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东南大学在通识教育理念下,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载体,重点选取并逐步建设了预备物理实验、工业系统认识实践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三个教学模块。通过设置新型实验项目、增加新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助学平台、创新保障机制等举措,构建了“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进行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全面实现因材施教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生;实验;实践
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性教育,具有“基本性、融合性、深刻性、时代性、普适性”等特征。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正需要具有以上能力的创新人才,需要通识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它能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及开放的思维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始相关理论及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探索,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实效。
一、我国通识教育基本状况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内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十多年来部分高校采取措施加强通识教育,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兴趣。调整各类专业教学计划,以学分必选、自由选修、分类限选等方式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选修有关课程,扩大选修比例,完善学分制。
通识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其中人文类课程包括哲学、美学和艺术鉴赏、文学鉴赏、人文经典等;社会科学类课程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侧重于科学技术发展史论、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前沿、科技伦理等。
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以及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课程内容在广博性、多元性的基础上具有适当的均衡性,不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专门化,不只与某种职业有关,而是力求能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体现层次性、协调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了解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弥补学生因专业学习形成的思维和能力的局限,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后劲。
2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分为多种类型,涵盖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但总体而言,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缺憾,该缺憾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精神的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的养成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通识教育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精神内化的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认知上的精确性与逻辑性,思维上的求真性与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
(2)实践过程的缺失。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少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实验实践环节比重极低,并且在通识课程建设原则中无明确主张。
二、东南大学实验实践类通识课程的探索与构建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融会贯通,寻求清晰、系统、可操作并有实效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结合通识课程的建设,东南大学在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过程中,突破课程壁垒和学科界限,对全校实验课程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重组了通识教育类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开设了“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通过必要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手段、程序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潜能。
1 确立课程的建设原则及内容体系
“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面向全校文、理、工、管、医等68个专业新生开放。建设目标可以简单归纳为“认知过程,激发兴趣,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并遵循以下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注重基础性、多元性;在教学环节的安排方面注重前瞻性、柔韧性、连续性;在教学组织方面注重层次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根据以上原则,课程设计结合东南大学学科分布特点,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整合相关资源,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核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载体,重点选取并逐步建设了三个教学模块(见下表),通过参观学习、操作实践、实验环节、认识实践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程意识。其中:预备物理实验模块集趣味、开放、网络辅助教学与管理于一体,使大学新生尽早进入物理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工业系统认识实践模块坚持大工程、大系统和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理念,搭建以机、电为主体,融材料、能源、化工等多工业系统为一体的认知平台,组织学生进入制造工厂等企业开展认识实习以让学生了解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环节和非技术因素,提供学生金工实习的环境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与实践知识,为学生安排各种产品的制作实践使之完成初级的工程实践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块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计算机拆装实践和一定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2 探索感性认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面向全校开设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尚无先例,加上受本科培养计划学时数限制以及考虑到学生人数众多,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便于操作,课程采取必修加选修、感性认识加动手实践、参观实习加专题讨论、传统教学模式加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根据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及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由一批精心设计的典型实验项目分别组成相应的教学模块。采取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逐步由浅入深,在内容结构上注重体现知识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课程在引入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坚持多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传统仪器与现代技术结合、实物操作与虚拟仿真结合、现场授课与自主学习结合、现场实验与远程网络实验结合,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通过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互动式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共同参与、专题报告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现场操作演示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展板解说与视频录像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的融合和贯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创新融通而严谨的教学组织模式
为确保“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的顺利组织和实施,确保课程价值和功能达到最大化,课程具有严谨 的组织管理形式,聘有课程建设专家组,对课程教学体系制订、实验室建设等进行把关,每年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研讨,确保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课程的具体开展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全面协调及把握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运行,组织教学质量的监督。这样避免了在通识教育中通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拼盘式的课程、凌乱的知识结构、学生管理缺乏连续性和归属感等。
课程以物理实验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和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教学覆盖面广量大,师资配备在各个不同模块、不同环节中有所区别。为防止课程组织松散,教学质量不易控制,打造了“融通”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团队为龙头,实验室为支撑,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实现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在内涵上的聚集融通。教学团队定期通过教学研讨、课堂听课、示范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开展交流,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一起指导学生实验。同时注重和加强年轻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实验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效果及意义
“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中的预备物理实验模块,最初在1999年面向全校新生课外开放自选。由于其引导新生学习模式转变的功能、对新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网络化开放管理模式和宽松的课外自主学习环境对新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自愿选修人数从1999年1300人发展到每年持续2600人左右(约占理工类新生人数的90%)。受此启发,学校于2006年开出了同样面向全校新生的具有大工程模式引导作用的工业系统认识实践模块,一经开出,同样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学校在2008年以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为主线,将这两个模块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块优化整合,形成“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课程通过全景式、索引式和先导式的铺垫,初步探索出知识与系统结合、知识与实用结合、知识与趣味结合的实验实践类通识教育新举措,并为引导新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普及大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通识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正是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通过设置新型实验项目、增加新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助学平台、创新保障机制等举措,进行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全面实现因材施教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探索,并实现了如下教学功能及目标:
1 引导了新生学习模式从中学应试学习到大学自主学习的改变。课程很好地弥补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存在的“间隙”,作为集自主、开放、网络化于一体的课内外自主学习课程,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及自由度,其多形式、多手段、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着广大新生尽早从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向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
2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分析问题水平及师生互动水平。课程以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水平;同时通过互动式教学、专题式研讨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促进师生互动。
3 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理性思维以及科学精神。通过扎实的通识基础感性认识及实验训练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宽厚的知识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理性思维以及科学精神。基本实现“认知过程,激发兴趣,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历史与逻辑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
[2]韦玮,俞建伟,陆开宏,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J],高教探索,2009(2):92-96
[3]王义道,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99-111
[4]韦家朝,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4):126-128
[5]莫亮金,刘少雪,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8-50
[6]王明华,借鉴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13-114
[7]汤谦繁,徐文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历程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1-105
[8]陈三平,谢钢,杨奇等,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0(5):28-30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通识教育;新生;实验;实践
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性教育,具有“基本性、融合性、深刻性、时代性、普适性”等特征。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正需要具有以上能力的创新人才,需要通识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它能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及开放的思维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始相关理论及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探索,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重构课程体系,取得了一些实效。
一、我国通识教育基本状况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内通识教育课程概况
十多年来部分高校采取措施加强通识教育,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兴趣。调整各类专业教学计划,以学分必选、自由选修、分类限选等方式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选修有关课程,扩大选修比例,完善学分制。
通识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其中人文类课程包括哲学、美学和艺术鉴赏、文学鉴赏、人文经典等;社会科学类课程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侧重于科学技术发展史论、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前沿、科技伦理等。
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以及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课程内容在广博性、多元性的基础上具有适当的均衡性,不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专门化,不只与某种职业有关,而是力求能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体现层次性、协调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了解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弥补学生因专业学习形成的思维和能力的局限,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后劲。
2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分为多种类型,涵盖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但总体而言,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缺憾,该缺憾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精神的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的养成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通识教育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精神内化的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认知上的精确性与逻辑性,思维上的求真性与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
(2)实践过程的缺失。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少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实验实践环节比重极低,并且在通识课程建设原则中无明确主张。
二、东南大学实验实践类通识课程的探索与构建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融会贯通,寻求清晰、系统、可操作并有实效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结合通识课程的建设,东南大学在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过程中,突破课程壁垒和学科界限,对全校实验课程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重组了通识教育类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开设了“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通过必要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手段、程序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潜能。
1 确立课程的建设原则及内容体系
“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面向全校文、理、工、管、医等68个专业新生开放。建设目标可以简单归纳为“认知过程,激发兴趣,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并遵循以下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注重基础性、多元性;在教学环节的安排方面注重前瞻性、柔韧性、连续性;在教学组织方面注重层次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根据以上原则,课程设计结合东南大学学科分布特点,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整合相关资源,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核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载体,重点选取并逐步建设了三个教学模块(见下表),通过参观学习、操作实践、实验环节、认识实践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程意识。其中:预备物理实验模块集趣味、开放、网络辅助教学与管理于一体,使大学新生尽早进入物理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工业系统认识实践模块坚持大工程、大系统和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理念,搭建以机、电为主体,融材料、能源、化工等多工业系统为一体的认知平台,组织学生进入制造工厂等企业开展认识实习以让学生了解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环节和非技术因素,提供学生金工实习的环境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与实践知识,为学生安排各种产品的制作实践使之完成初级的工程实践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块教学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计算机拆装实践和一定的上机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及电子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2 探索感性认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面向全校开设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尚无先例,加上受本科培养计划学时数限制以及考虑到学生人数众多,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便于操作,课程采取必修加选修、感性认识加动手实践、参观实习加专题讨论、传统教学模式加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根据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及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由一批精心设计的典型实验项目分别组成相应的教学模块。采取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逐步由浅入深,在内容结构上注重体现知识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课程在引入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坚持多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传统仪器与现代技术结合、实物操作与虚拟仿真结合、现场授课与自主学习结合、现场实验与远程网络实验结合,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通过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互动式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共同参与、专题报告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现场操作演示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展板解说与视频录像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的融合和贯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创新融通而严谨的教学组织模式
为确保“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的顺利组织和实施,确保课程价值和功能达到最大化,课程具有严谨 的组织管理形式,聘有课程建设专家组,对课程教学体系制订、实验室建设等进行把关,每年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研讨,确保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课程的具体开展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全面协调及把握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运行,组织教学质量的监督。这样避免了在通识教育中通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拼盘式的课程、凌乱的知识结构、学生管理缺乏连续性和归属感等。
课程以物理实验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和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教学覆盖面广量大,师资配备在各个不同模块、不同环节中有所区别。为防止课程组织松散,教学质量不易控制,打造了“融通”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团队为龙头,实验室为支撑,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实现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在内涵上的聚集融通。教学团队定期通过教学研讨、课堂听课、示范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开展交流,一起探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一起指导学生实验。同时注重和加强年轻实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实验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效果及意义
“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中的预备物理实验模块,最初在1999年面向全校新生课外开放自选。由于其引导新生学习模式转变的功能、对新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网络化开放管理模式和宽松的课外自主学习环境对新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自愿选修人数从1999年1300人发展到每年持续2600人左右(约占理工类新生人数的90%)。受此启发,学校于2006年开出了同样面向全校新生的具有大工程模式引导作用的工业系统认识实践模块,一经开出,同样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学校在2008年以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为主线,将这两个模块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模块优化整合,形成“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课程通过全景式、索引式和先导式的铺垫,初步探索出知识与系统结合、知识与实用结合、知识与趣味结合的实验实践类通识教育新举措,并为引导新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普及大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通识教育不仅应该为专业选择提供足够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使专业潜力充分发展的沃土。专业教育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通识教育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去做。“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正是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通过设置新型实验项目、增加新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助学平台、创新保障机制等举措,进行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全面实现因材施教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探索,并实现了如下教学功能及目标:
1 引导了新生学习模式从中学应试学习到大学自主学习的改变。课程很好地弥补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存在的“间隙”,作为集自主、开放、网络化于一体的课内外自主学习课程,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及自由度,其多形式、多手段、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导着广大新生尽早从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向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
2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分析问题水平及师生互动水平。课程以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水平;同时通过互动式教学、专题式研讨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促进师生互动。
3 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理性思维以及科学精神。通过扎实的通识基础感性认识及实验训练以及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宽厚的知识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理性思维以及科学精神。基本实现“认知过程,激发兴趣,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历史与逻辑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14)
[2]韦玮,俞建伟,陆开宏,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J],高教探索,2009(2):92-96
[3]王义道,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99-111
[4]韦家朝,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4):126-128
[5]莫亮金,刘少雪,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8-50
[6]王明华,借鉴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13-114
[7]汤谦繁,徐文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历程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1-105
[8]陈三平,谢钢,杨奇等,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0(5):28-30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