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与临床药效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煎煮方法正确与否极为重要。应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可为临床用药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中药;煎煮方法;临床药效
清代医家 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一语道出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充分说明煎煮方法与临床药效密切相关。中药煎煮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疗效。现就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总结如下:
1煎药器具:
以材质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传热均匀缓和的器具为佳。砂锅为好,陶罐,搪瓷,不锈钢等亦可。忌用铁、铜、铝等器具,如“铁可与药物中的鞣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变绿,气味变腥;某些药物成分可与铜生成碱式碳酸铜而产生毒性;铝为活泼金属极易与药物发生反应,可与黄酮类生成难溶的聚合物,若遇朱砂可生成毒性物质。”[1]
2煎药用水及水量:
古人用井水,泉水,河水,雨、雪水等,现因污染严重一般不用,也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矿泉水。可用煮沸后冷凉的自来水,这样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及钙、镁等金属离子,避免余氯对药的有效成分破坏,减少药物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使煎煮液中有效成分浓度提高。加水量多少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有一定影响,药多水少,会造成药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药少水多,虽可增加有效成分溶出量,但药液过多不宜病人服用,特别是儿童和老人。药材因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明显差别,因此首次煎药时加水量一般过药面3-4cm,第二次应酌减。也要据汤剂的功用而定,如芳香气味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和解表、泻下药加水量以淹没药为度;质地致密坚硬的药和多数补益的及需久煎的药加水量可比一般量略多。注意煎煮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减水量或抛弃饮片。
3.煎前浸泡:
临床上所用的中药饮片大多均为干品,药物有效成分结晶或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组织外表也变得紧密干燥使水分不易渗入和溶出。煎前的充分浸泡,将大大促进细胞的膨胀破裂和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使更多的有效成分被煎出。一般可浸泡20-40min,其中花、茎、叶宜浸泡20-30min,根茎、果实、种子浸泡30-40min,质地坚硬的根茎可浸泡100min。夏季气温高时间要短些,冬季宜长些。若药物不浸泡直接加热会使药物表面的淀粉和蛋白质凝固,妨碍有效成分的溶出,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2]据统计显示药物经浸泡煎出成分增加20%以上。
4.煎煮火候,时间及次数:
煎煮中药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未沸前用武火,沸腾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通常解表药及芳香挥发药物一般用武火沸后用文火维持10-15min即可,避免久煎药性损失。滋补药物沸后用文火煎30min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当然并非所有的方剂都可套用如: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就不能武火煎煮,而是以微火煎煮。银翘散的用法中就指出:“肺药宜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 入中焦”。一般是根据药物所加水量及煎取量来控制煎药时间,其中部分方剂还需根据药方中的某些药物成分的煎煮程度来对煎煮时间进行控制[3]。每次煎煮完成后应趁热过滤倒出药液,并适当加压榨出药渣中的药汁,每剂可煎2-3次,每剂煎出总量约500-600ml,将多次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2-3次服用。
5特殊的煎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需要特殊煎煮方法。
5.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药物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另外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降低毒性,如乌头先煎后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乌头次碱,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5.2后下: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芳香类药物饮片(如薄荷、砂仁等)和受热易破坏有效成分的饮片(如钩藤、杏仁等),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破坏而降低药效,宜在其它药物煎好前3-5分钟后下煎3-5分钟即可。
5.3包煎:将药物用无色棉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同煎。需包煎的药主要有三类,一是花粉类、细小种子类及药物细粉药,如蒲黄、葶苈子、菟丝子、六一散等。这些药虽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易漂在液面难充分煎煮也不易过滤。二是质重的粉剂、含淀粉多的及含粘液质较多的药,如滑石粉、浮小麦、车前子等、煎液稠化易粘锅焦化,易使药渣吸附而造成有效成分损失,服药时口中粘腻不爽易使患者恶心。三是含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复花等如不包煎,煎煮后绒毛不易滤除,服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
5.4另煎:有些贵重的药物可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 中同服,以免浪费。
5.5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药物或粘性易融的药物,煎煮时易与其他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煎煮效果,浪费药材,不宜与群药共煎,需另外放入容器中隔水炖化,单独服用或兑入群药煎液一同服用。
5.6冲服:一些用量少,不宜煎煮的饮片,贵重饮片宜先研成细粉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如芒硝,竹沥汁,姜汁,牛黄,朱砂等。
5.7泡服:一些用量少,药味少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的药物,不需煎煮,直接用开水泡服即可。
5.8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可先煎煮后留汁去渣,再用此水煎煮其他中药。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的特点,且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需要,能适应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个体,迄今仍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只有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使汤剂发挥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董正华.从经方谈汤剂的煎煮方法[J].陕西中医函授,1998(3):6
[2]戴龙瑞.中药汤剂煎煮三大要素-时间、火候、煎次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28
[3]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24-625
【摘要】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与临床药效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煎煮方法正确与否极为重要。应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可为临床用药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中药;煎煮方法;临床药效
清代医家 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一语道出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充分说明煎煮方法与临床药效密切相关。中药煎煮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疗效。现就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总结如下:
1煎药器具:
以材质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传热均匀缓和的器具为佳。砂锅为好,陶罐,搪瓷,不锈钢等亦可。忌用铁、铜、铝等器具,如“铁可与药物中的鞣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变绿,气味变腥;某些药物成分可与铜生成碱式碳酸铜而产生毒性;铝为活泼金属极易与药物发生反应,可与黄酮类生成难溶的聚合物,若遇朱砂可生成毒性物质。”[1]
2煎药用水及水量:
古人用井水,泉水,河水,雨、雪水等,现因污染严重一般不用,也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矿泉水。可用煮沸后冷凉的自来水,这样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及钙、镁等金属离子,避免余氯对药的有效成分破坏,减少药物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使煎煮液中有效成分浓度提高。加水量多少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有一定影响,药多水少,会造成药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药少水多,虽可增加有效成分溶出量,但药液过多不宜病人服用,特别是儿童和老人。药材因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明显差别,因此首次煎药时加水量一般过药面3-4cm,第二次应酌减。也要据汤剂的功用而定,如芳香气味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和解表、泻下药加水量以淹没药为度;质地致密坚硬的药和多数补益的及需久煎的药加水量可比一般量略多。注意煎煮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减水量或抛弃饮片。
3.煎前浸泡:
临床上所用的中药饮片大多均为干品,药物有效成分结晶或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组织外表也变得紧密干燥使水分不易渗入和溶出。煎前的充分浸泡,将大大促进细胞的膨胀破裂和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使更多的有效成分被煎出。一般可浸泡20-40min,其中花、茎、叶宜浸泡20-30min,根茎、果实、种子浸泡30-40min,质地坚硬的根茎可浸泡100min。夏季气温高时间要短些,冬季宜长些。若药物不浸泡直接加热会使药物表面的淀粉和蛋白质凝固,妨碍有效成分的溶出,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2]据统计显示药物经浸泡煎出成分增加20%以上。
4.煎煮火候,时间及次数:
煎煮中药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未沸前用武火,沸腾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通常解表药及芳香挥发药物一般用武火沸后用文火维持10-15min即可,避免久煎药性损失。滋补药物沸后用文火煎30min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当然并非所有的方剂都可套用如: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就不能武火煎煮,而是以微火煎煮。银翘散的用法中就指出:“肺药宜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 入中焦”。一般是根据药物所加水量及煎取量来控制煎药时间,其中部分方剂还需根据药方中的某些药物成分的煎煮程度来对煎煮时间进行控制[3]。每次煎煮完成后应趁热过滤倒出药液,并适当加压榨出药渣中的药汁,每剂可煎2-3次,每剂煎出总量约500-600ml,将多次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2-3次服用。
5特殊的煎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需要特殊煎煮方法。
5.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药物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另外还有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降低毒性,如乌头先煎后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乌头次碱,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5.2后下: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芳香类药物饮片(如薄荷、砂仁等)和受热易破坏有效成分的饮片(如钩藤、杏仁等),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破坏而降低药效,宜在其它药物煎好前3-5分钟后下煎3-5分钟即可。
5.3包煎:将药物用无色棉布包起来,再和其它药同煎。需包煎的药主要有三类,一是花粉类、细小种子类及药物细粉药,如蒲黄、葶苈子、菟丝子、六一散等。这些药虽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易漂在液面难充分煎煮也不易过滤。二是质重的粉剂、含淀粉多的及含粘液质较多的药,如滑石粉、浮小麦、车前子等、煎液稠化易粘锅焦化,易使药渣吸附而造成有效成分损失,服药时口中粘腻不爽易使患者恶心。三是含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复花等如不包煎,煎煮后绒毛不易滤除,服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
5.4另煎:有些贵重的药物可单独煎煮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 中同服,以免浪费。
5.5烊化:是指有些胶质性药物或粘性易融的药物,煎煮时易与其他药物粘结成团块或造成溶液胶体渗透压提高,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溶出,影响整个药物煎煮效果,浪费药材,不宜与群药共煎,需另外放入容器中隔水炖化,单独服用或兑入群药煎液一同服用。
5.6冲服:一些用量少,不宜煎煮的饮片,贵重饮片宜先研成细粉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如芒硝,竹沥汁,姜汁,牛黄,朱砂等。
5.7泡服:一些用量少,药味少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的药物,不需煎煮,直接用开水泡服即可。
5.8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可先煎煮后留汁去渣,再用此水煎煮其他中药。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的特点,且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需要,能适应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个体,迄今仍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只有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使汤剂发挥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董正华.从经方谈汤剂的煎煮方法[J].陕西中医函授,1998(3):6
[2]戴龙瑞.中药汤剂煎煮三大要素-时间、火候、煎次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7):28
[3]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