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中顾委委员、成都军区原政治委员万海峰上将的传奇婚姻和革命家风,在北京、成都军区的军营里传为佳话。日前,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万海峰上将。
这位老红军战士的寓所,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一个优雅宁静的四合院里,整洁的走廊里和窗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来自祖国各地的几十块玉石。据孙德阁秘书介绍,这是首长离休后的一项爱好,有的是闲逛北京花鸟鱼虫、古玩市场时淘来的,有的是外出视察、旅游时,在广西、福建、内蒙等地买回来的。
86岁高龄的老将军,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万老将军热情地将笔者让进窗明几净的客厅。客厅里最显眼的是两帧书法条幅一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的题词:“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休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一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赠送的墨宝:“万世勋名警碧海,千秋鸿业箸青峰。”这是对老将军高风亮节恰如其分的真实写照。
万老将军和夫人赵政一起回忆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从严治家不搞特殊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起,万海峰的子女,一个个相继从学校跨入社会。这个时期,也正是万海峰担任成都和军区领导职务的时期。他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出于部队对他的关心,总想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他的孩子们一点照顾。
每当这时,万海峰总是婉言谢绝,明确说:“孩子们的前程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决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父辈的坏毛病。否则,把我们的下一代都娇惯成‘八旗子弟’,党和国家的前景不堪设想。”
1970年,长子晓平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正待分配。孩子从小在军营长大,对军队有特殊感情。他想:“如能分配到军队工作,待遇相对也会比地方高些。”当儿子向万海峰夫妇流露这种心愿时,万海峰恳切地说:“你想到军队工作,我们不是办不到。但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工作的分配,还是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晓平愉快地到天津一家工厂当了技术员。
万海峰任驻河北唐山某军副军长时,他的女儿、次子、幼子相继中学毕业,都是在驻地应征入伍的。每到征兵时节,负责征兵的他的老部下,总想把万海峰的子女招到自己部队,以便在今后的培养和使用中给予可能的照应。万海峰则认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里肯定得不到严格要求、严格锻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会给部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他立了一条“家规”:不允许儿子到自己领导的部队当兵,也不允许女儿到赵政所领导的驻军医院当兵。
女儿晓荆参军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在郊区门头沟新建的第268医院。晓荆一入伍就和男兵一样,成天搬石头、垒砖头,从事艰苦的营建工作。次子晓松参军后,也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比较艰苦的工程兵某舟桥团。
1969年,幼子晓援初中毕业。当时正值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万海峰想,作为军队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于是,他和夫人一起做晓援的思想工作,并为他置办了下乡用的衣被、餐具等。后来,鉴于国内外形势,中央的政策有了变化,要求部分应届毕业生参军,这才让晓援根据自己的志愿,应征到海军某潜艇支队当兵。
万海峰的几个子女,按照父母亲自幼灌输的“路要靠自己闯”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发奋工作。他们和父母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来不曾指望身居高位的父亲私下里给自己帮忙,为自己提供什么优越的条件。他们一不攀比,二不埋怨,凭着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革命家风代代相传
1972年,万海峰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组织上为他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盖了一套住房。开始,6口之家,加上工作人员10来口人,由于子女均未成家,倒也不显得拥挤。后来,几个孩子先后结婚,生儿育女。不算工作人员,就是个大家庭。
子女单位每逢分房子,人们总认为其父亲是高级干部,住房一定宽敞,为此先考虑别的困难户。于是,4个子女、配偶加上第三代,大小12口人,不得不与万海峰夫妇一起挤在这个小宅院里,加上万海峰的秘书、保卫干事、司机、警卫员、炊事员的办公室、工作间,有的工作人员结婚后,在附近找不到住房的,还得挤出一间房子来作为家属宿舍。这就使得这套四合院式的平房,显得拥挤不堪。
“照顾大局,注意影响”,万海峰夫妇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教育子女。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单位里,每逢分房,都自觉做到不争、不比、不吵、不闹,一切听组织上安排。在北京军区总院任副主任医师的晓荆,按规定可住三室一厅的单元房。但看到医院里无房、少房的困难户太多,宁愿和丈夫、孩子挤在万海峰家1976年抗震时搭的一间简易房里,也不向组织上伸手。
长期以来,在万海峰夫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这个由三代14口人组成的大家庭里,敬老爱幼,互谅互让,其乐融融,从来不为一点琐事而争吵,一派团结和睦的氛围。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三代,在嘻笑打闹中有时难免发生些磕磕碰碰,每当这时,各家的父母都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从不争长护短。
在这个大家庭里,至今还沿袭了战争年代的那种“军事共产主义”传统:逢年过节,子女婿媳从各自的工作单位领回的那份鱼肉禽蛋之类的食品,都自觉交到食堂统一处理,没有一个“打埋伏”的。每当节假日,全家想包顿饺子改善伙食,子女儿婿媳都自告奋勇争着帮厨,大厨房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嘻闹的喜庆景象。
这位老红军战士的寓所,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一个优雅宁静的四合院里,整洁的走廊里和窗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来自祖国各地的几十块玉石。据孙德阁秘书介绍,这是首长离休后的一项爱好,有的是闲逛北京花鸟鱼虫、古玩市场时淘来的,有的是外出视察、旅游时,在广西、福建、内蒙等地买回来的。
86岁高龄的老将军,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万老将军热情地将笔者让进窗明几净的客厅。客厅里最显眼的是两帧书法条幅一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的题词:“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休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一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赠送的墨宝:“万世勋名警碧海,千秋鸿业箸青峰。”这是对老将军高风亮节恰如其分的真实写照。
万老将军和夫人赵政一起回忆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从严治家不搞特殊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起,万海峰的子女,一个个相继从学校跨入社会。这个时期,也正是万海峰担任成都和军区领导职务的时期。他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出于部队对他的关心,总想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他的孩子们一点照顾。
每当这时,万海峰总是婉言谢绝,明确说:“孩子们的前程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决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父辈的坏毛病。否则,把我们的下一代都娇惯成‘八旗子弟’,党和国家的前景不堪设想。”
1970年,长子晓平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正待分配。孩子从小在军营长大,对军队有特殊感情。他想:“如能分配到军队工作,待遇相对也会比地方高些。”当儿子向万海峰夫妇流露这种心愿时,万海峰恳切地说:“你想到军队工作,我们不是办不到。但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工作的分配,还是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晓平愉快地到天津一家工厂当了技术员。
万海峰任驻河北唐山某军副军长时,他的女儿、次子、幼子相继中学毕业,都是在驻地应征入伍的。每到征兵时节,负责征兵的他的老部下,总想把万海峰的子女招到自己部队,以便在今后的培养和使用中给予可能的照应。万海峰则认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里肯定得不到严格要求、严格锻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会给部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他立了一条“家规”:不允许儿子到自己领导的部队当兵,也不允许女儿到赵政所领导的驻军医院当兵。
女儿晓荆参军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在郊区门头沟新建的第268医院。晓荆一入伍就和男兵一样,成天搬石头、垒砖头,从事艰苦的营建工作。次子晓松参军后,也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比较艰苦的工程兵某舟桥团。
1969年,幼子晓援初中毕业。当时正值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万海峰想,作为军队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于是,他和夫人一起做晓援的思想工作,并为他置办了下乡用的衣被、餐具等。后来,鉴于国内外形势,中央的政策有了变化,要求部分应届毕业生参军,这才让晓援根据自己的志愿,应征到海军某潜艇支队当兵。
万海峰的几个子女,按照父母亲自幼灌输的“路要靠自己闯”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发奋工作。他们和父母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来不曾指望身居高位的父亲私下里给自己帮忙,为自己提供什么优越的条件。他们一不攀比,二不埋怨,凭着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革命家风代代相传
1972年,万海峰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组织上为他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盖了一套住房。开始,6口之家,加上工作人员10来口人,由于子女均未成家,倒也不显得拥挤。后来,几个孩子先后结婚,生儿育女。不算工作人员,就是个大家庭。
子女单位每逢分房子,人们总认为其父亲是高级干部,住房一定宽敞,为此先考虑别的困难户。于是,4个子女、配偶加上第三代,大小12口人,不得不与万海峰夫妇一起挤在这个小宅院里,加上万海峰的秘书、保卫干事、司机、警卫员、炊事员的办公室、工作间,有的工作人员结婚后,在附近找不到住房的,还得挤出一间房子来作为家属宿舍。这就使得这套四合院式的平房,显得拥挤不堪。
“照顾大局,注意影响”,万海峰夫妇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教育子女。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单位里,每逢分房,都自觉做到不争、不比、不吵、不闹,一切听组织上安排。在北京军区总院任副主任医师的晓荆,按规定可住三室一厅的单元房。但看到医院里无房、少房的困难户太多,宁愿和丈夫、孩子挤在万海峰家1976年抗震时搭的一间简易房里,也不向组织上伸手。
长期以来,在万海峰夫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这个由三代14口人组成的大家庭里,敬老爱幼,互谅互让,其乐融融,从来不为一点琐事而争吵,一派团结和睦的氛围。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三代,在嘻笑打闹中有时难免发生些磕磕碰碰,每当这时,各家的父母都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从不争长护短。
在这个大家庭里,至今还沿袭了战争年代的那种“军事共产主义”传统:逢年过节,子女婿媳从各自的工作单位领回的那份鱼肉禽蛋之类的食品,都自觉交到食堂统一处理,没有一个“打埋伏”的。每当节假日,全家想包顿饺子改善伙食,子女儿婿媳都自告奋勇争着帮厨,大厨房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嘻闹的喜庆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