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通感,又称移觉。是说,用形象的语言将人的听、视、嗅、味、触等不同的知觉互相交错沟通。
广义来说,通感应该不仅仅是指通过语言的形容来将人的种种感觉一一打通,还包括了但凡和一个客体有了接触,无论触及的是文字、事物亦或是其他,从一个“觉”衍生到其他的“觉”,比方说睹物思人,比方说在炎炎夏日里看到湛蓝色会感到沁凉,比方说吃进嘴里的食物勾起了自己“回家”的情绪。
那么,一说到“回家”,你会想到什么食物呢?
B
日子有时候像是天堂,飞机从暮霭里斜斜翱翔。你在28层的格子间里通宵加班,你辗转他乡为生计奔波忧愁,你穿梭大洋在彼岸的图书馆里复习功课,你是否也有在疲倦之际的几分放空,想家,想回家,想回去吃那一道味觉里的独家记忆。
光阴的磁带要倒放多少年,才能回去无忧无虑的童年?放学回家的路被傍晚的夕阳渲染成了金沙色,邻居牵着小孩的手慢悠悠地走,冬日里的枯叶落满了一地,茫茫寒风中轻渗谁家的米香?
遥遥万里思索,我所心心惦念的,是家中外公私房的什鲜烧鳜鱼,已经久久未能尝到了。
鳜鱼,科真鲈,目鲈形,属鳜,又名鳌花鱼,是我大中华浩瀚江河湖海四大淡水鱼之一,亦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如若是往上数个几百年,亦非小康等闲之辈可消费得起的高昂稀贵。其肉质纯白细嫩且无刺骨之嫌,老少病弱皆宜当食。北宋刘翰所编著的《开宝本草》中曾记载,鳜鱼,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腹中恶血,可去腹中小虫。汉人孟诜亦赞它,能补虚劳、益脾胃。
C
一尾鳜鱼,之于他人是万千味道的其中一种,换之我,却是后有无数来者亦不及最初的悸动。什鲜烧鳜鱼,看似简单平凡的家常菜一枚,却是我内心深处任何食物都无法替代的唯一。
记忆里的上一次假期返家,外公手把手将这道私房菜传给了我。
他牵着我的手,当我还是个孩童一样,带我去了早已多年未曾踏足的菜市场。鳜鱼在水箱里挤挤挨挨地晃动,他熟识的老伙计另取出一只小水桶,里面游摆着的是早就留下的、那天最好的一尾鱼。他笑着将我介绍,这是我最疼爱的外孙女。
1. 准备好了主角鳜鱼之后,要配齐的便是什鲜们了,火腿、菌菇、冬笋、豆腐、枸杞、香葱、香菜、香椿芽缺一不可。黄酒、醋、盐、胡椒粉家中自是常备,这下可就齐活儿了。
2. 鳜鱼委托店家杀好处理鱼腹脏物之后,领回家洗洗
干净,在鱼的正反两面切上几道,切记可不要手快给切断了。再在切好的鱼身上均匀地凃抹上盐与黄酒,连鱼肚子也不要放过。外公秘方是用手给鱼做个三分钟SPA ,以此来放松紧张的鱼肉,有助于后续更好入味。码上葱丝、姜丝,提味避腥,如此等候其腌制20分钟。
3. 洗净菌菇,择好冬笋,薄切豆腐,片下火腿。菌菇肉厚,冬笋脆嫩,豆腐选的是可吸纳汤汁精华的老豆腐,而火腿自然是以金华火腿为首选,红白分明,味甚鲜美,养滋补虚,甲于珍馐。
4. 取一锅子烧沸水,下腌制好的鳜鱼,汆一下去其腥。真正新鲜肥美的鳜鱼,可是经得起烹饪的考验,不用油炸也是一样好吃的,且更保存了鱼的原汁原味。
5. 换一口炒锅,掷入葱姜,片刻间煸香,放入鳜鱼,灌上老火吊出的土鸡高汤,把火候微微扭转成大火,顷刻烧开,再转改小火慢煨至熟。
6. 一一加入备好的菌菇、冬笋、枸杞、豆腐、火腿片,互融其鲜。慢火熬开至汤色渐变浓白,方可加些许醋、盐和胡椒粉为其增味。装盘可用深口白瓷,入鱼与汤,依次码上原料,最后留一手撒香葱末、香菜叶、香椿芽。
D
我的英文外教曾问过我一个问题,真正的中国菜起源是什么呢?
这问题乍一问,可还真把我给问懵了。按说这中华料理千千万,地域幅员又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那就有五十六个胃儿呢,简单浓缩那也有八大菜系洋洋洒洒接踵而至。
再一沉凝,老话说的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中国菜养出了中国人的中国胃,可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呢。家庭日常食用的菜肴谓之家常菜,又由着地理分布、物产耕耘、饮食喜好和生活习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南上北下各领风骚不分伯仲的风味基础,几经周折走过发展得以升华,才蔚成了当今中国菜的菜系分门别类。这可不就揭示了这问题的根本么,家常菜即是中国菜的源头。
月是故乡圆,饭是家中香,就连一份简单的家常料理什鲜烧鳜鱼,搁在外边儿饭店里吃,也总是难以吃出家中那一点味儿。并非烹调的手艺多么复杂,也非配料佐料有所偏颇。缘由不过,哪怕饭店里的是名厨坐镇,豪华配料浓油赤酱也比不上家中小小一隅,爱的炊烟。看似因陋就简,实则真意存焉。
E
应季的冬笋有滋有味,火腿、枸杞用一抹红点缀了白瓷的素淡。筷子轻轻划拉开早已破肚的鱼腹,拾起一口皎白的鱼肉,连皮沾汁入嘴而食,怎是一个快哉了得?奶白的汤汁可独饮亦可拌饭,就着火腿片儿的咸香,轻轻松松两碗饭丝毫不在话下。
迟暮的外公外婆慈爱的眼神,欣慰地望着我悉数吃下他们为我准备的热饭汤菜。是我天真的以为,每一次回头都可以看见他们在家中的耐心守候;是我无邪的认知,哪怕光阴无情苍天亦会有情庇佑他们的安康喜乐。却怎知,世事无常兴尽悲来,一场病痛的噩梦,带走了外公半身的知觉。曾经矫健有力的臂弯,如今肌肉萎缩已至垂垂无力。
时至今日,旧味不再。是再也没有机遇可能尝到,他亲手为我烧的鳜鱼了。
却万幸,人俱在,阖家乐。父母子女儿孙,一场场今生今世缘分的羁绊,大约是相互彼此之间渐行渐远的目送。你永远无法目测,亦无法预知,是在哪一个十字转弯的岔路口就此诀别后会无期。
纵使岁月轻狂,绵绵如丝的雪霜,风尘仆仆自他乡而归,最温暖的事儿,莫过于是回家。再一次归家,外公冲着我慈祥地笑,却无力再烹一手鳜鱼,我眼中竟闪出泪花。不日,家中却又传出了鳜鱼飘香,这是来自他最疼爱的外孙女的味道,他欣慰的说:“比我做的都好吃。”这又怎么可能呢,只是爱的味道如此相近。食谱的传承就是如此吧,心中有爱,味蕾便可以延续,时光不老记忆也会一直都在。家的味道不在乎是否是逢年是否是过节,只是那里有我们最念念不忘的守护和最情深的牵挂。
通感,又称移觉。是说,用形象的语言将人的听、视、嗅、味、触等不同的知觉互相交错沟通。
广义来说,通感应该不仅仅是指通过语言的形容来将人的种种感觉一一打通,还包括了但凡和一个客体有了接触,无论触及的是文字、事物亦或是其他,从一个“觉”衍生到其他的“觉”,比方说睹物思人,比方说在炎炎夏日里看到湛蓝色会感到沁凉,比方说吃进嘴里的食物勾起了自己“回家”的情绪。
那么,一说到“回家”,你会想到什么食物呢?
B
日子有时候像是天堂,飞机从暮霭里斜斜翱翔。你在28层的格子间里通宵加班,你辗转他乡为生计奔波忧愁,你穿梭大洋在彼岸的图书馆里复习功课,你是否也有在疲倦之际的几分放空,想家,想回家,想回去吃那一道味觉里的独家记忆。
光阴的磁带要倒放多少年,才能回去无忧无虑的童年?放学回家的路被傍晚的夕阳渲染成了金沙色,邻居牵着小孩的手慢悠悠地走,冬日里的枯叶落满了一地,茫茫寒风中轻渗谁家的米香?
遥遥万里思索,我所心心惦念的,是家中外公私房的什鲜烧鳜鱼,已经久久未能尝到了。
鳜鱼,科真鲈,目鲈形,属鳜,又名鳌花鱼,是我大中华浩瀚江河湖海四大淡水鱼之一,亦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如若是往上数个几百年,亦非小康等闲之辈可消费得起的高昂稀贵。其肉质纯白细嫩且无刺骨之嫌,老少病弱皆宜当食。北宋刘翰所编著的《开宝本草》中曾记载,鳜鱼,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腹中恶血,可去腹中小虫。汉人孟诜亦赞它,能补虚劳、益脾胃。
C
一尾鳜鱼,之于他人是万千味道的其中一种,换之我,却是后有无数来者亦不及最初的悸动。什鲜烧鳜鱼,看似简单平凡的家常菜一枚,却是我内心深处任何食物都无法替代的唯一。
记忆里的上一次假期返家,外公手把手将这道私房菜传给了我。
他牵着我的手,当我还是个孩童一样,带我去了早已多年未曾踏足的菜市场。鳜鱼在水箱里挤挤挨挨地晃动,他熟识的老伙计另取出一只小水桶,里面游摆着的是早就留下的、那天最好的一尾鱼。他笑着将我介绍,这是我最疼爱的外孙女。
1. 准备好了主角鳜鱼之后,要配齐的便是什鲜们了,火腿、菌菇、冬笋、豆腐、枸杞、香葱、香菜、香椿芽缺一不可。黄酒、醋、盐、胡椒粉家中自是常备,这下可就齐活儿了。
2. 鳜鱼委托店家杀好处理鱼腹脏物之后,领回家洗洗
干净,在鱼的正反两面切上几道,切记可不要手快给切断了。再在切好的鱼身上均匀地凃抹上盐与黄酒,连鱼肚子也不要放过。外公秘方是用手给鱼做个三分钟SPA ,以此来放松紧张的鱼肉,有助于后续更好入味。码上葱丝、姜丝,提味避腥,如此等候其腌制20分钟。
3. 洗净菌菇,择好冬笋,薄切豆腐,片下火腿。菌菇肉厚,冬笋脆嫩,豆腐选的是可吸纳汤汁精华的老豆腐,而火腿自然是以金华火腿为首选,红白分明,味甚鲜美,养滋补虚,甲于珍馐。
4. 取一锅子烧沸水,下腌制好的鳜鱼,汆一下去其腥。真正新鲜肥美的鳜鱼,可是经得起烹饪的考验,不用油炸也是一样好吃的,且更保存了鱼的原汁原味。
5. 换一口炒锅,掷入葱姜,片刻间煸香,放入鳜鱼,灌上老火吊出的土鸡高汤,把火候微微扭转成大火,顷刻烧开,再转改小火慢煨至熟。
6. 一一加入备好的菌菇、冬笋、枸杞、豆腐、火腿片,互融其鲜。慢火熬开至汤色渐变浓白,方可加些许醋、盐和胡椒粉为其增味。装盘可用深口白瓷,入鱼与汤,依次码上原料,最后留一手撒香葱末、香菜叶、香椿芽。
D
我的英文外教曾问过我一个问题,真正的中国菜起源是什么呢?
这问题乍一问,可还真把我给问懵了。按说这中华料理千千万,地域幅员又辽阔,五十六个民族那就有五十六个胃儿呢,简单浓缩那也有八大菜系洋洋洒洒接踵而至。
再一沉凝,老话说的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中国菜养出了中国人的中国胃,可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呢。家庭日常食用的菜肴谓之家常菜,又由着地理分布、物产耕耘、饮食喜好和生活习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南上北下各领风骚不分伯仲的风味基础,几经周折走过发展得以升华,才蔚成了当今中国菜的菜系分门别类。这可不就揭示了这问题的根本么,家常菜即是中国菜的源头。
月是故乡圆,饭是家中香,就连一份简单的家常料理什鲜烧鳜鱼,搁在外边儿饭店里吃,也总是难以吃出家中那一点味儿。并非烹调的手艺多么复杂,也非配料佐料有所偏颇。缘由不过,哪怕饭店里的是名厨坐镇,豪华配料浓油赤酱也比不上家中小小一隅,爱的炊烟。看似因陋就简,实则真意存焉。
E
应季的冬笋有滋有味,火腿、枸杞用一抹红点缀了白瓷的素淡。筷子轻轻划拉开早已破肚的鱼腹,拾起一口皎白的鱼肉,连皮沾汁入嘴而食,怎是一个快哉了得?奶白的汤汁可独饮亦可拌饭,就着火腿片儿的咸香,轻轻松松两碗饭丝毫不在话下。
迟暮的外公外婆慈爱的眼神,欣慰地望着我悉数吃下他们为我准备的热饭汤菜。是我天真的以为,每一次回头都可以看见他们在家中的耐心守候;是我无邪的认知,哪怕光阴无情苍天亦会有情庇佑他们的安康喜乐。却怎知,世事无常兴尽悲来,一场病痛的噩梦,带走了外公半身的知觉。曾经矫健有力的臂弯,如今肌肉萎缩已至垂垂无力。
时至今日,旧味不再。是再也没有机遇可能尝到,他亲手为我烧的鳜鱼了。
却万幸,人俱在,阖家乐。父母子女儿孙,一场场今生今世缘分的羁绊,大约是相互彼此之间渐行渐远的目送。你永远无法目测,亦无法预知,是在哪一个十字转弯的岔路口就此诀别后会无期。
纵使岁月轻狂,绵绵如丝的雪霜,风尘仆仆自他乡而归,最温暖的事儿,莫过于是回家。再一次归家,外公冲着我慈祥地笑,却无力再烹一手鳜鱼,我眼中竟闪出泪花。不日,家中却又传出了鳜鱼飘香,这是来自他最疼爱的外孙女的味道,他欣慰的说:“比我做的都好吃。”这又怎么可能呢,只是爱的味道如此相近。食谱的传承就是如此吧,心中有爱,味蕾便可以延续,时光不老记忆也会一直都在。家的味道不在乎是否是逢年是否是过节,只是那里有我们最念念不忘的守护和最情深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