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施工方面,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出发,分析了土建混凝土施工,以及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针对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自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取代木质结构成为现代土建的主流之后,混凝土施工在土建施工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能够按照其要求的技术要点保质保量,现场作业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对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有重大影响,对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各方的切身经济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1、和易性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该性质是指在特定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各种操作。对于混凝土来说,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2、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通过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以及握裹强度等。对于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3、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种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其中,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涉及化学收缩、干湿变形以及温度变形等。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容易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化学收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微细的裂缝。
4、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质中,耐久性是一种重要的性质,该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强度,以及外观的完整性等能力,进一步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耐久性主要涉及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等能力。
二、土建混凝土施工分析
混凝土,又称人工石,一般简称为砼。通常情况下指由集料(一般用砂砾、碎石等)经胶凝材料(通常用水泥、黏土等)胶结后得到的工程复合材料,常用于工民土建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与钢筋胶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一般用作高层建构筑物的受力支撑框架。市场上最常用的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及部分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应用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其使用范围较广,环境适应性强,且原料配备简单方便,塑化后刚性强度较好,且能有效防止透水,因此在土建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地基基础施工到支撑柱、承重墙的浇筑,内外墙粉刷,地板及楼梯浇筑等都有混凝土的应用。因此,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质量要求对混凝土施工进行不同特点的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就成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1]。
三、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
1、质量原则
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施工所有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结合工程施工现状管理需求采取各种检测与监控手段,对所有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严格遵循质量原则,将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争取在整体上满足用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年限。
2、提前原则
现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事后进行,不但会延误工程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因为返工而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还需要遵循提前原则,即以预防为主,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与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工作质量的检查控制,保证施工技术与工艺实施顺利,每道工序都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从细节进行控制,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3、核心原则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时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量大,为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确定一个核心,然后再进行辐射管理,加强不同工序以及专业之间的联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特点,建设所涉及到的资源最终都固化成为工程产品,最终将其移交给业主,只有人力资源除外,并且随着施工经验的增多,其所具有的价值越多。在进行管理时可以将人力资源作为核心,采取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等方式来激发其所具有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2]。
四、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保养,对于不同阶段的混凝土施工操作,其技术控制要点各有不同。
1、混凝土的制备
一般来讲,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均为水、砂砾、碎石、水泥、黏土、石灰等,其原料来源较为广泛,制备较简单。不同原料搅拌混合出的混凝土其特性略有不同,以碎石为集料的混凝土常用来做地基基础、承重墙、承重支柱等承压要求较高部分的浇筑填料,对于一般土建工程,有时候也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碎砖块做集料混合进去以降低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考慮到其机械强度不足的缺点,一般只用作工程室外道路的基础浇筑。
不同原料配比的混凝土其机械强度也各不相同。各部分集料与胶凝材料的配比往往影响着混凝土材料在使用中能否完成其施工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使用功能有着特殊要求的部分。另外,考虑到混凝土使用质量与其混合搅拌的均匀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容易在施工中造成夹缝、开裂、透水等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根据施工实际需要选择合理原料及配比的混凝土进行原料制备,并且保证所使用原料的质量要求,不出现因为石灰、水泥等质量问题造成混凝土混合效果差,塑化慢且胶凝效果较差的问题。 1.2 在施工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进行搅拌,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地区进行混凝土制备时,可以选择性的添加一定的盐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结冰造成混凝土出现缝隙、夹缝、开裂等;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可根据其要求添加对应的添加剂对混凝土进行处理,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1.3 搅拌需要均匀,并且尽量选择在施工时进行混凝土制备,以防止过早的制备造成水分析出而使得混凝土提前板结,影响实际施工操作。
2、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广,其各部分的浇筑工艺是各不相同的。以地基支撑基柱的浇筑为例,需要首先在工作面向地下10到15m(具体高程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高度及当地地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冲孔,在清孔作业后利用灌浆法或者换浆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改善建筑地基底部地质条件,增加其机械强度,保证建筑使用质量安全。而在墙体、楼梯、地基基础等处的混凝土浇筑中,由于需要配合模板工程进行施工,因此其混凝土澆筑前的施工准备就尤为重要。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机械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量不均匀的状况发生,特别是较高层混凝土浇筑时由于长管输送、输送泵功率不足或者地基基桩清孔较差,孔内存有大量碎石、黏土等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构件混凝土不能完全固化成一个整体,从而造成其结构性能达不到预期要求的状况发生,严重影响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安全。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如作业面的准备(作业面的清理以防止杂物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固化)、附属配套设施的装配(如基桩的冲孔作业、夹板的固定、钢筋结构的咬合、水泥砖工程的铺设等)以及作业过程中对注浆量、浆液质量的控制,防止由于混凝土施工的不规范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夹缝、空腔、开裂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状况发生。
3、混凝土的保养
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其施工浇筑工作的结束只是完成整体施工工作的一半,其施工的一大重要部分就是对施工后的混凝土作业面的保养。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出现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大多是施工方在施工后期没有注意对混凝土塑化过程中的施工作业面保养问题,使得混凝土作业面在未完全固化之前经受雨水、风化等自然侵蚀,以及其施工配套设施如夹板、护套等的过早拆卸,造成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下滑,导致其最终在表面产生裂纹、缝隙、孔洞等质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外在美观,而且影响到建筑整体的防渗漏功能,由此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另外,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场合下进行的施工作业,由于夜间温度过低,尚未完全析水固化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其水分大量结冰,使得混凝土固化整体结构变得疏松,并且在内部出现大量孔隙,有些在表面还会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纹,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大大降低[3]。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后期保养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及时关注混凝土的即时固化状况,切忌在混凝土尚未完全固化前拆卸夹板、护套等配套设施,并且在夜间温度较低的地区进行施工的混凝土作业面,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定的加热保温处理,或者至少在施工前期混凝土的搅拌中添加一定的盐以降低水的冰点,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固化过程中不受到低温的侵害。至于施工作业后出现的强降雨、大风等恶劣自然天气,如果条件充足可以对混凝土施工作业表面进行一定的遮挡,以保证其能够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固化成一个整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目前土建工程中所用甚广,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安全以及施工各方的经济利益,需要引起甲方、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应从混凝土的制备开始,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再到施工后期的保养,全过程高度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各阶段施工操作作业技术控制要点,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而真正保证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以达到保障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士强.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06):53.
[2]李军.对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3):42.
[3]张磊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4(11):128+130.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自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取代木质结构成为现代土建的主流之后,混凝土施工在土建施工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能够按照其要求的技术要点保质保量,现场作业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对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有重大影响,对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各方的切身经济利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1、和易性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该性质是指在特定的施工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各种操作。对于混凝土来说,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
2、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通过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指标主要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以及握裹强度等。对于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3、混凝土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一种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其中,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主要涉及化学收缩、干湿变形以及温度变形等。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如果水泥用量过多,容易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化学收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微细的裂缝。
4、混凝土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质中,耐久性是一种重要的性质,该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强度,以及外观的完整性等能力,进一步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影响。对于混凝土来说,其耐久性主要涉及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等能力。
二、土建混凝土施工分析
混凝土,又称人工石,一般简称为砼。通常情况下指由集料(一般用砂砾、碎石等)经胶凝材料(通常用水泥、黏土等)胶结后得到的工程复合材料,常用于工民土建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与钢筋胶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一般用作高层建构筑物的受力支撑框架。市场上最常用的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及部分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应用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其使用范围较广,环境适应性强,且原料配备简单方便,塑化后刚性强度较好,且能有效防止透水,因此在土建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地基基础施工到支撑柱、承重墙的浇筑,内外墙粉刷,地板及楼梯浇筑等都有混凝土的应用。因此,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和施工质量要求对混凝土施工进行不同特点的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就成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1]。
三、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
1、质量原则
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施工所有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结合工程施工现状管理需求采取各种检测与监控手段,对所有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严格遵循质量原则,将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争取在整体上满足用户需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年限。
2、提前原则
现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事后进行,不但会延误工程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因为返工而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还需要遵循提前原则,即以预防为主,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与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工作质量的检查控制,保证施工技术与工艺实施顺利,每道工序都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从细节进行控制,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3、核心原则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时涉及到的内容众多,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量大,为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确定一个核心,然后再进行辐射管理,加强不同工序以及专业之间的联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特点,建设所涉及到的资源最终都固化成为工程产品,最终将其移交给业主,只有人力资源除外,并且随着施工经验的增多,其所具有的价值越多。在进行管理时可以将人力资源作为核心,采取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等方式来激发其所具有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2]。
四、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保养,对于不同阶段的混凝土施工操作,其技术控制要点各有不同。
1、混凝土的制备
一般来讲,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均为水、砂砾、碎石、水泥、黏土、石灰等,其原料来源较为广泛,制备较简单。不同原料搅拌混合出的混凝土其特性略有不同,以碎石为集料的混凝土常用来做地基基础、承重墙、承重支柱等承压要求较高部分的浇筑填料,对于一般土建工程,有时候也用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碎砖块做集料混合进去以降低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考慮到其机械强度不足的缺点,一般只用作工程室外道路的基础浇筑。
不同原料配比的混凝土其机械强度也各不相同。各部分集料与胶凝材料的配比往往影响着混凝土材料在使用中能否完成其施工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使用功能有着特殊要求的部分。另外,考虑到混凝土使用质量与其混合搅拌的均匀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容易在施工中造成夹缝、开裂、透水等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根据施工实际需要选择合理原料及配比的混凝土进行原料制备,并且保证所使用原料的质量要求,不出现因为石灰、水泥等质量问题造成混凝土混合效果差,塑化慢且胶凝效果较差的问题。 1.2 在施工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进行搅拌,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地区进行混凝土制备时,可以选择性的添加一定的盐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结冰造成混凝土出现缝隙、夹缝、开裂等;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可根据其要求添加对应的添加剂对混凝土进行处理,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1.3 搅拌需要均匀,并且尽量选择在施工时进行混凝土制备,以防止过早的制备造成水分析出而使得混凝土提前板结,影响实际施工操作。
2、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广,其各部分的浇筑工艺是各不相同的。以地基支撑基柱的浇筑为例,需要首先在工作面向地下10到15m(具体高程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高度及当地地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冲孔,在清孔作业后利用灌浆法或者换浆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改善建筑地基底部地质条件,增加其机械强度,保证建筑使用质量安全。而在墙体、楼梯、地基基础等处的混凝土浇筑中,由于需要配合模板工程进行施工,因此其混凝土澆筑前的施工准备就尤为重要。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机械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量不均匀的状况发生,特别是较高层混凝土浇筑时由于长管输送、输送泵功率不足或者地基基桩清孔较差,孔内存有大量碎石、黏土等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构件混凝土不能完全固化成一个整体,从而造成其结构性能达不到预期要求的状况发生,严重影响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安全。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切实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如作业面的准备(作业面的清理以防止杂物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固化)、附属配套设施的装配(如基桩的冲孔作业、夹板的固定、钢筋结构的咬合、水泥砖工程的铺设等)以及作业过程中对注浆量、浆液质量的控制,防止由于混凝土施工的不规范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夹缝、空腔、开裂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状况发生。
3、混凝土的保养
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其施工浇筑工作的结束只是完成整体施工工作的一半,其施工的一大重要部分就是对施工后的混凝土作业面的保养。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出现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大多是施工方在施工后期没有注意对混凝土塑化过程中的施工作业面保养问题,使得混凝土作业面在未完全固化之前经受雨水、风化等自然侵蚀,以及其施工配套设施如夹板、护套等的过早拆卸,造成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下滑,导致其最终在表面产生裂纹、缝隙、孔洞等质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外在美观,而且影响到建筑整体的防渗漏功能,由此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另外,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场合下进行的施工作业,由于夜间温度过低,尚未完全析水固化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其水分大量结冰,使得混凝土固化整体结构变得疏松,并且在内部出现大量孔隙,有些在表面还会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纹,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大大降低[3]。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后期保养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及时关注混凝土的即时固化状况,切忌在混凝土尚未完全固化前拆卸夹板、护套等配套设施,并且在夜间温度较低的地区进行施工的混凝土作业面,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定的加热保温处理,或者至少在施工前期混凝土的搅拌中添加一定的盐以降低水的冰点,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固化过程中不受到低温的侵害。至于施工作业后出现的强降雨、大风等恶劣自然天气,如果条件充足可以对混凝土施工作业表面进行一定的遮挡,以保证其能够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固化成一个整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目前土建工程中所用甚广,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安全以及施工各方的经济利益,需要引起甲方、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应从混凝土的制备开始,到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再到施工后期的保养,全过程高度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各阶段施工操作作业技术控制要点,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而真正保证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以达到保障自身经济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士强.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06):53.
[2]李军.对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3):42.
[3]张磊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4(1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