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木雕十二扇大屏风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屏风在我国由来已久,常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有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的作用,是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传统家具。在我们这次征集的民间国宝入围藏品中,就有这么一件金漆木雕十二扇大屏风,其形体高大、精雕细镂、题材丰富、气势恢弘,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现为厦门复文美术馆收藏。
  
  美轮美奂的传统工艺
  
  这件木雕十二扇屏风,高345厘米,宽624厘米,大气磅礴。由铁力木及金漆木雕组成,所刻人物故事题材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通雕、立体雕等技法,精雕细刻,玲珑剔透,金箔与木雕相结合,将金箔依贴于所刻木雕的表层,既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又突出了庄严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屏风外框系铁力木材质,涂饰老漆,金漆木雕部分采用的是樟木。樟木又称香樟,质地柔韧细腻但不坚密,易于奏刀精雕细刻,且防蛀防腐,经久不会崩裂变形或腐朽。该大屏风每一扇的上下部分皆刻得层层叠叠、玲珑剔透,刻后髹漆贴金,熠熠生辉。
  从该屏风装饰工艺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黑漆装金”,即先在雕刻物上以黑色的漆料作底子,然后铺上金箔,色彩反差强烈,夺人眼目,第一块和第十二块上的对联装饰便是采用此工艺;二是“五彩装金”,以青、大绿、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形成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的效果,该大屏风的上下几组雕刻风格便是。
  该屏风的雕刻艺术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层层的深雕和透雕可达一至三层的空间,把复杂曲折的各种故事画面放在一起,有条不紊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具有“多层镂通,玲珑剔透”的南方雕刻风格,精密而不乱,依然保持了屏风外壁的平面感,使人感到更加浑厚坚实,富丽堂皇。
  丰富多彩的雕刻内容
  雕刻的题材亦丰富多彩,有人们熟知的神话故事、戏曲情节、历史小说,如“二十四孝”、“蓝关雪”、“三娘教子”,也有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如“渔、樵、耕、读”,“修房盖屋”等。此外还有梅、竹、牡丹、龙凤、狮、虎、仙鹤、灵芝等名花异卉、奇珍瑞兽,以至博古器物,桃、榴、佛手等等。
  该十二扇大屏风的中心部分为朱漆金书(围屏中间原配山水画作,现已失),是民国十八年福建莆阳显贵为其母李氏祝七旬寿庆,由著名书画家王乔年选文,陈祖荫手书。字迹工整秀美,文辞华丽,经巧匠精致刻划贴金。内容无非是歌颂封建社会的妇女典范,守妇道,重贞操,相夫教子之类……后配朱漆金书结合十二扇围屏,形神兼备,总体连成一气,蔚为壮观,十分气派。
  
  这件形体硕大的屏风,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和劫难,至今完好无损,且其文辞、书法、雕刻、彩金以及造型、题材、制作风格等都强烈地表现出时代气息和地区特色,是一件难得的木雕古玩艺术品。
  
  金屏风引发的收藏之路
  
  藏家发现这件屏风也是出于偶然。1995年他和朋友到福建莆阳办事,当这件集雕刻、绘画、书法于一体的屏风呈现在他们眼前时,便被其浑然大气、精美绝伦的气息所震撼。在请了几位业内资深专家鉴赏和把关后,藏家终于把这件宝物纳入囊中。
  实际上,藏家能收藏到这件稀世珍宝,主要得益于其收藏道德。熟悉这位藏家的人都知道,他的收藏是只进不出,只要遇见自己心爱的古玩和书画,就会千方百计购得,却从来舍不得卖掉一件。在他看来,真正热爱艺术、懂得古玩的人,对于自己收藏的每一件书画、古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喜爱、珍惜。而在自己的藏品室,把玩欣赏一件件古玩、一幅幅书画,其中的乐趣和惬意只有自己能够体味得到。
  也正是在收藏了这件屏风之后,藏家体会到了艺术品收藏中的乐趣和价值,在经过缜密筹划以后,成立了厦门复文美术馆,踏上了更为长远的收藏之路。这件金漆木雕十二扇大屏风作为美术馆的第一件古玩藏品,被置于美术馆的显眼位置,为更多的人参观和欣赏。
  
  雕刻之乡的精品巨制
  
  据了解,该屏风四周的木雕风格应属清代福建地区的金木雕刻风格。金木雕的生产与发展,实际上与我国当时的封建帝制息息相关。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显赫权势,不惜用黄金辗成金箔贴饰于殿台楼阁以及各种高贵的器物之上。嗣后,佛教在中国流行,教徒们为了崇敬佛祖,兴建庙宇寺院时亦在泥塑木雕的神像、神龛上贴金。然后,民间茶馆酒肆、豪屋富宅及婚丧喜庆的各种建筑装饰、妆套家具及器物等亦予以延用。这样便逐渐形成了金木雕这一门艺术。
  金木雕艺术由于工艺精细,用料豪华,制作成本较高,明清之间往往产生、发展、流行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较突出的有两种:一是浙江宁波地区为代表的朱金木雕,雕刻品表面仅有朱(红)和金两种色彩,故名。二是广东潮州、福建莆阳一带为代表的彩金木雕,该类木雕以深雕、透雕、镂空雕为主体,表面颜色除金以外,还敷有红、黄、绿、蓝、黑等多种色彩,故亦谓之彩金木雕。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金木雕的生产相当繁盛,主要产地集中在潮汕地区的五华、兴梅、潮州及福建永春、莆阳一带。
  另据藏家介绍,这件藏品的发现地福建莆阳,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雕刻之乡。该地区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雏形;宋末元初,莆阳地区所雕刻的人物、动物、山水、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阳地区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至今福建本土、台湾以及日本的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尚存有明代木雕妈祖像以及匾额、围屏、祭器等文物。
其他文献
目前,一位花钱收藏爱好者拿来一枚花钱求鉴。该钱得自民间。据测钱径达8厘米,重达150克。为青铜质,铜质熟旧。墨绿色的铜锈已入骨。面背皆四决。从多方观察,可以确定为真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代人家钱选    钱选,1235年生,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浙江吴兴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进上,是著名的元代画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我国货币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历代货币的版别浩如繁星,相当复杂。随着出土、发现和钱币研究的不断深入。任何一种钱币专著和图谱也难将其收集齐全,笔者早年所集之明代“天启通宝”背双“十”双“一两”大钱就是一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长捺大观百读不厌    自《收藏界》2005年第3期第39页《藏家精品赏析》中介绍一枚长捺“大观通宝”后,贵刊又陆续登载了几款长捺大观钱。真有百读不厌之感。因为不光是文章简洁明快,更吸引入的足宋徽宗御书“人观通宝”铁划银钩的瘦金体书法之精美:“大”宁的一捺,伸展下来,无拘无束突破常规,在有限的“孔方”之地达到前五古人后无来者之境界。使本来飘逸清秀的“大观通宝”四个字,显得妙不可言。神的四溢。叫
期刊
高雅的紫砂壶是时代风尚的反映,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史可以说是中国工艺品发展及演变的缩影。从北宋大诗人苏东坡设计的第一把提梁壶开始,历经500多年的变化发展,已从实用价值上向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从本土走向世界。提梁壶之所以历久弥新、推陈出新,不仅在于无与伦比的天然材质,尤其在于历代紫砂提梁陶艺师的不断创造。龙井戏狮提梁壶就是一个杰出的范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期刊
2007年6月20日上午,由中国收藏界年度金榜组委会和中国《收藏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国政协主席张思卿,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著名专家史树青、杨伯达,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王巨才,《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刘格文少将,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罗杨,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首都文化、艺术、收藏、拍卖等各界
期刊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历史永远铭记的日子!刚刚送走国务院确定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我们又迎来了首届中国民间国宝的颁奖典礼,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本届活动的主办单位《收藏界》杂志社全体同仁、中国收藏界年度金榜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向光临、出席“西凤将军情”杯首届中国民间国宝颁奖典礼的各位领导、各位部队首长、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著名艺术家、各位贤达名士、新闻界
期刊
“嘉靖通宝”小平钱24.2×1.5毫米,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始铸平钱;廿三年工部按洪武等钱式铸折二、折三、折五,折十钱各三万文。据记载小平为素背,其余皆记重。折十幕文记值记重。听说还行一枚同样的小平钱已入藏博物馆,并有争议,今逢盛世,把这两枚钱币登出,供专家、学者和钱币爱好者研究、鉴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如意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体作S形,像一个有长柄的勺。柄前有一扁圆形结,有的柄尾还带飘缨。或者说,如意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裨史类编》中认为:“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指爪,柄爪可三尺许,或脊背有痒,手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后来人们取其爪杖之形,做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用来作为送人的礼物,寓事事如意。  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例如:珐琅如
期刊
此钱为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清圣祖所铸制钱。正面为“康熙通宝”四字,背面为满文“昌”和汉宁“昌”二字,横读楷书。字体遒劲,书法精美,形制特大(比普通“康熙通宝”要人0.3-0.5毫米),钱体偏厚,文字深峻,铜质金黄,包浆也较自然,有雕刻之痕。经测试,钱体直径为3厘米(相当于折二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