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考试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作为一种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手段,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对考试观念的认识不足、缺乏考试改革的理论研究和鼓励措施,致使现行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理论性强、考试形式单一、考后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都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构建以丰富考试内容和形式、强化考试反馈功能为目标的考试改革路径,使考试真正能成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可靠手段,与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相衔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考试制度改革;考核评价
  经济增长、综合国力提升使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发展理应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相应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定要求高校摒弃以试卷和分数为中心的考试论,探索以“学生自我发展,知识赋予应用”为中心的考试新理论。应用型人才要有学习并成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创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发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精髓在于学以致用,仅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远远不够,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也应当考虑到其在实践操作和自身努力过程中的发展。从客观上讲,目前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对其原因的分析,建立一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试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考试改革遇见瓶颈的原因分析
  (一)对考试观念认识不足,思想落后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尤其重视教学工作,传统的观念大都侧重于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往往忽视对“教”和“学”的结果评价,即怎样考的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考试大都按部就班进行的现象。我们都知道,现在高校的考试越来越多,学生的压力也源自应接不暇的考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俗语在大学校园广为流传,不管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感不感兴趣,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都会用功突击,避免挂科,远离重修,这与考试本身的目的严重不符。这种应试教育模式长期在学生们的心中存驻,以至于即便人们已经认识到考试改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进行深化改革。
  教师在考试改革中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有些教师的对考试的重要性并不重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教学工作或者科学研究,很少对考试模式进行思考,因此考试改革的内在动力并不充足。
  (二)缺乏对考试改革的理论研究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考试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果。一般考试有两种重要的功能,一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认定,它不仅要准确评价出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更应当及时地诊断出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信息并及时反馈,以便改进。目前各高校的教师多数致力于专业教学或科学研究,期末考试试题册也是凭教学经验,掺杂了些许个人主观因素,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利于学校考试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害无益。
  (三)缺乏考试改革的鼓励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对教师的测评主要集中于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考评,很少考查教师的考试方式。因为高校课程各种各样,无法统一,考试改革无法对所有不同的课程要求统一,这样也不利于课程特色的体现。“如果教师进行考试改革,这就意味着要耗费很大精力,工作量大增,更重要的是可能要承担更多的风险”。1而传统考试省时又省力,这些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其科研成果会关系到职称、荣誉、薪水情况,投入产出比较大,当然会成为教师的首选。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考试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一)调整思维,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
  当前我们普遍都认为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在特定一段时间内对专业课程知识的认知、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不简单只对学生知识记忆量进行考究。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查,专业技能性的考试则侧重于对知识具体运用的考查。而目前各高校的考试往往只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通过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张简单的考卷也很难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何况目前的考后信息反馈机制缺乏,学生很难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弥补和巩固。科学合理的考试观念更能够体现考试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要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传统考试对当今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困扰,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和考试观,全面认识考试的导向、激励、反馈等功能,对于那些在学生创造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如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要及时转变,以及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和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应当适当摒弃。“科学合理的考试观是以‘人’为出发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从实际出发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强调人的灵活全面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的综合素質也要随之提高”。2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对教育和考试制度发展要求,要不断地更新传统观念,破除陈规,打破不适应社会发展前景的旧思想,增注新的活力,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丰富考试内容,反映课程的综合性全面性
  目前的考试模式在考试内容方面过多地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进行考试命题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必然,但命题思路要灵活多变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在对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时,还要考察其运用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学校考察学生应当将试卷的内容侧重于考察实践能力和知识深度方面,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高校尚不能达到这样一个标准。他们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的硬性记忆,忽视对应用能力和理解力的考察,任课教师考前划重点现象不乏存在,甚至有些同学考前搞临时突击,只要求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约束了有个性学生的活跃思维空间,从而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因此,试卷尽量减少记忆性的客观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而应当充分体现试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其发散思维方式的重要价值。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这要求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不仅要使试题体现课程考核的目的,反映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而且也要对试题的难易程度有所把握,清晰明了的呈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在应对现实问题时的具体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命题应当与时俱进,要尽可能涉及到相关方面的前沿信息和最新态势,使学生得到一手信息进行探究,使创造活力激情迸发。总的来说,考试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会有进一步的认知和领悟,通过不断的考试和再学习再考试这样反复的循环过程,学生的知识框架、智力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凸显课程特色,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
  目前,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所需,考试方式要打破传统考试固有的模式,即期末考试时绝大多数是开卷考查或者是闭卷考试,实验课程、年末答辩或者汇演形式的考试考查很少涉及。孔繁敏也指出,很多教师习惯于期末闭卷考试,真正的口试、操作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较少。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传统单一的考试形式不能真正地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不仅不能体现专业课程的特色,也忽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技能的提高。丰富的考试方式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彻底转变教育思想的根本保证。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打破传统的考试方式,打破过去考试整齐划一、统一标准的模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设计多种考试方式,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探索表达的平台,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使考试能真正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尺,并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1、试卷考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差异,采取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使学生不断深层次学习,把握理论的实质内涵,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查。相反,对于实务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性课程则多侧重于实验操作或者现场实习,以 实验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形式呈现。2、改变试卷考试所占分值比重。传统的考试方式中,试卷成绩在综合测评时占70%甚至更高的比重,不利于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为改变这种现象,学生的考核指标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将平时的课内课外表现和试卷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过程考核,对综合成绩进行比例分配(见表4-1)。
  表4-1 综合成绩组成分配表
  改变以往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卷面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又分为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三部分,所占分值依次为10%、10%、5%;实验成绩分为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实验态度三项内容,所占比例分别为20%、10%、5%;期末考试成绩占40%,大大降低了以往传统考试中试卷成绩所占比重较大的弊端。
  (四)重视考后分析评价,强化考试反馈功能
  考后评价制度是考试制度中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的考后分析评价制度可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也能够促进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学者指出,“考试反馈信息不仅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可以具体从学生成绩的描述性、成绩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及个人成绩与努力程度的匹配方面进行分析”。3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及帮助。国外一些高校有比较完备的信息反馈制度,教师在考试结束后评定学生的卷面成绩,并针对此次考试的方式、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就分析结果和学生探讨,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真正了解自己知识的覆盖面,有针对性的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学习、检测再学习提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動性,使其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所认知,提高其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顺利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注释
  1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8.
  2刘茜,王文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6).27.
  3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9.
  参考文献
  [1]李争一,王志丹.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
  [2]高沙.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走独立学院特色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5-13.
  [3]马慧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4).
  [4]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作者简介
  董潇丽(1979.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了一套适合旅游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层面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旅游企业  一、引言  旅游业在快速发展,但不少旅游企业并未跟上其发展步伐,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有的旅游企业绩效甚至逐年下降,这都与旅游企业不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务之急是引入新的绩效
期刊
[摘要]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一直是我国刑法在经济犯罪领域严厉打击的对象。2013年12月28日,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公司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松了对市场主体的准入管制,转而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充分体现企业自治的原则。但是,虽然以后注册资本实缴改由公司意思自治了,但是公司登记机关还是可以按照章程的约定或公司的决
期刊
[摘要]目的:为缓解京津冀地区医疗资源的失衡,改善医疗环境,为河北省配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1558名河北省保定市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京津冀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82.8%的居民认为医疗一体化对于京津冀一体化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结论:卫生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公平分配医疗资源,促进京津冀医疗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医疗资源;一体化  从
期刊
[摘要]原本诸多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之后,却留下了许多值得为之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原有劳教制度与现实处罚的衔接问题,以及被劳教主体主体的规制问题。现行的主流观点为按照社会危险性的评估标准,将之进行分流,但此种说法无疑有诸多争议。保安处分性质的人身危险性评估标准与社会危险性评估标准相结合,无疑会使我国的犯罪评价体系更显多元化和科学性。  [关键词]保安处分;人身危险性;社会危险性;衔接  劳动
期刊
[摘要]该文阐述了柳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柳州三江县茶叶产业概况,分析了现存问题,借助新型O2O电子商务模式,探索其在柳州茶叶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的O2O电子商务模式,提出了解决柳州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茶叶产业;互联网;O2O模式  农村茶叶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灵、市场商品
期刊
[摘要]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综合配套改革的过程。企业作为社会环境建设的主体,必然面临着改革与升级的挑战。本文将从“两型社会”的内涵出发,对武汉市企业的营销创新做出可行性分析和相关路径探讨。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市;环境分析;创新模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各项成就的同时,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2007年12月,武汉“1+8城市圈”被成功确定为“两型
期刊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文章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分析武夷山市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状况,探讨了现行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途径  一,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  (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无论是在中国历史,还是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党的十八大精神,从信念、问题意识、使命这三
期刊
[摘要]“一个有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行的力量”。毋庸讳言,国家的崛起是精神的崛起,文化的崛起又为精神的崛起提供了巨大支撑。建构是国家软实力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竞争转变到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的崛起才是国家真正的崛起,而人文的崛起则为软实力的崛起提供巨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大国崛起;人文精神;中国特色  跌宕风云60载,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强大
期刊
[摘要]萨托利在民主新论这本书中,利用民主制度的可行性原则——多数原则的合理性,证明了民主制度的合理性。文章由此引发思考,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多数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认为多数原则是民主制度运行中的基本原则,其作用无可替代。此外,通过了保护少数人权益的多数原则的合理性探讨,认为有必要从制度设计、社会保障和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构建多数原则制度。  [关键词]有限多数;制度构建;民主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