
——《塞外月》
木船在悠扬的琴声里/摇晃/桨叶划破水中柳姿的绿梦/缠绵的小曲/在波浪上飘飞/坐在水边的栏杆下品茶/肩上扛着桥影/脚下流着柔情/从远方捎来的尘土和疲倦/会在水镇的风里/沉淀成明日的风景
——《木船》
谭仲池的诗有很多是游历诗,这其中一部分是自然景观,更多的则是人文景观,他对人文景观的观照更见其情怀与境界。通过对这些历史古迹、人文景点的书写,他往往发幽古之思、辨文明之路,能够在古、今、中、外的坐标体系中进行复杂的文化观照与思考,作品的内涵非常丰富。他的诗所写的景点,有聂耳墓、华清池、大雁塔、杜甫草堂、妈祖庙、炎帝陵、岳麓山、沈从文故宅等,也有国外的如莱茵河、歌德故宅、贝多芬故宅、科隆教堂、海德堡古城堡、泰姬陵、普希金故居、赫尔辛基岩石教堂、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塑等,景点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加之写作主体宽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深沉而多元的关切,两者形成了一种化学反应般的遇合,往往能够由此及彼、抚今追昔、互相生发,很有张力。在《世博会》中,充满了对“前现代”与“现代”的反思:“世界有时变小 变玲珑 变妩媚/整个大自然的梦想 神奇 壮美 诗意/都一齐在这里汇聚/萧萧铁马驰过的古道夕阳/已化作锦绣楼台的灯笼/彝族山寨黑夜的火把/已点燃古老大地上的七彩星光//不要再说文明现代的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不要再问山外的世界有多精彩/这剪不尽的眼前风景/是载着今天的春城驶向明天灿烂岁月的火车”。而《杜甫草堂》中,既写了对作为个体的诗人杜甫的,同时也是普遍性的、对天下诗人的一种认同与期许:“诗人的心没有被花影陶醉/诗人的情不曾在西窗徘徊/诗人的血伴着冻死骨流泣/诗人的泪望断天边归雁/诗人的笑不闻寒士风雨苦/诗人的歌语不惊人死不休//道是诗真人当哭/道是草堂春不尽/点点秋色缕缕虫鸣/依然润物无限意/碧水绕园不复回/湖边兰草翠微微”。如此的诗写都可谓小中见大,具象中见普遍,有限中见无限。
谭仲池的诗有较强的抒情性,情感表达细腻、沉静、柔和,睹物思人、借景抒情,看似并不用力,却有丰富的情感容量。《桃花》中写道:“这般纤细、淡雅/染一袭殷红的霞晖/是太多太重的炽情/把你燃烧得如此璀瑰/你说,记忆永远青翠/相知的歌仍在唇边徘徊/为了找回弦上失落的那个音符/浪迹天涯也无怨无悔”。《柳湖》中则写道:“一湖涟漪/荡绿了/十里柳堤//弯弯银镰/勾住了/春光万缕//刈青姑娘数柳叶/夹一片知心话/留在柳湖里”,分别是借客观外物“桃花”与“柳树”而写个人的情感记忆,可谓异曲同工。《春思》中写道:“那年,我们在山城相见/枝头的花朵/燃烧着殷红的火焰/你没有很多的言语/只愿低头走过小巷弯曲的石板路//今日,我们天各一方/屋边的竹林/涂染着浓重的绿色/尾梢在风里拥抱阳光的温暖/落叶在地上守着枯黄的寂寞/远方的人啊”,朦胧的情愫,欲言又止,欲语还休,真挚而深沉,有一种古典之美在其中。写给爱人、恋人的诗以情感之“美”动人,写给亲人的诗则以伦理之“善”感人,他写给父亲、母亲、儿子、孙女的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如此写《母亲的梳子》:“在我向远方跋涉的日子/母亲沉默着/含着眷恋的泪光也走了/我无法再唤回她的背影/给我梳理被旅途尘风/吹乱的头发//早晨醒来,凝望着母亲/搁在古铜色樟木桌上的梳子/我看见窗格上闪过一双慈祥的眼睛/母亲那双不知疲倦的手/正晃动在春天的青青菜叶间”。他如此写《永远的父亲》:“他拉得一手好二胡/悠扬的琴声曾唤醒荒村的黎明/犁铧在寒风里破开冻土/牛儿在春野上咀嚼阳光/青鸟在烈日下呼唤丰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乡邻围着父亲听他讲《三国》/孩童们缠着父亲听他说《西游》/哪家有了红白喜事和庆贺生日/都少不了请他书写贺词、对联”,在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回忆中表达着深沉、沉痛的感情。而《我和小孙女》则充满了童趣,轻松诙谐:“一天 我家来了一个与孙女同龄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后脑勺留了一撮小头发/这是一抹象征聪明伶俐的头发/小孙女惊奇地望着这一撮头发/突然 她跑到我身边说/爷爷 小弟弟的头上长了小胡子”。此种书写中情感的表达温和、细腻、隽永,将情感之真、伦理之善、艺术之美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总体来看,谭仲池的诸多短诗有一种古典主义的倾向,体现着一种“乡愁”。这种乡愁既是现实的、地理意义上的乡愁,也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乡愁。他的诗娓娓道来、心有所依,有一种淡淡的、似无还有、似有还无的忧伤,如其《望月》中所写:“淡淡的夜,沉沉的时光/墨绿色的竹盖上/浮着一把弯角镰//在轻轻地收割/梦的幽远,梦的迷茫/心的船在晚风里飘荡/哪儿是停泊的岸/竹盖上的镰影啊/可割得断眼前那片忧伤”。这种“忧伤”在谭仲池的诗中其实并不是个别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有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却是内在的、挥之不去的,这构成了其诗歌的一种独特气质,也保证了其诗歌写作的情感内涵。《山里望月》所写,也包含这种“忧伤”,同时也体现着一种“乡愁”:“梦,依然是湿润而美丽的梦/人生的橹,却这样摇摇晃晃/山间月,定不是那搁浅的船吧/不然,真会把我的心撞伤……”《竹筏》中写道:“像绿色的小溪/流出大围山的怀抱/带着大山对未来的向往/向着建设工地纵情奔跑//河岸筒车吹一曲笛声/深山鸟雀赠几串问好/太阳站在高山顶上/送它离别玫瑰色的山坳……”这里面同样有一种“离别—归来”的模式,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的“忧伤”。作为诗人的谭仲池,他的心是沉静、安闲的,他在寻找着日常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他抵抗着世俗的喧嚣与浮华,而思考、探寻着生活的本质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正如其在《幽谷月光》中所写:
我在城堡的岩道口静坐
心在体味僧敲月下门的情境
任没有喧闹和尘染的轻风
一次又一次
洗礼我浮躁和困惑的灵魂
二
谭仲池有许多宏大叙事的长诗作品,他在长诗方面所倾注的心力大概比短诗要更多,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大。这些宏大叙事的作品多为重大题材,关涉的是民族、国家、历史、未来、战争、和平、发展等的宏大议题,风格上也是以大气磅礴、大开大合、雄浑壮阔为主。对这种宏大叙事的题材有的人评价不高,认为它是外在的、外生于诗歌的,比较主流、离政治比较近,等等。 当今的宏大叙事的诗歌确实存在很不少的问题,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辨析,更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比如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不需要宏大叙事,宏大叙事的存在还有没有其意义与合法性?显然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有人关注这些社会的主流、宏大的问题的,它是人的社会生活不可分离的、重要的一部分,不应该受到忽略。宏大叙事在历史上有其合法性与必要性,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产生了若干的弊端,而对于当下而言,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有什么样的宏大叙事的问题,是宏大叙事的作品写得好不好、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在这方面谭仲池作出了自己不无独特性的探索,他的长诗作品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回应了当今时代的若干重大关切。
《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是写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作品。在书的自序中,他自述,地震发生后自己“每天都读报、剪报、写诗。写心中的悲情,心中的震撼,心中的感动,心中的振奋,心中的祈祷,心中的思考,心中的祝福!就这样写着,写了一大本。这本名叫《敬礼,以生命的名义》的诗集初稿上滴下了我的眼泪,那是我一生中真正的诗的心声。这心声是带泪带血,沉重而理性的。我要将它们编织成一首悲歌唱给汶川灾区的父老乡亲,远去的遇难同胞;唱给我们无限崇敬的救援大军;唱给党和共和国的领袖和祖国人民!”?譹?訛这基本道出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和主要特色。这部作品书写了震后救灾的诸多方面,既有国家、军队、社会层面的救援、动员、应对,又有诸多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个体事件,更有自我情感的投射与生命本体的反思。《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是作者面对巨大灾难性事件,感同身受,全身心投入,与众多的当事人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而发出的声音。这里面确实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体现着“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在祖国和同胞遭受如此磨难的时候,作者表现出了诗人的激情、赤子的情怀、知识者的良知和思想者的睿智。”“作者彰显的不仅仅是诗歌的力量,更是诗歌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譺?訛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凸显出了人的意志、生命尊严之可贵,能够让人更好的体悟生命的本质与命运之无常,同时也能够凸显出国家、民族、集体、社会等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他自己,而同时是群体中的一员,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一面在此得到鲜明的体现。这首诗从最高层的政治领袖、最广泛的灾情救援,写到灾区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大处极大,小处极小,均有丰富的情感投入,真切而动人。《悲壮吟》中写道:“悲壮 悲壮/中南海的灯光彻夜不眠/北京城的钟在敲响/雄壮的集结号声震撼神州/潮水般的意志 温暖 坚定/和旗帜般的手一齐涌向汶川/大地震 大救援/全中国筑起血肉长城”。《全国哀悼日》则写道:“这一刻 祖国心脏天安门低垂的半旗/呼喊着神州大地江河的汽笛齐鸣/是中华民族抒发巨大悲痛的壮阔表达/是古老中国灿烂文明的理性传承/是当代世界关怀珍爱生命的无愧典范”。这是宏观视角的观照,悲壮而磅礴。而下面的两首则主要是从小的、个体的角度来进行书写的:《守望亲人》中,“她柱着拐杖 站在交叉路口/凝望着前面左右的路/一天又多了几许白发 已经是/古稀之年了 仍在等待丈夫出现”“等待呵 揪心地等待/眼前走过了多少痛苦的身影/等待呵 失望的等待/就没有听到一句熟悉的声音//整整7天的等待 这个叫张海英/的老人 她自己也倒下了/她依然在乡亲的怀抱里等待/等待那个伴随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身影”,一个“等待”的意象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性内涵。而在《你能给我时间吗》中,“他见人就救 不声不响/他用手从废墟里刨出了12条生命/可自己的儿子 却埋在那片废墟里/他不是不去救儿子/他知道儿子已经走得很远//他仍在飞石走沙的险境中奔跑/他又朝着儿子走远的方向奔跑/他知道自己追不上儿子/但他知道一定要追上时间/他在奔跑呵”,同样是“以人为本”,以对“人”的关注、关怀为中心的,也正因此,作品才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长诗《东方的太阳》是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之作,其实质是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和发生的历史巨变,抒发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自豪之感。《东方的太阳》实际上是以诗写史,其主题是非常社会化和宏大的,这种写作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政治化、罗列事件而使得诗意不足、概念化、空洞化。谭仲池的探索有其特殊之处,如诗歌评论家谢冕所指出的:“许多同类的作品,往往因‘史’而忘‘诗’,他们满足于罗列现象,忙于说事,而往往忘了诗的根本。诗的根本是什么?是‘情’,而不是‘事’,尽管那些事构成了史。但这是诗的史,诗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谭仲池落笔之初就紧紧抓住这个根本。他重视的不是那些事件的过程,而是岁月中飘撒的那些花瓣。是这些美丽的花瓣构成了历史的诗意和美。而这,正是催动和产生阅读愉悦的根本。”“《东方的太阳》生动地汇聚了雄浑而壮阔的历史的脚步声,这些脚步声弥散在征途中、烽烟里,盛开成了色彩斑斓的胜利之花。这是中国民众所珍惜和深爱的岁月中的花瓣。”?譻?訛《东方的太阳》一诗写得可谓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具有极为宏阔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将中国的百年历史放在古代/现代以及世界/中国的坐标体系中进行观照,既有历史的厚度和社会的丰富性,又有思考的深度和人文关怀的复杂性,极见功力。在该诗第一章《东方之梦》的序言中,谭仲池写道:“太遥远太遥远的昨天,太多太多的传说,中国文明史上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会让我们久远的记忆变得黯淡模糊,变得飘然轻薄。然而对于一个古老的国家,一个古老的民族,伫立历史的河岸,望着黄河、长江的滚滚逝水,我相信从古到今乃至未来,它曾经的辉煌、沉浮、悲壮、雄奇,它曾经的古典、雅致、风华、文化,它曾经的磨难、担当、寻觅、探索,却永远都应是世世代代国人拂之不去的梦。”?譼?訛《东方的太阳》所写的确是一个国家、民族寻梦的过程,这个梦是一个恢弘、壮阔的梦,同时又是一个个人的梦,谭仲池将两者做了较好的结合,较好地规避了同类写作经常出现的空洞、匠气等的问题。
三
谭仲池的长诗与短诗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差别较大,但内在又是统一、一致的。或宏大,或细微,或豪放,或婉约,这一切,皆源于“热爱”: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谭仲池的爱是一种赤诚、热烈、通透,如阳光般明丽的爱。他自己在《东方的太阳》的“后记”中说:“我明白自己没有诗人的基因和天赋,只是因为爱,爱我所爱,爱我所忧,爱我所恋,爱我所敬,爱我所亲,爱我所梦。才如此长久不弃地爬着格子,播种着诗的花籽。至于诗之花,诗之树,是何等景况,全是随其自然,而终不怨悔。”?譽?訛他在另外的文章中曾阐释道:“而如此这般的爱我所爱,就其本质上讲是诗人的对自然之爱,生灵之爱,人性之爱。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自然的温馨,不可虚拟,不可代替,不可交换,不可欺骗。其崇高过山,深极胜海。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和背叛,她会始终陪伴你,成为生命的光芒,信仰的灯塔,情感的依恋,像雨露一样滋润你的梦想和渴望。而对于诗人,这一切的真爱圣爱挚爱全在纯洁而诚实的爱之理性升华中,迸发着爱的灵感火花进而点燃爱的激情火焰,铸造成诗歌的精灵。”?譾?訛可以说,“爱”是谭仲池诗歌的核心,这种爱既包括人间大爱、民族国家之爱,又包括个体化、个人化的爱,既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又包括对自由、公平、和谐的坚守,它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表现,但归根结底,它们又是共通的。“爱”构成了谭仲池诗歌的出发点、动力与归宿。
谭仲池的诗歌体现着一种宽阔、儒雅、淡泊、高远的情怀,他是一位有大关怀、大情怀的诗人,举凡宇宙、世界、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现实,无不在他的诗歌视野之内,同时,他又是一位充满感情、充满仁爱的人,所有的外在性的关怀无不是发自内心的,是充满人情、人性内涵的,因而也是具有丰富的诗意生成可能的。谭仲池的诗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当今这个价值混乱、标准匮乏的时代,正能量的写作并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的,优秀的正能量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谭仲池所进行的诗歌创造有其独特之处,虽然,他的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仍留有一些瑕疵和遗憾,但应该说,谭仲池的写作的确为我们时代“正能量”的写作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其可能性,这种写作的价值意义值得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注释:
①谭仲池:《悲歌一曲动地来——致读者》,《敬礼,以生命的名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罗成琰:《抒写 以生命的名义——谭仲池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读后》,《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4期。
③谢冕:《岁月中的那些花瓣——谭仲池长诗<东方的太阳>读感》,《出版广角》2011年第8期。
④谭仲池:《东方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⑤谭仲池:《东方的太阳》(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⑥谭仲池:《爱与灵感激情的共振和飞扬》,《创作与评论》2013年1月号上半月刊。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马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