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向大家推荐两位作品身价已经站在1万元以上台阶的画家。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但风格迥异,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自己只是献身艺术的“匠人”。他们虽然有实力,但还没有名气,他们与大师之间已经不存在功力和技巧上的明显差距,只要有个机会,他们就可能脱颖而出。
我们所说的低价位作品,是指市场价格介于每幅人民币1~4万元之间的原创油画作品。我们所说的实力派画家,是指那些基础扎实,技巧娴熟,勤奋努力,潜心创作始终在追逐着心中梦想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画非常好,但只能卖到上面那个价格,因为他们虽然有实力,但还没有名气。
1~4万元一幅画,这是一般艺术品消费者、投资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价格。在这个价格区间的油画,其消费性往往更突出,其投资价值却要由时间来检验。人们往往是先承认它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从投资的角度接受它可能增值的判断。因此,在油画市场寻找这些画,就像是在股市里寻找低价位潜力股。
潜力画作的重要台阶
目前它的台阶在1万元以上,几年前要稍许低一些。登上这个台阶并不容易,很多人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还有更多的人一辈子都登不上这个台阶。不要小看这个台阶,站上这个台阶,说明你的作品基本被市场认可了,说明人家在花这笔钱消费或投资时心中认为“值”。六年前,张晓刚、陈均德刚刚站上这个台阶,现在他们的作品已站在千万、百万元的台阶上;六年前,陈逸鸣、王向明、翁伟等人正坐在这个台阶上喘息休息,积聚力量,今天他们作品的价格都在向百万元的台阶冲击。那时他们的实力并不比今天差,但那时他们都没有名气,由此可见这个台阶之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画油画的只有站上这个台阶,才真正意味着出师毕业,可以自立门户,闯荡江湖了。
因此,作为普通艺术品投资者,我们的眼光主要也应盯着这群人,要能够从中发现“黑马”,要能够在他们的作品价格起飞前抓住他们。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个画廊的经营者都在向我们推荐他们的签约画家,拍着胸脯保证某某某的作品几年后会到一个什么样的价位,但最终脱颖而出的又有几人?
去巴黎的蒙马特高地看看,去米兰的多摩大教堂门前看看,你会知道成为一名油画艺术家是多么不容易。几年前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工人在1958年用手工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手表—上海牌手表!让我震惊的是,在帝国主义制裁封锁的困难情况下,那些老工人硬是用自行车钢条手工打磨出了手表的齿轮!在西方,这些人是被称为大师的。因为这也是艺术。所以巴尔蒂斯说:“艺术首先是一种匠人的手艺,艺术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因此在我看来,所谓实力派画家首先就应该是技艺纯熟的匠人。他们与大师之间已经不存在功力和技巧上的明显差距。能够体现差别的只是画作的本身。所以他们才具备站在这个台阶上向上跃起的可能,只要有个机会,他们就可能脱颖而出。
两位画家作品值得关注
作为投资者,我们在这群匠人中搜索着,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可能了解他们。借此机会,向大家推荐已经站在这个台阶上的两位画家。一位是男的,另一位是女的。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但风格迥异。
那位男画家叫李传久。生于1958年, 辽宁省本溪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现为本溪市油画学会副会长。当地美术界尊其为“静物之王”,由此可见他的功力。200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为其出版了专集画册。
李传久是位典型的写实派画家,而且是位固执的写实派画家,因为他执着地追求写实的生命。他自己说:“写实绘画不可能像某些前卫艺术那样有一个突发奇想的观念,作品就算完成了大半。它要求艺术家必须以虔诚的心态,一丝不苟地修炼自己的专业语言能力。体悟先辈留下的丰厚遗产,从大师那里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所需要的东西,去发现感觉相近的世界。不急功近利,不浅尝辄止,在寂寞中品尝成功与失败的甘苦,在艰辛的劳作里追寻物我两忘的世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年前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就站上了2万元的台阶,但他根本不关注这些事情。他心中只有伦勃朗、库尔贝。他关心的只是他的油画语言。和上海那位90高龄的老画家闵希文一样,他成天不停地摆放着他那些静物,体验着光与色彩的变化,寻找着心灵的感觉。一百多年前还有一个人也喜欢这样,那就是伟大的塞尚。当然,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流派。
女画家何纪平1955年生于上海。上大美术系毕业。与李传久不同,她是塞尚的崇拜者,是位典型的后印象派画家。她小小的个子,瘦弱的身子,一边肩膀比另一边略高一点。这是崇明岛前进农场十五年生活给她留下的印记。与现在追求浪漫的一代不同,他们是天生浪漫的一代。他们的浪漫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因为他们是看着保尔和冬尼娅的故事长大的。不管他们今天的境况如何,但他们的心始终是在飞翔,因为那一代人的心是长着翅膀的。因为上天知道他们生命中有一段充满坎坷和泥泞的道路,为了避开那些肮脏,只能让心在空中飞翔。他们有过太多的理想,虽然在今天看来只是梦想,但他们仍然顽固地呵护着坚守着。所以你今天才能看到《血色浪漫》,看到《梦开始的地方》。她说:“在农场挖河挑泥时,一些十五六岁的女孩累得在泥里打着滚哭,可第二天还得继续干。而每一挑泥的工资只值1分钱”。她说这些事时语气是那么平静。她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磨难。“文革”后,她一次次参加高考,一次次过了分数钱,却又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只因为她的外祖父是辛亥重臣,父亲在抗战时曾任国民政府劳军团团长。为了圆她的艺术梦,她35岁才走进了上大美术系,因为这一年政策允许她这样的人读大学了。而在此之前十年,她已经在为《基督山恩仇记》等“文革”后第一批再版的世界名著配画了。
她说:我总想把梦里的东西画出来,把印象中的东西画出来。所以她的画非常优美。如果说你看着李传久的作品时会有一种冷峻的现实感,那你再看何纪平的作品时就会有一种依稀梦里的感觉。那迷朦的色彩,那绚丽的花,那些美丽的线条优美的女人,都是如此的迷人。但你总感觉她们随时可能随着你的呼吸融化在那斑斓的色彩中。一切是那么熟悉,却又仿佛是在梦中;想伸手去触摸,却又怕它会消逝。所以香港中文大学收藏了她的画,并将其作为印象派画的示范作品保存。而我知道这所大学是很挑剔的。1999年,香港长实集团为其在香港红勘都会商场举办了“爱与盼,女性美”系列亚洲巡回展的首展。众所周知,这是李嘉诚旗下的集团。何纪平的画此次是首次在国内展出。
李传久与何纪平的画目前市场价格在1~4万多元之间。这是两位很有特色的画家。从消费的角度讲,他们的作品绝对是上品,物超所值。至于他们今后是否能在这个台阶上跃起,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和我们的眼光了。
我们所说的低价位作品,是指市场价格介于每幅人民币1~4万元之间的原创油画作品。我们所说的实力派画家,是指那些基础扎实,技巧娴熟,勤奋努力,潜心创作始终在追逐着心中梦想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画非常好,但只能卖到上面那个价格,因为他们虽然有实力,但还没有名气。
1~4万元一幅画,这是一般艺术品消费者、投资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价格。在这个价格区间的油画,其消费性往往更突出,其投资价值却要由时间来检验。人们往往是先承认它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从投资的角度接受它可能增值的判断。因此,在油画市场寻找这些画,就像是在股市里寻找低价位潜力股。
潜力画作的重要台阶
目前它的台阶在1万元以上,几年前要稍许低一些。登上这个台阶并不容易,很多人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还有更多的人一辈子都登不上这个台阶。不要小看这个台阶,站上这个台阶,说明你的作品基本被市场认可了,说明人家在花这笔钱消费或投资时心中认为“值”。六年前,张晓刚、陈均德刚刚站上这个台阶,现在他们的作品已站在千万、百万元的台阶上;六年前,陈逸鸣、王向明、翁伟等人正坐在这个台阶上喘息休息,积聚力量,今天他们作品的价格都在向百万元的台阶冲击。那时他们的实力并不比今天差,但那时他们都没有名气,由此可见这个台阶之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画油画的只有站上这个台阶,才真正意味着出师毕业,可以自立门户,闯荡江湖了。
因此,作为普通艺术品投资者,我们的眼光主要也应盯着这群人,要能够从中发现“黑马”,要能够在他们的作品价格起飞前抓住他们。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个画廊的经营者都在向我们推荐他们的签约画家,拍着胸脯保证某某某的作品几年后会到一个什么样的价位,但最终脱颖而出的又有几人?
去巴黎的蒙马特高地看看,去米兰的多摩大教堂门前看看,你会知道成为一名油画艺术家是多么不容易。几年前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工人在1958年用手工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手表—上海牌手表!让我震惊的是,在帝国主义制裁封锁的困难情况下,那些老工人硬是用自行车钢条手工打磨出了手表的齿轮!在西方,这些人是被称为大师的。因为这也是艺术。所以巴尔蒂斯说:“艺术首先是一种匠人的手艺,艺术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因此在我看来,所谓实力派画家首先就应该是技艺纯熟的匠人。他们与大师之间已经不存在功力和技巧上的明显差距。能够体现差别的只是画作的本身。所以他们才具备站在这个台阶上向上跃起的可能,只要有个机会,他们就可能脱颖而出。
两位画家作品值得关注
作为投资者,我们在这群匠人中搜索着,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可能了解他们。借此机会,向大家推荐已经站在这个台阶上的两位画家。一位是男的,另一位是女的。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但风格迥异。
那位男画家叫李传久。生于1958年, 辽宁省本溪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教育系。现为本溪市油画学会副会长。当地美术界尊其为“静物之王”,由此可见他的功力。200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为其出版了专集画册。
李传久是位典型的写实派画家,而且是位固执的写实派画家,因为他执着地追求写实的生命。他自己说:“写实绘画不可能像某些前卫艺术那样有一个突发奇想的观念,作品就算完成了大半。它要求艺术家必须以虔诚的心态,一丝不苟地修炼自己的专业语言能力。体悟先辈留下的丰厚遗产,从大师那里寻找自己内心深处所需要的东西,去发现感觉相近的世界。不急功近利,不浅尝辄止,在寂寞中品尝成功与失败的甘苦,在艰辛的劳作里追寻物我两忘的世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年前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就站上了2万元的台阶,但他根本不关注这些事情。他心中只有伦勃朗、库尔贝。他关心的只是他的油画语言。和上海那位90高龄的老画家闵希文一样,他成天不停地摆放着他那些静物,体验着光与色彩的变化,寻找着心灵的感觉。一百多年前还有一个人也喜欢这样,那就是伟大的塞尚。当然,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流派。
女画家何纪平1955年生于上海。上大美术系毕业。与李传久不同,她是塞尚的崇拜者,是位典型的后印象派画家。她小小的个子,瘦弱的身子,一边肩膀比另一边略高一点。这是崇明岛前进农场十五年生活给她留下的印记。与现在追求浪漫的一代不同,他们是天生浪漫的一代。他们的浪漫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因为他们是看着保尔和冬尼娅的故事长大的。不管他们今天的境况如何,但他们的心始终是在飞翔,因为那一代人的心是长着翅膀的。因为上天知道他们生命中有一段充满坎坷和泥泞的道路,为了避开那些肮脏,只能让心在空中飞翔。他们有过太多的理想,虽然在今天看来只是梦想,但他们仍然顽固地呵护着坚守着。所以你今天才能看到《血色浪漫》,看到《梦开始的地方》。她说:“在农场挖河挑泥时,一些十五六岁的女孩累得在泥里打着滚哭,可第二天还得继续干。而每一挑泥的工资只值1分钱”。她说这些事时语气是那么平静。她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磨难。“文革”后,她一次次参加高考,一次次过了分数钱,却又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只因为她的外祖父是辛亥重臣,父亲在抗战时曾任国民政府劳军团团长。为了圆她的艺术梦,她35岁才走进了上大美术系,因为这一年政策允许她这样的人读大学了。而在此之前十年,她已经在为《基督山恩仇记》等“文革”后第一批再版的世界名著配画了。
她说:我总想把梦里的东西画出来,把印象中的东西画出来。所以她的画非常优美。如果说你看着李传久的作品时会有一种冷峻的现实感,那你再看何纪平的作品时就会有一种依稀梦里的感觉。那迷朦的色彩,那绚丽的花,那些美丽的线条优美的女人,都是如此的迷人。但你总感觉她们随时可能随着你的呼吸融化在那斑斓的色彩中。一切是那么熟悉,却又仿佛是在梦中;想伸手去触摸,却又怕它会消逝。所以香港中文大学收藏了她的画,并将其作为印象派画的示范作品保存。而我知道这所大学是很挑剔的。1999年,香港长实集团为其在香港红勘都会商场举办了“爱与盼,女性美”系列亚洲巡回展的首展。众所周知,这是李嘉诚旗下的集团。何纪平的画此次是首次在国内展出。
李传久与何纪平的画目前市场价格在1~4万多元之间。这是两位很有特色的画家。从消费的角度讲,他们的作品绝对是上品,物超所值。至于他们今后是否能在这个台阶上跃起,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和我们的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