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中顾委委员、成都军区原政治委员万海峰上将的传奇婚姻和革命家风,在北京、成都军区的军营里传为佳话。日前,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万海峰上将。
  这位老红军战士的寓所,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一个优雅宁静的四合院里,整洁的走廊里和窗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来自祖国各地的几十块玉石。据孙德阁秘书介绍,这是首长离休后的一项爱好,有的是闲逛北京花鸟鱼虫、古玩市场时淘来的,有的是外出视察、旅游时,在广西、福建、内蒙等地买回来的。
  86岁高龄的老将军,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万老将军热情地将笔者让进窗明几净的客厅。客厅里最显眼的是两帧书法条幅一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的题词:“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休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一是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赠送的墨宝:“万世勋名警碧海,千秋鸿业箸青峰。”这是对老将军高风亮节恰如其分的真实写照。
  
  万老将军和夫人赵政一起回忆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从严治家不搞特殊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起,万海峰的子女,一个个相继从学校跨入社会。这个时期,也正是万海峰担任成都和军区领导职务的时期。他的一些老战友、老部下出于部队对他的关心,总想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他的孩子们一点照顾。
  每当这时,万海峰总是婉言谢绝,明确说:“孩子们的前程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决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父辈的坏毛病。否则,把我们的下一代都娇惯成‘八旗子弟’,党和国家的前景不堪设想。”
  1970年,长子晓平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正待分配。孩子从小在军营长大,对军队有特殊感情。他想:“如能分配到军队工作,待遇相对也会比地方高些。”当儿子向万海峰夫妇流露这种心愿时,万海峰恳切地说:“你想到军队工作,我们不是办不到。但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工作的分配,还是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晓平愉快地到天津一家工厂当了技术员。
  万海峰任驻河北唐山某军副军长时,他的女儿、次子、幼子相继中学毕业,都是在驻地应征入伍的。每到征兵时节,负责征兵的他的老部下,总想把万海峰的子女招到自己部队,以便在今后的培养和使用中给予可能的照应。万海峰则认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里肯定得不到严格要求、严格锻炼,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会给部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他立了一条“家规”:不允许儿子到自己领导的部队当兵,也不允许女儿到赵政所领导的驻军医院当兵。
  女儿晓荆参军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在郊区门头沟新建的第268医院。晓荆一入伍就和男兵一样,成天搬石头、垒砖头,从事艰苦的营建工作。次子晓松参军后,也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比较艰苦的工程兵某舟桥团。
  1969年,幼子晓援初中毕业。当时正值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万海峰想,作为军队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于是,他和夫人一起做晓援的思想工作,并为他置办了下乡用的衣被、餐具等。后来,鉴于国内外形势,中央的政策有了变化,要求部分应届毕业生参军,这才让晓援根据自己的志愿,应征到海军某潜艇支队当兵。
  万海峰的几个子女,按照父母亲自幼灌输的“路要靠自己闯”的教诲,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发奋工作。他们和父母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来不曾指望身居高位的父亲私下里给自己帮忙,为自己提供什么优越的条件。他们一不攀比,二不埋怨,凭着真才实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革命家风代代相传
  
  1972年,万海峰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组织上为他在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盖了一套住房。开始,6口之家,加上工作人员10来口人,由于子女均未成家,倒也不显得拥挤。后来,几个孩子先后结婚,生儿育女。不算工作人员,就是个大家庭。
  子女单位每逢分房子,人们总认为其父亲是高级干部,住房一定宽敞,为此先考虑别的困难户。于是,4个子女、配偶加上第三代,大小12口人,不得不与万海峰夫妇一起挤在这个小宅院里,加上万海峰的秘书、保卫干事、司机、警卫员、炊事员的办公室、工作间,有的工作人员结婚后,在附近找不到住房的,还得挤出一间房子来作为家属宿舍。这就使得这套四合院式的平房,显得拥挤不堪。
  “照顾大局,注意影响”,万海峰夫妇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样教育子女。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单位里,每逢分房,都自觉做到不争、不比、不吵、不闹,一切听组织上安排。在北京军区总院任副主任医师的晓荆,按规定可住三室一厅的单元房。但看到医院里无房、少房的困难户太多,宁愿和丈夫、孩子挤在万海峰家1976年抗震时搭的一间简易房里,也不向组织上伸手。
  长期以来,在万海峰夫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这个由三代14口人组成的大家庭里,敬老爱幼,互谅互让,其乐融融,从来不为一点琐事而争吵,一派团结和睦的氛围。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三代,在嘻笑打闹中有时难免发生些磕磕碰碰,每当这时,各家的父母都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从不争长护短。
  在这个大家庭里,至今还沿袭了战争年代的那种“军事共产主义”传统:逢年过节,子女婿媳从各自的工作单位领回的那份鱼肉禽蛋之类的食品,都自觉交到食堂统一处理,没有一个“打埋伏”的。每当节假日,全家想包顿饺子改善伙食,子女儿婿媳都自告奋勇争着帮厨,大厨房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嘻闹的喜庆景象。
其他文献
夏季为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尤其七八月份,烈日当头,有酷暑之称。天气闷热,整个大地散发出灼人的暑气。老年人气血较亏虚,在盛夏不注意调养极易发生疾病,如感冒发烧、胸闷、气短、伤暑、腹泻,皮肤痛肿等。现介绍几种保健处方,以助老年人安康度夏。     一、防治感冒     1、北黄芪10克,白术、防风各6克,乌梅1个。将这4味药放入保温杯内用开水冲泡10分钟后,当茶饮服。可多冲泡几次。此方预防感冒,并增强
期刊
胸闷腿肿怎样调治     《老友》专家门诊:   我经心电图检查患有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和左心肥大。以前服过通心活络胶囊,效果不佳。现在左胸闷气,走200米就喘,小腿肚子每到晚上肿得厉害。请问应怎样调治?     黑龙江逊克县·孟××     孟××同志:     从信中知你在当地做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左心室肥大,心律不齐(性质未注明),心肌缺血。加上你自诉有胸闷气短,稍行路就感气喘、呼吸困难,并有下肢
期刊
色素膜炎怎样治疗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4月右眼白内障手术之后不小心碰歪了人工晶体,经及时修复后,发现眼睛内部渗出液膜遮盖眼,彩超显示玻璃体浑浊,且出现重影。严重影响左眼视力,连路也走不稳了。请问应怎样治疗?     九江市·王××     王××同志:     从信中知你右眼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由于不小心被碰撞而致人工晶体移位,虽经再次手术后,但目前发现瞳孔区有渗出物和膜状物
期刊
多发性脑梗塞怎样预防复发     专家门诊:   我老伴从2004年初至2006年2月发生过四次脑梗,被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第4次发作以来,经治疗已有所康复,但后遗症还是不少。请问这种脑梗病应怎样预防复发?     上饶市·吴××     吴××同志:     根据你所介绍的情况,你老伴的病,我同意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所致。由于梗塞的部位先后有左颞叶、右桥脑、双侧基底节区,故
期刊
生活中有一些老人,原先忙于工作,没什么兴趣爱好,和人沟通交流又少;退休后从社会回到家里,活动范围小了,空闲时间多了,愈加感到日子难以打发。他们不和人交往,也极少看电视听广播,更不看书报,每天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精神生活空虚贫乏,了无生趣。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现象,以为仅仅是性格孤僻内向使然。这实际上是一种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寡趣病”,又称“无兴趣综合征”。最早发现它的是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吕格尔教
期刊
从20世纪60年代初参军去部队,随后转业到地方,又从基层干到机关,一路风雨兼程走来,总觉得对于我是件很遥远的事。我还没来得及把上班一族的苦乐感受整理成篇,便就到了该退休的年龄。   其实,退了休也好,按朋友的话说是无事一身轻。退休是一种放松,一种解脱。   此前,我曾在报刊上读到过有关退休方面的文章,其中有的把退休渲染成人生的一大转折。比如:某人刚退休不久就患上了忧郁症;某长因退休,前来拜访的朋友
期刊
退了休的老同志,最富裕的是时间,最需要的是活动。到美国去探亲,一住就可以是半年,如果想再住下去,还可以向美国移民局申请延长。我见到一个河南老人,三次延长,已经连续住了两年多。客居国外这么长时间如何打发光阴,除了旅游之外,租块地种点菜,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我在美国探亲时就因此得益不浅。   在美国,由于地多人少,只要不是在城市中心,许多地方都可以花很少的钱租到一块地。在美国维斯康星大学旁边就
期刊
十项指标教你健康自测     1、体温:正常体温为36℃~37℃,高于此为发热,低于此称为“低体温”。后者常见于高龄体弱老人及长期营养不良患者,也可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休克疾病患者。     2、脉搏: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如发现过速、过缓、间歇强弱不定、快慢不等均为心脏不健康的表现。老年人心率一般较慢,但只要不低于每分钟55次就属正常范围。如平时心率较慢,某时突然快至80~90次以上,
期刊
老年人不妨买债券基金     文王在文   老年人在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与中青年人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别,所以老年人在选择投资理财方式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身体健康和资金安全放在首位。   老年人手中的积蓄往往都是用来养命的钱,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万不可用于高风险的投资。因此,选择银行储蓄、购买国债等方式较为稳妥,如果身体健康而又对基金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适当购买一点低风险、收益稳定的
期刊
我的“三四五”养生纪实     ○金国章     不知不觉就是85岁的老人了,谁会料到我这个多灾多难的瘦骨嶙峋的人,竟然活过了耄耋之年,而且十分健康,仍然工作与生活得很精神!   说真的,我从不吃药,也不吃补品,这些年学校为离退休教职员工例行的体检,我的报告单上全是正常。这些年我没看过医生,我还在辅导高三学生的英语课,并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我讲课和看书报根本不戴眼镜。人们都说我“老得好”,有人则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