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生活的节奏也愈加紧凑,整个社会节奏的提高导致了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新问题的出现,尤其是人们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虚云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提倡佛教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将佛教理念用于现实生活中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将从佛教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探索佛教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佛教思想;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一位大师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危险将来自于精神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日趋严重,美国每年有0.6%的人被列为精神分裂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的人数近5000万;法国大量使用镇定剂,成为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我国大约有1800万的精神病患者,每年自杀身亡的人大约有28万。此外,还有大量的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症、人格障碍等不同程度患者的存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宗教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它有着拯救心灵创伤的潜在功能,是人类遇到疾灾苦厄时求助的首要选择。在各个宗教中,佛教的信徒和传播范围在中国最为广泛。随着人们对佛教思想的世代传承,它承担起了解脱受苦大众的责任和重担,研究佛教思想在人们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二、 相关概念
佛学中的佛有觉悟的意思,即对宇宙、万物和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它从人们的心理入手,让人们看清生死变化,对人生和自我有正确的觉知,引导人们产生智慧,放下外物对内心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解脱。在东方宗教文化中佛学思想对人类心理问题有系统而独到的见解。“它关注人们的心理实质,探求心理痛苦的成因,并努力寻求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途径,在精神抚慰和心灵疏导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正确的了解自己,有意识控制自己,立足当下,渴望在生活中挑战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一种最佳心理状态。
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改善了人们在物质层面的生活环境,但是在精神层次的需求方面,科学相对于宗教相形见绌。佛教学说从根本上来说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的哲学思想专门研究和解决人类在精神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从释迦牟尼创始佛教可以反映出,从古代和现代,心理健康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佛教思想自创始以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年的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曾经说道:“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葛兆光也在他的著作 《中国思想史》中提到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
三、 影响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 人们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渴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平凡的物质生活,欲望在被加倍的放大。佛教认为人们生活在“欲界”中,当欲望支配了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时候,欲望就成了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 现代化发展中社会步伐加快带来的负面效应
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处身在其中的人们生活节奏也必然加快,人们逐渐远离了舒适安逸的环境,为生活和个人发展忙碌奔波。来自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处于社会中的人在身心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人们的工作氛围和个人紧张度都不断的提高,从而产生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三) 人们因为固执或偏执心而产生的执念
执念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对一件事情的固执或者偏执心。很多人沉迷于琐事不能放下,执迷于困惑中不能自拔。当所执迷的事情不能实现或者不能满足需要时,对未来的无助、迷茫和不安助长了紧张情绪的产生,生出了种种痛苦。
(四) 人们信仰的缺失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信仰缺失、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浮躁不安、精致的个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人情冷漠,导致社会犯罪率一直上升,恐怖事件层出不穷。而这些行为不仅会增长我们自身的烦恼,同时催生了人性中邪恶的力量,由此造成的无量无数无边的罪恶,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心灵健康。
四、 佛教思想在促进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机制
佛教认为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心”。 所谓“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佛教思想从心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和解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心理治疗体系。佛教从人类的精神方面着眼,将世界的烦恼和人类的生老病死归因于“心”。佛家的观念中,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来源于人们自身无止境的欲望。它强调世界的变化,他们认为世界在不断轮回转化过程中,让人们认识到自身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从而让人们不拘于一时一刻的纠缠,从狭隘的自我状态中脱离出来。倡导人们放下欲望,无欲无求,通过勤劳苦修、劳作取得平和的心态。
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严密和富有逻辑的理论体系。以信仰的形式为信众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佛教认为可以通过修习佛法实现精神上的解脱,得到安其不安的效果。按照佛教的理论,每个人都受到之前业识种子的影响和在今世生活中贪、嗔、痴三毒的感染,心中存在源源不断的不清净的念头不能安。一念无明,念念无明,人们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保持对事物觉知的心態,一念得定,念念得定,则可以得到精神的解脱。所以佛教思想非常重视“精神转化”,通过修行达到一念清净、念念清净的境界。而精神转化就是人们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转化、调和的过程,即达到《心经》所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著名学者南怀瑾有诗曰:“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解尘。”在佛学研究中,透过对心灵层次的转化升华,产生了心理及精神治疗的功能。
五、 结语
佛学是东方宗教文化中独特的心灵哲学,它与人类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当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信仰的缺失有密切的联系。发掘佛学思想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利的精华应用于教育中,可以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佛学思想价值的升华。
作者简介:
贾艳锋,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佛教思想;心理健康;教育
一、 引言
一位大师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危险将来自于精神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日趋严重,美国每年有0.6%的人被列为精神分裂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的人数近5000万;法国大量使用镇定剂,成为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我国大约有1800万的精神病患者,每年自杀身亡的人大约有28万。此外,还有大量的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症、人格障碍等不同程度患者的存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宗教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它有着拯救心灵创伤的潜在功能,是人类遇到疾灾苦厄时求助的首要选择。在各个宗教中,佛教的信徒和传播范围在中国最为广泛。随着人们对佛教思想的世代传承,它承担起了解脱受苦大众的责任和重担,研究佛教思想在人们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二、 相关概念
佛学中的佛有觉悟的意思,即对宇宙、万物和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它从人们的心理入手,让人们看清生死变化,对人生和自我有正确的觉知,引导人们产生智慧,放下外物对内心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解脱。在东方宗教文化中佛学思想对人类心理问题有系统而独到的见解。“它关注人们的心理实质,探求心理痛苦的成因,并努力寻求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途径,在精神抚慰和心灵疏导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正确的了解自己,有意识控制自己,立足当下,渴望在生活中挑战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一种最佳心理状态。
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改善了人们在物质层面的生活环境,但是在精神层次的需求方面,科学相对于宗教相形见绌。佛教学说从根本上来说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的哲学思想专门研究和解决人类在精神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从释迦牟尼创始佛教可以反映出,从古代和现代,心理健康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佛教思想自创始以来,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年的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曾经说道:“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葛兆光也在他的著作 《中国思想史》中提到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
三、 影响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 人们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渴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平凡的物质生活,欲望在被加倍的放大。佛教认为人们生活在“欲界”中,当欲望支配了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时候,欲望就成了一切痛苦的根源。
(二) 现代化发展中社会步伐加快带来的负面效应
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处身在其中的人们生活节奏也必然加快,人们逐渐远离了舒适安逸的环境,为生活和个人发展忙碌奔波。来自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处于社会中的人在身心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人们的工作氛围和个人紧张度都不断的提高,从而产生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三) 人们因为固执或偏执心而产生的执念
执念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对一件事情的固执或者偏执心。很多人沉迷于琐事不能放下,执迷于困惑中不能自拔。当所执迷的事情不能实现或者不能满足需要时,对未来的无助、迷茫和不安助长了紧张情绪的产生,生出了种种痛苦。
(四) 人们信仰的缺失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信仰缺失、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浮躁不安、精致的个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人情冷漠,导致社会犯罪率一直上升,恐怖事件层出不穷。而这些行为不仅会增长我们自身的烦恼,同时催生了人性中邪恶的力量,由此造成的无量无数无边的罪恶,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心灵健康。
四、 佛教思想在促进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机制
佛教认为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心”。 所谓“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佛教思想从心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和解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心理治疗体系。佛教从人类的精神方面着眼,将世界的烦恼和人类的生老病死归因于“心”。佛家的观念中,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来源于人们自身无止境的欲望。它强调世界的变化,他们认为世界在不断轮回转化过程中,让人们认识到自身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从而让人们不拘于一时一刻的纠缠,从狭隘的自我状态中脱离出来。倡导人们放下欲望,无欲无求,通过勤劳苦修、劳作取得平和的心态。
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严密和富有逻辑的理论体系。以信仰的形式为信众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佛教认为可以通过修习佛法实现精神上的解脱,得到安其不安的效果。按照佛教的理论,每个人都受到之前业识种子的影响和在今世生活中贪、嗔、痴三毒的感染,心中存在源源不断的不清净的念头不能安。一念无明,念念无明,人们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保持对事物觉知的心態,一念得定,念念得定,则可以得到精神的解脱。所以佛教思想非常重视“精神转化”,通过修行达到一念清净、念念清净的境界。而精神转化就是人们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转化、调和的过程,即达到《心经》所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著名学者南怀瑾有诗曰:“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解尘。”在佛学研究中,透过对心灵层次的转化升华,产生了心理及精神治疗的功能。
五、 结语
佛学是东方宗教文化中独特的心灵哲学,它与人类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当代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信仰的缺失有密切的联系。发掘佛学思想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利的精华应用于教育中,可以更好的服务社会,促进佛学思想价值的升华。
作者简介:
贾艳锋,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