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许许多多的名言证实了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激励引导,卡片存疑
1.积极鼓励,创设一个质疑的“心理磁场”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我提的问题如果不是今天新课的要点,老师会批评吗?”学生的种种顾虑是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教学中,笔者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时刻激发学生的質疑欲望,树立质疑信心,鼓励大胆质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如: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说“你真勇敢”,然后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信心。对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说:“你真聪明,有创见”。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踊跃质疑。
2.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质疑的书面方法
学生具备了不害怕提问、敢于问的心理后不等于就能把问题问在重点、关键处。学生的质疑问难多向性、活跃性、散慢性、随机性,为了避免质疑游离于课外或教学目标以外的信息,让学生疑在可疑处,问在知难中。在质疑时引导学生“请大家带着老师的礼物去自学,对感到困难的最关键处打上一个问号,应把问号打到哪里最合适?”要培养学生沉思熟疑能力,少让学生放肤浅的“空炮”。
二、梳理筛选,施教引疑
疑以启智,思以疑进,学生自主的质疑问难有助于拓展思维,提高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品质。学生的认知差异,思维的角度、深度、广度的不同,这势必会使学生质疑问难出一些肤浅、偏颇、零乱、甚至无效的信息于质疑信息卡中,若在课上提出,浪费课堂时间,有必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合理调控。
1.梳理筛选,优化组合
我充分利用课前8分钟,将学生质疑问难于卡片中的信息,进行分层,快捷梳理,优化组合。从中提取直接用于教学的最有价值的质疑信息,引疑施教,让学生的疑有效地参与教师的教,师生共同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梳理分类采用分层分类法:按学生质疑信息的有效度难易,分成三层:A层为学生共性创见性的问题。B层为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相互释疑,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C层为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能自我释疑信息。如教学《圆的认识》把学生的问题分类成:A层:什么叫圆?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B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C层:什么是圆的直径、半径?
2.民主参与,体验成功
疑能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上课时把学生的质疑信息分类展示在课堂上,学生对质疑信息进行修改提问、控问、补问或追问,学生各自对照自己的信息卡片,被选中的自己在卡片上打钩,并为自己加分,A层+3分,B层+2分,C层+1分,一个月累计总分,评出“质疑大王”5名。这样每天学生一见面就问:“你昨晚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研究谁的问题提得好。”久而久之成了班级一道风景,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水平。
三、分层探究,主体释疑
学生思维的差别决定着质疑信息的差别,采用的解疑方法各不相同,“有各自为战”的读书解疑、图示解疑,有“群策群力”的讨论解疑、联系实际解疑等,在此介绍笔者在实践中常用的两种解疑方法。
1.小组互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学生一种合作式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将B层的信息在A层的基础上相机穿插,组织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释疑。如教“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观察发现 分子都是7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这时穿插入学生的B层信息:分子同是7的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讨论,分类比较、争辩,最后发现、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2.个体自悟,自释自疑。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我将学生质疑信息卡片中的C层安排学生自悟自释。例如:“解简易方程”的教学。把学生C层的:“什么叫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问题展示。(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方程的意义”的内容。(2)进行反馈练习,内容有:①指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②判断对错:36+X>40是方程( )X÷7=0是等式( )。(3)学生阅读有关解简易方程内容。(4)反馈练习“做一做”。这样通过“以读代讲”和“以练代讲”,绝大多数学生不但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环境,树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思想,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必将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获得多元化信息的人才。
一、激励引导,卡片存疑
1.积极鼓励,创设一个质疑的“心理磁场”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同学会讥笑吗?”“我提的问题如果不是今天新课的要点,老师会批评吗?”学生的种种顾虑是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教学中,笔者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时刻激发学生的質疑欲望,树立质疑信心,鼓励大胆质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如: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说“你真勇敢”,然后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信心。对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说:“你真聪明,有创见”。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学生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踊跃质疑。
2.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质疑的书面方法
学生具备了不害怕提问、敢于问的心理后不等于就能把问题问在重点、关键处。学生的质疑问难多向性、活跃性、散慢性、随机性,为了避免质疑游离于课外或教学目标以外的信息,让学生疑在可疑处,问在知难中。在质疑时引导学生“请大家带着老师的礼物去自学,对感到困难的最关键处打上一个问号,应把问号打到哪里最合适?”要培养学生沉思熟疑能力,少让学生放肤浅的“空炮”。
二、梳理筛选,施教引疑
疑以启智,思以疑进,学生自主的质疑问难有助于拓展思维,提高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品质。学生的认知差异,思维的角度、深度、广度的不同,这势必会使学生质疑问难出一些肤浅、偏颇、零乱、甚至无效的信息于质疑信息卡中,若在课上提出,浪费课堂时间,有必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合理调控。
1.梳理筛选,优化组合
我充分利用课前8分钟,将学生质疑问难于卡片中的信息,进行分层,快捷梳理,优化组合。从中提取直接用于教学的最有价值的质疑信息,引疑施教,让学生的疑有效地参与教师的教,师生共同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梳理分类采用分层分类法:按学生质疑信息的有效度难易,分成三层:A层为学生共性创见性的问题。B层为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相互释疑,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C层为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能自我释疑信息。如教学《圆的认识》把学生的问题分类成:A层:什么叫圆?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B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C层:什么是圆的直径、半径?
2.民主参与,体验成功
疑能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上课时把学生的质疑信息分类展示在课堂上,学生对质疑信息进行修改提问、控问、补问或追问,学生各自对照自己的信息卡片,被选中的自己在卡片上打钩,并为自己加分,A层+3分,B层+2分,C层+1分,一个月累计总分,评出“质疑大王”5名。这样每天学生一见面就问:“你昨晚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研究谁的问题提得好。”久而久之成了班级一道风景,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水平。
三、分层探究,主体释疑
学生思维的差别决定着质疑信息的差别,采用的解疑方法各不相同,“有各自为战”的读书解疑、图示解疑,有“群策群力”的讨论解疑、联系实际解疑等,在此介绍笔者在实践中常用的两种解疑方法。
1.小组互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学生一种合作式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将B层的信息在A层的基础上相机穿插,组织小组集体讨论,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释疑。如教“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观察发现 分子都是7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这时穿插入学生的B层信息:分子同是7的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讨论,分类比较、争辩,最后发现、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2.个体自悟,自释自疑。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我将学生质疑信息卡片中的C层安排学生自悟自释。例如:“解简易方程”的教学。把学生C层的:“什么叫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问题展示。(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方程的意义”的内容。(2)进行反馈练习,内容有:①指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②判断对错:36+X>40是方程( )X÷7=0是等式( )。(3)学生阅读有关解简易方程内容。(4)反馈练习“做一做”。这样通过“以读代讲”和“以练代讲”,绝大多数学生不但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环境,树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思想,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必将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获得多元化信息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