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职业学院统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统计课程知识,还要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增强逻辑思考能力,为其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院校;统计教学
1、职业院校教育的现状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也相当迅速,各项教育改革相继推出,教育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可以说,我国对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学能力。在职业学院统计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统计课程知识,还能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增强逻辑思考能力,为其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下面针对职业院校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统计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2、职业院校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太理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上统计这门课程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背景知识,所以整体的学习情况较差,可以说职业院校教学中涉及数学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一直都是心头之腹。
为了解学生对统计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学生心中最理想的教学方法等情况,成立小组特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统计很重要,但是对目前的统计教学方式不是很满意。从调查显示,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逻辑推理不严密。统计的学习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背景,更需要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思维就不会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不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强,对统计的认识不够,方法不对,导致他们从一开始学就对缺乏自信等现象,这样统计的学习难度就会逐渐加大,学生也就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越来越差。
(2)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对统计概念的灌输,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统计的学习又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掌握统计的学习方法,学会灵活运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才是老师以及学生现在必须掌握的。
(3)教师缺乏实践技术和经验。很多教师没有从事专业领域的经验,实践技术也十分缺乏。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其职业性和应用型,缺乏应用型教师,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4)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很多院校没有为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搜索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职业院校中缺乏充足的实习实训资源,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解决职业院校统计教育问题的方法
从调查结果显示来说,绝大部分同学希望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利用案例教学、统计软件等,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知识特点,因材施教,以此达到统计教学的真正目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统计学习能力,以下是个人想到的一些方法。
(1)优化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启发式的导学模式进行:
①提问时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统计中抽象难理解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也可以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提问,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既复习已学知识,还能够启发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的理解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发现不足,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研讨式启发:通过采取共同研讨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向学生传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讨,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更好的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共处能力等。
③实践式启发: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教会学生认识、思考和研究具体案例的方向和途径。此外,教师要适当增加实践课和实验课的比重,带领学生在实践或者实验操作中领悟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课程在今后工作的需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统计自学能力。无论哪门课程都需要拥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作用,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解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3)加强教师能力培训。职业院校主要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教师首先应具有相应的能力才可以,所以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教师能力培养,多提供教师到企业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入实际操作需求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4)引用现代化教育。目前教学辅助软件越来越多,在统计教学中引入相关课程软件的介绍,会增加学生对统计学习的动力。如目前使用广泛的excel,在讲解统计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以及所学专业,将excel和统计结合,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统计的作用和使用方向。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兴趣永远是学习最佳老师,只有学生对统计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好。而主要提高学生兴趣的领门人就是老师,如果教师跟学生关系融洽,会更加吸引学生学习统计这门课程,那么相应的学习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效果。
4、总结
统计的学习不应该枯燥无味,很多学生都单纯的认为统计就是数学,而且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校的统计知识只是注重理论,并没有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的成绩得不到提高,所以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让他们思维扩散,改变过去教师单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让学生和老师多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还能通过互动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成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静思.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及教育策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3):21-23
[2]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9):15-17
[3]闫运和,罗洪艳.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浅见.《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60-61
关键词:职业院校;统计教学
1、职业院校教育的现状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发展也相当迅速,各项教育改革相继推出,教育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可以说,我国对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学能力。在职业学院统计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统计课程知识,还能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增强逻辑思考能力,为其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下面针对职业院校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统计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2、职业院校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太理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上统计这门课程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背景知识,所以整体的学习情况较差,可以说职业院校教学中涉及数学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一直都是心头之腹。
为了解学生对统计教学方法满意度,以及学生心中最理想的教学方法等情况,成立小组特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统计很重要,但是对目前的统计教学方式不是很满意。从调查显示,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逻辑推理不严密。统计的学习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背景,更需要逻辑思维,没有逻辑思维就不会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不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强,对统计的认识不够,方法不对,导致他们从一开始学就对缺乏自信等现象,这样统计的学习难度就会逐渐加大,学生也就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恶性循环,最终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越来越差。
(2)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对统计概念的灌输,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统计的学习又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掌握统计的学习方法,学会灵活运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才是老师以及学生现在必须掌握的。
(3)教师缺乏实践技术和经验。很多教师没有从事专业领域的经验,实践技术也十分缺乏。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其职业性和应用型,缺乏应用型教师,职业院校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4)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很多院校没有为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搜索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职业院校中缺乏充足的实习实训资源,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解决职业院校统计教育问题的方法
从调查结果显示来说,绝大部分同学希望教学内容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利用案例教学、统计软件等,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知识特点,因材施教,以此达到统计教学的真正目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统计学习能力,以下是个人想到的一些方法。
(1)优化教学方法。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启发式的导学模式进行:
①提问时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统计中抽象难理解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也可以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提问,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既复习已学知识,还能够启发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的理解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发现不足,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研讨式启发:通过采取共同研讨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向学生传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讨,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更好的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共处能力等。
③实践式启发: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教会学生认识、思考和研究具体案例的方向和途径。此外,教师要适当增加实践课和实验课的比重,带领学生在实践或者实验操作中领悟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课程在今后工作的需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统计自学能力。无论哪门课程都需要拥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作用,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解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3)加强教师能力培训。职业院校主要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教师首先应具有相应的能力才可以,所以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教师能力培养,多提供教师到企业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入实际操作需求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4)引用现代化教育。目前教学辅助软件越来越多,在统计教学中引入相关课程软件的介绍,会增加学生对统计学习的动力。如目前使用广泛的excel,在讲解统计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以及所学专业,将excel和统计结合,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统计的作用和使用方向。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兴趣永远是学习最佳老师,只有学生对统计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好。而主要提高学生兴趣的领门人就是老师,如果教师跟学生关系融洽,会更加吸引学生学习统计这门课程,那么相应的学习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效果。
4、总结
统计的学习不应该枯燥无味,很多学生都单纯的认为统计就是数学,而且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校的统计知识只是注重理论,并没有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的成绩得不到提高,所以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让他们思维扩散,改变过去教师单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让学生和老师多互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还能通过互动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成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静思.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及教育策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3):21-23
[2]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9):15-17
[3]闫运和,罗洪艳.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之浅见.《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