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本组治愈38例,占38.0%,显效41例,占41.0%,有效17例,占17.0%,无效4例,占4%,有效率为96%。结论: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离子导入;直流电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51―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风湿病,缠绵难愈。病情严重时,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终生残废,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病人关节发生纤维性强直时,如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尚能改善关节功能,若错过此治疗时机,待关节发生惜性强直时,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我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法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65例;年龄20-62(平均年龄33.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5.7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有1个以上关节肿痛及功能障碍,其中肘关节18个,腕关节37个,膝关节46个,踝关节48个,共149个关节。
2 治疗方法
2.1 导入液配制选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草乌、汉防已、雷公藤各等份、放入煎药槽中,加入蒸馏水将药物浸泡6小时,取文火将药物煮沸,待冷却后把药物倒入广口杯中、加入75%医用酒精500ml配成导入液备用。
2.2 操作 采用病变关节附近的穴位如手指及腕部关节肿胀.可选用合谷,外关及指腕关节的对称部位阿是穴。膝踝关节肿胀可选用膝眼、足三里、昆仑及膝踝关节对称部位的阿是穴。对于肢体痿废瘫痪于床的重症患者,可选上下肢关节处主要大穴及华佗夹脊、阿是穴。采用广东省汕头市广播仪器厂生产的DL-2型直流感应电疗机。主电极100cm2置于关节肿痛部位,将适量导入液洒在垫衬上作阳极导入,辅电极100cm2置于关节肿痛部位相对侧作对置治疗,电流以患者有针刺感或能耐受为度(一般2-5mA),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3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关节活动近正常。(2)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有轻微疼痛,关节主动活动时基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3)有效:经3个疗程以上治疗,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关节主动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进步,但仍达不到功能位置。(4)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功能障碍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3 结果
本组治愈38例,占38.0%,显效41例,占41.0%,有效17例,占17.0%,无效4例,占4%,有效率为96%。
4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小关节受累,肿痛伴有晨僵,活动受限。病情反复,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畴,辨证属“血瘀”,其治疗宜通经活络,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止痛、消肿、舒筋活血作用。中药导入液属阳离子药物,通过直流电阳极直接导入关节肿痛部位,迅速发挥镇痛作用,且穿透性强,扩散性广,作用迅速而持久。同时直流电作用于关节部位,可引起周围组织血管扩张,加强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和代谢增强防御免疫物质向局部输入,使细胞间的淋巴流动旺盛,加速病理致痛化学介质的排出,从而有利炎症消散,起到镇痛和改善功能的作用。中药导入液具有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组织灌流的作用,从而使本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药理和临床研究均证实:雷公藤、草乌、汉防已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较明显,一般在用药2-7天即开始有明显的止痛作用,5-7天开始出现消肿,而后肌肉痉挛及关节功能也相应改善,加之酒精能温通经络作用,故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体是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穴位离子透入可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将直流电离子导入,直接作用于关节病灶,加之电极外的场效以透热,更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循环加强,加速了药物的渗透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穴位,发挥了经络体系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药物的局部透入,可使药液通过渗透循环直到病所,故而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直流电将中药离子导入关节部位,在局部组织内保持较高浓度,比其他途径给药在体内集留时间长,发挥作用持久,对皮肤机体无损害,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1]张进玉,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61-265.
[2]郑家润,等,雷公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82;21(9):74.
[3]黄煌.雷公藤中毒31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2;21(9):363.
[4]谭富生,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法的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9;4(1),35.
[5]冯国璋.电热药疗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9,4(2),17.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离子导入;直流电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51―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风湿病,缠绵难愈。病情严重时,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终生残废,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病人关节发生纤维性强直时,如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尚能改善关节功能,若错过此治疗时机,待关节发生惜性强直时,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我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法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65例;年龄20-62(平均年龄33.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5.7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有1个以上关节肿痛及功能障碍,其中肘关节18个,腕关节37个,膝关节46个,踝关节48个,共149个关节。
2 治疗方法
2.1 导入液配制选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草乌、汉防已、雷公藤各等份、放入煎药槽中,加入蒸馏水将药物浸泡6小时,取文火将药物煮沸,待冷却后把药物倒入广口杯中、加入75%医用酒精500ml配成导入液备用。
2.2 操作 采用病变关节附近的穴位如手指及腕部关节肿胀.可选用合谷,外关及指腕关节的对称部位阿是穴。膝踝关节肿胀可选用膝眼、足三里、昆仑及膝踝关节对称部位的阿是穴。对于肢体痿废瘫痪于床的重症患者,可选上下肢关节处主要大穴及华佗夹脊、阿是穴。采用广东省汕头市广播仪器厂生产的DL-2型直流感应电疗机。主电极100cm2置于关节肿痛部位,将适量导入液洒在垫衬上作阳极导入,辅电极100cm2置于关节肿痛部位相对侧作对置治疗,电流以患者有针刺感或能耐受为度(一般2-5mA),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3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关节活动近正常。(2)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有轻微疼痛,关节主动活动时基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3)有效:经3个疗程以上治疗,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关节主动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进步,但仍达不到功能位置。(4)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功能障碍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3 结果
本组治愈38例,占38.0%,显效41例,占41.0%,有效17例,占17.0%,无效4例,占4%,有效率为96%。
4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小关节受累,肿痛伴有晨僵,活动受限。病情反复,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畴,辨证属“血瘀”,其治疗宜通经活络,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止痛、消肿、舒筋活血作用。中药导入液属阳离子药物,通过直流电阳极直接导入关节肿痛部位,迅速发挥镇痛作用,且穿透性强,扩散性广,作用迅速而持久。同时直流电作用于关节部位,可引起周围组织血管扩张,加强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和代谢增强防御免疫物质向局部输入,使细胞间的淋巴流动旺盛,加速病理致痛化学介质的排出,从而有利炎症消散,起到镇痛和改善功能的作用。中药导入液具有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组织灌流的作用,从而使本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药理和临床研究均证实:雷公藤、草乌、汉防已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体液免疫抑制作用较明显,一般在用药2-7天即开始有明显的止痛作用,5-7天开始出现消肿,而后肌肉痉挛及关节功能也相应改善,加之酒精能温通经络作用,故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体是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穴位离子透入可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将直流电离子导入,直接作用于关节病灶,加之电极外的场效以透热,更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循环加强,加速了药物的渗透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穴位,发挥了经络体系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药物的局部透入,可使药液通过渗透循环直到病所,故而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直流电将中药离子导入关节部位,在局部组织内保持较高浓度,比其他途径给药在体内集留时间长,发挥作用持久,对皮肤机体无损害,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1]张进玉,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61-265.
[2]郑家润,等,雷公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杂志,1982;21(9):74.
[3]黄煌.雷公藤中毒31例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2;21(9):363.
[4]谭富生,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法的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9;4(1),35.
[5]冯国璋.电热药疗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9,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