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社会越来越需求教师职业承担以往其他社会机构所应完成的职能。尤其是在21世纪——心理健康的世纪,教师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职能,应然地具备心理咨询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必要性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需求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希望进一步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成为大家的共识。受后现代意识形态熏陶、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当代青少年拥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价值观,与传统单向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使得学生处于期望值危机、情感危机、学业危机等状态,迷失了心灵家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并且成为五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我国有关调查表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分别约占10%、15%、19%。心理是否健康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质量与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评价标准。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求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已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不过,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和现行教育体制(高考机制)的制约,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匮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保健意识与心理干预意识;学校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匮乏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专门机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要有一名专职的学校心理学家,2000~3000名大学生中需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家进行测算,中国学校系统至少需要27000~30000名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是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学校智囊型人物,承担重要的职业角色。而我国学校中并未开设学校心理学专业,心理学博士也是屈指可数;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者很少,主要是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而且这些兼职的从业者,一般缺乏专业训练,带有不同程度原有职业的定势,能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的能力相当有限。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实践层面上往往流于形式、让位于高考的需求,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只是少数心理学工作者在摇旗呐喊,教育实效甚微。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位化发展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本位化,即全校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教育者,教师应然地承担使命责任——教学过程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就是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心理学工作者的力量,而是应投入全校的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应对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少、教育力量薄弱的局面,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集中教育人力资源、提高教师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应然地要求现代教师不但要成为教学的核心力量,而且必须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中坚力量,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可能性
1 教师职责要求现代教师具备心理咨询素质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现代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更要“育人”,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当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和人生成长顾问,使学生成为健康的人。
2 教师比心理咨询师更容易被学生信任
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学校里,学生因步入心理咨询室被冠以“有病”、“精神病”的称谓而被同伴疏远。并且,心理咨询老师很少甚至从不主动和学生接触,给学生的感觉是“敬而远之”。因此,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比起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而言,任课教师、班主任更能够为学生所信任。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教师应具备心理咨询与简单心理治疗的专业素养,进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3 新课程视阈下教师心理咨询角色凸显的要求
受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影响,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价值观念出发,教师角色转变为以教与学的关系为核心,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尊重的交往与对话,教师比以往更多地承担着“顾问”、“咨询”角色。由此,教师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咨询角色职责越发凸显。教师通常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个遇到者,也应该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个解决者。因此,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还要担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护卫者。
所以,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在现代社会人才观影响下,由角色职责发展而来的更高要求的专业素质——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在教师专业素质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三、教师心理咨询素质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就是教师职业与心理咨询职业“视界融合”的产物,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世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咨询素质的内容主要有。
1 复合渊博的知识结构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为实现心理咨询活动应谈具备的知识主要有: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咨询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知识即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程序、心理测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等专业知识;与心理咨询领域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即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涉猎文学、美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
2 精湛娴熟的能力结构
一般来说,成功的教师咨询活动,应该具备基本咨询能力与咨询技能。在教学或咨询活动中,教师最基本的咨询能力主要表现在:有效率、高质量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创造性地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机智统合而成的教育教学智慧等。
心理咨询的实质就是助人。“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心理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使用技能和技巧的基本准绳。教师在引导、帮助学生心灵成长的旅途中,需要具备适宜的心理咨询技能。主要表现在:学会倾听,听出“弦外因、话外意”,听出“情之所在、症结之根”;善于共情,以“通情达理”的境界去接纳、理解、尊重学生;富有洞察力,敏锐地洞悉学生问题的症结、关键点等。
3 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尤其是爱的职业道德素质;接受自己能够胜任的学生心理咨询的任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当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教师做适当、及时的必要处理之后,应该及时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沟通、联系、转介;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公正的立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严格为来询者保守秘密,恪守信誉;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教师群体效能等。
四、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可行性思考
现代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养成教师心理咨询素质。
1 从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视角出发
教师心理咨询素质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增添新鲜、和谐、健康的血液,从专业素质养成的高度看待这一内容能够更好地融合教师与咨询职业的视界,促进有效型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2 从教师教学实践中养成的意识出发
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只有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能。因此,以教师教学能力为生长点,给予现代教学增添心理咨询的意蕴,有效地统合教学活动与咨询活动,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 从教师职业培训的实践出发
在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再教育与继续教育阶段,开设培养教师心理咨询素质课程,增设教师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机构,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咨询意识,是养成其心理咨询素质的践行性思考。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一、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必要性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需求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希望进一步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成为大家的共识。受后现代意识形态熏陶、价值取向多元化影响,当代青少年拥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的价值观,与传统单向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使得学生处于期望值危机、情感危机、学业危机等状态,迷失了心灵家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并且成为五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我国有关调查表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分别约占10%、15%、19%。心理是否健康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质量与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评价标准。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需求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已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不过,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和现行教育体制(高考机制)的制约,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匮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保健意识与心理干预意识;学校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匮乏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专门机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要有一名专职的学校心理学家,2000~3000名大学生中需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家进行测算,中国学校系统至少需要27000~30000名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是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学校智囊型人物,承担重要的职业角色。而我国学校中并未开设学校心理学专业,心理学博士也是屈指可数;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者很少,主要是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而且这些兼职的从业者,一般缺乏专业训练,带有不同程度原有职业的定势,能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的能力相当有限。也就是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实践层面上往往流于形式、让位于高考的需求,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只是少数心理学工作者在摇旗呐喊,教育实效甚微。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位化发展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本位化,即全校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教育者,教师应然地承担使命责任——教学过程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就是说,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心理学工作者的力量,而是应投入全校的力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应对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少、教育力量薄弱的局面,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集中教育人力资源、提高教师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应然地要求现代教师不但要成为教学的核心力量,而且必须成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中坚力量,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可能性
1 教师职责要求现代教师具备心理咨询素质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现代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更要“育人”,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当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和人生成长顾问,使学生成为健康的人。
2 教师比心理咨询师更容易被学生信任
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学校里,学生因步入心理咨询室被冠以“有病”、“精神病”的称谓而被同伴疏远。并且,心理咨询老师很少甚至从不主动和学生接触,给学生的感觉是“敬而远之”。因此,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比起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而言,任课教师、班主任更能够为学生所信任。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现代教师应具备心理咨询与简单心理治疗的专业素养,进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3 新课程视阈下教师心理咨询角色凸显的要求
受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影响,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价值观念出发,教师角色转变为以教与学的关系为核心,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尊重的交往与对话,教师比以往更多地承担着“顾问”、“咨询”角色。由此,教师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咨询角色职责越发凸显。教师通常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个遇到者,也应该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个解决者。因此,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还要担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护卫者。
所以,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在现代社会人才观影响下,由角色职责发展而来的更高要求的专业素质——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在教师专业素质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三、教师心理咨询素质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就是教师职业与心理咨询职业“视界融合”的产物,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世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咨询素质的内容主要有。
1 复合渊博的知识结构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为实现心理咨询活动应谈具备的知识主要有: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咨询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知识即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程序、心理测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等专业知识;与心理咨询领域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即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涉猎文学、美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
2 精湛娴熟的能力结构
一般来说,成功的教师咨询活动,应该具备基本咨询能力与咨询技能。在教学或咨询活动中,教师最基本的咨询能力主要表现在:有效率、高质量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创造性地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机智统合而成的教育教学智慧等。
心理咨询的实质就是助人。“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心理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使用技能和技巧的基本准绳。教师在引导、帮助学生心灵成长的旅途中,需要具备适宜的心理咨询技能。主要表现在:学会倾听,听出“弦外因、话外意”,听出“情之所在、症结之根”;善于共情,以“通情达理”的境界去接纳、理解、尊重学生;富有洞察力,敏锐地洞悉学生问题的症结、关键点等。
3 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尤其是爱的职业道德素质;接受自己能够胜任的学生心理咨询的任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当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教师做适当、及时的必要处理之后,应该及时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沟通、联系、转介;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公正的立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严格为来询者保守秘密,恪守信誉;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教师群体效能等。
四、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的可行性思考
现代教师的心理咨询素质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养成教师心理咨询素质。
1 从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视角出发
教师心理咨询素质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增添新鲜、和谐、健康的血液,从专业素质养成的高度看待这一内容能够更好地融合教师与咨询职业的视界,促进有效型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2 从教师教学实践中养成的意识出发
教师心理咨询素质养成只有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能。因此,以教师教学能力为生长点,给予现代教学增添心理咨询的意蕴,有效地统合教学活动与咨询活动,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 从教师职业培训的实践出发
在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再教育与继续教育阶段,开设培养教师心理咨询素质课程,增设教师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机构,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咨询意识,是养成其心理咨询素质的践行性思考。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