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一直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这就使这一“主渠道”一直处在尴尬的境地,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不仅仅要求教师讲明道理,更需要教师以饱满之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之情,即进行情感教学。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和指导学生行为的目的。
那么,如何让情感教育参与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品质。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使学生以积极情绪接受教师,教师应首先成为关爱、尊重、赏识学生的“有情人”。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炽热的情感,那么,在其施教过程中就无从产生长久的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动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谩骂,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教师的形象。我们很难设想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如果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并在教学中结合现实思想问题进行以情激情的教育、疏导,就会受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几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体验到了爱的收获与快乐,看到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快乐,这使我更加珍重爱的价值,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就像一股清泉,它能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洗掉孩子们心灵上的尘埃,开启学生心灵的闸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重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用师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思想对话、情感共鸣、知识交流的过程。
二、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挖掘情感教育因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教师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无伦次,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也就不会买账。再说随着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行,现行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说教,丰富了感性材料,如贴近现实的事例、图片等,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理论联系实际,对教材中抽象枯燥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力图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感性材料生动化。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思想感情色彩,考虑课堂教学的情感气氛,把握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准备状况,预料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感波动起伏,而且要注意沟通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的联系,以知识为载体确定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渗透方式、选择渗透情境和时机。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而言,这种日常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感丰富,才能担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善问,吸引学生。
初一初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在初二教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笔者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现场模拟录像提问了一系列的“怎么办”,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拨打110报警电话,就带了一部电话机到课堂上让学生模拟。在学习“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教师展现从古到今的具体事例,如林则徐虎门硝烟、中国抗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洪水非典、北京申奥成功等伟大壮举,向学生提出:“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让学生读课文、查资料、讨论发言,畅谈自己心中的理想,整节课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谈出了内心感想,从内心深处认识问题,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使学生树立起了在实际行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与决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情感教育。
影视教学能超越时空,把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通过视听感官的传递,刺激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挥作用。如在讲授“感受中国巨变”这一内容时,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录像片,使同学们在感受旧社会任人宰割的国耻的同时感受新中国的强盛,这样最容易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把爱国主义升华为实实在在的情感,而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口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不仅是讲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一位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由“不重视”、“不愿学”的情感转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氛围中,真正领悟学习的内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那么,如何让情感教育参与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品质。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使学生以积极情绪接受教师,教师应首先成为关爱、尊重、赏识学生的“有情人”。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炽热的情感,那么,在其施教过程中就无从产生长久的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动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谩骂,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教师的形象。我们很难设想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如果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并在教学中结合现实思想问题进行以情激情的教育、疏导,就会受到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几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体验到了爱的收获与快乐,看到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快乐,这使我更加珍重爱的价值,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就像一股清泉,它能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洗掉孩子们心灵上的尘埃,开启学生心灵的闸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的同时,重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用师爱融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思想对话、情感共鸣、知识交流的过程。
二、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挖掘情感教育因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教师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无伦次,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也就不会买账。再说随着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行,现行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说教,丰富了感性材料,如贴近现实的事例、图片等,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理论联系实际,对教材中抽象枯燥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力图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感性材料生动化。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思想感情色彩,考虑课堂教学的情感气氛,把握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准备状况,预料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感波动起伏,而且要注意沟通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的联系,以知识为载体确定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渗透方式、选择渗透情境和时机。其次,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而言,这种日常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博览群书,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感丰富,才能担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善问,吸引学生。
初一初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在初二教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笔者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现场模拟录像提问了一系列的“怎么办”,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拨打110报警电话,就带了一部电话机到课堂上让学生模拟。在学习“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教师展现从古到今的具体事例,如林则徐虎门硝烟、中国抗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洪水非典、北京申奥成功等伟大壮举,向学生提出:“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让学生读课文、查资料、讨论发言,畅谈自己心中的理想,整节课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谈出了内心感想,从内心深处认识问题,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使学生树立起了在实际行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的信心与决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情感教育。
影视教学能超越时空,把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通过视听感官的传递,刺激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挥作用。如在讲授“感受中国巨变”这一内容时,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录像片,使同学们在感受旧社会任人宰割的国耻的同时感受新中国的强盛,这样最容易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把爱国主义升华为实实在在的情感,而不是一句空洞的说教口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不仅是讲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一位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由“不重视”、“不愿学”的情感转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氛围中,真正领悟学习的内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