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时间,你感受如何?”
“哎呀我忙得很,才没空想这些虚空的问题!”
那么,Good问你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好了:“亲,你幸福吗?”
——嗳,Good一点都不想看到此时此刻,你张口结舌的样子。可事实就是这样: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有些人在时间中得到了安宁与幸福,而有些人却常常感觉把时间揉成饺子馅都不够用?
虽然每天把时间像乳沟挤了又挤,却还是整天忙与盲。甚至有一刹那,你惊讶地发现:因为疲惫与索然,自己甚至在抱怨,时间似乎永远过不完地漫长……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本期Good请到4位非常善于管理时间的嘉宾,照理说她们都是精英,都要忙成一团,但她们却个个身心安好、气定神闲,仿佛拥有“玉指一掐便万事俱备”的特异功能。当然,她们没有。
与时间相处甚笃的秘密究竟在哪里?现在,Good就为你揭晓!
见到李欣频是在北京的一间五星酒店。由于工作关系,她已经在此住了一个月,但房间内除了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几本书,再无他物——这是个一切从简、从简单中获得更高效率的人。
放空大脑是高效率的前提
正如佛家所云:将杯子清空,方可继续注入。李欣频说,自己是一个常常让脑袋放空的人,因为这样可以让其更快地运转。
对于那些觉得“哪有时间读书”的人,李欣频建议:“刚开始觉得一天读一本书很困难的人,要坚持、慢慢锻炼,在看书时,要试着体会书中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从而学会快速阅读,有了自己的阅读路径,在以后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书中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并且能够很快速地读完一本书。”
时间越紧,潜力越大
放空脑袋是提高效率的前提。而所谓效率就是“在同一时间可以做好很多事”。
李欣频在上大三的时候就开始了实习生涯:去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但同时,学校的课也还是要上的。那段时间,她每天的安排基本是:每天早上7点半出门,8点10分上第一堂课——为了上班,所以必须都选修第一堂课。上完课到公司大约10点半,她往往都是创意部第一个到的。接下来就开始忙着开一连串的动脑会议、业务会议、客户会议……往往开到半夜才能回家,在返家的途中得把文案想好写好,一到家简单梳洗后倒头就睡,早上7点半又得去上课……
李欣频由此总结:很多时候,时间越紧,反而会激发出人的潜力,做得越快越好。于是她开始让自己处于“万花筒”式的生活状态:同时念书、看书、写专栏、写广告文案、旅行、看电影……后来还继续念硕士、博士,同一时间还旅行了40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平均看250部电影,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后来有读者问她:毕业后该去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李欣频的答案总是:为什么不能同時一起做?
女人越老越富有
李欣频说她很喜欢电影《再见,不联络》里的一句话:“人生有很多个10年,但如果刚好是18~28岁,那就是一辈子了。”
她深以为然,在18~28岁间,她很专心地大量阅读,领域包括商业、文学、艺术、建筑……也尽可能地旅行、看各大影展的电影,尝试各种类型的创作,包括新诗、散文、小说、广告文案、旅行游记……直到28岁出了第一本书《诚品副作用》之后,她的路就正式展开——那部电影中还有一句经典对白:“我们往往高估10年后能做的事,却忽略了1年内能做的事。”
她相信,过去生命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已经帮她贮存了很多生命宝藏,只等她自己打造出钥匙后,一一打开每个天地。“你花越多的时间了解自己、开发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开挖不尽的巨大矿坑,而不是人家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的垃圾场。”
对于时间的流逝,李欣频从未感到恐慌,反而是欣喜:“人生越老就越富有,这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趣,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我醒来不是又老了一天,而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生的自己,一个与昨天很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老去,因为每过一天,就丰富了一天生命的质感。”
链接
李欣频的时间管理智慧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人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忠于自己,多半就会选对;如果你一直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就容易迷失。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够忙一辈子了,怎么还能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可以尝试把每天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去看,去听,去感受,向所有人、向上天说“晚安”,那么这一天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幸福感。
站在不同的时光看现在
比方你现在20岁,如果按照自己这样的过法,想想自己30岁会是什么样子吧!你希望自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你该做怎样的改变?你希望自己30岁是什么样的人?比方说职业、生活状态、经济状况、兴趣、休闲活动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画一张你想象中的生命蓝图。根据这个蓝图去思考,你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应该修补哪些课程?20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30岁,然后努力去拥有30岁的人相对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姿态与危机意识,因为用30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20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而等真到了30岁时,又要把自己当作20岁,开始丢包袱,把自己重新定位成新人去多多学习。因为10年后你现有的知识可能已经不合时宜,要大胆地放空重来! 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不妨花点时间做一个统计,看看自己把时间花在了什么方面——我们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一天24小时,你花了多少时间在网上聊天、逛网店、看八卦新闻?然后好好想想:就这样重复过365天之后……你的人生会变得怎样?你要那样的人生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从现在开始修正。
然后花些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之后,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才会创造出雀跃不已的成绩,变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快乐。
拨通王潇的电话时,她正在健身房:“你过半小时再打给我好吗?那个时候我应该正好从健身房出来,我们可以在我去公司的路上完成采访。”
难怪仅仅35岁就已创立并成熟经营了自己的公司,写了3本书,拥有了幸福家庭和可爱萌宝——一个连从健身房去往公司途中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做采访的女人,效率可见一斑。
珍惜30岁前的时光
王潇认为,对于女人的一生来说,20多岁到30多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段:“这是人格、价值观的真正形成期——这个时间段决定了你真正可以成为谁。20岁之前我们受了太多家庭、学校的影响,之后我们才可以有自己的时间选择、有自己的定位,可以选择自己成为谁。”
当然,30岁之后也不是世界末日,我们一样可以好好梳理自己,并且朝着目标蓝图前进。王潇建议,制定目标之前,应多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管理时间之前,需要花费时间去体验。我们可以多观察别人的活法,以此反观自己,探视自己内心的需求。
“有的人希望做全职太太,有的人喜欢终生独身——能够达成自己的心愿,干成自己想干的事儿,就是幸福。关键是,你确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吗?”
所有的时间都要用于自我建设
上午在健身房,下午工作,晚上自由安排,这就是王潇通常的一天。“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创业,真正在为自己工作,所以时间把握比较灵活,根据任务走,每天的时间规划是由目标导向的。”
王潇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个人。而自我建设,则是所有目标的最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健康是王潇自我建设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关键项目。这也是为什么她产后可以迅速恢复身材的原因。她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运动,运动项目包含热身运动、减脂运动和增肌运动。王潇居然是从不节食的,只是吃较少的主食,青菜比例会大一点,而且也从不吃零食。然后就是,认真卸妆,化妆品的选择从不敷衍,一定要给自己用最好的护肤品和彩妆,还要两周做一次美容。另外,她会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王潇特别强调,这对女人来说是最好的美容。自我建设的次要项目是:家庭与亲人。无论再忙再累,王潇每周都会专门抽出一天,24小时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在孩子身边好好做自己就好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染孩子。”
最后才是“做事儿”。因为是自己创业,所以工作和生活其实是在一起的。王潇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阅读。她读过大量的文学、文艺、哲学、人物传记著作:“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积累知识,这是一个厚积的过程。”30岁后,她的阅读领域偏重于工具书——企业管理、经济类的书等等。“我现在开始自己做事儿,需要实用工具书。”
同时做这么多事,王潇却很少感到疲累——如果身体累不算累的话。身体累是小事,睡觉和按摩就行了。而关于心灵和精神上的累,王潇也有着不错的建议——找到苦恼和疲惫的根源,看是不是可以解决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带任何情绪地把所有问题写下来,然后一层层向上追问,写出客观的答案,看答案是否可以更改。
赞美自己,打败衰老
一个人无论怎样成功,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老,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不再美丽。这几乎是天下女人的梦魇。
王潇也一度为此苦恼:“我不喜欢不美的东西。20岁的时候我觉得,我到了35岁得老成什么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释怀:“今年我35岁了,从心态到生活,我觉得还是美的。相貌和身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一个人30岁后的相貌,会长成你灵魂的样子。”
王潇打败时间的心灵充电器是自我礼赞:“你外在的皮囊就是你内在的折射,当你满心都是对自我的赞美和肯定,你的外貌就也如同被赞美的样子那么美丽了。”她微笑,“ 赞美是女性生机的力量源泉,给自己战斗力,给自己惊喜,给自己呵护,我们一定可以和时间握手言和。”
链接
王潇的时间管理智慧
高效率:使用趁早效率手册吧
王潇创立过一种叫作“时间效率手册”的工具:一个日历笔记本。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印有日历的笔记本,而是一个时间管理工具。这个笔记本就是要帮助大家把已经确立的目标,按照时间段来拆分成小目标,以此分解成每天或者每小时要做的具体事情。
她举例说自己写《女人明白要趁早》这本书时,制定的目标是4个月完成。那么一共15万字,拆分到4个月,每个月就是4万字左右,每周就是1万字。她每周抽出3天,每天3000多字,1个小时写完,完满收工! 目标性:愿望要足够强烈
拖延症几乎是现代人的通症。关于拖延症的治疗,王潇也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为什么会拖延?说明对目标的期待不够强烈——就像吃饭,不吃就死了,你不可能拖延到自己饿死,于是每天都会吃。所以,人如果特别想要,就一定会去做。”王潇指出:“这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不情愿做的事和你的长远目标之间的战略关系。不要以为你是在搬一块砖,其实你是在建一座城堡。当你知道你是在做城堡的时候,就会心甘情愿——你心中必须有这个蓝图!”
专注力:加大时间密度,让效率更高
接下来就是完成过程中的状态了:“时间不仅仅是有长度的,也是有着广度和深度的,这就是时间的密度。如果密度加大,生命的时间就会变长。而时间密度加大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专注力。”具体到实施方法嘛——亲,请想象你观察一朵花的时候,仿佛世界就只剩下一朵花的美好与静谧吧。
在做大学教授的同时还当作家,在电台、电视节目做嘉宾和主持的同时还拍广告、演话剧,更经营个人网站“张曼娟心灵航海图”,开办“爱情私塾”和“紫石作坊”,创办张曼娟小学堂,自己编教材……
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三头六臂,如何打理这么多事务,运筹这么多领域?她该怎样安排别人看上去几乎是日理万机的每一天?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张曼娟说自己一直特别忙,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她还要忙着做各种各样的梦。她天生喜欢做新奇的、有创造性的事。
张曼娟发现很多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想着那件事,或者在为那件事烦恼,这样对前后两件事都没好处,只会降低效率。而活在当下,就是在你写专栏稿的时候,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不要任何挂碍,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当然这样是需要训练的。
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分配
面对张曼娟,几乎所有人都会问,一个人横跨着那么多领域,操持着那么多的摊子,难道不觉得累吗?可在她看来,累不累的关键要看你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是,你就能时时刻刻像谈恋爱一样开心,肯定不觉得累。
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张曼娟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幸运首先是父母从小就放手让她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她一直相信,上苍创造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个人的内心放一个小宝藏,这个宝藏可以保证你自己成为你最想成为又最能成为的人。
很多年前,有记者问她:“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因为没有结婚而有些遗憾呢?”她回答:“其实午夜梦回的时候,谁都会有遗憾,有遗憾就是人生的常态。”她说自己的心态不是健康,而是太健康了,有些朋友甚至抱怨她给自己的女儿做了榜样,她们都希望像曼娟阿姨这样美好地活着。她也希望拿自己来做一个实验,看看一个女人一辈子不结婚是否也能活得健康快乐。
鏈接
张曼娟的时间管理智慧
Good:你认为迄今为止最幸福的时光?
张曼娟:尽量保持现在的状态,今天将永远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年轻、最舒服的一天。眼下,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年纪很大了,但身体都很好,很早就起床做运动,回来还给我带早餐,这个状态非常好。
Good:对于正在打拼的职业女性的时间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曼娟:不管花多少时间在工作上,一定要在一周内给自己安排出修复的时间,可以打球、游泳、看电影、跟朋友聊天……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要把它看得跟工作一样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就算了。还有个关键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做会计的可以喜欢布艺,律师也能喜欢烘焙面包,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地能把兴趣与工作结合,所以,花一点时间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是对自己最好的修复。
Good: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场精英如何安排好日常生活,你有什么好建议?
张曼娟:首先,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就像我的父母年纪再大一些时,我不会放下所有的事情去照顾他们,因为这不是我擅长的,我会选择努力工作,为他们存下一笔养老基金,等到有一天他们不得不坐轮椅的时候,请专人来照顾他们,因为我推轮椅推得并不好。假如一个人是职场精英,收入一定不低,完全可以巧妙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中就包括把自己不擅长的事交给更擅长的人去做,自己在旁边监督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小孩的照顾也是,做你擅长的,你不可能每天陪伴,但可以每周定期专门拨出高质量的陪伴时间给孩子。
跟秋微约定的采访时间,因为她的签售活动而一再延迟。看见她微信上“凌晨12点还在工作,第二天早上6点就要赶飞机”的节奏,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唯有温柔催促,静静等待……(看,我们也很会安排时间节奏吧?)
了解秋微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大忙人,可她却认为自己还OK。因为每个人对忙的界定不一样。以工作量来说,她所做的工作应该是平均水平的3到5倍,但对她来说是刚刚好。 在秋微看来,每个人对工作量的承受力差别很大。比如她的好友李静、杨澜,就要比她还要忙3到5倍。她虽然佩服,却不会让自己也忙到那个程度,如果感觉到自己快要超负荷的时候,就选择拒绝,绝不会让自己忙到崩溃的地步。
在别人看上去很累的时候,自己并不觉得累——这确实很让人好奇,事情那么多,怎么做到不动声色、游刃有余?
说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秋微认为这件事特别简单,说白了就是要分轻重缓急,首先要知道什么事对自己来说最重要,先安排好那些雷打不动的事,看还有多少时间可供自由分配,再来做取舍。比如,写东西,阅读,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是雷打不动的。她的所有朋友,都知道上午不能给她打电话,因为她在写作。每天上午对她来说都非常寂寞、安静且封闭,看书两个小时,写作两个小时,然后做点瑜伽。每周外出一般不超过3次,尽量把出门要办的事排在一起一揽子解决,因为都市的交通造成对时间的浪费是惊人的。
目前,她和自己走得很近的朋友,都会很坦白很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她来说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友情。尤其是工作中大家会非常直接地提出看法,比如在讨论剧本的时候,就会坦白又不带任何情绪地说:“这种沟通无效,不如今天就到这儿吧。”换做以前她肯定会不好意思,但现在就能以平静的心情去面对类似的一切,这是很幸福的时光。而这种幸福的体会不是简单的时间沉淀,而是源于心态的调整。所以,赶时间的人不一定高效率,反而常常是被时间赶得焦头烂额,而看上去从容的人,真的是因为内心淡定。
链接
秋微的时间管理智慧
Good:提高工作效率,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
秋微:有些必须做的事情雷打不动,不要让自己最想干的事情排不进日程。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哪怕一个小时,安静下来,我选择写毛笔字、冥想、打坐。有些必须的应酬可集中安排。
Good:最值得你花费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秋微:旅行,看闲书。我在旅行上面是最不惜花费时间的,我特别努力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必须有时间出去玩。我每隔一两个月必须出去一趟,纯粹玩。
Good:“活在当下”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操作?
秋微:我发现很多女人特别容易活在过去,比如接受采访时又会去想我刚才拍照好像拍得不够好,拍照的时候又想我中午聊天时好像哪句话没说对……我从不这样。前段时间,我和一个节目组在一个问题上的观点非常不一致,解决不了,我就放弃。这个事对我来讲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会告诉自己:你已经上了年纪了,时间对你来说太重要了。碰到问题,接受现状,解决问题,往前走,就这么简单。
Good:为什么你会比别人多干那么多事还不觉得累?
秋微:有的人其实是因为情绪而内耗了很多时间。比如写稿,她们可能花在稿子之外的时间和精力,比花在写稿子上的时间还多。我在情绪上很省时间,不会一件事自己已经开始做了,又在那兒不停地抱怨,把时间浪费在废话上。不开心就别做,做了就别抱怨。还有,我比其他人幸运的一点是:我不属于任何机构,带来的问题是没有什么保障,但好处是特别自由,我介入人事纠纷的时间比别人要少90%。
“哎呀我忙得很,才没空想这些虚空的问题!”
那么,Good问你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好了:“亲,你幸福吗?”
——嗳,Good一点都不想看到此时此刻,你张口结舌的样子。可事实就是这样: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为什么有些人在时间中得到了安宁与幸福,而有些人却常常感觉把时间揉成饺子馅都不够用?
虽然每天把时间像乳沟挤了又挤,却还是整天忙与盲。甚至有一刹那,你惊讶地发现:因为疲惫与索然,自己甚至在抱怨,时间似乎永远过不完地漫长……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本期Good请到4位非常善于管理时间的嘉宾,照理说她们都是精英,都要忙成一团,但她们却个个身心安好、气定神闲,仿佛拥有“玉指一掐便万事俱备”的特异功能。当然,她们没有。
与时间相处甚笃的秘密究竟在哪里?现在,Good就为你揭晓!
李欣频
时间管理更需要创意
见到李欣频是在北京的一间五星酒店。由于工作关系,她已经在此住了一个月,但房间内除了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几本书,再无他物——这是个一切从简、从简单中获得更高效率的人。
放空大脑是高效率的前提
正如佛家所云:将杯子清空,方可继续注入。李欣频说,自己是一个常常让脑袋放空的人,因为这样可以让其更快地运转。
对于那些觉得“哪有时间读书”的人,李欣频建议:“刚开始觉得一天读一本书很困难的人,要坚持、慢慢锻炼,在看书时,要试着体会书中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从而学会快速阅读,有了自己的阅读路径,在以后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书中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并且能够很快速地读完一本书。”
时间越紧,潜力越大
放空脑袋是提高效率的前提。而所谓效率就是“在同一时间可以做好很多事”。
李欣频在上大三的时候就开始了实习生涯:去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但同时,学校的课也还是要上的。那段时间,她每天的安排基本是:每天早上7点半出门,8点10分上第一堂课——为了上班,所以必须都选修第一堂课。上完课到公司大约10点半,她往往都是创意部第一个到的。接下来就开始忙着开一连串的动脑会议、业务会议、客户会议……往往开到半夜才能回家,在返家的途中得把文案想好写好,一到家简单梳洗后倒头就睡,早上7点半又得去上课……
李欣频由此总结:很多时候,时间越紧,反而会激发出人的潜力,做得越快越好。于是她开始让自己处于“万花筒”式的生活状态:同时念书、看书、写专栏、写广告文案、旅行、看电影……后来还继续念硕士、博士,同一时间还旅行了40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平均看250部电影,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后来有读者问她:毕业后该去工作,还是继续考研?李欣频的答案总是:为什么不能同時一起做?
女人越老越富有
李欣频说她很喜欢电影《再见,不联络》里的一句话:“人生有很多个10年,但如果刚好是18~28岁,那就是一辈子了。”
她深以为然,在18~28岁间,她很专心地大量阅读,领域包括商业、文学、艺术、建筑……也尽可能地旅行、看各大影展的电影,尝试各种类型的创作,包括新诗、散文、小说、广告文案、旅行游记……直到28岁出了第一本书《诚品副作用》之后,她的路就正式展开——那部电影中还有一句经典对白:“我们往往高估10年后能做的事,却忽略了1年内能做的事。”
她相信,过去生命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已经帮她贮存了很多生命宝藏,只等她自己打造出钥匙后,一一打开每个天地。“你花越多的时间了解自己、开发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开挖不尽的巨大矿坑,而不是人家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的垃圾场。”
对于时间的流逝,李欣频从未感到恐慌,反而是欣喜:“人生越老就越富有,这让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趣,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我醒来不是又老了一天,而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生的自己,一个与昨天很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老去,因为每过一天,就丰富了一天生命的质感。”
链接
李欣频的时间管理智慧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人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忠于自己,多半就会选对;如果你一直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就容易迷失。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够忙一辈子了,怎么还能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可以尝试把每天都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去看,去听,去感受,向所有人、向上天说“晚安”,那么这一天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幸福感。
站在不同的时光看现在
比方你现在20岁,如果按照自己这样的过法,想想自己30岁会是什么样子吧!你希望自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你该做怎样的改变?你希望自己30岁是什么样的人?比方说职业、生活状态、经济状况、兴趣、休闲活动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画一张你想象中的生命蓝图。根据这个蓝图去思考,你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应该修补哪些课程?20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30岁,然后努力去拥有30岁的人相对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姿态与危机意识,因为用30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20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而等真到了30岁时,又要把自己当作20岁,开始丢包袱,把自己重新定位成新人去多多学习。因为10年后你现有的知识可能已经不合时宜,要大胆地放空重来! 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不妨花点时间做一个统计,看看自己把时间花在了什么方面——我们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一天24小时,你花了多少时间在网上聊天、逛网店、看八卦新闻?然后好好想想:就这样重复过365天之后……你的人生会变得怎样?你要那样的人生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从现在开始修正。
然后花些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之后,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才会创造出雀跃不已的成绩,变得前所未有的充实、快乐。
王潇
幸福想趁早?要靠效率高
拨通王潇的电话时,她正在健身房:“你过半小时再打给我好吗?那个时候我应该正好从健身房出来,我们可以在我去公司的路上完成采访。”
难怪仅仅35岁就已创立并成熟经营了自己的公司,写了3本书,拥有了幸福家庭和可爱萌宝——一个连从健身房去往公司途中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做采访的女人,效率可见一斑。
珍惜30岁前的时光
王潇认为,对于女人的一生来说,20多岁到30多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段:“这是人格、价值观的真正形成期——这个时间段决定了你真正可以成为谁。20岁之前我们受了太多家庭、学校的影响,之后我们才可以有自己的时间选择、有自己的定位,可以选择自己成为谁。”
当然,30岁之后也不是世界末日,我们一样可以好好梳理自己,并且朝着目标蓝图前进。王潇建议,制定目标之前,应多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管理时间之前,需要花费时间去体验。我们可以多观察别人的活法,以此反观自己,探视自己内心的需求。
“有的人希望做全职太太,有的人喜欢终生独身——能够达成自己的心愿,干成自己想干的事儿,就是幸福。关键是,你确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吗?”
所有的时间都要用于自我建设
上午在健身房,下午工作,晚上自由安排,这就是王潇通常的一天。“因为我选择了自己创业,真正在为自己工作,所以时间把握比较灵活,根据任务走,每天的时间规划是由目标导向的。”
王潇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个人。而自我建设,则是所有目标的最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健康是王潇自我建设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关键项目。这也是为什么她产后可以迅速恢复身材的原因。她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做运动,运动项目包含热身运动、减脂运动和增肌运动。王潇居然是从不节食的,只是吃较少的主食,青菜比例会大一点,而且也从不吃零食。然后就是,认真卸妆,化妆品的选择从不敷衍,一定要给自己用最好的护肤品和彩妆,还要两周做一次美容。另外,她会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王潇特别强调,这对女人来说是最好的美容。自我建设的次要项目是:家庭与亲人。无论再忙再累,王潇每周都会专门抽出一天,24小时和孩子在一起。“我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在孩子身边好好做自己就好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染孩子。”
最后才是“做事儿”。因为是自己创业,所以工作和生活其实是在一起的。王潇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阅读。她读过大量的文学、文艺、哲学、人物传记著作:“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积累知识,这是一个厚积的过程。”30岁后,她的阅读领域偏重于工具书——企业管理、经济类的书等等。“我现在开始自己做事儿,需要实用工具书。”
同时做这么多事,王潇却很少感到疲累——如果身体累不算累的话。身体累是小事,睡觉和按摩就行了。而关于心灵和精神上的累,王潇也有着不错的建议——找到苦恼和疲惫的根源,看是不是可以解决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带任何情绪地把所有问题写下来,然后一层层向上追问,写出客观的答案,看答案是否可以更改。
赞美自己,打败衰老
一个人无论怎样成功,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老,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不再美丽。这几乎是天下女人的梦魇。
王潇也一度为此苦恼:“我不喜欢不美的东西。20岁的时候我觉得,我到了35岁得老成什么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释怀:“今年我35岁了,从心态到生活,我觉得还是美的。相貌和身材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一个人30岁后的相貌,会长成你灵魂的样子。”
王潇打败时间的心灵充电器是自我礼赞:“你外在的皮囊就是你内在的折射,当你满心都是对自我的赞美和肯定,你的外貌就也如同被赞美的样子那么美丽了。”她微笑,“ 赞美是女性生机的力量源泉,给自己战斗力,给自己惊喜,给自己呵护,我们一定可以和时间握手言和。”
链接
王潇的时间管理智慧
高效率:使用趁早效率手册吧
王潇创立过一种叫作“时间效率手册”的工具:一个日历笔记本。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印有日历的笔记本,而是一个时间管理工具。这个笔记本就是要帮助大家把已经确立的目标,按照时间段来拆分成小目标,以此分解成每天或者每小时要做的具体事情。
她举例说自己写《女人明白要趁早》这本书时,制定的目标是4个月完成。那么一共15万字,拆分到4个月,每个月就是4万字左右,每周就是1万字。她每周抽出3天,每天3000多字,1个小时写完,完满收工! 目标性:愿望要足够强烈
拖延症几乎是现代人的通症。关于拖延症的治疗,王潇也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为什么会拖延?说明对目标的期待不够强烈——就像吃饭,不吃就死了,你不可能拖延到自己饿死,于是每天都会吃。所以,人如果特别想要,就一定会去做。”王潇指出:“这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不情愿做的事和你的长远目标之间的战略关系。不要以为你是在搬一块砖,其实你是在建一座城堡。当你知道你是在做城堡的时候,就会心甘情愿——你心中必须有这个蓝图!”
专注力:加大时间密度,让效率更高
接下来就是完成过程中的状态了:“时间不仅仅是有长度的,也是有着广度和深度的,这就是时间的密度。如果密度加大,生命的时间就会变长。而时间密度加大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专注力。”具体到实施方法嘛——亲,请想象你观察一朵花的时候,仿佛世界就只剩下一朵花的美好与静谧吧。
张曼娟
当下是最好的礼物
在做大学教授的同时还当作家,在电台、电视节目做嘉宾和主持的同时还拍广告、演话剧,更经营个人网站“张曼娟心灵航海图”,开办“爱情私塾”和“紫石作坊”,创办张曼娟小学堂,自己编教材……
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三头六臂,如何打理这么多事务,运筹这么多领域?她该怎样安排别人看上去几乎是日理万机的每一天?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张曼娟说自己一直特别忙,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她还要忙着做各种各样的梦。她天生喜欢做新奇的、有创造性的事。
张曼娟发现很多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想着那件事,或者在为那件事烦恼,这样对前后两件事都没好处,只会降低效率。而活在当下,就是在你写专栏稿的时候,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不要任何挂碍,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当然这样是需要训练的。
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分配
面对张曼娟,几乎所有人都会问,一个人横跨着那么多领域,操持着那么多的摊子,难道不觉得累吗?可在她看来,累不累的关键要看你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是,你就能时时刻刻像谈恋爱一样开心,肯定不觉得累。
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幸运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张曼娟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幸运首先是父母从小就放手让她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她一直相信,上苍创造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个人的内心放一个小宝藏,这个宝藏可以保证你自己成为你最想成为又最能成为的人。
很多年前,有记者问她:“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因为没有结婚而有些遗憾呢?”她回答:“其实午夜梦回的时候,谁都会有遗憾,有遗憾就是人生的常态。”她说自己的心态不是健康,而是太健康了,有些朋友甚至抱怨她给自己的女儿做了榜样,她们都希望像曼娟阿姨这样美好地活着。她也希望拿自己来做一个实验,看看一个女人一辈子不结婚是否也能活得健康快乐。
鏈接
张曼娟的时间管理智慧
Good:你认为迄今为止最幸福的时光?
张曼娟:尽量保持现在的状态,今天将永远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年轻、最舒服的一天。眼下,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年纪很大了,但身体都很好,很早就起床做运动,回来还给我带早餐,这个状态非常好。
Good:对于正在打拼的职业女性的时间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曼娟:不管花多少时间在工作上,一定要在一周内给自己安排出修复的时间,可以打球、游泳、看电影、跟朋友聊天……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要把它看得跟工作一样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就算了。还有个关键是要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做会计的可以喜欢布艺,律师也能喜欢烘焙面包,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地能把兴趣与工作结合,所以,花一点时间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是对自己最好的修复。
Good: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场精英如何安排好日常生活,你有什么好建议?
张曼娟:首先,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就像我的父母年纪再大一些时,我不会放下所有的事情去照顾他们,因为这不是我擅长的,我会选择努力工作,为他们存下一笔养老基金,等到有一天他们不得不坐轮椅的时候,请专人来照顾他们,因为我推轮椅推得并不好。假如一个人是职场精英,收入一定不低,完全可以巧妙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中就包括把自己不擅长的事交给更擅长的人去做,自己在旁边监督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小孩的照顾也是,做你擅长的,你不可能每天陪伴,但可以每周定期专门拨出高质量的陪伴时间给孩子。
秋微
心自由,时间才够多
跟秋微约定的采访时间,因为她的签售活动而一再延迟。看见她微信上“凌晨12点还在工作,第二天早上6点就要赶飞机”的节奏,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唯有温柔催促,静静等待……(看,我们也很会安排时间节奏吧?)
了解秋微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大忙人,可她却认为自己还OK。因为每个人对忙的界定不一样。以工作量来说,她所做的工作应该是平均水平的3到5倍,但对她来说是刚刚好。 在秋微看来,每个人对工作量的承受力差别很大。比如她的好友李静、杨澜,就要比她还要忙3到5倍。她虽然佩服,却不会让自己也忙到那个程度,如果感觉到自己快要超负荷的时候,就选择拒绝,绝不会让自己忙到崩溃的地步。
在别人看上去很累的时候,自己并不觉得累——这确实很让人好奇,事情那么多,怎么做到不动声色、游刃有余?
说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秋微认为这件事特别简单,说白了就是要分轻重缓急,首先要知道什么事对自己来说最重要,先安排好那些雷打不动的事,看还有多少时间可供自由分配,再来做取舍。比如,写东西,阅读,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是雷打不动的。她的所有朋友,都知道上午不能给她打电话,因为她在写作。每天上午对她来说都非常寂寞、安静且封闭,看书两个小时,写作两个小时,然后做点瑜伽。每周外出一般不超过3次,尽量把出门要办的事排在一起一揽子解决,因为都市的交通造成对时间的浪费是惊人的。
目前,她和自己走得很近的朋友,都会很坦白很真诚地表达自己,对她来说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友情。尤其是工作中大家会非常直接地提出看法,比如在讨论剧本的时候,就会坦白又不带任何情绪地说:“这种沟通无效,不如今天就到这儿吧。”换做以前她肯定会不好意思,但现在就能以平静的心情去面对类似的一切,这是很幸福的时光。而这种幸福的体会不是简单的时间沉淀,而是源于心态的调整。所以,赶时间的人不一定高效率,反而常常是被时间赶得焦头烂额,而看上去从容的人,真的是因为内心淡定。
链接
秋微的时间管理智慧
Good:提高工作效率,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
秋微:有些必须做的事情雷打不动,不要让自己最想干的事情排不进日程。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哪怕一个小时,安静下来,我选择写毛笔字、冥想、打坐。有些必须的应酬可集中安排。
Good:最值得你花费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秋微:旅行,看闲书。我在旅行上面是最不惜花费时间的,我特别努力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必须有时间出去玩。我每隔一两个月必须出去一趟,纯粹玩。
Good:“活在当下”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操作?
秋微:我发现很多女人特别容易活在过去,比如接受采访时又会去想我刚才拍照好像拍得不够好,拍照的时候又想我中午聊天时好像哪句话没说对……我从不这样。前段时间,我和一个节目组在一个问题上的观点非常不一致,解决不了,我就放弃。这个事对我来讲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我会告诉自己:你已经上了年纪了,时间对你来说太重要了。碰到问题,接受现状,解决问题,往前走,就这么简单。
Good:为什么你会比别人多干那么多事还不觉得累?
秋微:有的人其实是因为情绪而内耗了很多时间。比如写稿,她们可能花在稿子之外的时间和精力,比花在写稿子上的时间还多。我在情绪上很省时间,不会一件事自己已经开始做了,又在那兒不停地抱怨,把时间浪费在废话上。不开心就别做,做了就别抱怨。还有,我比其他人幸运的一点是:我不属于任何机构,带来的问题是没有什么保障,但好处是特别自由,我介入人事纠纷的时间比别人要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