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2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参与特别节目《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通过电波慰问青川、玉树、舟曲灾区人民,并与全国的听众朋友互动交流。
在节目中,有网友留言:“今年最让我们老百姓神经绷紧的一个词就是‘物价’,年终盘点,十大热词里就有一个叫‘涨时代’,今年大家还发明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都是谐音,说的都是物价上涨,您是否有信心稳定明年的物价?”
温家宝给予了回应,他说:“网友同志,你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确实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物价上涨,中低收入者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就显得更为困难。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在有通胀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起信心。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我也有信心。”
无独有偶,此前,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博士针对物价问题发表了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物价正在第三次闯关——
改革开放之初,取消粮票、布票、肉票等票证,是价格第一次闯关;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物价双轨制放开消费价格是价格第二次闯关,以解决市场体制不顺、价格扭曲、高耗能社会的难题。目前是物价第三次闯关,以解决生产资料与民生领域的价格双轨制。
追随税费改革的步伐,从2005年开始,天然气等资源价格节节上升,成为第三次物价闯关的标志。但在闯关过程中,遭遇垄断定价与市场体制不顺的阻挠,屡次闯关屡次失败。
失败原因可以归结为:行政手段抑制价格,一二级市场之间定价体制不同,垄断企业价格难以市场化。
为了抑制物价,从今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采用临时行政手段抑制物价。强行抑价的结果是,出现大规模的价格倒挂现象,价格被强行抑制,随时可能反弹。
以食用油市场为例。2010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约谈中粮、益海、九三和中纺四家食用油巨头,提出保证供应、稳定价格两条要求。由于四大食用油巨头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左右,政府通过管制大企业价格稳定节日期间全国的食用油价格。
食用油厂因为出现价格倒挂,出于经济人的理性消极怠工。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生产企业,进口大豆成本达到每吨10300元到10400元。按照现在国内散装食用油批发9700元到9900元一吨的价格,企业每卖一吨油就要亏损500元左右。油厂或者减少产量,或者将大豆在当地直接出售,以免赔钱赚吆喝。
不止食用油行业,只要价格体制不顺的行业就存在价格上涨的冲动,根本原因在于一二级市场之间价格不顺。
以房地产调为例,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二级市场放开,一级市场的土地价格节节攀升,二级市场商品房、商用地产等价格随之上涨。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大年,在紧锣密鼓的调控背景下,一线城市土地财政居然创出历史新高。
再如火电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主营发电业务大部分亏损,主营电力业务只有华能和国电两家盈利,余下三家亏损,其中火电业务五家全亏,亏损额5亿元至30亿元不等,而水电和风电盈利状况较好。支撑电企盈利的主体是煤炭、电解铝、金融等上下游非电力业务。煤炭价格的上涨与电价的行政控制,是久拖不决的难题,火电主业亏损,电力企业不务正业,向电解铝等行业扩张,以低价电获取生产成本优势,挑战电解铝行业的市场秩序,导致铝业高耗能情况日益恶化。
价格倒挂可以维持一时稳定,不能行之于久远。
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企业的典型作为,最典型的做法是减少产量,造成日后产品供需矛盾,成品油市场如此、食用油市场也将步其后尘。即便企业为通胀举杠铃,力撑到春节之后,春节之后的价格怎么办?还是一个字,涨。除非春节之后经济直线降温,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下挫。但经济紧缩恐怕会让人更加食不知味,经济紧缩意味着就业率下降,这是关系稳定的又一大事。
垄断行业的定价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政府试图通过征收资源税提高石油、煤炭等企业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资源价格,以建立市场价格导向的节能社会。
初衷不错,但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最大的困难是,民众无法分清垄断企业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定价过程,还是企业攫取垄断红利,对于资源价格上涨与聋子摆设似的听证会大为不满。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资源永远供不应求,资源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动通胀压力,面对民意与通胀的双重压力,政府在改革资源价格时不得不慎之又慎,这又导致垄断企业大为不满,认为政府在推进市场定价的过程中步子太慢。
利益对立方均不满意定价体系,一定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定价体系本身出了大问题。
市场化定价的关键在于企业性质的市场化,如果土地一级市场彻底放开,如果原油进口彻底放开,那么二级市场的定价必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在一级市场或者关键市场垄断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场定价就是缘木求鱼。
本轮资源价格闯关只有遵循两大规律才有可能成功,可以市场化的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彻底市场化,暂时无法市场化的部分由政府根据成本定价,但定价的依据、规则必须向全民公开,以便形成全民共识。
第三次物价闯关并非最后一次,只要能够培育市场化的定价主体,就能成为中国未来市场化深度改革的有机整体,此关不破,中国将倒退回计划与垄断主导的价格体系。
在节目中,有网友留言:“今年最让我们老百姓神经绷紧的一个词就是‘物价’,年终盘点,十大热词里就有一个叫‘涨时代’,今年大家还发明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都是谐音,说的都是物价上涨,您是否有信心稳定明年的物价?”
温家宝给予了回应,他说:“网友同志,你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确实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物价上涨,中低收入者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就显得更为困难。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在有通胀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起信心。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我也有信心。”
无独有偶,此前,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博士针对物价问题发表了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物价正在第三次闯关——
改革开放之初,取消粮票、布票、肉票等票证,是价格第一次闯关;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物价双轨制放开消费价格是价格第二次闯关,以解决市场体制不顺、价格扭曲、高耗能社会的难题。目前是物价第三次闯关,以解决生产资料与民生领域的价格双轨制。
追随税费改革的步伐,从2005年开始,天然气等资源价格节节上升,成为第三次物价闯关的标志。但在闯关过程中,遭遇垄断定价与市场体制不顺的阻挠,屡次闯关屡次失败。
失败原因可以归结为:行政手段抑制价格,一二级市场之间定价体制不同,垄断企业价格难以市场化。
为了抑制物价,从今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采用临时行政手段抑制物价。强行抑价的结果是,出现大规模的价格倒挂现象,价格被强行抑制,随时可能反弹。
以食用油市场为例。2010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约谈中粮、益海、九三和中纺四家食用油巨头,提出保证供应、稳定价格两条要求。由于四大食用油巨头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左右,政府通过管制大企业价格稳定节日期间全国的食用油价格。
食用油厂因为出现价格倒挂,出于经济人的理性消极怠工。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生产企业,进口大豆成本达到每吨10300元到10400元。按照现在国内散装食用油批发9700元到9900元一吨的价格,企业每卖一吨油就要亏损500元左右。油厂或者减少产量,或者将大豆在当地直接出售,以免赔钱赚吆喝。
不止食用油行业,只要价格体制不顺的行业就存在价格上涨的冲动,根本原因在于一二级市场之间价格不顺。
以房地产调为例,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二级市场放开,一级市场的土地价格节节攀升,二级市场商品房、商用地产等价格随之上涨。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大年,在紧锣密鼓的调控背景下,一线城市土地财政居然创出历史新高。
再如火电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主营发电业务大部分亏损,主营电力业务只有华能和国电两家盈利,余下三家亏损,其中火电业务五家全亏,亏损额5亿元至30亿元不等,而水电和风电盈利状况较好。支撑电企盈利的主体是煤炭、电解铝、金融等上下游非电力业务。煤炭价格的上涨与电价的行政控制,是久拖不决的难题,火电主业亏损,电力企业不务正业,向电解铝等行业扩张,以低价电获取生产成本优势,挑战电解铝行业的市场秩序,导致铝业高耗能情况日益恶化。
价格倒挂可以维持一时稳定,不能行之于久远。
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企业的典型作为,最典型的做法是减少产量,造成日后产品供需矛盾,成品油市场如此、食用油市场也将步其后尘。即便企业为通胀举杠铃,力撑到春节之后,春节之后的价格怎么办?还是一个字,涨。除非春节之后经济直线降温,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下挫。但经济紧缩恐怕会让人更加食不知味,经济紧缩意味着就业率下降,这是关系稳定的又一大事。
垄断行业的定价更是剪不断理还乱,政府试图通过征收资源税提高石油、煤炭等企业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资源价格,以建立市场价格导向的节能社会。
初衷不错,但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最大的困难是,民众无法分清垄断企业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定价过程,还是企业攫取垄断红利,对于资源价格上涨与聋子摆设似的听证会大为不满。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资源永远供不应求,资源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动通胀压力,面对民意与通胀的双重压力,政府在改革资源价格时不得不慎之又慎,这又导致垄断企业大为不满,认为政府在推进市场定价的过程中步子太慢。
利益对立方均不满意定价体系,一定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定价体系本身出了大问题。
市场化定价的关键在于企业性质的市场化,如果土地一级市场彻底放开,如果原油进口彻底放开,那么二级市场的定价必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在一级市场或者关键市场垄断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场定价就是缘木求鱼。
本轮资源价格闯关只有遵循两大规律才有可能成功,可以市场化的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彻底市场化,暂时无法市场化的部分由政府根据成本定价,但定价的依据、规则必须向全民公开,以便形成全民共识。
第三次物价闯关并非最后一次,只要能够培育市场化的定价主体,就能成为中国未来市场化深度改革的有机整体,此关不破,中国将倒退回计划与垄断主导的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