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其所创造的关于音乐教学的系统。奥尔夫认为人类会无意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如语言、唱歌、跳舞等。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注重人的感性。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奥尔夫将音乐思想融入到音乐教育中,令学生主动參与到音乐之中,例如随着音乐拍腿、跺脚、拍掌、捻指等, 均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培养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学到了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很大的程度上还能由音乐欣赏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因此,音乐欣赏是学生丰富情感、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的途径,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原则
在奥尔夫教学法所有的观念中,有一种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概念。我们日常中所听到的音乐都是由舞蹈、语言、动作、乐器等组合而成。而奥尔夫所说的原本性的音乐就是指我们所处的大自然。奥尔夫教育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本主义思想。
奥尔夫教学法有三个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2.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让儿童积极主动学习音乐。
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我校小学音乐课现状
我校是一所由民办学校改制为公办的小学,转制才四年,我校高年段的学生就是原民办学校的学生。他们情况较为特殊,在以前民办学校中,由于学校忽略了对艺术的培养,导致这一波学生音乐基础和素养不高,特别在步入小学高年段以后,他们开始接触流行音乐,对于课本上的音乐更加不感兴趣,尤其是欣赏课,在音乐欣赏课中不知如何分析感知音乐,因而很容易对欣赏失去兴趣。学生不感兴趣,老师觉得欣赏课难上, 这是目前小学高年段音乐欣赏课的现状。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校音乐教师参加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在培训中,老师带领我们听音乐做飞向月球的动作,带着我们乘坐“飞船”,感受音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了解了这首歌曲的情绪以及音乐结构。活动中每个老师都很乐意参与其中,课堂效果很好,我们深受触动。通过这次学习启发了我们想要将奥尔夫教学法融进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中来,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开心地参与音乐活动,爱上欣赏课。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高年段音乐欣赏课的运用
(一)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
以花城版六年级下册《溜冰圆舞曲》这一欣赏课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中我们摈弃了欣赏课中单纯聆听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了奥尔夫教学法。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溜冰圆舞曲》每一个主题的情绪,学会简单地分析曲式结构。课堂中除了聆听音乐,还设计了身势律动、彩带律动、音画、玩乐器等音乐活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的不同变化,在课堂中将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融入一起。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不仅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学到音乐知识。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高年段欣赏课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潜能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往往会给你不经意的惊喜。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把听到的音乐画出来,用舞蹈和律动表现出来,这些表现方式就是学生自己的创造。
以花城版五年级上册的《惊愕交响曲》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古典交响乐曲,有4个乐章,而这节课选取的是第二乐章。《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采用的是“变奏曲式”,变奏曲的主体结构方正而对称。变奏曲主题在乐章里一共出现了4次变化。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变奏及变奏曲式,还要让学生能熟唱乐曲主题,了解第二乐章的主体结构。这要求老师对课堂内容有所取舍,对教学重点把握准确。
经过一系列的备课,我们决定从主题入手,不仅开头导入就从主题开始,课后的拓展部分也围绕主题展开,从主题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为交响乐设计音乐活动。导入时,我们配合音乐主题设计了奥尔夫声势律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音乐主题加深了印象。在聆听每个变奏部分时,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乐器伴奏,一是让学生观看怎么为交响乐曲设计乐器伴奏,二是让学生总结出为音乐设计乐器伴奏的方法,为后面的创编拓展做铺垫。
四、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通过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到小学高年段的音乐欣赏课,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了学生上欣赏课的兴趣,还提升了音乐审美能力。此外,我们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欣赏课中节奏及律动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教学当中,强调音乐与身体律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节奏运动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节奏能力。目前学生的节奏能力还不够强,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节奏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奥尔夫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实践-反思-再升华的过程中,从理论水平到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 李少杰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培养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学到了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也提升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很大的程度上还能由音乐欣赏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因此,音乐欣赏是学生丰富情感、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的途径,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原则
在奥尔夫教学法所有的观念中,有一种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概念。我们日常中所听到的音乐都是由舞蹈、语言、动作、乐器等组合而成。而奥尔夫所说的原本性的音乐就是指我们所处的大自然。奥尔夫教育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本主义思想。
奥尔夫教学法有三个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2.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让儿童积极主动学习音乐。
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我校小学音乐课现状
我校是一所由民办学校改制为公办的小学,转制才四年,我校高年段的学生就是原民办学校的学生。他们情况较为特殊,在以前民办学校中,由于学校忽略了对艺术的培养,导致这一波学生音乐基础和素养不高,特别在步入小学高年段以后,他们开始接触流行音乐,对于课本上的音乐更加不感兴趣,尤其是欣赏课,在音乐欣赏课中不知如何分析感知音乐,因而很容易对欣赏失去兴趣。学生不感兴趣,老师觉得欣赏课难上, 这是目前小学高年段音乐欣赏课的现状。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校音乐教师参加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在培训中,老师带领我们听音乐做飞向月球的动作,带着我们乘坐“飞船”,感受音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了解了这首歌曲的情绪以及音乐结构。活动中每个老师都很乐意参与其中,课堂效果很好,我们深受触动。通过这次学习启发了我们想要将奥尔夫教学法融进我们的音乐欣赏课中来,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开心地参与音乐活动,爱上欣赏课。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高年段音乐欣赏课的运用
(一)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
以花城版六年级下册《溜冰圆舞曲》这一欣赏课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中我们摈弃了欣赏课中单纯聆听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了奥尔夫教学法。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溜冰圆舞曲》每一个主题的情绪,学会简单地分析曲式结构。课堂中除了聆听音乐,还设计了身势律动、彩带律动、音画、玩乐器等音乐活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体验乐曲的不同变化,在课堂中将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融入一起。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不仅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学到音乐知识。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高年段欣赏课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潜能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往往会给你不经意的惊喜。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把听到的音乐画出来,用舞蹈和律动表现出来,这些表现方式就是学生自己的创造。
以花城版五年级上册的《惊愕交响曲》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古典交响乐曲,有4个乐章,而这节课选取的是第二乐章。《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采用的是“变奏曲式”,变奏曲的主体结构方正而对称。变奏曲主题在乐章里一共出现了4次变化。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变奏及变奏曲式,还要让学生能熟唱乐曲主题,了解第二乐章的主体结构。这要求老师对课堂内容有所取舍,对教学重点把握准确。
经过一系列的备课,我们决定从主题入手,不仅开头导入就从主题开始,课后的拓展部分也围绕主题展开,从主题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为交响乐设计音乐活动。导入时,我们配合音乐主题设计了奥尔夫声势律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音乐主题加深了印象。在聆听每个变奏部分时,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乐器伴奏,一是让学生观看怎么为交响乐曲设计乐器伴奏,二是让学生总结出为音乐设计乐器伴奏的方法,为后面的创编拓展做铺垫。
四、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通过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到小学高年段的音乐欣赏课,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了学生上欣赏课的兴趣,还提升了音乐审美能力。此外,我们逐步体会到在音乐欣赏课中节奏及律动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教学当中,强调音乐与身体律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节奏运动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节奏能力。目前学生的节奏能力还不够强,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创造各种有效的节奏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奥尔夫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实践-反思-再升华的过程中,从理论水平到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