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3-02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构建有生命的课堂”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而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将是无法预料的。而且,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宽松、民主课堂氛围的创设,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还会日渐增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2]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让课堂绽放灵动的异彩,彰显学生生命的活力。然而,通过课堂观察后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受教案牵制自始自终在一条安全路线上行走,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把持与整合,并充分合理地选用,从而使课堂缺乏成长的灵气,学生的个性无法得以张扬。现结合课堂观察到的学生生成状态进行剖析。
一、巧用错误资源,在读图与辩论中凸显错误本质
案例(一):“里程表”教学片断
师(出示“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你能画一画吗?怎样列式计算?
生(汇报展示):已知北京到石家庄有277千米,北京到保定有146千米,要求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就用加法计算:277+146=423(千米)。
师(诧异地):怎么会用加法计算呢?知道了北京到保定和石家庄的路程,应该从277里面减去146,才求到了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你们说对吗?
生(齐):对!
【观察思考】课堂生成是学生鲜明个性、探究悟性、思维灵性、丰满人性的真实反映。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生成,教师不应大乱方阵,继续朝着预设的方案前进,而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目标顺学而导。这时候,教师的引领便是一点退让,一个迂回,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终究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景象。“里程表”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旧教材中是以习题形式呈现的,由于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设立单独的一课时进行专题讲解,并且采用将铁路图与里程表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尽管如此,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适时引导学生理解铁路图与线段图,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出现错误算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线段图,只是为画图而画图,图和式相分离。此时,教师不应包办代替,不顾学生的感受自行讲解,而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在读懂铁路图的基础上,弄清线段图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将铁路图与线段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中发现错误的本质所在,即这道题并不是要把146千米和277千米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不能用加法计算。也可以在这一错误资源上大做文章,放手让学生进行辩论,得出“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的正确算法。接着,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时的错误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鉴于这一难点,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课前对火车里程表等进行调查,自行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也可以研究一下家里汽车每周的里程表数,引起学生对生活问题的关注。有了这样的基础,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就会水到渠成。
二、机智把握生成,在自我比较与自我否定中得出结论
案例(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片断
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分?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1:我列出的算式是:8.54÷0.7。
生2:可是,这个算式中的除数是小数,我们不会算啊!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它转化成我们能算的算式呢?
生3:只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变成85.4÷7就可以了。
师:不错,只要除数变成整数就好办了。
生4:我认为还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变成854÷70来计算。
师(愣了一下):你怎么会想到变成这样的算式呢?
生4:因为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后便于计算。
师:这个方法也行,但没有上一个算式简便,因为被除数和除数扩大多少倍,是由除数决定的。你们明白吗?
生(迷惘地):明白了。
【观察思考】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资源。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教师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效果。否则,学生的智能火花会瞬间即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学生提出还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变成854÷70时,教师认为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教学节奏,未能机智地引领学生回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轨道,想办法突破难点,而是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直接告知学生结论,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而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结论。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完全可以理智地放弃原有的预设,尊重现实的生成,根据学生的思维倾向,采取分组演算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两种算式的优劣,在自我比较与自我否定中发现简便算法,从而达到转化方法的统一。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算理与算法,有效地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如此得出的结论也更令人信服,印象更深刻。
三、善于突破预设,在智慧课堂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案例(三):“确定位置”教学片断
师:教室里有8个组,请告诉大家你在第几组第几个?
生1:我在第8组第3个。
生2:我在第2组第6个。
……
师:老师这样记很麻烦,你能帮我想办法记录下来吗?办法越多越好。
师:请你先在小组内介绍你的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3:(6,4)。
生4:7、1。
生5:东,3。
……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3:我是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的。
師:我们还没有认识数对,到后面再介绍它吧。
(生3尴尬地坐下)
【观察思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课堂上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节外生枝”,教师不能视教案为法,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顺应学情,巧引妙导,去收获意外的惊喜。该案例中,教师是预设先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位置,再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名学生过早提出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他的回答显然偏离了预设。面对这名“不速之客”,教师竟把他视为异端而加以排除,令学生探索的兴致荡然无存。其实,教师可以突破原来的预设,采取生生互动的方式,把这名学生推上课堂教学的前台,让他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教大家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教师再在幕后给予适时的指导,进一步引领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危机化为教学良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无序与有序的和谐统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我们应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新的成长点,最终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2.
[2]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0.
作者简介:
颜桂鸣,女,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构建有生命的课堂”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而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将是无法预料的。而且,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宽松、民主课堂氛围的创设,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还会日渐增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2]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让课堂绽放灵动的异彩,彰显学生生命的活力。然而,通过课堂观察后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受教案牵制自始自终在一条安全路线上行走,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把持与整合,并充分合理地选用,从而使课堂缺乏成长的灵气,学生的个性无法得以张扬。现结合课堂观察到的学生生成状态进行剖析。
一、巧用错误资源,在读图与辩论中凸显错误本质
案例(一):“里程表”教学片断
师(出示“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你能画一画吗?怎样列式计算?
生(汇报展示):已知北京到石家庄有277千米,北京到保定有146千米,要求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就用加法计算:277+146=423(千米)。
师(诧异地):怎么会用加法计算呢?知道了北京到保定和石家庄的路程,应该从277里面减去146,才求到了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你们说对吗?
生(齐):对!
【观察思考】课堂生成是学生鲜明个性、探究悟性、思维灵性、丰满人性的真实反映。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生成,教师不应大乱方阵,继续朝着预设的方案前进,而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目标顺学而导。这时候,教师的引领便是一点退让,一个迂回,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终究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景象。“里程表”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旧教材中是以习题形式呈现的,由于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设立单独的一课时进行专题讲解,并且采用将铁路图与里程表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尽管如此,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适时引导学生理解铁路图与线段图,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出现错误算法,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线段图,只是为画图而画图,图和式相分离。此时,教师不应包办代替,不顾学生的感受自行讲解,而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在读懂铁路图的基础上,弄清线段图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将铁路图与线段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中发现错误的本质所在,即这道题并不是要把146千米和277千米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不能用加法计算。也可以在这一错误资源上大做文章,放手让学生进行辩论,得出“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的正确算法。接着,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时的错误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鉴于这一难点,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课前对火车里程表等进行调查,自行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也可以研究一下家里汽车每周的里程表数,引起学生对生活问题的关注。有了这样的基础,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就会水到渠成。
二、机智把握生成,在自我比较与自我否定中得出结论
案例(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片断
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多少分?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1:我列出的算式是:8.54÷0.7。
生2:可是,这个算式中的除数是小数,我们不会算啊!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它转化成我们能算的算式呢?
生3:只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变成85.4÷7就可以了。
师:不错,只要除数变成整数就好办了。
生4:我认为还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变成854÷70来计算。
师(愣了一下):你怎么会想到变成这样的算式呢?
生4:因为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整数后便于计算。
师:这个方法也行,但没有上一个算式简便,因为被除数和除数扩大多少倍,是由除数决定的。你们明白吗?
生(迷惘地):明白了。
【观察思考】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随时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资源。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教师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效果。否则,学生的智能火花会瞬间即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学生提出还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变成854÷70时,教师认为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教学节奏,未能机智地引领学生回到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轨道,想办法突破难点,而是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直接告知学生结论,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而事实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结论。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完全可以理智地放弃原有的预设,尊重现实的生成,根据学生的思维倾向,采取分组演算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两种算式的优劣,在自我比较与自我否定中发现简便算法,从而达到转化方法的统一。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算理与算法,有效地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如此得出的结论也更令人信服,印象更深刻。
三、善于突破预设,在智慧课堂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案例(三):“确定位置”教学片断
师:教室里有8个组,请告诉大家你在第几组第几个?
生1:我在第8组第3个。
生2:我在第2组第6个。
……
师:老师这样记很麻烦,你能帮我想办法记录下来吗?办法越多越好。
师:请你先在小组内介绍你的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3:(6,4)。
生4:7、1。
生5:东,3。
……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3:我是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的。
師:我们还没有认识数对,到后面再介绍它吧。
(生3尴尬地坐下)
【观察思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课堂上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节外生枝”,教师不能视教案为法,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顺应学情,巧引妙导,去收获意外的惊喜。该案例中,教师是预设先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位置,再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名学生过早提出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他的回答显然偏离了预设。面对这名“不速之客”,教师竟把他视为异端而加以排除,令学生探索的兴致荡然无存。其实,教师可以突破原来的预设,采取生生互动的方式,把这名学生推上课堂教学的前台,让他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教大家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教师再在幕后给予适时的指导,进一步引领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危机化为教学良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生成与预设、无序与有序的和谐统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我们应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新的成长点,最终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2.
[2]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0.
作者简介:
颜桂鸣,女,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