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城市警政区划研究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警政区划是城市中警务区域的划分,是地方公安组织设置的空间基础,也是警察行为的空间体现,反映了公安机构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国近代城市警政区划在1898至1949年间,划分原则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各有阶段特征。本文通过划分清末早期建警时期、清末巡警部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个阶段,对各阶段城市警政区划的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重点探讨其划分依据、结构特征和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总结中国近代城市警政区划的演变规律。
其他文献
运用多元概化理论与结构方程技术对SCL-90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发现SCL-90量表各维度概化系数为0.67~0.85,可靠性系数为0.64~0.82,都达到中等水平,总分概化系数为0.968,可靠性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最缺乏斗争骨干的关键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40余名高级军政干部。这批干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面抗战前太原只有少数与日军关系比较密切的日本居留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攻占太原,为日本居留民进入太原打开方便之门。在日伪政府支持下,日本居留民人数迅猛增加。
北京市档案馆藏民国档案显示,自杀发生后,存在大量知情人首选报告警察,然后由警协同将自杀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的“先警后医”现象。医院与基层警察网络分布上空间距离差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