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小企业经营者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具有敏锐的感受力,能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文章对中小企业主的创新个性主要特征、把握创新的规律、创新能力的培养方略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主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即生,守旧即亡”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的共识。创新能力是指开创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的创造能力,包括批判力、创造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方面有眼光有魄力,就会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一个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感受力的企业经营者,能够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一个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经营者,必然会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破产倒闭。
一、创新个性的主要特征
1.人格魅力
首先,中小企业主要爱岗敬业,从内心深处坚信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要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坚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尊重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快乐和平等,也会收到良好的创新效果,同时关爱员工,关心其物质利益、精神追求和发展空间,使创新更具人情味,更能体现一种真切的道德情感;再次以充满激情、厚德载物的人格感召力吸引员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强烈的进取心
进取心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中小企业主的创新欲望往往源自需要打破现在的立足点,梦想出人头地,获得他人的尊重,获得利润拥有财富。积极的进取心在于不需要别人提醒的基础上,自己再进一步主动去做,改变懒散平庸的心态,使之保持良好的积极竞争境界。有人说:“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解放思想
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就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创新来源于开拓精神,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冒失败的风险,才能开拓出崭新局面。创新业主往往遇事有主见,对认准的事能够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不随意盲从、不人云亦云。
4.有勇有谋
创业者的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胜。谋略就是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创新的目标可能看起来很高甚至不可能,但创业者倾向于乐观对待成功的机会,这种倾向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无知的冒进。创新是一种尝试和體验,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无法预计的风险到来时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物质准备。
5.敏锐的眼界
创新源自于中小企业主的直觉,中小企业主的敏感主要指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够不失时机地从险象丛生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和发现机会。中小企业主敏锐的眼界来源于见多识广即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可以使创新少走弯路,有所突破。
6.广泛的兴趣并善于取舍
广泛的兴趣能使中小企业主扩大交往范围,接触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刺激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但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无法完成所有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必须要善于取舍、有所选择,要把自己的知识、智能、精力和时间聚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突破性的力量。
二、把握创新的规律
1.遵循市场规律创新实践
首先要坚持尊重市场,实事求是。如果不接触市场,不了解发展变化,不了解外界的动态,这样的“独立”只能是闭门造车;同样,不管他人的意见正确与否,故意地标新立异,这样的“独行”也只能是武断。其次创新同其他的创造性活动一样,有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否则,中小企业主的创新就会由有序走向无序,由严密的逻辑思维走向混乱的胡思乱想,同个人的任性、固执和狭隘就毫无两样了。
2.冲破常规遵循创新思维
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时,不能迷信于权威,不能拘泥于传统,不能屈从于压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突破原来固有的思路模式。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活动中,要善于省略事物的次要步骤,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善于超越思维的时间跨度,抓住不同时期事物的相同之处,从而找出可以遵循的共同规律。
3.建立领先地位把握创新可行性
注重建立领先地位,可以控制某一行业或某一市场为目的,也可以某一工序或某一市场发现和占据一小块合适的生存环境为目的。在制定重大决策之前,应当调查研究。实施前,先在小范围内试点,从先行实践中找出不足,根据实际修改完善,若干实践后再推广实施。
三、中小企业主的创新能力培养方略
1.加强自身学习创新
中小企业主的素质参差不齐,除了边干边学,还要应追求超越自我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才能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才能塑造人格魅力,才能吸引高级人才;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观念及知识结构,不断吸收现代管理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吸引外部人才加盟自己的企业。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广博知识基础之上的,缺乏与解决某个问题相关的知识,一味凭空想象,是谈不上有所创新的。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既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又不成为老思路和俘虏。
2.建立学习型组织
中小企业主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要求员工必须学习,致力于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在实践中,中小企业主应注重培养和引进三支创新型人才队伍:管理者队伍、技术开发人员队伍和营销骨干队伍;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决策及监管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努力营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到大企业学习培训,特别是要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中小企业中,同时实施人才储备战略,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3.广开创业思路
创新思路的主要来源包括行业、阅读、行路和交友等。对行业的运作规律、技术和管理熟悉,对人才、市场也熟悉,才更有利于捕捉先机。阅读包括报纸、书籍和杂志,关注行业动态和国家政策。行路即到各处走走看看、开阔眼界,可以说“一个创业者的眼界有多宽,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许多创业主意都是由朋友启发产生的,或干脆是朋友直接提出的。只有注意积累,广开创业思路,才能紧跟时代,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
4.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任何创新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形成创新成果。因此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实践能够检验和发展创新,一些重大的创新目标,往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最终确立和完善。人们越是积极从事创新实践,就越能积累创新经验,锻炼创新能力,增长创新才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有意识的观察和思考问题,这种日常的自我训练可提高观察能力和大脑灵活性。另外参加培养创新能力的培训班,学习一些创新理论和技法,经常做一做创造学家、创新专家设计的训练题,能收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
5.不断掌握创新思维的技能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第一,善于引发思维。创新思维不是自发,而是靠多维思考引发的,注意“质疑、引趣、勤学、攻难、求变、务本”。第二,学会发散思考。运用“质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右脑思维”等方法,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对问题的表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张网捕鱼”、“头脑风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第三,发挥联想的魔力。联想体现了思维的跳跃性,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是培养创造心智机能的一种思维活动。第四,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演绎,去粗取精,对前面的想法、对策进行论证,最后创造性地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之,解放思想,能为提升创新能力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勤于学习,能为提升创新能力筑牢坚实的知识基础;注重实践,能为提升创新能力开辟丰富的实践源泉。
参考文献:
[1]刘平:大学生创业教程——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
[2]李学渊张涛包昆荣:小企业主能力培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7)
[3]金正帅: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应遵循的原则[J].科技创业月刊,2006(8)
[关键词] 中小企业主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即生,守旧即亡”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的共识。创新能力是指开创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的创造能力,包括批判力、创造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方面有眼光有魄力,就会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一个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感受力的企业经营者,能够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而一个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经营者,必然会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破产倒闭。
一、创新个性的主要特征
1.人格魅力
首先,中小企业主要爱岗敬业,从内心深处坚信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要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坚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尊重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快乐和平等,也会收到良好的创新效果,同时关爱员工,关心其物质利益、精神追求和发展空间,使创新更具人情味,更能体现一种真切的道德情感;再次以充满激情、厚德载物的人格感召力吸引员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强烈的进取心
进取心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中小企业主的创新欲望往往源自需要打破现在的立足点,梦想出人头地,获得他人的尊重,获得利润拥有财富。积极的进取心在于不需要别人提醒的基础上,自己再进一步主动去做,改变懒散平庸的心态,使之保持良好的积极竞争境界。有人说:“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解放思想
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就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创新来源于开拓精神,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冒失败的风险,才能开拓出崭新局面。创新业主往往遇事有主见,对认准的事能够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不随意盲从、不人云亦云。
4.有勇有谋
创业者的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胜。谋略就是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创新的目标可能看起来很高甚至不可能,但创业者倾向于乐观对待成功的机会,这种倾向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无知的冒进。创新是一种尝试和體验,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无法预计的风险到来时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物质准备。
5.敏锐的眼界
创新源自于中小企业主的直觉,中小企业主的敏感主要指对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够不失时机地从险象丛生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和发现机会。中小企业主敏锐的眼界来源于见多识广即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可以使创新少走弯路,有所突破。
6.广泛的兴趣并善于取舍
广泛的兴趣能使中小企业主扩大交往范围,接触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受到有益的启发,从而刺激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但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无法完成所有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必须要善于取舍、有所选择,要把自己的知识、智能、精力和时间聚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突破性的力量。
二、把握创新的规律
1.遵循市场规律创新实践
首先要坚持尊重市场,实事求是。如果不接触市场,不了解发展变化,不了解外界的动态,这样的“独立”只能是闭门造车;同样,不管他人的意见正确与否,故意地标新立异,这样的“独行”也只能是武断。其次创新同其他的创造性活动一样,有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否则,中小企业主的创新就会由有序走向无序,由严密的逻辑思维走向混乱的胡思乱想,同个人的任性、固执和狭隘就毫无两样了。
2.冲破常规遵循创新思维
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时,不能迷信于权威,不能拘泥于传统,不能屈从于压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突破原来固有的思路模式。中小企业主在创新活动中,要善于省略事物的次要步骤,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善于超越思维的时间跨度,抓住不同时期事物的相同之处,从而找出可以遵循的共同规律。
3.建立领先地位把握创新可行性
注重建立领先地位,可以控制某一行业或某一市场为目的,也可以某一工序或某一市场发现和占据一小块合适的生存环境为目的。在制定重大决策之前,应当调查研究。实施前,先在小范围内试点,从先行实践中找出不足,根据实际修改完善,若干实践后再推广实施。
三、中小企业主的创新能力培养方略
1.加强自身学习创新
中小企业主的素质参差不齐,除了边干边学,还要应追求超越自我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才能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才能塑造人格魅力,才能吸引高级人才;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观念及知识结构,不断吸收现代管理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吸引外部人才加盟自己的企业。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广博知识基础之上的,缺乏与解决某个问题相关的知识,一味凭空想象,是谈不上有所创新的。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既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又不成为老思路和俘虏。
2.建立学习型组织
中小企业主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要求员工必须学习,致力于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在实践中,中小企业主应注重培养和引进三支创新型人才队伍:管理者队伍、技术开发人员队伍和营销骨干队伍;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决策及监管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努力营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到大企业学习培训,特别是要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中小企业中,同时实施人才储备战略,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3.广开创业思路
创新思路的主要来源包括行业、阅读、行路和交友等。对行业的运作规律、技术和管理熟悉,对人才、市场也熟悉,才更有利于捕捉先机。阅读包括报纸、书籍和杂志,关注行业动态和国家政策。行路即到各处走走看看、开阔眼界,可以说“一个创业者的眼界有多宽,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许多创业主意都是由朋友启发产生的,或干脆是朋友直接提出的。只有注意积累,广开创业思路,才能紧跟时代,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
4.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任何创新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形成创新成果。因此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实践能够检验和发展创新,一些重大的创新目标,往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最终确立和完善。人们越是积极从事创新实践,就越能积累创新经验,锻炼创新能力,增长创新才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有意识的观察和思考问题,这种日常的自我训练可提高观察能力和大脑灵活性。另外参加培养创新能力的培训班,学习一些创新理论和技法,经常做一做创造学家、创新专家设计的训练题,能收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
5.不断掌握创新思维的技能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第一,善于引发思维。创新思维不是自发,而是靠多维思考引发的,注意“质疑、引趣、勤学、攻难、求变、务本”。第二,学会发散思考。运用“质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右脑思维”等方法,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对问题的表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张网捕鱼”、“头脑风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第三,发挥联想的魔力。联想体现了思维的跳跃性,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是培养创造心智机能的一种思维活动。第四,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演绎,去粗取精,对前面的想法、对策进行论证,最后创造性地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之,解放思想,能为提升创新能力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勤于学习,能为提升创新能力筑牢坚实的知识基础;注重实践,能为提升创新能力开辟丰富的实践源泉。
参考文献:
[1]刘平:大学生创业教程——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
[2]李学渊张涛包昆荣:小企业主能力培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7)
[3]金正帅: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应遵循的原则[J].科技创业月刊,2006(8)