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课外阅读之清泉 澄澈孩子精神家园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生成自己新的认识和体悟的过程,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可是想学好语文,仅靠每周几节的语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至少要达到课本的4~5倍,才能形成语文能力。而一个人拥有的词汇是和他的智商成正比的。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吹破春冰水放光 山花涧草百般香”——唤起阅读期待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大脑就会兴奋,学习会进入最佳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对漫画书的喜爱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而对纯文字的书籍,翻不到几页就扔在一边,再也不看了。该如何让他们真正“亲近”课外阅读,“迷恋”课外阅读呢?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以阅读期待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是引领学生积极面对文本,进行深层次阅读的有效尝试。
  例如,笔者在教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学生感动于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他对贫苦人民的深厚感情,于是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小说、散文,如《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不仅让学生阅读的视角由课内自然转向了课外,并且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印下这位文学巨匠的身影。
  再如学习《詹天佑》,文中讲到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有什么权利干涉中国事务?这些都在孩子脑海中产生了疑问,他们也饶有兴趣地去解开“谜底”。于是,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到了詹天佑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社会背景……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学生置身于课外阅读那广袤丰美的“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以上不难看出,阅读期待的唤起,对学生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有力的心灵推动器,它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使他们走向课外更宽广的阅读天地。
  
  二、“文章自得方为贵 衣钵相传岂是真”——催发体验生成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杜威曾说:“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自然,课外阅读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与文本深入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教完《草船借箭》后,教师觉得学生兴趣盎然,且意犹未尽,于是乘兴布置了一份长作业,要学生在两个月的课外时间阅读人们常常以为孩子不大感兴趣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阅读形式要求完全自主,此外还精心组织了有层次结构的汇报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忙”,得找书、读书、思索、摘录、讨论、书写、答辩等等。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生成了自己的体验,如在讨论刘备人物个性时两位学生各抒己见:生甲认为刘备是个虚伪的家伙,因为他在逃离曹营时连妻子都不要了。可以想象,一个连亲人都不顾的人会是什么好人?生乙立即进行反驳,他认为刘备没有忘记老百姓!在危难时刻,他带着老百姓一起逃难,说明是一个仁义的人。生甲反对,他觉得刘备是做给人看的,并引用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来说明刘备的虚伪。生乙再次反驳,他认为就算刘备是做给人看的,总比那些连做都懒得做的人要强!并坚持自己意见,认为刘备还是个仁义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使学生与语文材料零距离亲近,并提供了一个讨论平台,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谈各自对人物的评价。在这里,课外阅读不仅成了一种心灵的经历,更是一种个性的解读与表达,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升。
  
  三、“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阅读成果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更可跃马平川。”在课外阅读这片自由天地里,老师应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挥洒,展示风采。
  
  1、读一读,读出深情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训练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同样,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强调诵读,只有让学生乐于诵读,在诵读中积淀,才能真正提高自读水平。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同题材的诗词、散文等名家名篇。如开展《走进春天》古诗欣赏活动,让学生交流诵记描写春天诗歌名句,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中感受雨如丝烟、绿柳似碧玉的柔美春光;感受作品中比喻的精当巧妙之处。学生在吟诵中比较赏析,在赏析中积累巩固描写春天的名家诗作,习得观察写作方法。
  在学习了《海上日出》后,学生敬佩于巴金爷爷的文才,于是笔者组织开展《走近巴金》阅读欣赏活动。学生们对巴金爷爷的名句、名段深情吟诵,入情入境,时而高亢,时而低吟,牵引着我们走向那一片多彩而又纯净的情感世界。
  实践证明,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心灵,启迪人们心智,学生如能对这些有所涉猎,将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文化修养。
  
  2、写一写,写出感受
  叶老说过:“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而在其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能必然要有领悟……”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必然有益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阅读欣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水平的提高。中年级可以摘抄描写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自然景物、天气变化、事物色彩的语段篇章。高年级学生可以要求写读后感想,回忆展望或是幻想等等。
  
  3、讲一讲,讲出趣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可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定期举行各种读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讲一讲”。如举行演讲会。内容应与书有关,可以是“我与书”,可以是“向你介绍一本书”,还可以举行故事会,学生从课外书籍中选择一个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同学讲述。这样学生在动情讲述中,巩固了阅读成果,展示了自己精彩的一面。
  
  4、展一展,展出自信
  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个展示学生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一些文章材料按照老师提供的一个主题剪辑成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在这些栏报上有学生自己的思想、认识、感受,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甘甜。
  崔峦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育得法于课内,得益及至成才于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让我们引课外阅读之清泉,澄澈孩子的精神家园吧!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近日,2016年全国中职文秘技能竞赛暨通往柏林中国区资格赛在北京举行。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学生吕佳阳获得速录技能专项冠军,并突破了高职组569字的现有记录,创下47秒646字的极限冠军记录,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荣获团体一等奖。  在今年10月份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四届文秘·速录职业技能竞赛暨通往柏林第51届国际速联大赛资格赛”上,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教师国妍妍以及学生吕佳阳、李海丹、董文文、罗洋洋、孙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  2020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参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来帮助学生学习。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把诗和文对照起来,在对照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材的资源。所以,我首先思考的是,如果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文包诗怎么教呢?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入文,最后还要回到诗,这是这一类课文教学的一般模式。笔者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试图通过教学,给学生
摘 要:专业课程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整体素质,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本文以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要求为研究对象,以无锡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目标优化为研究方向,探讨将世赛规范和要求引入该专业机电设备装调技术训练课程标准后的新课程目标及教学评价。  关键词:世赛 机电一体化 机电设备装调技术 课程目标 教学
摘要:评课是常见的教学研究形式之一,从普通评课碰到的问题开始,分析其特征和优缺点,然后提出全面评课的思想,具体内容、目的、作用和实施要点,最后和现有的评课方法、量表进行比较,给出自身的定位。  关键词:评课:方法:体系    一、问题的产生    评课,是指给一节课的总体质量和细节优缺点加以评定或评论,是教学研究工作的常见形式之一。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有机会经常参加听课和评课,并从一次次评课活动中逐
“树是修剪出来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不仅是学生进行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离开了修改,作文犹如未经雕琢的玉石,甚至像令人生厌的丑小鸭,终究难成“正果”。《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怎样指导学生把自己孵出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呢?    一、题目新一点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一个新颖醒目、鲜活
摘要:中等技术学校生源质量下降,面对困境,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因人施教,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实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因人施教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在中等技术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因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当前迫切的使命。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学生中多了解情况,找到适宜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
职业教育肩负着“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转变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使命和重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构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示范引领”的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目标,以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引领,近年来在技能竞赛、国际办学、职业培训方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标准,输出办学模式和经验,努力推动实现办学国际化,树立学院在国
语文课程是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医药护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些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穿插一些医药学知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作了一些尝试。  一、针对学生的迷惑不解适时切入  《最后一片叶子》是鲁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讲读课文,是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主人公琼西因肺炎而失去生活
见到方悦芝的时候,设计学院徐伟雄院长正细致入微地向她交代着这一周的训练要点。出征世赛已进入倒计时,徐院长却并未因时间的紧迫而焦虑,仍然有条不紊地强调着细节。徐院长语速快,一会儿已经说了七八项,方悦芝静静听着,乖巧地频频点头。从外表看,感觉她与想象中十分不同,一点也不像在全国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取得全国冠军的“女神”,倒更像一个特别“邻家”的女孩。方悦芝  在采访方悦芝前,先“抓”住徐院长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