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步上楼梯时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其实不怕死,怕的是衰老。老着老着,就与世界握手言和,不想继续抗争了。
  最近一次去外婆家,是去年冬天。到现在,我们又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听母亲说,住在外婆附近的那个她最要好的老姐妹去世了。
  


  无法想象,71岁的外婆将如何继续以后的生活:儿女大多时间不在身旁,每天几乎无人问津,昔日老友也陆续离世……以前,外婆腿脚灵便时,还经常步行几公里,或是坐长途公车去看儿女,如今她出不了远门,像一只倦鸟,只能孤独地栖息在她的那个狭仄的小楼。
  然而,这是她甘愿付出代价所选择的晚年生活。
  瞌睡的小楼
  我曾看过外婆年轻时的黑白照片:她斜着身子,脸色温和,眉间浅笑。那时,很多事还没在她生命中发生,她仍然带着少女的憧憬,鹅蛋脸上泛着好看的光泽。
  后来,她逐渐失去了这种美好。
  我始终不知道她当年为何会与外公离婚。但从亲戚间的聊天中,我揣测,是外公太无趣了吧。外公是一位教师,沉默寡言,终日与武侠小说为伴。外婆却性格刚烈,注定不甘在这样的男人身上耗费。只是,50多岁时,她才突然想到要离婚。
  外婆搬出住了大半辈子的深宅大院,去了那栋小楼。后来,她又经历了一段短暂而失望的婚姻,然后独身到现在。其实,从搬出大院的那个时候起,她就没有家了。
  那并不是栋豪华装修的小洋楼。多年以前,她收养的儿子在一次抓彩中走了运,获赠的奖品就是那栋楼。但因为穷,一直没法装修,就成了闲置。
  它隐藏在一个僻陋的街巷,即使是艳阳天,屋子里也没有充足的光线。外婆每天一个人毫无声息地幽居在里面,在寂静中做着一切琐碎的打扫、收纳或整理的工作,来排遣浓稠黏滞得几乎无法流动起来的时间。
  她像一株植物一样被连根拔起,然后被移植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一个小鸡吃米的闹钟被挂在屋子里斑驳的墙壁上,仍然发出旧年代规律的滴答声响,像是她最后剩下的唯一的朋友在对她倾诉经年往事;一只收留的野猫终日昏睡;一只脏兮兮的土狗对任何人的到来都充满敌意……她终日与这些为伴。
  一道陡仄的楼梯笔直地通向二楼,可在楼的尽头她却把它封死,然后在楼梯上摆满仙人掌盆栽、南瓜、土豆和红薯。她从不上楼,只在一楼的狭小空间里活动。从小楼窗户望出去,是荒凉的山丘和农田。
  时间有时候像是在这个地方打盹了,让人觉得瞌睡。
  欢笑的大院
  她现在突兀尴尬的境况,令我时常回想起她以前住的深宅大院。
  那里储藏了她后半生所有的生活细节,好像她已与那个地方严丝合缝地镶嵌成一体,如今,这生痛的剥离让我难以接受她被命运如此对待。虽然她的脸上看起来若无其事,但我清楚她面对命运曲折一直以来的沉默隐忍。
  我很多愉快的童年记忆是留在那个大院里的。
  大门口有一个长廊,夏日中午炎热,长廊却光线幽暗,十分清凉。我们一群孩子常在长廊里打闹玩耍。玩着玩着,外面巷子里响起叫卖碗坨的声音,外婆就会从里屋出来带我们出去吃碗坨。
  外婆还常带我们去农田摘豆角。回来的路上,两旁的草丛里有很小的青蛙四处跑跳,我和表弟会一人抓几只回来,要求外婆专门找出特别大的铁盆盛满水,放在院子里老梨树的树荫下,让青蛙在里面游泳。
  她喜欢听广播,暑假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每天上午九点她会准时扭开收音机,给我们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节目;她喜欢养植物,尤爱仙人掌,正如她一辈子的性格,要么就是养反差极大的花和开得浓郁热烈的植物。
  她在后院开辟了一块田地,用围栏围起来,在里面养了几株罂粟,不轻易给人看。只有亲密好友来访,她才会带领他们悄悄走到后院,向他们展示那几株观赏性非常不错、带着毒性的植物。
  那应该是外婆生命中最为平静的一段时光。年幼的我们,让专注于生活与爱好的她,得以享受儿孙绕膝的欢乐。
  那个时候,她还没有想过离婚,她还没有搬到那栋小楼,她改嫁的男人还没有缠绵病榻,她收养的儿子还没有因为婚姻问题对她恶言相向……而后来,她开始陆续遭遇这些意想不到的变故。
  她不是没有爱
  外婆爱抽烟,并且烟瘾很重;外婆爱养猫,家里从没缺少过猫的踪迹;外婆信奉佛教,每到过年过节,就会上寺庙为子孙求取幸运符。
  这些是外婆的个性,是她的不同寻常之处。我身边有各种外婆,却只有她与众不同。
  她因为迷信神佛,在我童年的印象中一直是神秘的。成年以后,我才明白,她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痛苦:幼年丧母,寄人篱下被舅舅养大,直至嫁作人妇,又对婚姻产生不满而离婚……所以,她寄希望于此种方式来帮自己泅渡。
  她试图把接踵而来的灾难扭转成为奇迹,但屡次被狠狠击倒,直至彻底摧毁。她一生与苦难抗争,活得比男人都要坚韧。
  我年少时不曾感受过她的温柔。她从不曾像我在书里或电影里看到过的外婆那样,温暖、柔和,嘴角上翘,一双眼睛微微眯着,藏在厚厚的老花镜后面,带着笑意看她的儿孙。
  她不是一盏暖黄色的灯,她像是一根绷紧的弦,永远清醒,永远威严。
  成年以后我发现,她对人不是没有爱,她只是不会使用那种柔和的方式。
  我始终记得,在一个阳光暴晒的夏日午后,她专门挑我出来,让我帮她拉风箱,而其他表哥、表姐却在凉快的屋子里看电视;我始终记得,从农田干活回来的路上,好几个孙子女,她却唯独挑我出来,帮她拎很重的农具、农作物。
  我还始终记得我当时心里的不悦,但长大后理解了她的用意:所有的孩子里面,只有我出身贫穷,所以我更需要从小历练。
  与世界握手言和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外婆个子奇高,或许因为我当时年幼,以至于常常给我一种威严的压力。成年后我到外地工作,几乎常年未与她见面,后来回家看望她,发现她的身高还不到我的肩膀,总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的感觉。
  她不应该是这么矮小脆弱的啊。
  记忆里,她高高的个子仿佛是对她不公平命运的对抗——她支撑着身体像扛起一座压顶大山一样不曾弯腰。结果,最后她还是屈服了。一瞬间,她的身高缩小了一半。她连一个盛怒的容颜都没有,只有平和的微笑。甚至不会像从前那样做出一个决定就去坚决执行,而是不停地徘徊、疑惑。
  她变得不再真实,像一个渐行渐远的影子。
  她心有猛虎,但生活没有给她机会细嗅蔷薇。她一生被疾病、精神衰弱困扰,年老的时候仍然要去田地里做农活。她像是一头困兽,施展不开手脚。
  母亲说她心强命不强。她恐怕是再也不会脚步噔噔噔地步上那条陡仄的楼梯了,好像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不想继续抗争了。
  然而我却常常在看着她的时候恍惚生出一种幻觉,好像她正站在楼梯上,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我。我仰视着她,看到她朝我露出了微笑。
其他文献
20年婚姻,怀孕8次,流产4次,她带着满身伤痛回到香港,重新打拼事业。70岁回首再看,前尘往事已是过眼云烟。这位慈祥的老人说,人生就是一笑而过。所以,笑看人生。  “人是因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话剧《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中,女主角“叶樱”反复念出这句台词。  叶樱的饰演者是70岁的郑佩佩,苦了半生,若非始终怀揣希望,她就成就不了今天的自己:41岁离婚,公司破产,净身出户,一贫如洗;独自抚养4个
期刊
未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一定更快,要生存,就必须持续不断学习,拥有不间断的创造力。  而要让孩子经得起挑战,父母必须了解他的潜质,培养他对生活的热情、主动求知的能力。  快乐才能自主学习  有的父母会把自主学习等同于放纵孩子,“他想学的时候再让他学。”但自主的核心其实是:让孩子觉得学习很棒,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如此才学什么都没问题。  亲子教育专家李伟文常和孩子们讨论每天怎么过、多少时间玩、多少时
期刊
婚姻是这个世界上最微妙的契约关系,签订时必须是两个人自愿,结束时却只要其中一人不想维系即可。“爱我一辈子”可以是期望,却不能变成强制性的要求。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欠谁的。  一位大姐跟我哭诉,她和老公结婚12年,孩子也10岁了,老公却要跟她离婚。她又伤心又愤怒,反复跟我说:“结婚那天他跟我发过誓的,这辈子都不会跟我离婚,现在他背叛了我,他就是一个大骗子。”  我问了她三个问题:  1.这个世界上有没有
期刊
以史为镜,以老一代为镜,以他国为镜,找到中国孩子提升竞争力的几条途径。  以史为镜:大家族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往往有一套可以在任何时代都屹立不倒的教育观为底蕴。以史为镜,从过去的家族历史中,可以找到提升竞争力的长久之道。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如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家族真正实现了“长盛不衰、代有人才”。两个儿子中,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
期刊
学校授予知识和文凭,家庭发掘和强化孩子的潜能,引导他们的人生观,  最终到社会来检验竞争力高低。    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是:在家里横、在外面怂?明明用了最开明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尊重了他的自由和选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和平台,可就是怕面对外面的世界,老依赖父母去解决棘手的问题。  3岁的孩子如此,23岁的还是这样!  有人说,这是制度造成的,废除高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升中国孩子的竞争力;有人
期刊
缺乏耐性,过于自我,及时行乐,习惯为懒惰和失败找理由,觉得成功一定有捷径可走……90后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否也会出现在95后、00后以及10后身上?  未来趋势    竞争力是什么?这个话题的热度在2016年初,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完虐李世石、宣布AI占领围棋界的新闻正热时,达到一个巅峰。  未来,我们能竞争过人工智能吗?现在让孩子学什么才能在未来不失业呢?  有人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采访台湾著名生物学作家
期刊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和买房首付资金的压力,我变得异常烦躁,和刘先生吵架N次。脾气非常温和的他,被我气得挂电话、大声讲话。当我们一一沟通,解决了所有问题时,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当时,我需要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但我不太适应,晚上不想讲话,就想写文章。他在电话里和我沟通买房的事,我非常不配合。他说我几句,我就变得很敏感,以为他不爱我了,讲很多不中听的话。他生气地挂断电话,我更加难过了。  过了
期刊
换了个人当主角,爱情和婚姻还是一样千疮百孔。  但是那个爱她的人,再也不会回来。  一段想要隐藏的婚史    天色有些暗,晓荷从公司出来,直接上了何岩的车。车子刚要启动时,她从后视镜里看到了靠近的徐斌。她强装镇定,跟何岩说突然想起还有个事要处理,就赶紧下了车。  她将徐斌拽到旁边:“不是让你别到公司找我吗?”  “打不通你的电话。圆圆高烧,哭闹了一个多小时,嗓子都哑了。刚才一直跟你打招呼你也没看见
期刊
我最恨的人  我的父母原本很相爱,父亲也十分疼爱我,但在我六岁那年,他们离婚了。从此以后,父亲在我的脑海中,成为了人渣、自私鬼、瘾君子的代名词。    在我刚上幼儿园时,父亲生意失败,染上了赌和毒,整个人一下子就颓废了,开始无止境地向家里要钱。母亲不给,他就动手打人。我曾亲眼看到他一耳光将母亲打倒在地,然后摔门而出,嘴里骂骂咧咧,留下妈妈坐在地上发出压抑而痛苦万分的哭泣声。  两年之后,家徒四壁,
期刊
像家乡的客人  在北京,坐在公交车上,看到上来一对祖孙。奶奶60多岁,孙女五六岁。车子很挤,没人让座,老人左手抓着吊环,右手拉着孙女,一老一小在颠簸的车上歪歪倒倒。  我赶忙起身,叫她们过来坐。    奶奶笑得很腼腆,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我明白她是在感谢我。看她们坐好后,我别过头去。我内心一阵疼惜,仿佛那个老奶奶就是我的母亲,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牵着她的孙子、孙女——虽然我知道母亲并不会来北京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