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种意识 让学生自由习作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从教育的本真意义上来说,习作可以唤醒学生的自由意识,引导学生借助习作这一手段去创造、体现与验证人的自由本质。习作教学,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以自由的心态能动地观察世界,摄取营养,充实生活,写出富有生命力的属于自己的文章。
  
  一、 简化意识
  
  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大胆摒弃那些目的功利、程序复杂、训练机械的习作教学方法,定格教“习作兴趣”这一简单的目的,关注学生能够解决的、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能够基本控制自己的习作行为,不断产生改进习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动力。
  首先,教学要求适度降低,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写作水平合理分解要求。目前,习作教学中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不管学生正处于哪个年段,习作教学一上手就是句、段、篇的全方位要求,结果不仅顾此失彼,还使得学生因为一时无法达到教师设定的过高目标而望而却步。教师可以设计过“三关”,一过句子关,从单句到复句,逐步做到规范、上档次,这也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二过段落关,通过阅读积累、模仿迁移、片段素描训练等手段完成段落写准确、写具体的要求。三才是篇章关,不同学生进入这一关的时间可能会有先后,也不可以“一刀切”。
  其次,教学方法要简化,教学程序力求简单。现在有些教师很热衷于设计纷繁复杂的教学过程,一节习作课,搞一大堆的活动,或者讲解一大堆的写作方法,大量挤占了学生写文实践的时间。我曾经听过一节《吹泡泡》的习作指导课,教师和学生一起体验吹泡泡的过程就花费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学生只有一丁点当场写作的时间,再写时,只能占用课余时间了。教师要从简化这一概念入手,思考如何节约时间,还学生写作的自由。例如,习作课的导入谈话应该简单,尽可能地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问面要广泛,以引起同感。如采用口述范文的方法引入正题,将习作要求和方法隐含其中,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之后思考习作好在哪里,发现规律,也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教学法。
  再次,习作评价要求要适度降低。学生拥有一整套有别于成人语言系统的儿童话语系统,他们的说话不一定有意义,但有时很有意思,有幽默感,也许是一个小小的笑话,却非常富有创造力。所以,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要求不能太高,“啰唆一点也许很正常”,允许学生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关键看有没有创造,是否真实。一个“优秀”,一段“密圈”,一句“鼓励”,都会及时提供给学生满意的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动机的强化。相反,过分的“打压”是要付出学生“厌恶习作”代价的。
  
  二、 真话意识
  
  小学习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一要做到文有真意,既要思想感情真实,能表达自己的认识、个人的情感,又要材料真实;二要文求朴实,思想是实实在在的,感情是真正切切的,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不罗列华丽词句,不追求文字技巧,不说浮游无着的话,不写谬误横生的错别字,把想写的写清楚,准确无误地表情达意。教师要从端正习作态度入手,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写作,遇到一件事情要了解清楚,面对一个道理要明白透彻,遇到一个意思要思索周到,体会一种感情要感受真切,在此基础上,自己有了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写的过程要多思、反复念,竭尽自己能力把它写出来,就是认真。这些要求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解,所谓苦口婆心,也要在平时的习作交流中时时提及,运用多种手段纠正出现的不良苗头,落实于细小处“润物无声”。
  
  三、 生活意识
  
  习作教学,要响应“让习作回到学生生活中去”的口号。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生活,生活范围、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等都影响着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乐趣所在,了解学生熟悉的材料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准确的习作信息,了解哪些是脱离学生生活的事,学生不会写,哪些是成人化的东西,学生不能写,从而提高自己指导、评价学生习作的能力,避免学生没话勉强说话的现象。
  学生要用陌生的眼光观察自己的生活,学习把熟悉的事物当作陌生事物看待的本领,练就一双“慧眼”,努力探索陌生的新天地。教师要帮助学生经常运用变换角度、改变方法、重新审视的方法观察已经熟悉的事物,力求捕捉更多新的有效信息,体察更多新感受。
  源于生活的习作题材可以有效触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使习作题材多样化、自由化。在大千世界中择取习作材料,如同在海滩上捡拾美丽的贝壳,充满乐趣,而每次成功的表达,都能获得创造的快乐。
  (作者单位: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是动态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随堂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一些教学细节中,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我们教师表现出灵活的教学机智。  在上《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们研读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然后品读该句。可是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怎样将学生的目光引回到我的问题上来呢?我仔细一听,临时设计问题:青蛙
期刊
回顾我们的习作批改,大致是这样的:翻开一篇习作,教师边看边改,从错别字、标点符号到语句、段落乃至篇章,都要逐一纠正,甚至帮助润色、补充内容,然后绞尽脑汁写上眉批和总批。批阅数篇下来,评语往往是诸多雷同。这样的批改不仅耗费教师大量脑力与体力,而且批改完全班学生习作需要漫长的时间,以致于评讲时学生对自己写了些什么已经淡忘了许多,教师也因时过境迁只能泛泛而谈。此时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习作,一般只看等第,很少
期刊
每一学期教习作,我都习惯预先揣摩一下习作内容,然后调整习作顺序,甚至更换习作内容。这一次,我把《习作2》安排的修改习作的训练,提前到了《习作1》的时间上,我觉得,本学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就有“自主修改作文”这样重要的一条,不如就在学期的开始,渗透且强化这个必须贯彻始终的概念与做法。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习作2》的内容和时间,都发生了情有可原的变化。  批改“
期刊
习作教学中,我常常思考学生进入三年级,如何让他们轻轻松松步上习作的坦途?为此,我做了一些探索,积累。    一、积累素材——自由地读    厚积才能薄发。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学生只有吸收贮存得多,才能自由地表达。因此,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读好用好语文课本。每读一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粒粟。例如,学生在学完了课文《拉萨的天空》后,当写“秋姑
期刊
陶行知的写作教学思想倡导“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如何让学生回归生活、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来进行轻松习作呢?笔者认为要重点抓住以下三点:    一、生活状态的真实,习作要呼唤真情的回归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撷取生活中一朵朵真实而又精彩的浪花,来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记得去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一场大雪给南方的学生带来了久违的快乐,带来了无比的甜蜜。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赏雪
期刊
一、导入检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小作者浏览了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且精读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告诉老师,学得怎样?  生:(很自信地)学得很好。  师:真自信,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这样,要相信自己做得好。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点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有了自信心,不敢做
期刊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是直接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    一、预习的设计    1 掌握基本方法。教师让学生预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出具体的预习目标让学生参考自学。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第三步:查,即查
期刊
我感谢七彩语文,感谢这块神奇的土地!  这块神奇的土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自然。在《广玉兰》《夹竹桃》《海底世界》《雪儿》《荷花》《燕子》……之中,孩子们看到了自然的奇妙,了解了自然的慷慨,知道了自然的赠与,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大自然在他们面前展开了自己的风姿,又怎能不让他们全身心地去爱呢?  这块神奇的土地,是一个博大的科学世界。从《航天飞机》到《水上飞机》,从《梦圆飞天》到《火星——地
期刊
近年来,学校开设了新课程探究活动,以诵读儿歌童谣,探究童心课堂为切入口开展研讨活动,让趣味儿歌如一剂心灵鸡汤,滋润孩子们的心炙。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一谈如何引领一年级学生读、诵、编儿歌,为儿歌插上七彩之翼展翅高飞,使孩子们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儿歌声中快乐成长。    一、巧设情境叩开体验之趣    阅读指导时,教师应该让跳跃的优美韵律回荡在语文课堂上,让儿歌的美好意境融进孩子们的心里,综观人教版第一册语
期刊
一、复述“作家卡片”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上关于莫泊桑的信息,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介绍“作家卡片”福楼拜的信息,然后请你复述。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训练材料要注意条理性和内在规律性,便于学生意义识记,通过学生掌握的信息考查学生的听力。    二、训练读说能力    由“作家卡片”我们知道福楼拜是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两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